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水迴天

(正宮·塞鴻秋)

海際井旁千山鋪,是豪客義士奮博處。

見得坡下三叉旋,是兇**厄勢該歸去。

雲飛開天眼,西南垂柳數,投命險涉依如故。

再次是僵持之局,張傳道不能鬆指,鬆開後,周天師只要迴轉過氣息,立刻就會變劍招把自己刺砍得千瘡百孔。

餘小刺不能鬆口,鬆開口,張傳道就能立馬解決周天師,然後騰出手結果了自己。

周天師不會撤回劍,自己命門被握,生死就在須臾之間,就算張傳道一時沒能捏碎自己咽骨,但這樣的握力還是會在很短的時間能就讓自己閉氣而亡。現在只能是同歸之局,於是雙手繼續施力推握劍柄。可惜的是咽喉命門被握,讓他無法提丹田氣發大力,這劍只能是一點點往張傳道身體中擠入。

一旁還有個雙眼被刺瞎了的無頭人,此時他的破傘已經遠遠滾落到坡下。驟然的失明讓他感到惶亂驚恐,加入戰團,不敢!趕緊離開,不捨!於是只能是單腿跪地,仔細辨聽周圍形勢,尋找可乘之機。

“其實我一早就知道自己取了件非同一般的東西,不過卻從沒想過這會是五行數中‘水’字天寶,是你們剛纔替我開了靈竅,讓我知道自己取到的到底是什麼了。”柳兒平靜的話語,讓相持的三個人稍稍鬆了些力道,他們都還不想馬上死,他們都想知道自己拼死拼活最終是爲了一件什麼寶貝。

“入到裂開圓石前,我發覺自己清明的嗅覺恢復了,這是因爲穿過雁翎瀑時,雁翎般的純清水花沖刷清洗了我的身體,除卻了我身上混淆嗅覺的污穢。這讓我更真切的聞到裂石中的清雅花香。”柳兒訴說時眼神迷離,像是在回憶那一刻的情形。

是的,柳兒就是匍匐在雁翎瀑下無法前進的那段時間裡,雁翎水花不斷地衝刷清洗,去除了她身體的污穢和氣味,消除了影響她嗅覺的原由,清明的嗅覺完全恢復了。而清明的嗅覺讓她在裂石中獲知了一個極爲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圓石之中除了清新芬鬱花香外,還有不香的花!

柳兒繼續說道:“清明的嗅覺可以聞到花香和其他味道,也就可以分辨出無香無味的東西。如果成千上萬同樣溫芳雅嗅的花枝中,唯獨有一枝外形一樣卻無色無香,這說明什麼?不會僅僅是與衆不同,花裂石中的所有東西包括那裂開石頭本身都已經是與衆不同的了,那這花就不是用與衆不同這詞句可以形容的。於是我隨手採摘了那一枝小花。”

說話間她將髮髻上那枝小花取了下來:“如果不是爲了這枝不起眼的小花,我也不會狠着心拋卻親人只管自己逃命。有那麼一刻我自問過,這枝花就是我們要找的寶貝嗎?如果不是的話,我們的犧牲是不是太大了?但剛纔你們對海際井的感覺告訴了我,爲這枝小花絕對值得。”

“其實在蔑匠大叔講說此地與黃綾暗語相合地名時大家都多少料出,這海際井很可能就是兇**所在。而當我站在井口邊時,你們竟然沒有對如此兇**有絲毫的反應,特別是還有玄覺得成的張掌教在,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其兇已被寶氣所抑。我離井口最近,而且你們說再次見到我後,身上氣相有所變化,都說寶貝在我身上。暗自與進到雁翎瀑之前相較,發現自己唯一不同的還是多帶了這麼枝花。”

“洛神花!”雖然張傳道被餘小刺咬住頸脈,聽到此處還是強自運氣吐出這三個字。

“你是說洛神花?!這就是傳說中‘洛神踩清波,飛淋化晶花’的洛神花?!”柳兒雖然有極大的心裡準備,可還是顯出極爲驚異的神情。

《神魔志·仙由篇》有:洛神踩清波行萬流千川,袖帶如霓,峨髻如雲,扉彩雲溼爲幕,難見其容,蘭指間挾花一枝,揮灑間珠飛滴灑,化爲花,復化爲水,再化氣而緲,歸於自然。

柳兒聽過有關洛神的故事,也在龍虎山見過“洛神行波圖”,那圖的側頁上便是抄錄的仙由篇中洛神一段。洛神花是洛神所持之花,據說這是天生之花,洛神乃是持花而生,道成之後便以此花行法布水,此物乃是天地間百匯千流之指示,氣化淋落之神奇。

