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

何肅立在殿內,不過一夜光景,他的頭上便多了許多進來,忙俯身見禮:“微臣見過皇后娘娘。”

“丞相免禮。”我繞過他走到案几後跪坐下來。

“娘娘,皇上……駕崩的告已經擬出來了,大喪的籌辦也粗粗定了個儀程,請娘娘過目。”蕭何一臉憔悴的將幾份帛書奉了上來。劉邦是大漢朝建立之後駕崩的第一任皇帝,誰也沒經歷過這種事情,估計蕭何是連夜把前秦的典章制度翻了出來,增增減減才弄出了手上的這套東西。

我接到手中翻了一下,見也沒什麼特殊之處,無非是對於皇帝駕崩後宮廷民間一些相關禮儀制度的規定。嘆了口氣,將帛書放下,道:“難爲丞相大人了。”

蕭何微微低頭,道:“這原是微臣份內之事。”

“我剛剛從太上皇那兒回來,太上皇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我實在是開不了口告訴他這件事。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的事不能再耽擱了。”我道:“還要辛苦丞相擬一份詔告,明日凌晨正式頒行天下。”

蕭何看了我一眼,道:“是。”

“防人之心不可無,皇上駕崩,國本動盪,咱們在這時刻愈發要小心謹慎纔是。長安城裡的各路諸侯王身邊都帶着私軍,湊在一起少說也有數萬人。雖說不怕他們作亂,可萬一要是反起來總也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所以我早上見闢陽侯地時候已經吩咐過了,讓樊噲連夜帶着五萬都尉軍進長安。其中兩千精兵入長樂宮守衛前殿、太子殿和椒房殿三處守衛。大喪期間,函谷關、大散關幾處封關禁行,長安城實行宵禁,內外各門進出人等均得嚴密詢查,若有可疑人物,可先捕再查。”我嘆道:“非常時刻,也只能行非常手段了。總之,是一定要讓大漢朝安安靜靜的把這段日子渡過去。”

“娘娘處置得極是。”蕭何神色肅然。他也知道現在的朝廷極其脆弱,畢竟大漢朝建立不久。那些諸侯王們也不過是一時因勢臣伏,心裡未必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如果劉邦能多活幾年,以他的手段和威望,自然可以一步步的打實根基。把那些不安份的諸侯王們慢慢收拾掉,然後把一個太太平平的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可是偏偏劉邦在什麼都沒有做好地時候便嚥了氣,於是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棘手起來,可能一個處置不好。大漢朝就要像項羽的大楚一樣,掙扎不了幾年就得灰飛煙滅。

蕭何、曹參他們這些人是鐵桿的劉黨,就算當年劉邦被項羽逼得幾無容身之地地時候,他們也不曾離開過劉邦。所以別人可以降。可以另投別主,他們卻不行。因爲沒有諸侯王會相信蕭何、曹參這些人能夠真心實力的爲他們賣命。

如果劉家倒了,而他們又不能爲人所容。那麼等待着他們的必然是一場無情的清洗。這一點睿智老辣如蕭何豈會想不清楚。所以。最終還是那句話,劉家在。他們就在,劉家亡,他們也得死。不管將來世事如何,至少目前來說,他們與皇家是共乘在一艘船上,休慼與共,共度風雨地。

我伸手又翻了一下那幾份帛手,道:“這些事情,丞相大人看着辦就是了,我擔心的是長陵還未完工,皇上的棺槨只怕一年半載都不得下葬呢。”長陵是修建長樂宮的同時修建地,當時因爲不曾想過劉邦會死得這麼突然,這麼早,所以工期安排得很長,按計劃還得有一年半的時間整個陵寢才能完工。

“臣正要奏稟娘娘此事。”蕭何道,“昨夜臣將營造司的人召來問了,按工程地進度,長陵不太可能在數月之內完工。所以臣考慮着是否便在宮內修建一座祖廟,將皇上地棺樞先停於祖廟之中,待日後棺樞移走之後,祖廟也可以用來供奉劉氏祖先之用。祖廟地格局畢竟小些,臣和營造司的人計算過,如果日夜趕工,應該是

完工。”

“也只能這樣了。”我點頭道,“蕭大人,皇上一生傳奇,雖有史官記載,可天下百姓未必清楚,所以我一直在想,要替皇上撰寫一篇長傳,將皇上由出生至殯天地故事詳盡的記錄於其中,以之教化黎民。”

蕭何微怔了一下,起身到案几之前,叩首於地,道:“娘娘此行大善。”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道:“蕭大人請起。我和皇上做了十幾年的夫妻,這也是我身爲人妻的一點心意。長傳之中,記錄不僅是皇上一人,蕭大人你們與皇上這些年來共同進退,一一事蹟,也應有所記錄。”

