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萬國歸心有女臣

“兩宮無慮,請安磐石之心;烏畢伏誅,已成內亂之勢”

這是杜方檸在馬上草就的向東宮太子報喜的話。一篇密奏寫得簡短有力,杜方檸心中得意,拿給韓鍔看,韓鍔沒有說什麼,半晌才道:“羌戎王不是我殺的。”

“那是誰殺的?”杜方檸回臉奇道。

韓鍔沒有答話——他答應過不說,就不能說的。

沉默半晌,他才道:“洛陽韋家在長安城中也有分支吧?當年,送韋果兒入宮,也是韋杜兩家長輩商量過的吧?”

他一句問罷,杜方檸忽然閉嘴。兩人自從遊騎極北、圖獵天驕以來,還是頭一次彼此間突然升起如此冰冷如冬霧的冷峻氣息。杜方檸的臉色白了白,韓鍔的臉色卻是鐵青的。

那封奏摺卻是託李長申帶回去的。羌戎已亂,人人都道是左賢王部下刺殺了烏畢汗,左右賢王與二十餘部族爲復仇,爲爭位,已殺得極爲慘烈。青草湖畔,屍橫遍野。韓鍔目睹那刀兵忽起,心中不由感慨:難道——難道爲了漢家的安寧,就一定要如此陰險地陷羌戎之民於萬劫之中嗎?杜方檸也知韓鍔心中的感嘆,可她也無力勸解,只道:“畢竟,咱們是功成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韓鍔默然點頭,什麼也沒說,只是身形間,透出一股杜方檸從認識他以來還從沒有見過的疲憊。

可他們還有些大事要做。逢到做事時,韓鍔還是顯得如平常一般的龍精虎猛,只是變得更沉默了。他們先連夜把李長申送到了安全所在,回朝覆命。第二日一早又把李長申部從趁羌戎人大亂中開撥了出來。

李長申亂軍得全,對他二人自是感激不盡。兼之又知道了他倆兒的身份,心中更是感佩。

送走李長申後,韓鍔與杜方檸還留下來半個月,默查羌戎形勢。左賢王的位置已由其弟圖肅暫代。他手下兵勢強盛,但右賢王極怒他們刺殺羌戎王,與左賢王已成勢不兩立之局。韓鍔與杜方檸趁夜曾前去與右賢王一會——此時正是時機,介入羌戎內亂,兵不血刃,就可以平定邊塞之事。不幾日,青草湖羌戎聚集之勢已散:有的是不願趟這趟混水,有的則是引兵遠去、靜觀其變,還有的是爲了蓄勢而發。一時局面看似平靜了,但更多的動亂已經開了頭。

辦理好了這些大事,韓鍔與杜方檸才踏上了回伊吾的路途。

歸去的路卻彷彿只嫌太短了。韓鍔與杜方檸都知道這一回去,對他二人究竟意味着什麼:驕龍套索,綵鳳歸籠。但,即已苟全性命於漠北,還有好多事等在那裡,不由得他們不回去面對的。

天很冷,冷得就是如何濃情熾烈的夜晚,那一點熱情也只能縮在一個小小的帳蓬之內了。外面就是一整個肅殺的冬,有時甚或讓韓鍔覺得,就這麼彼此抱着,縮在彼此的懷裡,過上一生一世也就很好了。

可是,可是他們的心是不一樣的。經過了這些事,韓鍔只覺得十分倦怠,自己的心都象是老了、累了。杜方檸卻較他興頭得多。她雖也沒說什麼,但這天驕之獵分明給她杜家、韋家在政治上又添上了好大的資本,她是絕對不會浪費的。有一天她對韓鍔笑道:“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鍔,就憑你這輕生一刺,那北庭都護府的帥帳該你坐定了。”

韓鍔沒有說話,他知道在杜方檸的內心有她自己的秩序,她是很想把自己也納入她的秩序的。然後,對她而言,一切就都安穩了。

她杜方檸並不怕什麼偷歡,也不怕秘情,更不懼流言,並不顧忌所謂道德。她只要,只要自己能聽她安排,走她安排好的路。

方檸陪着自己捨生忘死,說起來,天下女子,還有誰肯對自己如此?似乎也應該順着她些了。但,他控制不住自己那顆縱橫馳騁,不耐控搏的心。他知道,那些秩序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一成必需,就有妥協;即有妥協,就有污濁。他如何能耐着性子如她所願甘心俯首低眉,沉身於百僚之中,說着自己不願說的話,做着自己不願做的事?