“神花損,缺寶相,疆不全,神花損,缺寶相,疆不全呀!”張傳道被餘小刺咬住頸脈,口齒很是不清,其實就算說得清,別人也不一定就能領會其中意思。

柳兒聽到張傳道所說,有少許時候的愕然,隨即臉色頓變,有無限的懊喪和後悔。緊接着馬上稍蹲下身,低頭在地上踅摸起什麼來。

柳兒此時都不敢正視手中這枝晶瑩的淡藍色小花,千兇萬險啓出的那枝小花散發着淡淡的聖潔之光。她低首蹲下是爲了尋找剛纔被無影劍挑落的那枚花朵。從剛纔張傳道模糊的話語裡可以聽出,他是在說寶物有損,就算鎮得兇**,也無法保證凡疆得全。

雨還在細密地下,卻再沒有一絲雨線落入餘小刺斷臂手掌中。那朵小花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變得完全像個水滴,或者說像個淚珠,晶瑩剔透,純淨透明。當柳兒想再仔細看清時,那水滴晃閃了下不見了,如同隨風而逝,只在沾滿血漬的手掌中留下一個水滴狀的痕印。

柳兒重新站起身來,輕嘆了一聲:“唉,洛神花入手,洗血留印,化氣入無形循道。餘大叔,你家的‘毀祖截脈’之厄解了!”

聽到柳兒的話,餘小刺眼角處流出一滴眼淚,和那洛神花朵化成的水滴很像很像。

“天賜奇寶,鎮大凶除小厄,天之善,我幸行之。”柳兒說完這句話時,眼角處也流下一滴眼淚,也和那洛神花朵化成的水滴很像很像。

就是此刻,所有人都動了。

而最先動的竟是剛被刺瞎雙眼的無頭人,他顯然已經弄清了周圍情況,當然不會捨棄最後的機會,跳起身跌撞着朝柳兒的方向衝過來。

五侯見無頭人動了,馬上也跌撞着迎了上去。

餘小刺的動作很小,柳兒的話讓他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所以放心了,無憂了,拼命了,牙口間重新一緊,頓時血噴如柱。

張傳道捏握住周天師咽喉的右手猛然朝自己回拉,雖然無力捏碎咽骨,**脖頸的兩根指頭卻是拉斷了頸脈氣管。

周天師完全放棄了脖頸處的抵抗,拼盡最後的力氣,再借助張傳道的回拉之力,雙手齊推。劍不但刺透了張傳道的身體,而且還從纏裹住張傳道的餘小刺身體上穿過,將兩人串在了一起。

柳兒的動作不快,卻很小心,很決斷。雙手託着洛神花送到海際井的井口之上,然後輕輕分開雙手,洛神花優雅地翻轉着朝井下落去。

無頭人雖然看不見,可功力還在,五侯原本就不是這樣高手的對手,再加上受傷沒有恢復,只是稍稍一碰,五侯手中朴刀便被擊飛出去,人也滾下山坡。飛出的朴刀帶着疾風對住柳兒胸口直飛過去,剛剛將洛神花放下井口的柳兒悶哼一聲朝後飛跌在地。

五侯的阻攔沒有成功,卻讓無頭人的腳步稍稍轉移了一點角度。所以無頭人原本算計好的路數歪斜了,跌撞着直撲向了海際井的井口,在亂石一絆之後,撲跌而下,發出一聲長長的尖細慘呼,在井中迴盪許久。

隨着一聲轟響,周圍霎時變得很靜很靜。

旁邊山谷下叉流成旋的洪流嘎然而止,天渦收復成一個平靜的水面,平靜得就像是面鏡子,連一絲漣漪都沒有,整個過程沒有一絲聲音。

細密的雨水也同時悄然止住,無風,濃溼的水氣在緩緩沉澱。

天上厚重的雲層在終於有了鬆動,在相互無聲地擠壓推碾着。

海際井中緩緩升騰出無數大小不一的水珠,排擠在一塊兒,飄然而上。無數水珠在天地間形成一根和井口一樣粗細的透明柱子,越升越高,直撞破厚重的雲層,撞出一片絢麗的丹紅霞光。隨即,水珠化氣而逝,融入霞光,融入天穹。那透明的柱子無聲而來,又由無聲中消失。