蕭何微有動容,轉而叩首道:“回娘娘,微臣等豈敢與皇上相提並論。”

“蕭大人請起身說話。”我看着蕭何從地上爬起回到座位上跪坐下來以後,才道:“此篇長傳,紀念皇上一生的事蹟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可宣揚漢軍將士的武烈也是少不了的。我想讓天下的百姓都能知道,大漢朝的江山究竟是怎麼打下來的,從皇上乃至軍中一小卒,究竟付出了多少血汗,才讓他們有了今天的太平生活。”

見蕭何雖然表情未變,但眼神裡已經有了激動之色,沉聲道:“我知道打了這麼些年的仗,老百姓們都厭倦了,可是且不說關東的那些諸侯王們,北邊匈奴人豈是能容得中原太平的。我們若不選擇戰爭,他日戰爭”就會選擇我們。此傳於天下,就是要讓百姓們都知道,皇上是爲了保護他們,是爲了保護中原的黎民,在與匈奴人的戰爭中陣亡的。讓他們都牢牢記住,我們的北邊,還有一個天生狼性的匈奴!匈奴不亡,中原永無安生之日!”

殿下一片寂靜,蕭何半晌纔回過神,他面上涌上了一些潮紅,眼睛發亮,原本憔悴灰敗的臉色漸漸有些生機,微微哽咽道:“是,皇上死在匈奴人手裡,這仇,咱們非要向匈奴人討回來不可。”

我點頭嘆道:“我知道你看我和如意是孤兒寡母,性子只怕軟弱些,所以一直沒提報仇之事,可是蕭兄弟,呂雉也是屍山血海裡趟出來的,有什麼沒見過,沒經過。皇上的仇,我一直記在心裡,這輩子也忘不掉。如果我能活着看到匈奴滅亡,那便是呂雉的大幸,如果我不能親眼見到,那我也要我的子子孫孫乃至普天下的百姓們都記住這件事,直到有朝一日,我們大漢有能力、有手段滅亡匈奴。”

“娘娘……。”蕭何老淚縱橫。

“你放心。皇上雖然不在了,可是隻要大家都能同心協力,大漢朝就不會垮。”頓了頓,又道,“蕭大人,你事務繁忙,爲皇上寫長傳之事,就交給陳平去辦吧。”

放到後世來說,這是一種宣傳的方式。雖然劉邦的死對大漢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但如果宣傳做得好,照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化悲憤爲動力,這種手段在我存在的那個年代早就看得熟爛了。陳平的字功底我是絕對能放心的,更重要的是,他揣摩人心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高。知道何處該增,何處該減,何處該渲染,何處該省略,而他更加能領會的是,應該在這篇長傳中把皇后呂雉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必須承認,我現在所處的環境比歷史上的呂雉要糟糕得多。真實的歷史上,劉邦是把幾個著名的刺頭諸侯王都幹掉以後才嚥氣的,而現在,這個爛攤子卻得我親自收拾。一個女人要坐穩江山不容易。雖然秦漢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並不算低,但這並不意味着男人們可以輕易承認一個女人的統治權力。

想讓他們聽話,收攏民心、軍心、官心,不先大搞個人崇拜怎麼行。

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頓一二一章 天隼十三章 咸陽道二五章 野心三三章 天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修一二二章 希望第二百零四章 潛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對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第四章 飲食的創新之道第三百二十章 距離第五章 半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場一一六章 誅曹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城二四章 希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第八章 滄海之遠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第二百六十章 罪過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第一百九十三章 陷阱第三百一十四章 懷璧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三四章 得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寵九九章 刺趙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六五章 路線第二百章 曇花第二百一十四章 修仙第二百零八章 世道一一六章 誅曹第一百六十章 致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夜語一四五章 逃婚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喪六三章 命運第一百八十八章 蹤跡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人五一章 朋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一三五章 首富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胎脈八二章 陳留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第二百零七章 簡單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第二百五十一章 家宴四二章 喪痛第三百四十四章 因由一四五章 逃婚一一三章 危機第九章 初見第二百五十三章 錢馬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對一零二章 罪孽第八章 滄海之遠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三三章 天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一四零章 規矩第二百二十九章 戚姬第二百三十七章 矛盾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第二百三十章 指婚第二百九十六章 冒頓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疑第三百一十三章 楚王十二章 書第二百零二章 苦役六二章 西進九六章 弒君第一百六十章 致命一四五章 逃婚四十章 利用第二百章 曇花一四四章 秦奸十八章 焚書坑儒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簾(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修仙一四零章 規矩七八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產第二百七十四章 毒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七章 藥毒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諾六九章 安陽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第三百三十章 新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