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圖爾博之戰·上”

凡是符合本性的事情,就都值得去說,值得去做。不要受責備或流言的影響。如果你認爲說得對、做得好,那你就不要貶低自己。別人有別人的判斷方式,有自己的特殊傾向,不要去理會他們。徑直走自己的路,按照你自己的本性,遵循共同擁有的本性。因爲此二者只有一條共同的唯一的路。

——馬可·奧勒留(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

就在提比裡烏斯與麾下諸將陷入到不知不覺的目空一切當中的時候,伊庇魯斯王國的國王皮魯斯正在距離羅馬遠征軍團不足十里的一處軍營中與自己的弟弟皮洛斯商量着最新的軍事計劃;之前的港口之戰,以及最近十二天的連敗二十五場戰鬥全部都是皮魯斯兄弟二人想出來的計策,目的就是爲了讓羅馬遠征軍團變得驕傲自大起來,這樣他們纔有可能慢慢的走入陷阱。

其實,單憑皮魯斯國王手中的三萬重裝軍團和五千多精銳的僱傭軍以及數千輔助輕裝步兵想要戰勝羅馬共和國的四萬餘衆遠征軍並不是難事;因爲皮魯斯國王早就在半年的時間裡將身爲伊庇魯斯王國子弟兵的三萬重裝軍團訓練成了一支足夠優秀的軍隊,再加上伊庇魯斯王**隊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僅僅四萬多的羅馬新兵並不是什麼不可戰勝的對手。

但是,皮魯斯國王並不是一個輕易滿足的人,他也不願意獲得兩敗俱傷的勝利;與其在兩敗俱傷後被馬其頓王國或者希臘城邦撿便宜,還不如以最小的代價殲滅這個羅馬遠征軍團。屆時,伊庇魯斯王國不僅沒有喪失寶貴的兵力和軍事實力,還會更加令羅馬共和國、馬其頓王國、希臘城邦等諸國不敢輕易進犯;這纔是皮魯斯國王想要的結果,也是這一系列計劃的根本目的。

剛剛登陸伊庇魯斯王國的羅馬遠征軍團是謹慎小心而又士氣旺盛的,假如伊庇魯斯王**隊在那個時候展開對羅馬遠征軍團的反擊,那鹿死誰手可就真的不好說了;但經過港口之戰的勝利和連續二十五次戰鬥的獲勝,羅馬遠征軍團雖然獲得了足夠多的勝利,可是其軍隊本身也就變得更加疲敝不堪起來。而且。更讓皮魯斯國王高興的是,羅馬遠征軍團上下驕傲自滿的情緒越來越重了。

爲什麼皮魯斯會知道提比裡烏斯麾下的羅馬遠征軍團越來越驕傲自滿呢?這是因爲遠征軍團的將士們對伊庇魯斯王國襲擊軍隊的態度越來越不在意了。連續二十五次的小規模偷襲作戰,每次皮魯斯派出去的軍隊都是三百人;第一次羅馬遠征軍團派出了足足一個軍團來對付這三百偷襲軍隊,其他軍團也都整軍備戰。現在呢?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後一次偷襲作戰的時候,羅馬遠征軍團僅僅是派了一個大隊進行迎戰;甚至其他軍隊連警戒號角都沒有吹響。

二十五次的偷襲作戰再加上第一次的港口三千守軍,皮魯斯一共派出了一萬多人的軍隊了;這其中有六千人都是普通的奴隸被臨時放出來充當軍隊的,還有五千人卻是皮魯斯麾下精銳的輕裝步兵,也是曾經伊庇魯斯王國精銳的常備軍隊。他們並沒有在戰場上選擇與羅馬遠征軍團拼死作戰。而是選擇了輕而易舉的被羅馬軍團俘虜;至於爲了什麼那就只有皮魯斯本人知道了。

就在皮魯斯國王站在軍營內的點將臺上觀看下面軍隊操練的時候,他的弟弟皮洛斯帶着數名騎兵從遠方策馬奔來;看着風塵僕僕趕來的皮洛斯,皮魯斯就知道自己安排的計劃終於可以實施了。很快,伊庇魯斯王國大軍所在的軍營中就吹響了集結的號角聲;伊庇魯斯王國國王皮魯斯親自率領着三萬重裝軍團緩緩走出了軍營,而皮洛斯也率領五千餘精銳的僱傭軍和十九頭戰象隨後走出軍營。

此時,提比裡烏斯也在與麾下的軍團長們商量着軍務;隨着最近一段時間的連續勝利,提比裡烏斯早就將心裡最後一點對伊庇魯斯王國的忌憚丟到九霄雲外去了,執意要命令軍隊加速行軍儘量在今晚之前攻佔伊庇魯斯王國南部重鎮圖爾博。而以格涅烏斯爲首的謹慎派將領則是堅持認爲大軍的將士們實在疲憊不堪了,必須要在今晚進行休整;否則即使趕到了圖爾博也無力發動對圖爾博的進攻。

