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

當你做擺在你面前的工作時,你要認真地遵循正確的理性,精力充沛,寧靜致遠,不分心於任何別的事情,而保持你神聖的部分純淨,彷彿你必定要直接把他歸還似的;若你堅持這一點,無所**亦無所畏懼,滿足於你現在合乎本性的活動滿足於你說出的每個詞和音節中的勇敢的真誠,你就能生存得幸福。沒有人能阻止這一點。

——馬可·奧勒留(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丹尼爾開出的價碼不可謂不高了;而那些丹尼爾軍團的將士絕大部分都是後來丹尼爾招募的流氓地痞和從監獄裡放出來的殺人放火之徒。這些亡命之徒本就不是什麼善類,戰場上的鮮血淋漓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刺激罷了;再加上丹尼爾開出的高價賞賜,整個丹尼爾軍團的士氣再一次高昂起來,卡拉貝斯大軍因爲伊丹出現而帶來的優勢被慢慢抹平了。

但是,戰爭永遠不是僅僅依靠士氣就可以獲得勝利的;卡拉貝斯的九千軍隊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兵員素質都比丹尼爾的一萬軍隊高了不止一籌。雖然卡拉貝斯麾下有兩千弓箭手是隻能提供弓箭支持,而不能投入廝殺的;但重步兵的強大戰鬥力和輕裝步兵的襲擊已經讓丹尼爾軍隊應接不暇了。慘烈的廝殺聲、兵器的交擊聲、戰士的吶喊聲……戰場上唯一的旋律就是你死我活。

經過半個小時的激戰,卡拉貝斯麾下的重步兵已經只剩下一千之數了,五千輕裝步兵亦不足四千;而作爲敵軍的丹尼爾大軍,僅僅是不足一個小時的廝殺傷亡人數已然超過五千。原先的丹尼爾大軍就是依賴雷古利亞王國最精銳的五千國王衛隊在支撐着整個軍團的廝殺,但此時一直衝殺在前的五千衛隊已經幾乎死傷殆盡了;剩下的流氓地痞組成的軍隊還有多少戰鬥力呢?

很快,丹尼爾的大軍就開始一點一點的崩潰了;其後方的一些將士居然轉身往後逃跑了。面對這樣的機會,卡拉貝斯當即就命令親兵吹響了全線進攻的號角,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而丹尼爾則是氣急敗壞的將自己的親衛騎兵隊組成了督戰隊,剛剛逃跑的那些將士全部被他們當場擊殺,不足五千的丹尼爾軍隊只能在絕對劣勢下繼續返回和敵人交戰。

此時的戰場上。卡拉貝斯一方勝利已經遙遙在望了,將士們愈加士氣高昂起來;丹尼爾一方的失敗也似乎成了必然,將士們的士氣已然降入谷底。只在此時,丹尼爾大軍的後方又傳來一陣激昂的號角聲;不過。這個號角可是雷古利亞王**隊的作戰號角。這下子丹尼爾軍隊的將士們好像絕處逢生一般的興奮起來,因爲援軍即將到來了!

而丹尼爾本人的臉色則一下子蒼白起來,因爲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安排援軍,也就是說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十之**是敵非友;但是,丹尼爾畢竟也是梟雄之姿。馬上就利用這一陣號角聲對着麾下的將士們激勵道:“將士們,我早就安排好了足夠的援軍來對付羅馬人,現在援軍已至,我們的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了;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給我往前衝,殺啊!”

