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燕南天爲了給爺爺燕宗海報仇,使用了大量組合計謀,瞞天過海、聲東擊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李代桃僵等,不惜毀掉90億美元估值的公司,只爲讓黎援朝入局。

這有點像是爲了殺死一隻藏在獅子身上的蚊子,不惜殺死了獅子。

當然,伊麗莎白本身就是騙子,不然的話,燕南天也不會這麼輕易得手。就像是一隻獅子狗整天僞裝成爲非洲雄獅,招搖過市,燕南天只不過順手揭穿了內幕而已。

他的關注點是伊麗莎白將會剩下多少資產,最好是一分也不剩,間接的讓黎援朝的三億美元打水漂。在最終的裁決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他只能繼續保持關注,同時祈禱黎援朝血本無歸。

與此同時,他明白一件事,不管這次復仇是否成功,都將欠下小姑弗洛裡克的人情,因爲弗洛裡克在這次行動中動用的人情資源簡直逆天,幾乎都是燕南天還不起的人情債。

例如說,燕南天哪裡有能力去償還副總統拜登的人情?

說的現實點,副總統拜登真的看不上燕南天的身價。年輕的燕南天除了那點錢之外,沒有任何資源。

沒錯,到了頂層高位,對金錢已經看得不是那麼重要。當然,千萬不要誤解了這句話,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重要。有句話說得好,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行的。

頂層看重的是資源,人脈資源。

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管某個人名下有多少礦,只要一紙政府批文,就可以將這些礦的資源化爲烏有。且看,能夠批示一紙批文的人,不一定有金錢。

如果礦主有更多的人脈資源,就可以避免被一紙批文弄得傾家蕩產。如果批示一紙批文的人有更多的人脈資源,也可以用批文換來財富而不會鋃鐺入獄。

年輕的燕南天不缺闖勁,不缺時間,缺的反而是由時間沉澱下來的人脈資源。這是他的短板。

如今,他藉助葉總的紅石資本平臺,結識了不少顯貴子弟,這就是他日後沉澱下來的人脈資源。

當初,爺爺燕宗海言傳身教,讓燕南天學到不少的寶貴人生經驗。他也學到了燕宗海的部分忠誠,不會輕易反水自己的老東家。

在道德層面上,這是好事,可以爲自己贏得良好的聲譽。

不過,在事業方面,他的發展空間和成長速度取決於老東家,這一點無法否定。假設葉總是一位小富即安的東家,燕南天的發展空間就會很小,成長速度也會放緩。假如葉總是一位野心家,燕南天將擁有廣袤的發展空間。

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能體現出這一點。例如說,岸邦集團的武小暉,最早在某縣工商局工作時,娶當地官員女兒爲妻,後攀上某市長劉某某,劉某某後來官至某省領導。在劉某某關照下,武小暉下海做汽車生意,又攀上另一省領導的盧某,武小暉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娶盧某的女兒爲妻。之後,武小暉又結識頂層權貴二代的田總,經田總介紹,認識了設計師的二女兒錦繡。武小暉與第二任妻子離婚,成爲錦繡家族的駙馬。

這種瘋狂積攢人脈資源的經歷,在道德層面上,絕對算不上人品好,但是事業卻是蒸蒸日上,三級跳從平民成爲富可敵國的駙馬。

燕南天渴望這種成功,但會不會像武小暉那樣三級跳呢?他自己也不敢保證,世事無常,誰又能保證呢?

帶着滿腔的喜悅,燕南天飛往帝都,去看望陳星月。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他想去琉璃廠、潘家園等賣古玩字畫的地方尋覓一些關於明朝張岱的資料。

馬上就是松下宗一郎的生日,燕南天想送給他一件生日禮物是跟他的偶像張岱有關的禮物。不過,幸虧有陳星月在北京,他纔沒有被誤導去潘家園這種專門騙老外的地方。

一臉幸福的陳星月,第一次與心上人燕南天漫步在帝都的街頭。她沒有想到燕南天會來看她,以爲他會因爲結婚一事而逐漸疏遠她。

很明顯,她低估了自己在燕南天心中的位置,也錯估了男人對女人的佔有慾。燕南天怎麼會輕易放棄一個對他有愛戀有情意的妙齡少女呢?男人嘛,對女人的態度永遠是多多益善。

兩個人在和平門全聚德烤鴨店裡品嚐了最有名的北京烤鴨。

燕南天曾經在紐約的一家中餐廳吃過烤鴨,以爲是正宗的北京烤鴨漂洋過海。現在,在全聚德吃了這頓烤鴨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正宗。

首先,原料就有三樣,分別是北京填鴨、荷葉餅、空心芝麻燒餅。在紐約的那家中餐廳,根本沒有空心芝麻燒餅。

其次,調料有好幾種選擇,例如說,甜麪醬、蔥、黃瓜、白糖、蒜泥等。

特別是蘸白糖的吃法,驚豔了燕南天和陳星月。一片焦脆的鴨皮蘸上白糖就像是在吃薯片。

吃完北京烤鴨後,兩個人溜達着就去了琉璃廠,兩地相距五六百米,正好散步消食。

在琉璃廠西街的榮寶齋裡,燕南天驚喜的淘到了明朝張岱的《茶史》的部分手稿《茶史序》。價錢不是問題,他和陳星月對古本都沒有認知和研究,店家報多少價位就是多少價位。

張岱飲茶,講究“淨幾明窗,一軸畫,一囊琴,一隻鶴,一甌茶,一爐香,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羣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泄水,幾片閒雲。”

號爲“茶淫”的張岱,在《閔老子茶》中記載了一段故事。

閔老子,即閔汶水,是安徽休寧人,到南京桃花渡賣茶,其所製茶葉被稱爲“閔茶”。

崇禎十一年,經過朋友介紹,張岱特意去南京桃花渡拜訪閔汶水。他在茶樓等待良久,老翁閔汶水方纔回來。

張岱站起身正想寒暄時,閔汶水突然大呼:“柺杖忘記拿了。”也不和張岱打招呼,轉身就走。

閔汶水再回來,看着還在此處的張岱,斜着眼睛道:“客人還在啊,在此爲了什麼呢?”

張岱是見過各種大場面的人,面對高人的挑剔,他絲毫不怒,回道:“仰慕汶老久矣,今日不喝到汶老所泡的茶,絕不離開。”

不要以爲閔汶水是在擺譜,能喝到他所製茶葉的,只有當世名士。董其昌對茶葉極爲挑剔,喝了閔汶水的茶後大讚爲“尤物”,此後與閔汶水結爲茶友,並以“雲腳間勳”匾額相贈。

秦淮名伎王月生,貌美如花,性格寒淡若孤梅冷月,不喜交往。這位矜持不寡言笑的女子,卻“好茶,善閔老子,雖大風雨、大宴會,必至老子家啜茶數壺始去。”

閔氏之茶,被士人推崇,以爲其中別有禪意,“其味,則味外之味。”

閔老頭將張岱引入茶室之後,張岱頓時眼前一亮,“明窗淨几,荊溪壺、成宣窯瓷甌十餘種,皆精絕。燈下視茶色,與瓷甌無別,而香氣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