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巴爾幹—血夜將至

“你們誰能告訴我,一萬多人,加上塞爾維亞的七八千步兵,還有我們的三千援軍,兩天……僅僅兩天!爲什麼!爲什麼到現在已經失去所有聯繫了!”穆罕默德臉色極其陰沉地坐在埃迪爾內蘇丹王宮之中,桌面上原本拜訪的杯盞已經化爲了一大堆碎片散落在地上,“僅僅是一個匈雅提!匈雅提!我在瓦爾納,輕輕鬆鬆擊潰了他們四五萬的聯軍!那是十字軍精銳中的精銳,現在你們告訴我,到底怎麼回事,啊!你們給我說!”

“蘇丹陛下……”穆罕默德的首輔大臣哈利勒緩緩起身道,“我們的精銳並沒有受損,這只是試探性進攻的失敗罷了。塞爾維亞只是我們在巴爾幹的棋子,暫時先把它們拋掉也沒關係。這個時候,不能損傷我們主力軍團與近衛軍團的士氣,無論是匈牙利還是阿爾巴尼亞,在這場戰鬥中都只是羅馬人的傭兵。我們可以暫時讓出西巴爾幹的利益,重中之重,是戰勝羅馬人……只要能擊潰羅馬人,甚至打通巴爾幹與小亞細亞,那麼我們攻入歐陸,就再也沒人能阻止我們了!”

“戰勝羅馬人?當初羅馬人幾乎只剩君士坦丁堡一城,連着打下雅典、底比斯、薩洛尼卡、伊庇魯斯!現在他們經濟大致回覆,兵力空前,匈牙利人和阿爾巴尼亞,恐怕現在也在塞爾維亞境內大肆攻城略地了,哈利勒先生,您覺得,我們怎麼樣才能戰勝羅馬人呢?”呂卡翁也起身道。

自奧斯曼在希臘潰敗之後,朝堂內派系黨爭便愈演愈烈。而瓦爾納一戰,更當武將集團在朝中氣勢大盛。想呂卡翁這樣非突厥嫡系的將領,在哈利勒面前也能說三道四,文治衰敗可想而知。而穆罕默德又一心希望用武力手段爲穆拉德二世復仇,就更加強了兩個派系之間激烈的衝突。

“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順耳……但是我認爲呂卡翁將軍的判斷十分中肯。我們如今要做的是防守埃迪爾內,而不是主動向外進攻,羅馬人的糧草和兵源有限,只要拖過去這一截,我們纔有戰勝的可能。”

在平定內部篡權叛亂中,呂卡翁率領的騎兵軍團作戰極其勇猛。這讓穆罕默德二世也對這名希臘裔的將領刮目相看,甚至認爲呂卡翁對奧斯曼忠心耿耿。殊不知,讓奧斯曼人殺奧斯曼人,是呂卡翁最樂意看到的局面。

現如今,呂卡翁在穆罕默德面前炙手可熱。稍微嗅得到點兒風向的,恐怕都會對呂卡翁的建議表示支持。

“呂卡翁,你這是在蘇丹陛下面前羞辱我們軍隊的勢力,樹羅馬人的威風嗎!”哈利勒伸手直指着呂卡翁,怒斥道,“我們還有數萬大軍,還有精銳的蘇丹近衛軍團沒有動用,你憑什麼認爲,我們和羅馬人決戰一定會失敗?”

“那你又憑什麼覺得,我們和羅馬人決戰一定能贏?”呂卡翁故作不屑地看了一眼哈利勒,“我們只有先依託埃迪爾內的城牆,節節防守,消磨羅馬人眼下的銳氣,才能在正面戰鬥中擊潰它們!”

“你們兩個都閉嘴!”

哈利勒在穆拉德二世在位時就盡心竭力地輔佐,爲奧斯曼人立下過汗馬功勞,但呂卡翁也是作戰勇猛,特別是在防守戰與騎兵作戰中有超乎常人的表現,對於穆罕默德來說,這兩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如今王廷之內官僚對立,他身爲蘇丹,卻又無能爲力。

如果現在大量裁撤更換官員,引起國內震動,就是在給羅馬人一舉反攻的機會,如今,也只能等到大戰結束之後,再整理內政。戰爭時期,一切以軍隊爲重,軍事大臣自然更加需要安撫。

“整頓軍務,準備死守埃迪爾內城,呂卡翁,你負責兩面城牆,我親自……”

穆罕默德正在分配防守,突然,傳令兵直接跨過了門口衛兵的阻攔,一身鮮血地衝進王宮。

“蘇丹大人!羅馬軍隊從君士坦丁堡和色雷斯的布爾加斯堡出征,希利尼哨卡只阻擋了十幾分鍾就已經完全淪陷!羅馬人現在距離埃迪爾內城還有半天的路!”傳令兵身上也有幾道箭傷,雖然因爲甲冑保護傷的不中,但因爲過度失血,此時看起來也虛弱不堪。

雖然聲音有氣無力,但是王廷之中,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蘇丹陛下……羅馬人……恐怕要來圍攻埃迪爾內了……”呂卡翁立刻上前道,“我們要立刻安排好防務工作!”