他愛她,但如果爲她,有損本性,有違己心,那連自己都沒有了,還以什麼來愛她呢?

杜方檸還在一臉容光地和他說着些這人世裡的道理,只聽她溫柔地絮絮道:“鍔,我知道你是一個堅挺的男人。男人的心,都是永遠嚮往着那向外的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開拓的。但你開拓出邊野後,還是要給人生活的呀。不能不低下頭來做那些細碎之事的。人生的快樂不也就在這些細碎的小事嗎?爲政者,不過就是料理別人的,也料理自己的。你那總渴望神遊八極,縱橫荒野的心也不是一生一世的大計。它不可行,因爲沒有皈依。這個人間並不完美,但它是我們所有人的家。無論怎麼打怎麼鬧,怎麼卑鄙怎麼自私,大家還是都離不了它的。幾千年的規則就定在那裡了,我們老祖宗早就把‘人’這個字看透了,知道他們只能擁有什麼。你不要老想着拋開這個現實的世界獨造一世界。你知不知道,你所渴望的自由是汗漫無依的,它讓人感覺到恐懼。安下心來過日子吧,雖然你不屑,但這個人世,只有權名、利益還能讓人感到一點小小的成就與安穩的。而且……”

“這個人世再怎麼不好,畢竟還有我,還有……”

她擡起眼:“我愛你。”

這也許是她所能吐出的最軟弱的話了。韓鍔的心中也有一絲感動,他伸臂抱住了她——他也不是不喜歡這個人世,但,那裡的人太多了,塞途,你只要稍存個性,稍逞恣肆,就會無意間撞碎碰壞好多好多。他不想爲了自己的無忌撞碎和碰壞別人的生活,所以他才逃世。

他不能象方檸一樣,爲要自己想要的,一定全力索取,無論殺生斬命,凡是阻礙她的她都會下手除去,且不愧疚。

她說她喜歡這個人世,但只要不有違她價值觀念中的根本秩序,她對這個人世中的人是無所體恤的。而自己號稱厭世——起初幼小稚弱時還有着不想在其中碰得一身是傷的軟弱之念;但漸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已足夠堅強足夠果勇,足夠有能力傷人後,他不想碰傷的只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他沒有說什麼,因爲,知道這樣的日子已不多了。在這樣餘日無多的默契與溫存裡,他不想與杜方檸爭吵。杜方檸感受到了他的臂膀中的力氣,想起那日,居延城外,自己在落日下看到他瘦韌的胳膊上那爲落日鍍上一層微微金光的汗毛時,心裡是如何的突生焦渴與衝動。那種感覺,就是最本源處生髮的渴望相伴的愛吧?但——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在阻礙太多的塵世,在本已相違的心思中,再深的渴望也只能成就一時之好吧?

韓鍔沒說話,但她已明白——她的眼睫垂下,有如夜冷松針,輕輕顫了顫,卻不再去想它,安心地放任自己暫且踏實地偎在這個男人懷裡。如果就這麼一生遊牧塞外,只有天、地、草、水,馬、羊、帳、奶……那樣會不會好呢,好不好呢?……沒有別的,只有彼此。

有時半夜她會猛然覺得韓鍔的呼吸急促了起來,她睜開眼,只要身子輕輕向他身上一偎,他的手就會好猛烈地揉弄起她的肌膚。她在暗夜裡看着他的眼,窄小的帳蓬,好冷的冬日,他的火在燒,那火會從指尖燒到心脈,從尾閭燒到涌泉,然後在蜷縮的、扭異的糾纏中一直升到百會,滿心滿肺的亂,滿心滿肺的絲癢,撩起你最細微的觸覺,不甘心地在這寂天寞地裡證求着一個‘生’的存在。

