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儒離世

呂布的十年計劃已經過去一半,第二次科舉也開始進入準備階段,這一次,匯聚關中的考生更多,相比於上一次而言,這一次科考的範圍更大,而且朝廷這邊針對可能的舞弊行爲也進行了一定補充。

此外除了長安書院之外,成都書院、洛陽書院、南陽書院等各家書院也都開始有學子嘗試參加科考。

除了長安書院之外,其他三大書院相對還是有些單薄,不過沒關係,下一屆,應該可以出一些好苗子了。

相比於上一次科考而言,這一次科考要求更嚴格,上一次,能得個一分就可以入仕了,但這一次,初試至少需有五分以上,也就是說至少有一樣能力拔尖兒或者是通宵好幾個方向,這樣才能達到要求。

一個是因爲人多了,隨着關中人口的增多還有日漸繁華,對官員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第二次科舉即將到來,不過呂布的心情不大好,蔡邕病倒了。

生老病死本是常事,但看着現實中的友人開始離世,呂布心中終究還是生出一股難言的感覺。

“老夫大限已至,奉先莫要如此。”蔡邕拍了拍呂布的手,他看的倒是頗爲通透,人嗎,難免有一死,他已年過古稀,到了這個歲數,也算活夠了。

“若能早些年學醫,或可爲你延壽幾歲。”呂布嘆息一聲道。

“怪才!”蔡邕聞言有些無語的看了他一眼,若是旁人說此言,他多是嗤之以鼻,但呂布說這話,他信,這真的是一個不論學什麼都能一學就懂,一懂就透的人,學問如此,醫術亦如是,真不知道有什麼是他學不會的。

“人總有一死,老夫這一生也算略有薄名,但若說真的讓老夫覺的不枉此生的,卻只有兩件事,一件是能著完漢書,另一件便是做了這長安書院院主,看着一個個弟子成才,也讓老夫覺的此生終究是爲後人留下些許東西。”蔡邕有些悵然道。

他這一生,若論名望,那可不比四世三公差,也曾入仕輔佐天子,經歷過宦海浮沉,但回顧一生,真正讓他驕傲的事情,可能還就是應呂布之邀入主長安書院之後了。

雖然名聲未必多好,畢竟在很多人心中呂布是十惡不赦的,但卻是真正做了許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漢書已成,女兒也有了個不錯的歸宿,加上書院也已經步入正軌,他這一輩子算是無憾了,可惜……可能看不到第二次科舉的盛況了。

只要這第二次科舉成功,那科舉的格調就基本定下來了。

“史書之中,必有伯喈公一席之地!”呂布笑道,蔡邕若是做官未必能有多大成就,但教育卻絕對是當世之最,呂布沒見過鄭玄,也不知道此人本事如何,但蔡邕在教育做學方面的成就,無愧其名聲。

“昭姬!”蔡邕搖了搖頭,對着蔡琰喚道。

“孩兒在。”蔡琰來到兩人身邊,對着呂布和父親躬身一禮。

蔡邕抓着呂布的手道:“所謂舉賢不避親,昭姬的學問奉先是知道的,我走後,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這書院,是否有人能操持好,奉先,你素懂識人,昭姬雖爲女子,但若論學問,可擔得起書院院主之責?”

呂布沉吟片刻後道:“第三次科舉,會在洛陽舉行,洛陽書院已建成多時,然洛陽書院歷任院主皆能力平平,若是昭姬願意,可去洛陽書院作爲院主。”

蔡邕所說也沒錯,蔡琰在育人方面的能力也確實不下蔡邕,這書院教書的話,自然不像當官或是從軍那般嚴苛,況且蔡琰本身也是博士,才名在外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長安書院這些年,管理能力也是有的,讓她做一院之主,自是足夠。

不過長安書院不行,不能讓人認爲這長安書院是家族式的,家族式書院可以有,但不能是現在,如今整個京兆地區隨着經濟的繁榮,已經有大量的家族願意將孩子送來,至少眼下,長安書院的影響力極大,不能讓人生出這是私人書院的錯覺。

“這便好。”聽到呂布答應,蔡邕笑道,在哪兒當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自己女兒一身才華就此因爲嫁人而埋沒。

“謝太尉。”蔡琰也對着呂布盈盈一禮。

“還有一事……”蔡邕看向蔡琰,蔡琰會意,躬身告退。

“說吧。”呂布大概知道是什麼事了,默默地坐在蔡邕身旁。

“老夫這輩子都是漢臣,多謝奉先沒讓老夫做出……悖逆之事。”蔡邕苦笑道。

“我也是漢臣。”呂布嘆了口氣道。

蔡邕搖了搖頭:“不一樣的,這世間萬物,自有天數,昔日堯舜不也是如此,這王權更替,其實也無需那般暴虐。”

呂布點點頭,心下多少是有些不以爲然的,堯舜之間的權力交替真的沒有暴力嗎?那個時代距今太遠,已不可考,但以呂布對人性的瞭解來說,幾乎不可能,除非如同現在這般,前者沒有任何翻盤的能力,被迫自願。

“放心,我不會害陛下。”呂布看着蔡邕笑道。

“如此,老夫便可安心離開了。”蔡邕笑道。

呂布正想寬慰兩句,忽然心有所覺,回頭看時,蔡邕已經閉上了眼睛,抓着呂布的手也無力垂落。

微微一怔,隨即嘆了口氣,將蔡邕的手放好,起身走出房門,看着等在門外的郭嘉和蔡琰,默默地搖了搖頭。

或許劉協纔是蔡邕心底深處最深的掛念吧。

房間裡傳來蔡琰的啜泣聲,郭嘉跟在呂布身邊,苦笑道:“老師看似灑脫,其實這些年,心中終究是橫着一根刺,如今人走了,這根刺自然也沒了。”

呂布回頭,看了郭嘉一眼:“奉孝在說什麼?”

