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策

關中大軍入蜀,連破白水、葭萌二關,眼看着只要過了劍山,便能抵達梓潼,虎視蜀郡,這邊李異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兵權,決定死守劍山,但當白水、葭萌二關丟失,大將嚴顏戰死的消息傳回成都時,劉璋卻是大驚失色。

成都,刺史府。

劉璋將在蜀中一衆文武招來,憂心忡忡道:“呂布已破葭萌關,老將軍嚴顏也已戰死,如今說客阻擋呂布?”

哪怕蜀中對中原消息閉塞,但對於呂布的名字,蜀人也不陌生,畢竟就在兩年多前,還有個叫陳宮的跑來,結果一來就把劉焉給剋死了。

是不是真的且不說,但很多人藉此將劉焉的死歸了一部分在呂布身上,不過相比於這些小道消息,對於蜀人來說,或許呂布手中所握有的西域商路對蜀人來說更深刻一些。

蜀錦在大漢是好東西,到了西域,價值能再翻十倍,尋常小國連購買的資格都沒有,也正是因此,實際上蜀中跟長安也不是真的就斷絕來往,利益面前,總會有人能夠克服重重難關,呂布能給蜀人帶來大量財富,但如果呂布打來,蜀中卻並不歡迎。

倒不是蜀人有多忠於劉璋,只是呂布革新法令地稅,打破了劉秀以來兩百年的士族格局,而推行更是以屠戮士族的殘暴手段強行在關中推行,使得蜀人對呂布頗爲反感。

大家合作賺錢那沒問題,但要我支持你卻是絕無可能!

這大概就是眼下大多數蜀中士族對呂布入蜀的態度,從一開始,東州士也好還是蜀中士人也罷,雖然私下裡斗的你死我活,但在呂布入蜀這件事上的態度卻是驚人的一致。

但就算如此,呂布入蜀之快,還是讓人吃驚,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破兩關,而且還都是險關,拋開趕路的時間,這攻破一座關城的時間,都不到十天!

不止劉璋驚恐,這益州文武對於此事都頗爲驚悚,雖說呂布善戰,但這是蜀地啊,就這麼打進來了?

一說到這個,不少人就將張魯恨的牙癢,若非張魯投降呂布,憑漢中山川之固,呂布現在恐怕到漢中都費勁兒,更別說入蜀了。

從這點上來說,張魯簡直就是蜀人的大罪人,而且還連累漢中大量豪強家族分崩離析,如今戰火捲入蜀地,面對呂布的強勢進攻,衆人驚懼之餘,也不免開始各思對策。

總之一定要將呂布擋住。

“主公!”吳懿出列,對着劉璋一禮道:“呂布遠來,後勤糧草必然不濟,在下以爲,當堅壁清野,各處將士死守城池,同時將各郡糧草集中在一處,旬日供應,即便城池被破,那呂布也很難自此得到補給,如此一來,日久自退!”

“吳將軍如此做法未免有些長他人志氣!呂布雖勇,卻也不過一勇之夫爾,何懼之有?”趙韙皺眉看了吳懿一眼,吳懿的妹妹嫁給了劉璋的兄長劉瑁。

而當初劉焉突然背瘡發作而死,劉瑁其實比之劉璋更適合做益州之主,如果劉瑁繼承了益州牧之位,如今益州說話聲音最大的恐怕就是吳懿了。

這件事,隨着劉璋繼位,到現在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此前吳懿在東州士中也是儘量低調,避免與自己發生衝突,此出言,雖是爲劉璋謀,也是爲益州謀,但趙韙總覺得這吳懿恐怕是要奪權了。

吳懿猶豫了一下,對着趙韙一禮道:“將軍久在蜀地,或許只聽過呂布之名,卻不知其能,當初天下英雄聯盟討董,卻險些在虎牢關下被呂布以數千之衆擊敗,其後關中大亂,呂布以一己之力力挫關中諸將,後更敗袁術,震懾西羌,這般本事,絕非有勇無謀之輩,嚴將軍已是我蜀中大將,然而與之交鋒,佔據地利猶能戰死,試問諸位,何人敢言比嚴將軍更甚?”

在場衆將聞言紛紛默不作聲,嚴顏乃是蜀中名將,不但身經百戰,武藝亦是驚人,卻在守關中被呂布一合打死,換做其他人……能被嚴顏一合打死的都有。

這麼一說,蜀軍的確不具備與呂布正面作戰的能力,吳懿這堅壁清野之法雖說慫了點兒,但還真是個對付呂布的法子。

趙韙也認可了吳懿之策,但還是皺眉道:“然葭萌已下,呂布便是撤軍,只要葭萌關還在其手中,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白水關和葭萌關盡數丟失,這麼一來,呂布就佔據了主動,只要他願意來攻,隨時可以。

“將軍帳下李異如今於劍山阻住了呂布去路,在下以爲,可在此處設立關卡,再屯集重兵於閬中,便是呂布再來,也難有作爲!”吳懿笑道。

趙韙思索道:“劍山地勢險要,比之葭萌、白水猶爲艱險,於此處設關,確實可阻呂布!”

到現在,也不能再心疼錢了,呂布佔了葭萌,若不在劍山設立新關,那呂布隨時都有可能搞個突然襲擊。

若讓呂布走出劍山,那蜀軍還如何防?

至於閬中,本就是城池,守起來也好守!

正想說什麼,卻見一人匆匆進來,對着劉璋一禮道:“主公,巴西傳來的最新急報!”