援軍到來的消息讓每一個丹尼爾大軍的將士都開始振奮起來,他們又一次鼓起勇氣殺向前方的敵軍;但熟知來人是敵非友的丹尼爾還會繼續留下來死戰嗎?當然不會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對於丹尼爾這種人來說纔是真正的人生信條;丹尼爾藉口迎接援軍命令屠蘇斯在戰場上繼續指揮作戰,而自己則帶着親衛騎兵往後方策馬奔騰而去了。

其實,屠蘇斯也知道所謂的援軍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來的十之**還是雷古利亞王國境內反對丹尼爾的起義軍。因爲丹尼爾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將之才。這一萬大軍也一直由屠蘇斯在實際統領;屠蘇斯可不知道還有什麼援軍存在,這裡的軍隊已經是丹尼爾麾下所有的軍隊了。但是,屠蘇斯依舊不能違抗丹尼爾的命令,就如同曾經在戰場上背叛卡多拉杜陣前倒戈一樣;屠蘇斯只能選擇默默的聽從命令。

不足五千人的奮力死戰並不足以改變戰場上的局勢,卡拉貝斯的軍隊一直在不斷的壓縮丹尼爾大軍的生存空間;六千餘人的卡拉貝斯軍隊基本已經完成了對丹尼爾殘軍的三面包圍了,屠蘇斯現在也只不過在指揮軍隊垂死掙扎罷了。不過,卡拉貝斯從剛纔的號角聲中就知道卡多拉杜已經率軍趕來了;爲了降低自身的傷亡,也爲了抓到更多的俘虜擴充實力,卡拉貝斯就放緩了對敵軍的進攻力度。

丹尼爾軍隊的那些殘兵敗將們當然不會自找沒趣的和卡拉貝斯的軍隊死磕了,他們還單純的以外敵軍是畏懼了自己的援軍呢;但是。己方的傷亡實在太慘重了,要不是畏懼丹尼爾麾下的督戰隊大家早就四散而逃了。即便現在援軍來了,他們也實在不願意和敵軍死戰了;簡單的交戰就可以了,剩下的敵人交給援軍來解決就可以了。不是嗎?

逃命而去的丹尼爾並沒有真的從後方而走,而是選擇了戰場側翼的一條小路帶着親衛騎兵們匆匆逃跑了;卡多拉杜的三千軍隊畢竟都是步兵,卡拉貝斯麾下也只有數十騎偵察騎兵,誰也阻止不了丹尼爾的逃跑。但戰場上的勝利卻是牢牢的被卡拉貝斯掌控在手裡,在卡多拉杜沒有出現之前,卡拉貝斯就已經以不到兩千人傷亡的代價消滅五千多丹尼爾軍隊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當卡多拉杜的旗幟和三千軍隊出現在丹尼爾殘軍的後方時。整個戰場上的戰鬥就已經結束了;卡拉貝斯直接命令自己的五千軍隊脫離戰鬥,與敵軍保持一定距離後包圍三面;而弓箭手在休整結束後又一次來到了戰場的前沿,並再一次在重步兵的身後組成了隨時準備攻擊的陣型。看着三面的敵軍和後方緩緩而來的卡多拉杜軍隊,屠蘇斯就知道這支軍隊完了;繼續戰鬥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即使是那些普通的將士也知道此戰結束了,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雷古利亞王國人,也都參與了對卡多拉杜起義軍的戰爭;他們對於雷古利亞王國的王室旗幟和卡多拉杜旗幟太熟悉了,這個時候再看見這兩面旗幟,失敗已經是不可避免了。眼前的軍隊並不算是一支優秀的軍隊,但畢竟也都是見過血上過戰場的老兵了。稍加訓練約束還是可以成爲一支精銳軍隊的;卡拉貝斯也不願意這樣白白消耗掉他們,就直接下令讓他們投降,並允諾絕不追究戰場爲敵的事情。

看着越來越近的卡多拉杜軍隊,鬥志盡喪的雷古利亞王**隊無奈的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武器;至此。針對於雷古利亞王國的戰爭就已經結束了。逃跑的丹尼爾在卡拉貝斯眼裡根本不足爲患,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大軍一路前進,拿下雷古利亞王國的首都塞吉斯塔;只要完成了這個任務,以丹尼爾在雷古利亞王國的暴行,他想要依靠雷古利亞王國人民東山再起簡直就是扯淡。