郭嘉認真的看向呂布道:“主公,有些事情,該走的時候便走,順勢而爲而已,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若順勢而行,平定天下足以穩固主公地位!”

“然天尚未予我。”呂布笑着搖頭道。

“或許吧。”郭嘉也笑了,並未在多言,雙方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有些話,點到即止便可,不過蔡邕剛去,郭嘉作爲弟子兼女婿,直接這般笑可不好,很快收束了表情,漸漸醞釀出悲傷的情緒,將呂布送到門口時,雙目已是通紅,蔡邕無子,這身後之事自然該是他這女婿來操辦。

蔡邕死是大事,作爲當代僅存的大儒,蔡邕的死可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劉協親自下詔,令天下諸侯縞素,爲蔡邕送終,聽不聽是一回事,但這個詔書得下。

關中境內,各州郡刺史、太守也紛紛身着縞素,爲蔡邕送行。

至於蔡邕配不配這個規格,這沒人說得準,不過曹操和袁紹是接受了朝廷的詔書,在聞訊後自發身披縞素向西拜別蔡邕。

曹操曾經在蔡邕門下求過一段時間學,對於蔡邕也是頗爲敬佩的,更是一直以弟子自居,如今蔡邕駕鶴西去,就算沒有朝廷的詔書,曹操也會爲蔡邕送行。

至於袁紹,早些年逼死鄭玄,雖說不是有意的,但這一點也一直是袁紹被人詬病的,如今蔡邕一死,袁紹也希望通過這一點來抹除一些不利的影響。

三大諸侯加上朝廷都如此做了,孫權和劉表跟蔡邕雖然沒什麼交集,但也自發的各自身披縞素,爲蔡邕樹立了靈位。

“嘭嘭嘭~”

鄄城,曹府,三枚利箭破空而出,六十步外箭靶先後被命中。

曹操看着手中的連弩,滿意的點頭道:“不錯。”

“主公,這連弩乃是根據關中軍留下來的零星弩機複製而成,這其中機關頗爲精巧,要想大量裝配很難,而且此物的箭矢也需特製,在下試過,若換成尋常箭矢,弩身需得改造,改造之後,便很難達到這個射程。”一名工匠給曹操講解着連弩的優劣還有關中連弩的原理。

距離給蔡邕戴孝已經過去半月了,曹操如今更關心呂布是否會趁此機會登基,畢竟蔡邕算是關中對呂布唯一有影響力的漢臣,如今蔡邕一死,對於呂布來說,是最佳篡位時機。

不過若呂布真的篡位,那接下來就是第二次羣雄討呂了,而這一次實際上就是他和袁紹聯手共討呂布。

曹操已經想的很清楚了,荊州和江東都指望不上,他和袁紹聯手攻打,以他二人之力,配合如今已經被他破解的連弩,他相信攻入關中沒有問題。

“好!”曹操滿意的點點頭,能做出來就好,看向工匠道:“要何材料,儘管說,儘量多造一些。”

“主公還不明白?這真正的問題不在弩弓。”那匠師苦笑道。

“此言何意?”曹操不解。

匠師苦笑道:“這種連弩,上弦極爲簡易,但射箭卻極快,只需百人,各個手持此弩能造成千人射箭的效果。”

“不錯。”曹操點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然而對箭矢的消耗也十分驚人,原本以弓箭作戰,一場戰爭一人用不了十箭,而如今有了此物,若是不加限制,一人射百箭都有可能,而這箭簇卻是需要專門打造。”匠師苦笑道。

“也就是說,弓弩好造,然而箭矢不夠?”曹操恍然,他想起來當初攻南陽的時候,馬超用這東西也是摳摳搜搜的,不是每戰都用,到了後來就不用了,估計是打沒了。

“正是!”匠師見曹操終於理解,微微鬆了口氣道。

“原來如此。”曹操點點頭,沉吟道:“至少需萬副連弩,至於箭簇,將所有工匠都調來,能造多少便造多少。”

呂布若是篡位,應該會在科舉之後,還有段時間,不着急。

“喏!”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可滅呂布的計策第八十七章 相里逸第三百九十六章 摳門兒第一百二十章 封王之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二百六十章 因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攤牌第二百五十四章 慘烈第八章 財論第二百七十七章 敗退第二十五章 回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來客第十五章 交易第十章 補救第二十七章 顏面問題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四十五章 兵圍虎牢第三十六章 攪局第三十八章第三章 半日閒第一百七十一章 互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三百五十章 曹劉交惡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九十二章 反轉第三十章 高順第一百三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四百章 對策第七十三章 良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終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決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代第二十五章 北山孤魂第一百九十五章 良機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擒第三百八十六章 選擇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七章 迷茫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六章 迴歸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北工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四十三章 大旱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能爲力第四十九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七十三章 落幕第七十章 破城第二十四章 恍如隔世第三百三十二章 束手第五十四章 再邀第八十二章 徐榮相邀第一章 閒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亂局第二百四十章 來自敵人的招攬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失的歷史第三十九章 話羌第三十三章 開戰第一百六十章 備戰南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分裂第六十章 一個水囊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第一百六十六章 午後小聚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四十五章 結束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三十七章 爭端第一百三十五章 遊長安第十一章 暗娼第一百七十六章 怒火沖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二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三章 曹孟德馬躍洛水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死一戰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會變第十八章 黑暗呂布(下)第四百四十章 封王第十二章 排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一百零八章 田氏之危第三百三十四章 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