格涅烏斯與提比裡烏斯爭執的重點是遠征軍團的將士們能不能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拿下伊庇魯斯王國南部重鎮圖爾博,而根本不是遠征軍團的將士們能不能戰勝伊庇魯斯王國的軍隊;由此可見。皮魯斯國王的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連一向小心謹慎的格涅烏斯都已經在內心深處將伊庇魯斯王國的軍隊當成了不堪一擊的農民,更何況身爲布魯圖斯家族領袖的提比裡烏斯。

最終,格涅烏斯等將領還是遵從了提比裡烏斯的命令,選擇了命令軍隊加速行軍,盡力在日落之前抵達圖爾博,並拿下圖爾博;爲了讓疲憊的將士們能夠加速行軍,提比裡烏斯也在命令中明言拿下圖爾博後,整個圖爾博城隨軍團將士們處置。這已經是公開的允許將士們對圖爾博進行燒殺掠奪了,當遠征軍團將士們聽到這條命令的時候都興奮莫名的加速行軍了;而那些被俘虜的伊庇魯斯王**人則是暗暗的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當時間來到下午三點之際的時候。太陽還沒有落下山依舊高高的懸掛在天空上;但此時距離夜幕的到來也就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了。不過,這個時間對於羅馬遠征軍團來說卻是足夠了;只見提比裡烏斯等人在城牆弓箭射程外策馬觀看了圖爾博的城防之後,就下令四萬餘衆的羅馬軍團將士開始就地備戰。出於對伊庇魯斯王**隊的輕視和對自身戰鬥力的自信,格涅烏斯等諸將不僅沒有在大軍四周派遣足夠的偵查騎兵。連攻城武器都只是隨意準備了一些雲梯而已。

從圖爾博的城牆上來看,整個圖爾博的城防力量絕對不超過三千人;而且還都是武器裝備簡陋的輕裝步兵。但是,提比裡烏斯一擁而上的決定還是被格涅烏斯等將領堅決反對了;無奈之下,提比裡烏斯只能先派遣格涅烏斯的第八軍團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格涅烏斯本人作爲軍團長自然是不會親自出戰的了,在他的命令下,第八軍團軍團副將就帶着第一大隊和其餘五個大隊的將士擡着雲梯向圖爾博進發了。

雄壯的號角聲和戰鼓聲在羅馬軍陣的中央響起。半個第八軍團的將士在軍團副將的帶領踩着整齊的步伐朝着圖爾博進發了;包括第一大隊在內的半個第八軍團一共有六個大隊和三十九個百人隊。他們擡着整整三十九架雲梯。每架雲梯由二十名將士擡着,剩下的六十名將士則負責用盾牌掩護他們和在雲梯搭上城牆之後迅速登上城牆。

在羅馬人的概念中,弓箭手的射程只有一百米;即使是精銳的弓箭手,其射程也不過是一百二十米左右。更爲關鍵的是。弓箭手對重裝步兵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殺傷力,因爲重裝步兵的鎧甲和盾牌足以防禦絕大部分弓箭手的弓箭打擊。所以在距離圖爾博一百二十米以外的時候,半個軍團的將士們只是排列着整齊而又密集的陣型在前進着;此時,他們距離圖爾博只有兩百米了。

在圖爾博城內,負責駐守圖爾博的正是皮魯斯國王的弟弟皮洛斯;他率領着兩千名精銳的克里特弓箭手和五百名精銳的羅德斯投石手正駐守在圖爾博的城牆上。而三千鐵甲騎兵和十九頭戰象也在城門內整裝待發。爲什麼克里特弓箭手和羅德斯投石手會是最精銳的弓箭手和投石手之一?因爲普通弓箭手的有效射程是一百米,投石手是八十米;而克里特弓箭手的有效射程是一百七十米,羅德斯投石手是一百二十米!

不要小看這幾十米的差距,在戰場上那將是致命的距離。在第八軍團三千餘衆的將士緩慢的進入到距離圖爾博兩百米範圍內,皮洛斯果斷的命令兩千克里特弓箭手開始了拋射攻擊;因爲城牆的高度原因,站在城牆上的克里特弓箭手可以輕易將箭射到兩百米處的敵軍身上,並保持強大的殺傷力。突如其來的箭雨讓排列整齊而又密集的羅馬軍團將士們死傷慘重,原本被拿在手中的盾牌也被將士們高高的舉起來放在自己的頭頂。

經驗豐富的軍團副將當即就命令剩下的將士們組成龜甲陣繼續前進,在組成龜甲陣的過程中,城牆上的克里特弓箭手又射出了四輪箭雨;兩千克里特弓箭手的五輪箭雨一共射出了一萬支箭。除了第一輪獲得了巨大的戰果以外,其他四輪都在羅馬軍團的盾牌下所獲不多。即使如此,三千餘衆的羅馬軍團將士也已經不足一千餘人了;但他們在龜甲陣的保護下距離圖爾博城牆已經不足一百米了。