然後,冰山裂了,雪崩一刻,大士瓶傾,銀河倒瀉,然後一息之間什麼都靜了。本沒有蟲鳴鳥吟的冬的夜顯得更靜了,本只空白得只有雪的四野都不存在。兩人虛乏在一個如此空漠的時空裡:星乏宇寂,汗漫無依,覺得激情過後,洗得重又稚嫩如初的靈魂在這無依的闊大里飄呀飄。

那時——真的感覺自己是真的真的需要彼此。她知道那是韓鍔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訴說他捨不得自己,需要自己。那時的韓鍔已不再會飛——如他慣有的姿式——而只會飄,如同沒有翅膀的鳥兒:身子已虛化爲精靈,沒有了雙足,只有一對翅膀的飄。……她終於知道了他除了人前一振而飛的姿態外還會飄於無形,知道他疲憊無依時是個什麼形態了。

可人世先賢,生生代代之力,已建構起好大一片堅實的土地,你爲什麼不能停下來,落下地,安安生生一些呢?自從鯀盜‘息壤’之後,你就覺得這世上土地太多,疊牀架屋的建構太多了嗎?你渴望那百川灌河,全無定勢的汗漫無依嗎?

杜方檸恨韓鍔心中那幾乎足以淹沒她的汗漫,她象那一隻溺斃後還魂的鳥,想一根小樹枝一根小石塊的一點點地銜來一點點實在,填平它,充滿它。她不要現在這一種相伴。

她不要現在這一種相伴,那分明就是‘繞樹三匝,何枝可棲?’她是一隻精衛,她是一隻精衛,在初見汗漫之海時以爲可以自由遊嬉,一不小心卻溺斃了自己。只是一點生理構造的不同嗎?你一點的傾注可以成就我的飽滿?我的了點承納卻無法涵住你的驕傲?爲何這一點點的損失卻造成了你的虛靡?女人是‘有’的實證,因爲我要孕育;而你們男人無論憑着身上一點如何的驕傲堅挺,卻難以掩盡那後面‘無’的汗漫。

杜方檸心裡思來想去,然後,有些怨有些愛、有些厭有些戀地伸手把韓鍔抱在了臂裡。

磨磨蹭蹭,一個多月以後,他二人才回到了伊吾。古超卓的北庭都護府就暫時籌建在伊吾。

兩人一到伊吾,古超卓聞訊就遣人來請,盛情難卻,兩人風塵未洗,匆匆淨了面,就只有前去赴會。朝廷已建北庭都護的編制。都護府中,已很委任了幾個官員,都是從長安來的。韓鍔俱都不識,只是見到杜方檸見到他們後,她雖已易做男裝,還是有意與自己保持疏遠些,想來這些人都是她的舊識了——就是不認識,彼此肯定也是知道的。

他看着杜方檸的神色,就猜知那北庭都護府中的諸官多半就是出自‘僕射堂’門下。他們與杜方檸間保持着一種很冷淡的客氣——倒也是,杜方檸雖在塞外用事,卻原非朝廷委派,大家也都知道她是個女子,且根脈不同,實不好太過親熱的。

可古超卓對韓鍔卻大是熱情,想來知道他雖與方檸交好,實際卻非東宮一派。自己僕射堂縱算拉攏不來這個人,起碼也要保持住一份交情在。

有了這些心底的算盤在,場面一時頗爲微妙。入座後,斟起酒來,只聽古超卓道:“承韓兄奠定基業,兄弟這次北庭都護府的籌建卻也還算順利。這數月以來,也一直沒有羌戎人搔擾。只是十數日前,伊吾城北,據探馬來報,忽現羌戎左賢王遊騎,這卻不知是什麼原因了。兄弟印象中以爲羌戎王所劃分的勢力,這西北一帶,該是右賢王的勢力所罩呀。”

韓鍔還沒有開口——他一見古超卓,就知他在猜測自己突然出行數月又突然而回的目的。他走之前雖與古超卓面談過,卻沒有告訴他自己此行的打算。古超卓心中只以爲韓鍔是見邊塞之事日益規整,朝中又有舊識來,不便再與杜方檸再在一起,加上也深知他的野性兒,才突然這麼掛冠而去的。但爲安民心,他一直沒有對外透露韓鍔已走,更沒有上報朝廷,不想以朝中爭鬥干擾韓鍔之離去,這也算他做爲一個朋友的一點心意——卻聽杜方檸已悠悠接口道:“那是因爲,左賢王現在已不受羌戎王控制,而且左賢王之位已經易人,是前王之弟圖肅。”

滿座一驚,大家都知道羌戎王烏畢汗雄才大略,所謀也大,怎麼左賢王會已脫其控制?