五千輕裝步兵和兩千重步兵組成的七千大軍現在能站着的已經不足五千了。打掃戰場和看押俘虜的事情自然就交給了休整完畢的弓箭手們來處理;傷亡的兩千人當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戰死的,真正戰死的將士還不足八百,但那些受傷倒地的一千多將士也需要及時的被救助。總之,戰後需要忙碌的事情更多了;救治傷員、看押俘虜、打掃戰場、收斂屍體、大軍休整等等都需要卡拉貝斯一一操辦。

待卡多拉杜率領三千軍隊正式進入到戰場時,看到的只是卡拉貝斯的軍隊在清理戰場,戰鬥已經結束了;爲了避免卡拉貝斯的猜忌,卡多拉杜還想要對卡拉貝斯解釋些什麼,卻被卡拉貝斯直接打斷:“卡多拉杜,我是相信你纔派遣你執行這個任務的;你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前趕來已經證明你自己了,你不用解釋什麼。你只要我相信你就足夠了。丹尼爾軍隊的五千俘虜你去接收吧,以後這八千軍隊就是你的軍隊了;那個叫屠蘇斯的將軍是個人才,你看着處理吧。”

語畢,卡拉貝斯就處理軍務去了,沒有和卡多拉杜過多的浪費時間;卡多拉杜雖然心裡感激莫名,但表面上還是平靜的抱拳領命而去。最終,卡多拉杜也沒有處置屠蘇斯,而是任命屠蘇斯繼續擔任自己的副將;原因很簡單,上次的陣前倒戈和一直爲丹尼爾效命是因爲丹尼爾抓住了屠蘇斯的父母妻兒,並以此威脅屠蘇斯。卡多拉杜覺得如果自己屠蘇斯也只能選擇聽命丹尼爾,就原諒了他。

至於到底是像卡多拉杜那樣說的,真的因爲這個原因原諒了屠蘇斯,還是因爲卡拉貝斯的話不再處理屠蘇斯。那就只有卡多拉杜自己知道了。經過一個下午的休整之後,卡拉貝斯就命令伊丹統領剩下的五千軍隊負責看押俘虜;而他自己則帶着阿拉的兩千弓箭手和卡多拉杜的三千大軍連夜進軍雷古利亞首都,抓緊時間佔領整個雷古利亞王國。

也許是白天的戰鬥結果已經傳遍附近的城市了,也有可能是卡多拉杜的旗號很好用;卡拉貝斯帶着卡多拉杜一路飛奔向塞吉斯塔,途中所遇到的所有城池都是開門投降,沒有任何一個例外。等第二天上午接近塞吉斯塔時。開門投降的官員貴族們不僅將這個雷古利亞王國的首都雙手奉上,還將之前逃跑的丹尼爾也一併綁着獻給了卡拉貝斯。

卡拉貝斯跟丹尼爾可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除了打了一場仗都沒有任何交集了;但卡多拉杜與這個丹尼爾有着國仇家恨吶!要不是因爲這個丹尼爾,雷古利亞王國不會滅亡成爲羅馬共和國的行省,雷古利亞王國王室也不會被殺的僅剩卡多拉杜一人;卡多拉杜與丹尼爾之間的血海深仇那可是太深了。卡拉貝斯自己要忙着將大軍全部調來塞吉斯塔,也不願意處理丹尼爾,就成人之美的將丹尼爾交給了卡多拉杜。

後面有關於丹尼爾的事情卡拉貝斯並不清楚,只是好像聽說卡多拉杜在塞吉斯塔市民廣場上將丹尼爾一刀一刀活剮了;丹尼爾淒厲的慘叫聲令所有聽見的人毛骨悚然,卡多拉杜也因此被人稱之爲“割肉將軍”!解決完丹尼爾的事情之後,卡拉貝斯的主力大軍也趕來塞吉斯塔了;接下來卡拉貝斯的任務就是將自己的精銳軍隊休整完畢,並將卡多拉杜的軍團事務也處理完畢。