就在附近的一個山嶺上,快速行進着的一隊人停住了腳步。領頭的青衣人靜靜佇立着,看到天上驟然出現的那片丹紅霞光,眼中流露出東西太多太複雜,但最明顯的莫過於懊喪,極度地懊喪。不過他的聲音卻沒有像他目光那樣,依舊平靜如止水:“晚了,來不及了。回頭,去找另一個。”沒有人提出質問,沒有人發表意見,整個隊伍無聲中調頭,然後快速消失在山林之間。

井邊的柳兒一動不動,滑倒坡下的五侯一動不動,餘小刺、張傳道、周天師也都一動不動。

餘小刺徹底咬斷了張傳道的頸脈,“鱉對齒”已經對上了齒,早在沒有對上齒的時候,張傳道的血流就已快枯竭。張傳道手指還在周天師脖頸之中,雖然已經無力,可破斷了的血脈氣管已經註定周天師生命的終結。周天師雙手持着劍,刺中張傳道的部位也許不能馬上要了他的命,可刺透過後穿入餘小刺身體的部位,卻是馬上就要了如同黿鱉般硬漢的命。張傳道和周天師依舊站立着,餘小刺依舊纏裹在張傳道身上。三個人依靠在一起,就像山坡上突兀立着的一塊怪異石頭。

一聲沙啞的怪叫,打破了平靜。匍匐在地的紅眼八哥睿奕終於恢復過來,撲扇了幾下翅膀直飛到對面山嶺的林子中去了,主人已死,符咒破解,這畜生恢復了自由之身。

跌倒在地的柳兒手指微微曲伸了一下,朴刀的撞擊雖然很重,卻沒能殺死她,只是讓她在大力撞擊和摔跌後昏迷過去,這一切都是幸虧有刺水銅甲的保護。

睿奕的叫聲喚醒了柳兒,讓她在昏迷中體會到一種解脫的感覺。睜開眼的她看到正在鬆散的雲層間透出一縷縷霞色,血紅血紅地。

五侯從坡下爬到柳兒身邊時,柳兒已經站在一塊突起的平石上,靜靜注視着西南方向的嶺頭,那上面有獨自而立的一棵枝繁葉茂的柳樹,搖曳的柳樹讓她的心情如此的寧靜放鬆。

“去哪裡?”五侯的問話雖然簡單,卻讓柳兒一時間想到了太多太多,過去的,現在的,老爹沒了,家沒了,自己該何去何從?

“或許……”柳兒緩緩擡起手臂,朝着一個方向指去,“或許我該去那裡,我是從那裡來的。”

五侯順着柳兒的指向,他只看到嶺頭上的一棵柳樹,在西南方向。

《福建東嶺區水文載本》記有:“東區嶺多匝連,每年洪期早,遇淤則氾濫四邊乃及平野。民國始時,連綿雨期,水文鉅變,洪道轉走,盡趨於東,入渠入河入海,再無氾濫之勢。原民皆安。”

千嶺山區流傳,民初大洪,衆流聚集,推山倒嶺,勢要毀盡生靈,化山爲澤。幸得老天開血眼,憫憐蒼生,收所匯流洪,瞬間其勢盡滅,大水消於無形。

至於張傳道所說“神花損,缺寶相,疆不全”,綜觀現今東南之局,似乎是暗應了臺灣至今未歸於統一之缺憾。但天運還須人爲,寶相有損,人力可補,此“疆不全”之厄終究會有破解之日的。

七月流火,陽中盛。初七,火曜日,無風,雷動西北。

黃土之地,被烈日曬得面土盡浮,人踩在上面很是鬆綽。浮土中的熱氣不斷順着褲管往上涌,像是要把衣褲鼓脹起來,可它讓人流淌下的汗水偏偏又使得衣褲都粘附在皮肉上,扯都扯不下。

近處的黃土溝,被曬出了龜背般的裂口,從中蒸騰出的熱量,讓遠處的黃土丘看上去很恍惚。

在不遠不近的地方有兩棵樹冠很大的樹,相互間離得很遠,總要在十幾個樹影的樣子。

兩棵大樹,一棵是榆樹,另一棵也是榆樹。樹和樹不一樣,在這樣貧瘠的黃土地上,能長出如此枝繁葉茂的大樹很不容易;榆樹和榆樹也不一樣,一棵枝展葉綠,可以給人帶來一點稀罕的陰涼清爽之氣;一棵枝垂葉澀,籠罩着的卻是一種陰毒死亡的氣息。

