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遊說

當然,如果單于也如世人一般迂腐,以爲有恩就得報今日來見的單于定然不是您了。”我道。

“這話說得倒有點意思,當真好久沒聽過這麼有趣的話了。”冒頓忽的一笑,回到案几之後,斜靠着獸皮的軟椅,懶洋洋地道:“說吧,你們是來幹什麼的?那個闢什麼侯,把你手裡的棍子放下來,老杵在那兒,你不怕累我還嫌礙眼呢。“

我側過臉看了審食其一眼,只見他面無表情,右手仍然緊緊攥着漢節,腰背挺得筆直。轉回頭來,吸了一口氣,微笑道:“說什麼救命之恩什麼的,那是場空話,不過我們與單于終究有場舊交,因而不忍見單于自蹈死路而不自知,故而前來相告。”

“死路?”冒頓笑了一下,脣縫間又露出那種刀鋒般的寒意:“這世上什麼樣的路我沒走過?就算是死路也來回兩三趟了。”這話說得並不假,草原民族素來弱肉強食,冒頓能混到今時今日的地位,也不知死裡逃生過多少次,通往死亡的那條道路怎麼走,只怕沒人會比他更熟悉。

“雖是這麼說,但明知前面是懸崖卻仍然衝過去,那不叫勇氣,而是愚蠢。”我淡淡地道。

冒頓又微微眯了眯眼:“我記得你當年倒沒有現在這麼伶牙俐齒。”他挑眉道:“你來我這裡之前想必做過準備,我若不聽豈不是太不給你面子了。只不過我把話要擱在頭裡,我這人脾氣不好。喜歡殺人,要是不高興了,殺的人就更多。”

“呂雉是在爲單于考慮,單于想必不會不高興。”我心中微寒,但還是從容地說道,“大單于,不知您注意到沒有,天越來越冷了。呂雉來時觀了雲色,只怕今晚就會降一場大雪。”

“那又怎樣。”冒頓這麼說着。眼神卻有些微變,隨即便笑道:“也是,想來這場雪一下,你們大漢地皇帝一沒帳蓬。二沒厚衣,在山裡的日子可就更難熬了。”

我微笑了一下,知道生長在草原上的冒頓必然已經觀察過天色,並且開始在考慮糧草的問題。只不過他久居上位。喜怒不形於色的神功總是要練幾分的,道:“大單于這裡倒是既有帳蓬、厚衣,又有美酒佳餚,只可憐了那些馬兒。也不知能不能餓着肚子挨下去。”

冒頓哼了一聲。

我嘆道:“其實就算我不說,以單于您的智慧也該知道,漢匈之間的這場大仗若是再打下去。只會落得個兩敗俱傷。大漢朝這方面。若皇帝若殞於戰陣。自然是個沉重的打擊,如今太子幼弱。各路諸侯必不能臣服,中原戰火綿延之日便在眼前。”

我頓了頓,續道:“而在單于您呢,就算殺了大漢地皇帝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徒然結下了永不可解的深仇。那大漢的太子登了位,必然要發傾國之兵爲父報仇,當然您或許是不在乎,可若是東胡、月氏、樓煩的遺族又趁機而起呢,內憂外患,總不是容易應付地。人壽有涯,單于統一大漠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最後卻因爲今天的這場仗讓以前的努力化爲烏有,豈不是得不償失。”

後面地話我沒再說,那就是冒頓已經沒有第二個二十年可供他縱馬天下了。黃金二十年,每個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即使他是蓋世的強者,也不能違背這個自然規律。

冒頓盯着我,半晌,緩緩的擡起雙手,輕輕拍擊了兩下:“說得好,說得好。老實說,像你這麼聰明又膽大地女人,我還真是難得見到,一時倒有些……捨不得殺你了。”

審食其身子微動,想必是聽到這句話也起了殺心。我明白他必然是想此時帳內只有三人,拼得一命,也許能殺死眼前的冒頓單于。審食其的長劍雖然留在了帳外,但他身上仍然另有武器。自保或許不夠,拿來拼命總能頂一下地。

我右手輕輕用力,壓住了審食其地袍袖,垂下眼簾,微笑道:“若是殺了我,單于便能把這些麻煩解決掉,呂雉不該自己送上門來,當然是一點怨言都沒有,可事實上,呂雉就算死一百次一千次,對單于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聽說世間真正賢能地君主是從不會只聽從自己的喜惡做事,他們地行爲會遵遁着利益的原則。有利於國家的就算心裡無比厭惡也會去做,而不利於國家的,就算心裡無比的喜

會去做。單于您能一統草原,想來一定是位少有的君。”

冒頓有些出神,沉默了半晌,道:“草原上最偉大的君主……回想起來,如果沒有你最早和我說這句話,也許我早就順從上天的安排,隱名埋姓留在月氏,做一個普通百姓算了。”

“單于,您註定有一段燦爛的人生,就算沒有呂雉,您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回到匈奴,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我緩緩地搖頭。

冒頓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你說得不錯,在那個時候,我只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我微笑道:“大漢的皇帝也是位英雄豪傑,大秦亡後,多少諸侯逐鹿天下,只有當年的沛公,現在的漢皇成爲了最後的勝利者,這些年來,他和單于您一南一北,惺惺相惜。漢皇曾經說過,若論當今天下的英雄,也唯有他和您兩人。餘者不過是些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冒頓怔了一下,哈哈大笑道:“他果真是這麼說的?”