古超卓也吃了一驚,沉吟道:“杜副使這消息卻是從哪兒來,有何根據?這事很大,卻不知左賢王爲何易人?又爲何脫出的羌戎王控制?”

杜方檸遊目一顧,掃過滿座之人臉上,淡淡道:“我這次隨韓宣撫使驥尾,秘而不宣,直奔漠北,就是爲羌戎王正招集衆部齊集青青湖以平左右賢王之爭。韓宣撫使心懷大略,不欲先招揚爲人所知。他圖謀刺殺羌戎王,以解邊塞燃眉之急——如烏必汗一死,羌戎必內亂。而羌戎之亂,本除烏畢汗外無人可以壓服住。所以只要烏畢汗一死,羌戎便無足慮。我們剛從青草湖回來。所以,這消息算是我親身打探來的。”

她一言即出,已是滿座皆驚,連古超卓也是大驚。人人盯向韓鍔與杜方檸,只見韓鍔木然無語,似是不願自矜其功一般,也不知他們這一次冒險刺殺是何結果,便人人盯向杜方檸的朱脣之上。

杜方檸淡然一笑:“我隨韓宣撫使這一行的結果就是:烏畢汗伏誅,羌戎已經內亂,不可收拾;左右賢王已公開反目,青草湖上,屍橫遍野;其餘二十餘部族,倉惶無主。因左賢王圖肅勢盛,且爲人生性剽悍難治,我們已與右賢王密會,訂得密約,彼此不犯,且暗助他對抗左賢王圖魯。各位大人,邊塞雖苦,諸位卻自此可以小安了。”

烏畢汗已死?羌戎王伏誅?——滿座官員都驚得合不攏嘴巴來。古超卓卻猛地望了韓鍔一眼——長庚一出,當真無比之利!有此一劍,天下又誰敢爭鋒?

韓鍔卻依舊默默地木然無語。古超卓忽端起一杯酒,站起身,敬向韓鍔道:“韓兄,在下無話可說!你捨身赴險,親歷萬難,卻不知成全了天下多少人的性命,更不知遭遇了多少磨難。來來來,我古超卓敬你一杯!”說完,他一仰脖,一杯酒就已喝下。韓鍔見狀,也自忙忙站起,端起一杯酒。他本不善言詞,但有古超卓這一句,也就夠了,起碼可以免卻些許他爲陷羌戎之民於水深火熱中的自責。他也仰脖一飲而下。

古超卓哈哈大笑,又衝杜方檸勸酒道:“杜副使果然巾幗……”說到這兒,他想起朝廷體制與漢人規範——杜方檸女扮男裝,這一層卻不好點破,一笑住口,又仰盡了一杯。

他們彼此雖派別不同,心存睚眥,但古超卓爲人坦蕩,說來也還至誠。杜方檸微微一笑,側目看了韓鍔一眼。她雖一向好強,卻也無跟韓鍔爭功之念。心中忽生感慨,如果,鍔他是自己名正言順的夫君,自己千里從夫,以謀功業,面對這衆人仰慕,那種坦蕩感覺,該會是多好?

這幾乎還是她有生以來頭一次起了點‘出嫁從夫’的念頭,可是……她心中微微一嘆,喝下了這一杯酒,把那一點點苦澀也埋在了酒杯裡。

這件大事一經宣佈,滿座皆歡。強敵已去,大家一時也忘卻了自彼此間的恩怨爾汝,不由一時開懷起來。那是壓在心頭生命之上的重厄一旦解脫後的輕鬆。杜方檸笑向韓鍔道:“韓宣撫使,咱們這就傳命叫宣撫司的衙門,並託古兄的北庭都護府衙門聯名發榜,宣告下這個消息吧,叫十五城中的百姓也開心一下。”