其實那棵籠罩着陰毒死亡氣息的榆樹真正與另一棵樹不同的不是枝葉,而是上面懸掛的榆錢兒。那無數的榆錢兒的顏色不是碧綠的,也不是枯黃的,而是暗紅的,而且那些榆錢兒會無風自動。

“榆錢兒”的動不是想象中的擺動,也不是抖動,而是蜷曲着,扭轉着,收蠕着。樹上也有一動不動的,那是大枝杈上蹲着的一個人,一個衣衫襤褸臉色青白眼睛血紅的人,口中還銜着一根紅線頭。打眼就能看出,這人和那些“榆錢兒”有着很重要的關係,因爲他的模樣裝束乃至表情姿勢,都和哪些“榆錢兒”一樣的詭異,讓人看着就心中發怵。

“榆錢兒”是活的,這點看到的人都能肯定,只是它們的真正來頭卻沒幾個人能說出來。它們真正的名字應該叫“樹棺蜈蚣”,江湖上則大多叫它們“屍血蜈蚣”。在南疆,有一族的風俗是將死者棺木擱於大樹之上,謂之樹葬。但不知道是棺木原因還是大樹的原因,有些棺木上樹後不久,其中就會有暗紅色蜈蚣從縫隙中爬出,其形很似榆錢兒。有人說此蜈蚣爲死者魂魄所化,也有人說這是他們族人在棺中放入的護棺活蠱。但不管哪種說法正確,反正從有血蜈蚣開始,就再無人敢接近擱棺之樹,因爲這種蜈蚣周身劇毒,觸之即亡。《異蟲譜》、《南疆遊聞見記》中均有此記載。

此時樹下也站着一個人,銀白色頭髮雖然梳理得一絲不亂,卻已經沾上了累累黃色塵土,臉上的汗液也粘附上黃土塵,讓帶些笑意的臉龐顯得有些森然。那人手中持一把閃着淡藍鋒毫的笑臉鬼頭刀,刀柄上所掛大塊紅綾比樹上人的眼睛還要紅。

樹下的正是笑佛兒利鑫利老頭。利老爺子雖然不知道頭頂那些紅色“榆錢兒”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那個血紅眼睛的人是什麼底細,但他卻知道自己不用害怕,因爲不管自己面對的是蟲子還是人,他們已經在自己之前害怕了,是害怕自己手中的刀,害怕自己刀上的紅綾。

不單是利老頭知道自己面對的局勢,其實周圍有好多人都看出來了,或者是感覺到了,笑臉鬼頭刀以及那塊血色染紅的紅綾所挾帶的殺氣和血氣已經完全將樹上的人和怪蟲壓攝住了。

離這樹大概有十幾步的地方,一個薩滿模樣的人呆立着,他的衣着相對與這樣的天氣肯定是太暖和了點,也許從開冬以後就沒捨得脫下件衣服。他的眼神是散落的,因爲根本沒人看得出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何處。他的眼神又是集中的,因爲所有接觸到他目光的人都有種被他盯視的感覺。

與他對峙的是聶小指和一個白淨的年輕人。聶小指的變化不大,這和他曾經長期在灘塗上討生活有關係,那種環境中很多時候也是日曬沙拂。而另外一個年輕人的裝束打扮和獨眼倪老三很像,就連拿在手中的“雨金鋼”和背在背上的梨形鏟都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披風是土黃色的,就像此地的層層黃土。這人是倪家老七,倪三的堂弟。讓家裡派出尋倪三,後來路遇龍門澗鬼谷中道觀的住持老道,這纔打聽到,說是倪老三隨魯一棄、穆天歸一行人往西而來,會在咸陽城外渭水邊十八里營聚合,這才趕到此處,找到王副官他們一行,一起在這裡直等到魯一棄他們到來。

倪七沒等到倪三,卻也沒有走。因爲他多少也知道倪三走這趟的用意,現在既然倪三已經無法在協助魯一棄了,他當然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在兩棵大樹和黃土溝的之間間,還有一羣人和一羣驢、馬。人羣的最前面是賊王夏瞎子和王副官,後面跟着的都是那些勇悍的士兵,個個荷槍實彈,嚴密警戒着。從打北平開始到現在,今天是第一次由魯家這邊在人手上佔到優勢,可是不知爲何,瞎子心中還是有許多不安,一顆心撲蕩得厲害。

魯一棄此時正坐在有陰涼清爽之氣的樹下,可他卻並不比站在其他地方的人舒服,因爲有一股氣相以凌厲之勢包圍着他、壓迫着他,這一切都讓他的心理和精神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必須不斷調整狀態去順乎自然去承受這一切,他已經謹慎小心到了每一次呼吸。

