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高盧戰爭”

一方面能足夠強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質,正是一個擁有一顆完善的、不可戰勝的靈魂的人的標誌。

——馬可·奧勒留(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

在布魯圖斯家族以五個軍團的強大軍力發動針對伊庇魯斯王國的第一次馬其頓戰爭時,同時發生的戰爭還有尤利烏斯家族針對山外高盧蠻族的戰爭;只不過,相對於大張旗鼓的第一次馬其頓戰爭,尤利烏斯家族和高盧蠻族在北方的戰爭就顯得規模更小、名聲不顯了。尤利烏斯家族的擴軍並沒有財大氣粗的布魯圖斯家族那樣瘋狂,除了額外擴充的一個公牛軍團以外,尤利烏斯家族便只有元老院配置的標準軍團了。

即使是關於輔助軍團的設立,尤利烏斯家族也只是象徵性的建立了一個五千人規模的輕裝輔助軍團;這個輔助軍團是由三千輕裝步兵和兩千弓箭手組成的,也是尤利烏斯家族唯一一個輔助軍團。相比較於奧古斯都家族七個輔助軍團的大手筆和布魯圖斯家族五個輔助軍團的投入,尤利烏斯家族的輔助軍團規模就太顯小氣了,簡直就是拿不上臺面的輔助軍團。

這其實也不是尤利烏斯家族不想招募更多的輔助軍隊,只是尤利烏斯家族的財力實在是不容樂觀啊;與一直佔據共和國富饒的南部兩省的布魯圖斯家族和在共和國中部沃土上盤踞的西庇阿家族、馬克森提烏斯家族不同,尤利烏斯家族始終是生存在共和國北方相對貧瘠的兩個行省的。更爲關鍵的是,這兩個行省的原住民中有大量的高盧蠻族;而且還時常被侵略成性的高盧蠻族侵犯,這就導致了尤利烏斯家族始終要保證一定數量的私軍來守衛伊特魯利亞和烏布里亞。

常年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開支,直接造成了尤利烏斯家族財務緊張的後果;數百年的高盧戰爭,不僅沒有讓羅馬共和國徹底解決高盧蠻族這個共和國北方巨大的威脅,反而讓他們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原先的高盧蠻族只是能夠使用木製武器和簡單青銅武器的原始蠻族,而經過與羅馬共和國數百年的戰爭以後;現在的高盧蠻族雖然在武器裝備方面依舊不如羅馬共和國,但差距卻是越來越小了。

即使是最普通的高盧步兵和高盧狂熱戰士以及高盧武士的武器也得到了極大的改進,以前的木質武器和簡陋青銅武器慢慢的被優質的青銅武器和鐵製武器取代了;高盧蠻族中最爲精銳的高盧精銳武士和貴族騎兵的武器甚至已經完全不遜色於共和國的軍隊了。當然。僅僅靠這些高盧蠻族根本就不可能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對手;拾人牙慧可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高盧蠻族卻有着自己驕傲的兩個強大的兵種,那就是高盧徳伊魯教團和森林獵手;高盧徳伊魯教團並不是什麼戰鬥力強勁、武器裝備精良的精銳軍隊,而是一支由高盧蠻族中的宗教信仰者們組成的宗教軍隊。他們的戰鬥力簡直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在戰場上根本就不是尤利烏斯家族精銳軍團的對手;但只要他們出現在戰場上。高盧蠻族的所有軍隊都會迸發出最爲強大的戰鬥力,並常常與尤利烏斯家族軍團死戰到底。

而所謂的森林獵手那就更了不起了;這支堪稱傳奇的弓箭手部隊根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弓箭手可以比擬的。每一名森林獵手都是高盧蠻族部落中最爲精銳的弓箭手,他們必須要使用自己的弓箭射殺一定數量的獵物纔可以成爲森林獵手的後備兵力;之後再使用長槍搏殺一些獵物才能正式成爲森林獵手。其中射殺的獵物必須超過五隻狼,搏殺的獵物必須包括一隻豺狼虎豹類的兇猛野獸。

也就是說,森林獵手軍隊中的每一個森林獵手都是最爲精銳的弓箭手和最爲精銳的武士的結合體;他們每個人都是射術驚人的弓箭手。也是戰鬥力強悍的戰士。尤利烏斯家族第一次遭遇森林獵手的攻擊時,在不足一千森林獵手的箭雨攻擊下死傷慘重;但勇猛無畏的尤利烏斯家族將士們還是硬生生的衝到了森林獵手的陣地上。

原本以爲森林獵手只是射術厲害的尤利烏斯家族軍隊是想要通過肉搏的方式將這支強大的遠程部隊徹底殲滅的;結果當剩餘的殘軍衝到森林獵手的陣地上以後,那些強大的森林獵手居然只是將手中的弓箭一扔,拔出背後的短槍就和尤利烏斯家族的精銳軍隊進行混戰。不足一千人的森林獵手在那場戰鬥中使用弓箭最少消滅了一千以上的羅馬軍隊;而最後的肉搏混戰則消滅了不下於三千羅馬軍隊,其自身傷亡不到三百!