如果不是克里特弓箭手的第一輪打擊獲得了驚人的戰果(造成羅馬軍團將近一千的傷亡),再加上組建龜甲陣的過程中羅馬軍團將士們缺乏經驗;此刻圖爾博面臨的將是更爲嚴峻的形勢。即便是這樣,圖爾博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在看到第八軍團的將士死傷慘重之後,提比裡烏斯不僅沒有發現圖爾博守軍的不同,反而將責任歸咎於第八軍團的將士們太過死板。

在提比裡烏斯認爲,只要將士們在出發的時候將龜甲陣列好再進攻,那不就不用懼怕弓箭手了嗎?出於這種想法,提比裡烏斯在剩餘的第八軍團將士緩緩向圖爾博靠近的時候派出了最爲精銳的第三鷹旗軍團;這次是由第三鷹旗軍團的軍團副將親自率領着整個軍團列好龜甲陣以後纔開始攜帶着雲梯往圖爾博而去。此時。在弓箭手和投石手的雙重打擊下;第八軍團的將士們已經不足一千了,而他們距離圖爾博也僅有五十米了。

隆隆的戰鼓聲和激昂的號角聲又一次激發了羅馬軍團將士們的血性和榮耀之心,他們鼓足勇氣繼續向着圖爾博奮力前進;而城牆上的弓箭手和投石兵則是爲了自己的命運而繼續機械的將自己手中的箭和石頭射出去。遠離戰場五公里以外的一座小山谷裡,皮魯斯率領着三萬重裝軍團正在等待着皮洛斯的信號;而那些被關押在俘虜營內的伊庇魯斯王國將士們更是滿目猙獰的看着前方正在向圖爾博進攻的羅馬軍團將士。(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一章·近衛軍團”“第五百三十章·凱撒商隊”“第二百八十五章·馬略應對”“第四百三十二章·納特傳奇·下”“第三百九十四章·獨自遠去”“第五十三章·疑雲重重”“第六百七十一章·致命威脅”“第一百二十七章·學院雙傑”“第一百五十八章·滅國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五章·南線戰事·五”“第二百零五章·阿爾卑斯”“第一百五十四章·高盧戰爭”“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將戰死”“第三百二十三章·再戰圖爾博·二”“第五百零九章·新的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戰車之威”“第二百零九章·羅馬博弈”“第三百六十四章·海戰結局”“第三百二十七章·大軍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訓練計劃”“第446章·伊比利亞變局”“第一百一十九章·新的危機”“第466章·暗中援助”“第三百五十三章·兵臨馬賽”“第一百一十八章·新的盟約”“第一百二十二章·遠方情報”“第五百九十章·四省之國”“第二十六章·撒丁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迥異反應”“第468章·懸崖邊緣”“第五百四十五章·追擊敵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海戰序幕”“第六百五十七章·兩國覆滅”“第六百一十九章·平原決戰”“第八十四章·應對措施”“第二百一十九章·努米底亞戰爭·四”“第一百九十二章·西線戰事·四”“第483章·商議出征”“第三章·初入羅馬”“第一百一十章·有女明月”“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征服”“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一百四十七章·移民問題”“第八十章·羅馬危機”“第四百九十九章·臨陣勸降”“第二百零八章·山地軍團”“第一百一十三章·家有賢妻”“第五百七十章·暗中結盟”“第三百四十八章·兩軍對壘”“第六百七十七章·出兵之約”“第六百零六章·五年時光·六”“第二百八十六章·血色羅馬”“第三十三章·奧斯卡改革·上”“第九十章·受命凱旋”“第四百零八章·四分五裂”“第五百四十章·想盡辦法”“第448章·2國結盟”“第一百四十六章·改革進行時·下”“第665章·決戰倫敦”“第二十五章·大戰在即”“第六百九十四章·迅猛反擊”“第一百一十九章·新的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扎馬對戰·七”“第470章·特等公爵”“第460章·戰後諸事·4”“第一百九十九章·貝提卡之戰·下”“第五百四十七章·假退陷阱”“第六十四章·瑪麗往事·上”“第三百五十一章·羅訥河之戰·下”“第470章·特等公爵”“第三十八章·君臣交心”“第二百五十二章·加入艦隊”“第445章·新的聯盟”“第二百六十八章·新的家族”“第一百章·婚禮進行曲·下”“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式會談”“第十三章·元老會議”“第462章·6院1部·中”“第六百零二章·五年時光·二”“第五百八十七章·新年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虛假一場”“第十五章·家族之爭·下”“第三百二十八章·新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章·臨陣逃跑”“第二百二十三章·祖古塔之死”“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第六百零四章·五年時光·四”“第二百二十八章·紛紛來降”“第六十七章·利利俾戰役·上”“第五百二十四章·全軍歸降”“第六百七十三章·亞歷山大大帝·下”“第二百八十八章·兩家聯盟”“第一百三十七章·新年政務”“第一百九十九章·貝提卡之戰·下”“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第五百四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三百八十七章·開始進攻”“第三百六十六章· 海軍統帥”“第六百八十六章·東方諸國·二”“第三百五十一章·羅訥河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