很難說那股氣相是怎樣的氣相,雖然魯一棄已經不是第一次與之相遇,卻始終參不透其中蘊含的意義,是王者之氣?道者之氣?還是富貴之氣?雅士之氣?抑或許是這種種氣相都有部分融入其中,抑或許它根本就是這種種氣相的總和。

魯一棄將身體再往椅背上靠了靠,這樣讓他覺得更加愜意些,也讓他的狀態調整得更加地自然。透過單層的老帛紗布褂子,可以從後背上更多感覺到座下這把清式花梨木椅子的清涼,特別是椅背上蝠形雕嵌花紋大理石的圓盤,他能從上面感覺出自然石色花紋顯幻出的神仙居般的意境,這讓他更加地放鬆,心境更趨玄虛之道。

面前的花梨木桌也是嵌的大理石桌面,不過這桌面的石頭卻不是帶山形雲紋的,而是整塊無瑕疵的水青色。這整塊青靈上刻紋縱橫,乃是一張極上品的棋枰。魯一棄在北平琉璃廠呆了那麼多年,打眼就能看出這桌子和座下的椅子不是一套。椅子應該是清早期的官家廳椅,而這桌子卻絕對是明中期所制的弈桌,專門用來對弈品茶的。

桌子一邊的棋罐託中有密色瓷罐兩隻,其中黑白棋子分別是用天山凝脂白和西地田帶淚靈眸這兩種玉料做成。在棋罐對面的杯槽中,主客兩邊各有五隻玉白裡兒藍釉碎瓷杯,其中茶水味色各異,清涼甜香四散飄溢。

“請落子。”魯一棄對面的青衣人修長白淨的手掌往前優雅一探,杭大紡青綢料的衣袖竟然不曾有絲毫擺動。

“不精此道。”魯一棄沒有動,他知道就算自己動也沒有用,對手是無法想象的強大,如果他願意做的話,優雅探出的一掌只需繼續朝前一尺半,然後用一指之力就可以取了自己性命。

青衣人不會要魯一棄的命,他心中很是清楚,天下與寶有緣的可能只有兩個人。一個就是面前這個年輕人,還有一個卻不知道是誰,自己往悟真谷趕去最終還是晚了,沒有見到啓出那處寶貝的高人。就是這兩個人是能夠對自家大事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第8節 涅盤殺第2節 鬼操船有關術語的解釋第2節 二老訴第14節 相扶將第23節 百歲嬰第35節 鬼嬰壁第33節 急奔走第22節 脫身去第16節 難識卿第1節 如夢醒第40節 無影殺第22節 脫身去第28節 殿無樑第15節 局壓局第2節 殺無途第12節 海飄魂第6節 靜度人第28節 殿無樑第8節 三丘土第32節 飛鼎破第33節 迷宮逃第11節 難尋規第16節 地驚變第9節 蒙目解第21節 奔洪道第5節 門泊船第24節 山形壓第16節 難識卿第33節 急奔走第36節 論輸贏引子第15節 浪衝灘第37節 難了步第7節 飛過坎第22節 脫身去第2節 鬼操船引子第18節 鬼壓身第14節 霍然覺第12節 多重射第4節 鬼壁現第6節 匣中刺第16節 桑葚果第28節 殿無樑第30節 寒壇勁第29節 火慘烈第13節 循氣牆第34節 天火衝第13節 循氣牆第28節 坎漸識第13節 路徑疑第16節 雀在後第3節 皆遮擊第22節 脫身去第10節 奇解行第12節 眼兒媚第22節 即興坎第19節 以計突第15節 瘈犬鬥第14節 霍然覺第2節 槳凌波第21節 意難悟第9節 情襟斷第2節 殺無途第5節 盞茶約第25節 院中院第21節 葉飄零第20節 手無措第30節 晨林詭第31節 地火烈第30節 陰世道第30節 漲破穴第26節 入龍鼻第36節 日煞兇第5節 絃音尋第33節 鷲雲烏第23節 景疑悚第18節 人跡西第16節 荷葉轉第23節 未盡言第40節 剎石崩第23節 景疑悚第10節 奇解行第32節 飛鼎破第11節 飄磷骨第1節 路迷茫第20節 雁字來第17節 螟蛉子第23節 百歲嬰第9節 探沒舟第14節 骨形道第21節 葉飄零第18節 逼兇現第9節 衆援手第21節 葉飄零第13節 循氣牆第2節 千山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