經此一役,高盧蠻族的森林獵手部隊幾乎成爲了整個尤利烏斯家族所有軍隊的噩夢;森林獵手也當之無愧的被尤利烏斯家族軍隊稱之爲高盧最強軍隊!從今往後,每當尤利烏斯家族與高盧蠻族對戰之時,都會準備足夠的盾牌以應對可能來自高盧森林獵手的進攻;值得慶幸的是,在三年前爆發了高盧蠻族與日耳曼蠻族之間的戰爭,集合在羅馬北方邊境的三千森林獵手終於被高盧蠻族抽調到日耳曼蠻族邊境去了。

自此開始。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才真正的利用自身的武器裝備優勢又一次佔據了針對高盧蠻族的戰爭優勢;尤利烏斯家族也因此產生了將高盧蠻族驅逐出山內高盧,真正解決共和國和家族北方威脅的想法。雖然高盧蠻族派遣了足夠精銳的盧哥托裡克斯遠征軍團在山內高盧與尤利烏斯家族對峙,但盧哥托裡克斯軍團畢竟只有四千規模的軍隊;即使是加上山內高盧兩個行省的六千駐軍,其總兵力也不過只有一萬之衆。

而尤利烏斯家族除了家族私軍公牛軍團以外,還有整整三個隸屬於尤利烏斯家族的主戰軍團和一個元老院派遣的援軍軍團;這總計五個滿編軍團就已經擁有將近四萬大軍了,再加上新組建的輔助軍團,尤利烏斯家族針對北方的高盧蠻族已經形成了絕對的數量優勢。當然,高盧蠻族的軍隊指揮官也都不是傻瓜;尤利烏斯家族在北方集結重兵的消息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

在利利俾戰役的結果被高盧蠻族知道之後,按照盧哥托裡克斯的想法是趁機主動對羅馬共和國的本土發動南下戰爭;但還沒有等高盧蠻族的軍隊集結完畢,五個軍團的羅馬軍隊就已經在羅馬共和國北方的邊境線上佈置完畢了。好吧。這下子盧哥托裡克斯想要主動進攻羅馬本土的想法也煙消雲散了;即使是四萬羅馬新兵那也不是一萬高盧軍隊可以輕易對付得了的,盧哥托裡克斯只能放棄自己進攻羅馬本土的想法。

不僅如此。以盧哥托裡克斯對尤利烏斯家族的瞭解;在獲得了這麼龐大的軍隊之後,嗜好戰爭的尤利烏斯家族在訓練好這些軍隊以後遲早還是要發動針對高盧的戰爭的。所以。爲了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盧哥托裡克斯不得不招募更多的臨時軍隊來防禦數量衆多的羅馬軍隊。所幸高盧蠻族的骨子裡都是驍勇好戰的。再加上盧哥托裡克斯的威名遠播;他很是輕易的就在山內高盧行省和威尼託行省招募到了一萬規模的新兵。

盧哥托裡克斯爲了儘快提升這一萬新兵的戰鬥力,就將他們與自己麾下的四千百戰雄獅混合在了一起,重新組建了自己的遠征軍團;這個新組建的遠征軍團是由五千高盧步兵和五千蠻族騎兵、兩千標槍兵以及兩千高盧武士組成的。同時,高盧蠻族在共和國北方的兩個行省也在總督埃普雷多利克斯的命令下。組建了一個山內高盧軍團和一個威尼託軍團交予盧哥托裡克斯指揮。

這兩個新組建的軍團除了原先兩個行省各自擁有的兩千高盧步兵和一千蠻族騎兵以外。還新增加了一千高盧步兵和一千蠻族騎兵,每個軍團的總兵力達到了五千規模;通過這種臨時招募的方式,盧哥托裡克斯將軍的麾下已經集結了三個軍團,兩萬四千人規模的軍隊。雖然在數量上尤利烏斯家族的羅馬軍團依舊佔據着絕對優勢,但質量上卻不一定了。

駐紮在伊特魯利亞行省和烏布里亞行省的羅馬大軍,除了五千人的輕裝輔助軍團以外,其他的四萬大軍都是單純的軍團重步兵,騎兵力量僅僅只有六百輕騎兵而已;相反,盧哥托裡克斯的兩萬四千大軍中,卻是足足擁有了九千規模的騎兵。這其中不僅有六千新組建的騎兵。還有久經沙場的三千精銳騎兵;這股騎兵力量纔是盧哥托裡克斯手中舉足輕重的強大軍事實力。

當然蠻族騎兵的戰鬥力也是極其有限的,想要取得戰象和鐵甲騎兵組合獲得的戰績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但九千騎兵的集團衝鋒也足以正面擊潰任何一個羅馬軍團了,這也是尤利烏斯家族在獲得足夠的兵力之後依舊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而另一方面,這些騎兵力量也被極大的限制了;除了在高盧與羅馬共和國邊境的盧比孔河兩岸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以外,其他的地形並不能發揮出這九千騎兵的威力,這也是盧哥托裡克斯不願意主動發動戰爭的原因所在。