她笑意淺淺,大是溫柔。韓鍔也覺心中一蕩,點了點頭,臉上綻開一絲笑意。杜方檸知此時正是揚威立名之機,當即吩咐手下去辦理。不一時,伊吾王來賀,樸厄緋的使者卻也在伊吾城中,也來相賀,加上十五城中不少城都有使者在伊吾,也都來道賀。

此外官商縉紳,人人來賀,一時滿城喧騰,城中街上更有百姓開了酒甕,載歌載舞。——白骨之上滿歡顏,韓鍔與古超卓走到門口,杜方檸也跟了上來。古超卓知機退開,兩人看着滿城歡慶的氣氛,只覺自己輕生搏命而求得的一擊,卻也不虛了。

兩人心意相通,相視一笑,只是,大庭廣衆中,縱再心意相通,韓鍔卻無法輕輕一牽杜方檸的手。此時雖快樂滿胸,卻更覺手心空空的一點缺撼是那麼的明顯,那麼的無奈。

韓鍔不愛熱鬧虛文,可酒筵之後,發來的貼子好多,接下來的怕就是宴請不斷。杜方檸一力操持着,似乎滿心快樂。韓鍔也情知,這一番熱鬧在漢家朝廷對十五城中人的政治策略中也是不可免的,無奈他就是無心與會——這裡面似乎還有一層別的原因,因爲他的快樂並非杜方檸的快樂:他們的快樂是不一樣的。他不願感受到這一點,回去接待了一回道賀的人後,不及洗浴,他就對杜方檸道:“我想到連城騎那邊看一看。”

杜方檸一愕,眉間升起一抹輕愁,但轉瞬不見。她跟韓鍔的性子是太不同了,沉吟了下,也不好攔他,點點頭,然後展顏一笑:“去去也好,我們走得時間也長了,我剛回來一時也不方便問,不過,以我所料,咱們不在的這段時間,只怕古超卓一定沒少花力氣想把連城騎收歸他的麾下。”

說着,她一揚頭:“不過,你一回,嘿嘿,我不信他的工夫就不白費。”韓鍔怔怔地望着她,心中也知她說的多半是真的,但……他不想去想這些,也不想敗壞方檸難得的興致,扯淡笑道:“你就當我有這麼大的本事?”

杜方檸飛快地掃了他一眼,已感覺到他剛纔一怔的心思,卻也不願提起,也岔話笑道:“我們韓宣撫使百戰功成,在軍中聲望,有如神靈,那隻怕可不是吹的了。”兩人雖還笑着,卻也覺得,那彼此間同心協力,所想所思俱無間隔的時光已一去不可返了。

韓鍔放馬出了城門。

才一出城,擺脫開喧囂,他的心境就開闊起來。長了這麼大,他還是不習慣別人對他當面的誇讚,哪怕那還算是由衷的。他的心已飛了起來,因爲,可以見到……小計了!

他脣角微微一咧,自己也不覺得的就咧開了一抹笑意。心想:那臭小子,不知可又長高了些沒有?自己留書而別,被他罵死了沒有?還有,他肯定擔心自己,這麼多天,不知身子擔心得瘦了沒有……

他在心頭亂猜着,不知不覺,就馳騁了一夜。早上天明時,他已到了石板井地界,遠遠可以看到連城騎的帳蓬了。他一擡眼,只見晨光熙微中,遠遠的路旁,似乎倚馬而待的有一個人。其實還看不清身形,可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小計。

他也不知猜得是不是,卻打定主意要跟小計開個玩笑,一翻身就下了馬,把斑騅岔在路邊讓它伏下,自己卻大大地兜了個***,從後邊繞上。

他躡手躡腳,晨光還不太明,近到百步之內時,才發現,那路邊的人果是小計。——他是在等自己嗎?韓鍔微微一笑,悄悄從他身後靠近。只見餘小計騎在馬上還欠起身子手搭眼眶上向前眺望。他保持這個姿式,半站在馬蹬上,想來不會舒服,卻半天都沒動。好久他才頹然坐到鞍上,嘴裡嘟囊道:“剛纔好象還看見有馬,怎麼不見了?難道我的眼花了?”