卡拉貝斯爲了更好的協助尤利烏斯家族與高盧的戰鬥,決定率領軍隊從雷古利亞北方的高盧生命線跨過盧比孔河從後方進攻高盧本土;所統帥的軍隊自然還是久經沙場的卡拉貝斯軍團,只不過此時的卡拉貝斯軍團只有四千輕裝步兵和兩千弓箭手以及一千重步兵可以投入戰鬥而已。但是對於卡拉貝斯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五章·新的行省”“第四十三章·遠征西西里”“第一百一十五章·浴室密談”“第六百五十五章·艱難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戰爭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圖爾博之戰·中”“第四百一十章·備戰扎馬”“第十七章·狼之軍團”“第五百五十一章·混亂局勢”“第七百章·終戰羅馬”“第二百四十三章·緊急應對”“第四百一十三章·扎馬對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馬略應對”“第三百六十六章· 海軍統帥”“第五百七十六章·一朝覆滅”“第六百零九章·五年時光·九”“第三百六十七章·強大海軍”“第六百七十三章·亞歷山大大帝·下”“第三百零五章·分兵把守”“第三百六十七章·強大海軍”“第六十九章·利利俾戰役·下”“第五百六十八章·前後夾擊”“第十三章·元老會議”“第六百七十章·混亂東方”“第二百五十八章·黃金戰艦”“第一百九十一章·西線戰事·三”“第八十五章·爲了羅馬”“第四百八十九章·騎兵埋伏”“第五百八十七章·新年之戰”“第一百三十章·軍團問題”“第六百章·四大帝國”“第三百三十七章·馬略動作”“第六百八十五章·東方諸國·一”“第五百零二章·蠻族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建立軍校”“第二百六十八章·新的家族”“第六百零九章·五年時光·九”“第九十八章·婚禮進行曲·上”“第五百一十五章·糧草短缺”“第四百八十九章·騎兵埋伏”“第五百六十二章·神秘朋友”“第十九章·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三章·噩耗來襲”“第475章·戰火再起”“第四百九十五章·全面倒戈”“第五百三十五章·激烈交戰”“第664掌·跨海進攻”“第二百零三章·噩耗來襲”“第五百五十三章·蠻族梟雄”“第三百三十六章·慘死城中”“第八十二章·六十鐘聲·下”“第六百四十四章·驚現天鴉”“第六百三十四章·復仇之戰”“第三百零三章·簡單入城”“第三百零五章·分兵把守”“第一百八十一章·南線戰事·二”“第四百三十四章·遷都構想”“第三百三十章·伊庇魯斯”“第二百三十一章·謀劃救援”“第三百章·薩爾茨堡”“第六百二十三章·再滅一國”“第444章·合縱連橫”“第七十章·親身參戰”“第四百九十三章·大軍登陸”“第四百三十七章·封賞貴族”“第六百三十四章·復仇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妥協之舉”“第二百三十一章·謀劃救援”“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第五百六十八章·前後夾擊”“第四百零一章·出使北非”“第二百九十九章·酗酒民族”“第九十二章·盛大凱旋”“第一百三十七章·新年政務”“第一百九十八章·貝提卡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競爭訓練”“第三百一十七章·秘密情報”“第一百六十九章·的黎波里之戰·中”“第九十七章·軍事會議”“第三百二十八章·新的野望”“第五十八章·突發起義”“第四十章·洗腦計劃·上”“第五百五十二章·艱難選擇”“第五百一十章·相應擴軍”“第三百二十九章·奪取色蒙”“第一百七十八章·開始備戰”“第五百八十八章·反敗爲勝”“第一章·羅馬全面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六章·巴利阿里之戰·下”“第六百一十五章·戰事升級”“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征北非”“第五百三十二章·入侵戰爭”“第三百九十二章·拿下墨西拿”“第三百三十五章·轉戰雅典”“第三百九十四章·獨自遠去”“第四十章·洗腦計劃·上”“第三百章·薩爾茨堡”“第473章·公報私仇”“第九十九章·婚禮進行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