“快,呈上來!”劉璋聞言,連忙叫侍從將竹簡取來。

自有侍從上前,自來人手中接過竹簡,而後恭敬地交給劉璋,劉璋有些迫不及待的打開,他正想讓龐羲施行堅壁清野,同時也守好關城,以免被呂布所破,此時龐羲送來急報,讓劉璋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攤開竹簡,看着竹簡上記錄的內容,劉璋突然面色一白,身子一晃,差點栽倒,被身旁的侍從連忙扶住。

“主公,發生了何事!?”衆人看劉璋這副模樣,心底也是生出不好的預感,趙韙更是連忙上前,將竹簡拿來細看。

竹簡中卻是記載着呂布大將張遼已經先一步攻破閬中的消息,龐羲拿對方沒辦法,只能派人來蜀中求援。

閬中是葭萌關進巴西的門戶,如今被呂布所奪,至少巴西已經暴露在呂布的兵鋒之下,而呂布若遲遲無法攻破劍門,轉向去攻巴西,那就是二分益州了。

這益州最富庶的自然是蜀郡,但巴郡在益州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巴郡有失,劉璋就等於被呂布死死地摁在這蜀郡之中,如果多打幾次,說不定還可能被呂布侵入蜀郡。

這脣亡齒寒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若巴郡丟失,蜀郡難保!

眼下呂布的策略是直取成都,但誰知道會不會因爲過於難打而轉向巴郡,這跟張魯盤踞巴郡可不是一回事。

當初張魯盤踞巴郡,沒多久就被龐羲給擊敗攆走了,但現在換做呂布大軍,呂布甚至沒出面,只派帳下一員大將張遼,便將龐羲打的丟盔棄甲,狼狽奔逃,不得不向蜀郡求援。

趙韙捏緊了逐漸,眉頭深皺,張遼怎麼可能兩日破城?蜀中屏障爲何在呂布面前,好似紙糊的一般脆弱不堪?不該是蜀中萬衆齊心,將呂布擋在蜀門之外麼?

趙韙有些不理解這呂布爲何能夠打蜀軍跟打兒子一樣,有險關駐守都能一路暢通無阻的打進來。

“先生,閬中一失,對我軍可有影響?”劉璋看向趙韙詢問道。

趙韙嘆了口氣,讓人擡來一副蜀中地圖,指着地圖道:“主公且看,此處便是閬中,若閬中被呂布所佔,便可繞過劍山,直抵涪縣,而涪縣是前線糧草運送必經之地,若讓呂布攻佔了涪縣,便等於斷了劍山李異軍中糧草,到那時,後果不堪設想吶!”

剛剛還想着堅壁清野,各地糧草按旬日發放也就是十天發一次,但現在,劍山糧道將面臨被切斷的風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可如何是好!?”劉璋臉色更白了,之前只是因爲剛說到加派重兵前往閬中,結果閬中就沒了,但現在經過趙韙這麼一解釋,劉璋明白了,閬中一破,就如堤壩缺了一角,很可能連劍山這處壁壘都被呂布拿下,那樣一來,蜀郡就要直面呂布的威脅了,劉璋一時間沒了辦法,只能看向趙韙,期待趙韙能給自己想個奇謀妙計,將這件事完美解決。

只是仗打到這裡,哪還有什麼萬全之策,現在能做的,就只有補了!

趙韙也是一臉沉重,現在他是真沒心思跟吳懿,跟龐羲這些人爭權奪利了,現在必須考慮怎麼把呂布給趕出去,大家必須擰成一股繩才行。

來回走了幾步之後,趙韙擡頭,看向劉璋道:“主公,閬中已失,如今就算派兵,急切間恐怕也難奪回,依在下之見,此時當先屯重兵於涪縣,先保糧道不失,而後再說其他!”

先保涪縣?

劉璋聞言只是點頭,也不知道想明白沒有,但其他人卻是明白了,閬中已失,若是容易奪回,龐羲也不會給這邊送急報了,如今顯然是不好奪回,閬中雖然重要,但現在更關鍵的是,不能再丟失要地了,如果涪縣再失,那綿竹關以北就等於都沒了,呂布攻到成都城下,也就剩下綿竹關和雒縣兩處了,能不能守住,大家真沒多少信心!

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還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章 街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四十六章 河東出兵第一百三十章 河東遭劫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六十一章 這事兒過不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儒離世第四百二十章 泉州港第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考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鉅艦第一百三十八章 貴霜使者第四十四章 暗謀第六十三章 出兵第十三章 還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對策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儒離世第一百四十章 變故第四十五章 結束第三百零二章 隱居第十五章 人情世故第八十五章 神蹟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擒第四百二十章 泉州港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二十九章 使者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七十章 破城第三十四章 大戰將臨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己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塵僕僕第二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 互算第一百零六章 謀齊第一百零三章 吸納第二百四十四章 誰強打誰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二十二章 回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祝融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仗第一百一十三章 狠第七章 人才第二百一十四章 底線第三百六十九章 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連第五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壓第一百二十一章 遊說第三章 異域繁華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機第七十六章 劉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術第一百八十九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伐第三章 異域繁華第三百零三章 客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術末路第九十一章 納妾第二百七十二章 喪氣第二百零八章 彆扭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三十四章 忠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紹的怒火第二百零五章 找幫手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宴第十五章 人情世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解惑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三十八章 千里追襲第三百零二章 隱居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三十九章 激化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一百零五章 問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互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