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

匈雅提與外謀政這件事情,君士坦丁十一世做好了最高的機密措施。議會和匈牙利人民支持白騎士出任攝政王的前提,就是匈雅提對國家絕對的忠誠。換言之,他們絕對不會希望匈雅提的王冠,是與羅馬帝國通過外交陰謀獲得的。

匈牙利議會滲透起來難度很大,但是輿論造勢卻非常簡單。君士坦丁堡是世界性的貿易區,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他成爲了散播信息最迅速的港灣。通過商人的口耳相傳,與帝國間諜的言論控制,相信匈雅提王位的合法性,很快就會在歐陸之中宣揚開來。

如果教宗尤金四世頭腦一熱拒絕爲匈雅提加冕,那麼普世牧首大人應該做夢都能笑出來。

一場晚宴從死氣沉沉的氣氛中,被索菲雅與約翰的一頂紙王冠化解了開來。君士坦丁立刻準備好了船隻和一些親兵,護送茲皮希科與匈雅提返回國內。

……

“這是上帝的選擇,我親愛的陛下。”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做完了彌撒之後,君士坦丁十一世向牧首大人提出了宗教同一法案的建議。雖然這是索菲雅在昨天的晚宴上又被約翰多灌了幾杯之後說出的建議,但君士坦丁認爲,加強宗教統一對目前的帝國來說仍然很有價值。

牧首區的孱弱給了奧斯曼人宣揚新月教的機會,而且,奧斯曼人爲了防止宗教叛亂的發生,在國內大肆宣揚宗教平等,表面上作足了兼容異教異端的功夫,實際上,一座座大清真寺拔地而起的同時,還打壓正教會的正常發展。

直到現在,大希臘帝國控制區內,仍然有不少的清真寺存在,但實際上,新月教對帝國內部的信仰控制還十分薄弱,此時正是推揚宗教同一的最佳時機。

不過當然,君士坦丁十一世自然不會像西方那樣,讓正教會與牧首的權力凌駕在皇權之上。除了宗教同一法案宣揚正教會的唯一正統地位之外,推行法案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宗教來加強集權和專制。

宗教能夠統一,對國內的穩定和軍隊的戰鬥力都很有好處,也可以讓普世牧首在世俗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對於牧首額我略三世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本身正教牧首已經只剩下了象徵作用,如果能逐步恢復牧首區的傳統,哪怕成爲巴列奧略王朝控制帝國的工具,相信每個虔誠的教徒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冕下蒙福,這是上帝的恩典,正教會必將會發揚光大。”君士坦丁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教堂。

當然,費盡周折設計、推行一個阻力較大的法案,君士坦丁的目的當然不侷限於此。

同一性法案推出後,帝國真正需要的是他背後帶來的宗教影響力和傳教能力。

巴爾幹以及小亞細亞地區,帝國舊日領土之上,仍有大量的正教信徒存在,正教會影響力的增強,會給假意推行宗教包容的奧斯曼人很大的壓力。甚至會出現人口流失和宗教叛亂。

並且,在匈牙利王位繼承事件之後,君士坦丁也已經意識到了宗教的力量比他想象的還要龐大,未來的帝國,甚至可以直接通過宗教來控制周邊國家,只要普世牧首永遠高坐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之中,四方朝聖者會給帝國帶來無窮無盡的利益。

羅馬教廷的寶庫,讓額我略三世可眼饞的很。

君士坦丁剛剛回到皇宮,便撞上了匆匆返回的喬萬尼。國庫的餘額尚能支撐一些十字軍騎士的維護,御前會議商量之後,也並不打算將這羣強大的騎士送回教廷身邊,而是留在君士坦丁堡內。

直到十一世紀之前,羅馬帝國的騎兵仍然是橫掃亞歐的存在。直到曼齊克特之戰之後,鐵甲聖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帝國的經濟在當時已經捉襟見肘,加上重騎兵高昂的維護費,讓帝國再也沒能重現鐵甲聖騎兵的榮光。

“尊敬的陛下,金奇先生的統計出來了。”

“怎麼樣?”