“那是自然。”我仍然微笑,心裡卻寒了一下,看來這些男人們對這樣的話總是比較敏感,難怪後來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不過冒頓的心情明顯好了一些,不像開始那麼排斥了。便道:“漢皇知道單于之事後,常念恨不能一見,可惜天不遂人願,他與單于最終還是在戰場上見面的。”

“其實他的仗打得也算不錯了。”冒頓點頭道:“比那個韓王強,強得多。要不是後來貪功冒進,也不致於這麼快就中了埋伏。”

“漢皇傾慕單于是天下少有的大英雄,大漢與匈奴又脣齒相接。所以漢皇登基之後,開放榷場,鼓勵商人往來通商,對匈奴人從不另眼相待,正有與單于交好之意。”我道。

“若當真想與我匈奴交好,怎會限制鹽、鐵運往匈奴?”冒頓似笑非笑。

鹽和鐵都是匈奴最緊俏的物資,一是民用,一是軍需,中原人向來是通過這兩樣東西來控制匈奴人的,而匈奴人也因此相當不滿,索性就到中原自己來搶。

“大漢初建,一切概承秦制,自然這方面也一直是按照老規矩做的。”我從容道:“鹽的問題並不難,呂雉可以向漢皇轉達單于的意思,放開榷場中鹽的自由買賣。至於鐵,那便不是一時能解決的了,漢軍連遭大仗,軍中兵器損失嚴重,正需要大量補銅鐵,大漢境內每日所出自用尚且不夠,商人趨利,自然不會再往外運輸。不過假以時日,情況當會有所改善。”

“你便在這裡說得再漂亮也沒用。”冒頓冷笑道:“你們皇上被困在山裡,這等大事也是你一個女人能應承得了的?不要以爲抓着根木棍子就是什麼漢使了,你們二路元帥派你們過來,也就是探探我的底罷了。”

“那麼單于的底線是什麼呢?”我直接問道。

“你們能給我什麼?”冒頓相當精明地道。

“我們能應承的條件都已經寫在剛剛那封信上。這份厚禮大概頂得上你們來中原打兩三次大的草谷所得吧。“我淡淡地道。

“東西……倒是不少,只是沒一樣是我感興趣的。”冒頓往後一靠,又有點懶懶的。

“單于不妨明言。”

“那好,我就直說,”冒頓伸出了食指:“若要匈奴退兵,除了你們信上說的,第一,大漢每年要送給匈奴鹽三千斤,銅鐵四萬斤,粟米十萬石。”他又伸出中指:“第二,大漢要送三千名各式工匠給我們,至於是哪些工匠,等我想好了再告訴你們,第三……”他將無名指也伸直了,“讓你們的漢皇把他的女兒嫁到匈奴來。他若都能答應,我就退兵。”

前面兩條我都不動聲色的聽着,雖然不痛快,到底還能忍,到了他說出最後一句話時,我的臉一下子變得雪白……這個冒頓竟然想打秀兒的主意。

四十章 利用第一百六十章 致命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簾(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二百一十章 殺意十二章 書四一章 亂戰六九章 安陽六拾章 三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遷都三一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八六章 選擇三十章 天變第四章 飲食的創新之道第三百零三章 駕崩八九章 密使一一三章 危機二五章 野心九十章 私約二二章 新生活九十章 私約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二八章 傾家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信八八章 洛陽第一百七十一章 承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掠地二十章 一萬錢五九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八一章 酒徒一一三章 危機五八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簾(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夜語第三百零八章 應對第三百零八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喪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一二九章 李代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城五二章 陳平六八章 恩怨第二百九十七章 遊說四六章 蒼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飲鴆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一零八章 死志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荊軻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八七章 借良第三百零二章 善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六一章 彭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親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一零七章 約法一二三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二章 營救二八章 傾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換命第二百零三章 暗記八一章 酒徒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第二百零四章 潛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入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使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章 夫人一二一章 天隼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一零六章 傷見十五章 蘭池夜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一四一章 十一呂氏同人之一(作者:飛翔的大象)蛙)32劉氏第一百六十九章 未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避嫌一三五章 首富一零九章 海選一四七章 相親三三章 天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餘悲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一一七章 喜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狼皮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人三十章 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