可惜,軍隊的存在本就是爲了戰爭而存在的;無論是羅馬共和國在尤利烏斯家族麾下的六個軍團(包括輔助軍團),還是盧哥托裡克斯麾下集結的三個軍團。這些被集結起來的軍隊最終還是要通過戰爭來消耗掉的;就在布魯圖斯家族發動遠征軍團進攻伊庇魯斯王國的時候,尤利烏斯家族也正式決定發動針對高盧蠻族的征服戰爭。

與此同時,盧哥托裡克斯也完成了自己的戰爭準備;三個軍團的高盧軍隊都被集結在盧比孔河的附近。新兵們的訓練計劃也已經完成了,武器裝備也發放完畢了。更讓盧哥托裡克斯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充滿信心的原因是,之前調往日耳曼蠻族邊境的三千森林獵手也秘密的調了回來;並且被派遣到了盧哥托裡克斯的麾下聽從指揮。

森林獵手的強大戰鬥力再加上騎兵力量上的絕對優勢,讓將近兩萬人的兵力差距並沒有成爲盧哥托裡克斯將軍的心頭大患;而尤利烏斯家族也因爲不知道森林獵手的迴歸對此戰充滿信心。總之。雙方緊鑼密鼓的戰爭已經一觸即發了;等待雙方的就是一個合適的戰爭爆發理由了。沒辦法,搶奪戰爭道德制高點一直是交戰雙方的共同目標;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也是提升己方軍隊士氣的好方法。

就在此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雙方都覺得找到了戰爭的藉口;新一輪的高盧戰爭終於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666章·不分勝負”“第九十三章·一個夢想”“第470章·特等公爵”“第兩百章·貝提卡之戰·終”“第三百七十一章·仇恨成長”“第一百七十五章·執掌大權”“第一百二十六章·各項事務”“第二百五十八章·黃金戰艦”“第二百五十七章·海王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雄鷹突至”“第二百二十九章·兵力劃分”“第六百六十章·新的埃及”“第三百八十五章·再別佳人”“第二百九十七章·兵分兩路”“第三十八章·君臣交心”“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征服”“第三百五十五章·圍城之戰”“第三百五十章·羅訥河之戰·中”“第五百四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五百九十六章·戰後穩定”“第六百八十章·新的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野心之火”“第二百二十二章·決戰將至”“第483章·商議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田園生活·一”“第454章·大獲全勝”“第八十三章·羅馬歷史”“第三百七十三章·極盡禮遇”“第六十八章·利利俾戰役·中”“第二十八章·安定局勢”“第一百五十七章·滅國之戰·上”“第七十八章·海上驚魂”“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四百二十八章·一統西西里”“第三百三十二章·出征色蒙”“第一百八十一章·南線戰事·二”“第四十章·洗腦計劃·上”“第五百零五章· 依依惜別”“第六百五十五章·艱難勝利”“第四百零四章·陣前倒戈”“第一百零八章·羅馬生活·五”“第五百一十三章·迥異反應”“第五百三十三章·再下一省”“第二百四十六章·總參謀部”“第二十四章·亂世溫情”“第四百零二章·親自出徵”“第一百四十章·新的盟友”“第七十四章·逃出生天”“第十章·三家聯盟·上”“第五百八十三章·新的交易”“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將戰死”“第三百六十一章·海上交鋒”“第五百六十七章·繳獲艦隊”“第六百八十一章·征服不列顛”“第四百九十四章·勸降敵將”“第四百七十四章·戰前爭鬥”“第三十章·大局已定”“第八十一章·六十鐘聲·上”“第二百五十章·權力制約”“第二百六十六章·神隱突擊團”“第三百四十一章·格雷斯部落”“第五百五十九章·生死決戰”“第一百八十二章·南線戰事·三”“第五百七十九章·皇家軍團”“第一百九十五章·南線戰事·五”“第五百二十八章·七大部落”“第三百九十七章·重整大軍”“第一百八十五章·巴利阿里之戰·中”“第一百零二章·鷹獅盟約”“第三百九十五章·漢尼拔信徒”“第455章·敗退東方”“第五百二十五章·勸降俘虜”“第六百一十五章·戰事升級”“第三百七十九章·繼續談判”“第十章·三家聯盟·上”“第二百二十七章·諸將效忠”“第六十五章·瑪麗往事·下”“第二百八十九章·九大軍團”“第五百四十九章·初次交鋒”“第五百三十五章·激烈交戰”“第三百二十一章·軍心浮動”“第三百四十九章·羅訥河之戰·上”“第十八章·羅馬軍團”“第六百五十二章·趁虛北上”“第471章·出兵北非”“第一百八十四章·巴利阿里之戰·上”“第四百三十一章·納特傳奇·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盧比孔河之戰·終”“第六百五十五章·艱難勝利”“第四百五十二章·城管出戰”“第四百八十七章·慘烈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先西后南”“第439章·戰後謀劃”“第四百零七章·搶先進攻”“第五百七十七章·浩劫降臨”“第六百四十二章·塞浦路斯”“第二百三十六章·田園生活·三”“第五百二十八章·七大部落”“第六百七十七章·出兵之約”“第四十九章·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