“考慮到帝國未來發展所必要的資金,這羣騎士,帝國最多隻能留下五百人。除非其中多數人願意自願放棄市場上僱傭騎兵高昂的薪酬,成爲普通的帝國士兵,否則全數收編,會壓垮帝國的經濟。”喬萬尼有些遺憾道,“十字軍騎士和鳳凰衛隊的騎兵畢竟不同,無論是我帶來的熱那亞騎士還是後來招募的重甲騎士、再或是瓦拉幾亞輕騎兵,都是出於自願來爲帝國搏殺。”

“朕倒也猜到了,這羣歐洲的騎士,大都還有小貴族的身份,想要僱傭他們,的確是得不償失。但是騎兵部隊在未來的戰鬥中仍然關鍵……喬萬尼,如果朕想要培養一支真正屬於帝國的重騎兵部隊,有沒有這個可能。”

“很難……每一名出色的騎士都需要從小培養。不僅要熟練掌握多種武器,天賦也同樣重要。每一名重甲騎士的裝備與戰馬都是一個天文數字,能有鳳凰軍團這樣的部隊,對目前的帝國來說,都足以稱得上是十分奢侈了。”

這的確是實話。科穆寧王朝之後,重甲騎兵甚至都成了宮廷的儀仗隊,真正的主戰騎兵,變爲了突厥僱傭騎兵。

……

“我當時真的就是腦子一熱順口一說,誰知道陛下會同意的?”

約翰仍然一臉狐疑道:“索菲雅,你可從來不會在這種場合作出錯誤的判斷。大概是已經盤算了好幾天了吧?你才喝了兩杯酒就能醉得控制不住了?”

“哥哥你沒有證據……我也的確喝不了多少酒。而且我這幾天都在破譯長公主的這些手稿,纔沒那麼多功夫想別的事情。”索菲雅搶過了約翰手裡君士坦丁贈送給她的金縷紫絲肩衣,肩衣上的金邊甚至比約翰的那件更加豐富美觀。

“倒是差點忘了這件事了……進展怎麼樣?”

“只能說是解決了一大半吧。”索菲雅有些鬱悶地搖了搖頭,“皇室專用的密語如果這麼輕鬆就能破譯的話,那也太不安全了。”

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三百十九章 囚籠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戰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芙蕾·杜卡斯-科穆寧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二十四章 談,大門敞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二百三十六章 卑劣下作但正義(求月票求打賞qwq)第二百零四章 抵死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六十三章 瓦爾納變奏曲(五)第一百零九章 孤島第七十六章 驚變之夜(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罐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一百十八章 亞得里亞海之珠第一百三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益的交點第六十章 瓦爾納變奏曲(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的思路第五十三章 反思第七十六章 驚變之夜(二)第二百十二章 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一百五十六章 巴爾幹—“蝮蛇”斯坎培德第四十一章 大希臘——和平談判第一百九十三章 土地的三權分立第二百二十四章 移民法案第二十九章 羅馬式正義背刺第六十六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羅馬方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巴爾幹—割喉第五十八章 聯姻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二百七十三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一)第十一章 死亡之門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一百章 貢布里涅—襲城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取消特權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二百二十二章 收官?第一百零九章 孤島第七十五章 驚變之夜(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巴爾幹—普林蒂娜高地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三十八章 大希臘——清算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五章 瓦爾納十字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巴爾幹—困獸之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巴爾幹—哈德良!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平第六十八章 紙王冠之變(一)第一百零六章 閉城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家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巴爾幹—血夜將至第九十七章 貢布里涅—暴亂之始第五十七章 各取所需[求票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紙王冠之變(一)第三百零四章 驚變(五)第七十一章 宗教同一與鐵甲聖騎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手準備(元老們,元旦快樂)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九十六章 貢布里涅—王選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攻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二百十章 聖座的衛士第四章 推諉的解釋第一百十九章 伊庇魯斯教座第三百二十九章 備戰第三百十三章 安日旺的雷米(上)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一百十四章 尾後螫(下)第八十一章 比耶斯宣言(下)第七十二章 伊庇魯斯在召喚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二百三十五章 推進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三百零八章 反擊(大家投一投月票和推薦票呀!)第一百五十九章 巴爾幹—四戰之池第一百五十七章 巴爾幹—塞爾維亞淪陷第三十二章 大希臘——周折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益的交點第六十九章 紙王冠之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