“呂卡翁,之前你也支持他們出兵塞爾維亞的計劃,如今我們平白損失上萬人!你也有責任!”

呂卡翁剛準備放過哈利勒,沒想到這老傢伙又一口咬了上來,他也隨即立刻調轉矛頭:“哈利勒,出兵塞爾維亞是大家商議決定的,你現在出來指責我,難道是想讓挑動內鬥嗎?”

“羅馬人已經兵臨城下了你們兩個還要吵嗎?!”穆罕默德突然起身,握着佩劍,“給我去加固好防線,埃迪爾內如果丟失,你們兩個都給我提着頭來見!”

……

“打掃完了?”

“普布利烏斯將軍,只是一個哨卡而已,沒什麼值得特別關注的戰利品。”

“那好,所有人,在這裡安營紮寨!”

希利尼哨卡是埃迪爾內與君士坦丁堡之間的一道屏障,位於兩座山峰的山口中間,地勢險要,距離埃迪爾內城的距離也非常曖昧。進可攻退可守。普布利烏斯此次表面率領大軍猛攻希利尼哨卡,實際上,是給穆罕默德心理壓力。

埃迪爾內雖然是一道大餐,但必須慢慢品嚐。急於進攻,只會在奧斯曼人的嚴防死守下走入困局。而佔領了希利尼哨卡,奧斯曼人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約翰陛下的戰略眼光,實在是讓人驚歎……”副將一邊看着軍隊將囤積在希利尼哨卡中的糧食一車一車裝回君士坦丁堡,一邊感嘆道。

“正戲還沒開場……約翰陛下爲他的鳳凰軍團苦苦謀劃這麼久,可不止是爲了一個小小的埃迪爾內。看着吧,巴爾幹是如何重回帝國掌心的!”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芙蕾·杜卡斯-科穆寧第四十四章 漆黑的雄鷹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三百零九章 奇蹟的序幕第五十三章 反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亞細亞之戰(三)第二百零七章 向死而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鳳凰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二百三十章 轉移第三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十五章 諜報網第一百七十三章 騎士們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勢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二百零七章 向死而生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二百零七章 向死而生第七十五章 驚變之夜(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七十五章 驚變之夜(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遲到的戰報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杜卡特好辦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內閣(中)第四十七章 滲透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二百零七章 向死而生第二百七十章 任命的爭執第一章 一樣的爛攤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巴爾幹—將錯就錯第二十九章 羅馬式正義背刺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二百十三章 第一道鎖(上)第二十九章 羅馬式正義背刺第一百五十五章 巴爾幹—將錯就錯第二百九十六章 後路第三百十九章 囚籠第一百九十一章 瑕疵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三百零三章 驚變(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鬥士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第三百零七章 驚變(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八十四章 誰纔是海盜?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一百五十八章 巴爾幹—血夜將至第二十六章 修整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立的階級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十六章 雅典—奪城(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遠行的傳教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榮耀或火藥第二百八十九章 刺殺計劃(一)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三百零七章 驚變(八)第六十章 瓦爾納變奏曲(二)第六十九章 紙王冠之變(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十七章 危牆之下[爲舵主書蟲小黃金加更]第兩百零一章 戰局擴散第二百七十章 任命的爭執第六十三章 瓦爾納變奏曲(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卡尼託大教堂第十七章 第二步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尼羅河之賜第二百零九章 不竭之火第四十章 大希臘——戰後第四十三章 並不和平的和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四十四章 漆黑的雄鷹第三百十六章 新的線索第七十九章 錯綜之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儆猴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六十七章 巴爾幹—擒殺第兩百零三章 荒蕪第二百七十九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三百二十一章 沉默的狐狸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六十章 瓦爾納變奏曲(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定第二章 地中海上吹來的消息第二百零五章 最後的衛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逆轉第五十八章 聯姻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二百零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七十五章 驚變之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