他說着似乎就大是喪氣,悶頭悶腦的坐在鞍上不吭氣,嘴裡嚼着個草根兒,恨恨的,好半晌才自語道:“鍔哥哪裡這麼快就會來的,城裡不知有多少絆腳的事呢……”說着,他的口氣懨懨的,韓鍔還是頭一次在他的話裡聽到些哀愁,心裡隱隱一陣心疼。他把手放在草根的雪上弄得冰涼,然後輕身竄起,在小計脖梗後就輕輕一貼。

餘小計大驚回身,喝道:“誰?”

韓鍔在他回頭時早轉入了他馬腹之下,餘小計看不到他,以爲搞錯了。?

第二章 海路無塵邊草新第七章 雲過門間老病死第三章:楚妃堂上色殊衆第十一章 指麾能事迴天地第二章:一世荒城伴夜砧第三章:楚妃堂上色殊衆第七章:看似平常最奇崛第十三章 陣雲冷壓黃茅障第七章 千杯綠酒何辭醉第四章:風柳誇腰住水村第二十章 金玉堂中寂寞人第二章:衆中俯仰不材身第一章:頹波難挽挽頹心第四章 紫閣峰頭佔白雲第十二章 身留一劍答君恩第七章:兩都秋色皆喬木第十七章 玉檢賜書迷鳳篆第六章:忽遺弓劍不西巡第九章 戎馬不如歸馬逸第八章:古木蒼藤日月昏第三章 蒼龍闕下馳騅馬第八章:江上沙鷗掠水分第一章 天津橋上無人識第一章:人生何處不離羣第二章 七十三翁旦暮身第一章:衣上征塵雜酒痕第五章 南郭子綦初喪我第十一章 府縣盡爲門下客第八章 一彈指傾去來今第九章:斑騅只系垂楊岸第五章 燕頷封候空有相第六章:江上晴雲雜雨雲第五章:蝸牛角中爭何事第七章:高天急峽雷霆鬥第二十章 少帝長安開紫宸第十九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二章 物情唯有醉中真第七章:高天急峽雷霆鬥第七章:樓中威鳳傾冠聽第九章:賒取鬆醪一斗酒第二章 七十三翁旦暮身第三章 曲無和者當思郢第八章:江上沙鷗掠水分第三章:露桃塗頰依苔井第二十章 金玉堂中寂寞人第一章 浩浩長安車輾塵第一章:人生何處不離羣第五章:蝸牛角中爭何事第十四章 雁翅拂天河鯉沉第五章:青郊射雉常盤馬第八章:江上沙鷗掠水分第四章 起居八座太夫人第九章 求諸流輩豈易得第十七章 某水某山迷姓氏第十章:碧海青天夜夜心第十四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五章:蝸牛角中爭何事第二章:一世荒城伴夜砧第九章 求諸流輩豈易得第十四章 紫綬朱衣夢裡身第十章 行矣關山方獨吟第十章 千家今有百家存第十章:鳴玉朝來散紫宸第十六章 白骨甘爲泉下塵第二章 物情唯有醉中真第一章:頹波難挽挽頹心第十六章 荒春望斷正長吟第五章:座中醉客延醒客第十四章 紫綬朱衣夢裡身第十四章 萬國歸心有女臣第十八章 一釵一佩斷知聞第三章 蒼龍闕下馳騅馬第十章 千家今有百家存第六章:石火光中寄此身第九章 戎馬不如歸馬逸第十二章 更驚劍客後歸魂第四章 起居八座太夫人第七章:樓中威鳳傾冠聽第十一章 府縣盡爲門下客第三章 何必更尋無主骨第四章:土蝕寒花又此墳第十二章 王候皆是平交人第二章 塞上風雲接地陰第四章 紫閣峰頭佔白雲第九章:青牛久已辭轅軛第四章 論少卑之且借秦第十六章 白骨甘爲泉下塵第一章 天津橋上無人識第九章 思子臺邊風自第十四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十三章 兩宮無事安磐石第六章:忽遺弓劍不西巡第七章 江天漠漠鳥雙去第九章 戎馬不如歸馬逸第九章:青牛久已辭轅軛第四章 可知曾有弄權人第十章:去聽風濤萬鼓音第十章:與人無愛亦無嗔第二章 短鬢差池不及羣第一章:衣上征塵雜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