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步難停

天色近午了,濛濛的細雨一直未停過,大家都覺得身上溼冷得難受。轉載自我看書齋可就在午時還差半個時辰的時候,他們覺出了溫暖。

熱量是從地下傳來的,從溫暖到滾燙只經過很短的時間,還未到午時,他們就已經覺得地上不但坐不住,就連站着都覺得地上燙得厲害。可是地上雖然這麼熱,卻沒有一絲蒸氣冒出,按道理這樣的熱度怎麼都該把土中的雨水給蒸發了。

“靜心,長吸短吐,不要讓煞迷亂了心神。”周天師雖然也站了起來,語氣間卻還是很鎮定地。但從表情上來看,聰明點的都能看出他心裡並沒有十分的把握。

紅線拉成的網莫名地抖動起來,原先是還以爲是誰害怕,纏繞住的手顫抖才使得金線網也抖動了。等大家都抖動起來,並且是全身都顫抖起來後,他們才意識到不是人帶動了網,而是網帶着人在抖。

隨着抖動,各人腳下的砂石泥土也開始緩慢翻涌起來,不時還從地下發出“吼—吼—”的怪響。

“快!將自己平常最常用的器物插在腳下。”周天師高喊了一聲。

不管是哪個行業中的人,他使用得最多最拿手的工具由於天長日久,浸透了許多血汗精氣、日光月華,上面多少都帶些靈氣,比如殺豬人的刀、木匠的斧、石匠的錘鑿、裁縫的剪刀等等,都是可以用來護身辟邪的。

幾個人紛紛將自己的刀刺斧劍往地下一插,就連水油爆都往腳下倒了少許的酒水。地面土石的涌動是漸漸平伏下來了,不過金線的抖動卻一直未停,而且連這金線的網也變得發燙起來,繞住金線的手指被燙的像是要燃燒起來。

“別慌,忍着點!都是虛像!”周天師雖然這樣說,但他也知道憑自己這樣一句話是無法讓大家忍受住這樣的灼燙的,於是他探手從背囊中掏出一個青瓷瓶,口中唸唸有詞:“西面有山,山能接天,天有清氣,氣透一竅清明,氣蕩萬般迷晦。急急如律令,開清走!”瓶口一開,大家感覺有清涼沿金線流動,每過纏繞處灼燙盡消,然後清涼順手指直貫而下,連地面都被消去了燙熱。

“大家都閉目凝神,什麼都別管,發生什麼異象也別亂動。忍過午時三刻就會好轉。”柳兒大聲說了一句,因爲她知道周天師的辦法只能暫時起到作用,而真正解決這次日煞之厄還需要自己出些血。

在水油爆給柳兒講清夜鬼、晨魅、日煞的道理之後,柳兒也想起秦先生在時和自己講過日煞應用純陰之血破之,純陰之血有多種,螭蛇血、元龜血、精衛鳥血,但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之物,而最常見的純陰之血卻是初處之血,也就是年齡在兩輪(二十四歲)以下的處女血。食指通中元,其脈直達陰底淵田,於是柳兒將食指伸在口中,隨時準備咬破中指,以陰血破陽煞。

金線網抖動了一些時候,竟然也漸漸止住。還未曾到午時三刻,一切便都已經恢復到平靜。

“用不上你的血了。太陰日,歲侵清和,又是陰雨天。一切都有人算計好了,這才能夠不慌不忙,那是胸有成竹。高手藏芒,棉裡掖針。厲害!”這次水油爆把聲音放高了,這讓大家多少都聽到點,不過知道水油爆真實意圖的可能只有一個人。在場的人不管是不是知道水油爆真實意圖,卻不曾沒有一個搭理水油爆的茬兒,不知是被養屍嚇的,還是各自心中揣摩着什麼。

“老這樣呆着可不是辦法,我們還是保持這樣的位置往山下移動,要不索性放足奔下去。”魯承宗也覺得老這樣被動不是辦法,所以他說了個很是辦法的辦法。

“我昨天瞧養屍沒能抓住老魯,大概和他的腳跛有關係,我們只需改變奔走步法,每兩步單腿跳一步,這樣也許養屍就沒法抓了。”餘小刺是個有腦子的人,他的推斷和所說的法子完全在理。

“現在不行,位移則形散,八位氣相分佈不和,難逃煞殺。再等等。”

“周天師說得很對,我們等到酉時再動,那時養屍基本都是蟄伏不動的。”柳兒覺得自己應該出來幫周天師說兩句話,要不然別人很難理解周天師的安排和做法。

“就是到酉時也不行,還得有一兩個壓得住的鎮物。”周天師說。

“千葉花毒腐草,百色菇地黃苔,五步蟒紅線蟀,硝水肉鹼水面。遠,可不去,近,怎可不來。”水油爆說這幾句話時眼睛閉着一顛一顛地,就像是要睡着了一樣。

柳兒知道,這幾句話出自明朝時九江名醫康梅亭的《物克物辨金方》,秦先生在時說這書與風水之辨有異曲同工之妙,曾經細讀過,也給柳兒細講過。

水油爆說的幾樣東西,它們兩兩相對都是相剋之物,而它們又是離得很近的相輔之物。千葉花旁無毒腐草便不會開放,而千葉花又是唯一可解毒腐草劇毒的。百色菇只有在地黃苔上才能活,而能解百色菇劇毒的也唯有地黃苔。五步蟒需靠紅線蟀扒掉齒上所積毒液黏塊,而紅線蟀卻是需要吃五步蟒蛻皮才能過冬。至於最後兩物卻是水油爆自己想的,他認爲用硝水肉配面是最好吃的,而用煮肉剩下的湯水下鹼水面又是最有味最勁道地。

就算柳兒不知道最後兩樣東西的意思,前面的那些已經足夠她來判斷出水油爆的暗示,他已經找到鎮養屍的物件,而且就在這附近,離這些養屍很近很近。

誰都沒有輕舉妄動,都拉結着“八仙定邪位”的金線網呢,他們就好像一條繩上拴的螞蚱,誰都不能也不可以自作主張採取行動。

其實像餘小刺、五侯幾個人,雖然知道龍虎山的高人本領強,但從信任度的角度來說他們還是更願意聽從魯天柳的。所以當柳兒說要等到酉時時,他們基本都把目光盯在了柳兒的身上,只能柳兒招呼一下他們就會立馬行動。

柳兒卻始終把目光偷偷盯在周天師那裡,好長時間才偶然和水油爆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上句把話。轉載自我看書齋整個下午,她發現周天師雖然表情鎮定,但還是有好多細小動作暴露出他心裡在爲什麼事情着急,然後再由着急轉爲無奈。怎麼會這樣,現在不是往蟄伏時辰走嗎?怎麼反而變得焦急和無奈,難道他是因爲沒找到鎮物纔會這樣的?

突然,柳兒忽然覺得少了些什麼,對了,周天師的徒弟,他躲到嶺坡另一側,看是看不見了,怎麼周天師始終都沒有叫叫過他,就連昨夜最危險的時候都沒叫他過來幫手。

“水老爹,儂說個鎮物在哪廂?酉時要到個,周天師好像勿找到。”魯天柳知道該做準備了,今天再不能在這裡待一夜了。且不說養屍的厲害,就是連續的淋雨也會讓大家的身體吃不消,所以今晚的酉時必須走。

“不要擔心,丫頭,曉得之人自然曉得的。”水油爆笑笑,悄聲地說。

這些人中,要有人知道就只有周天師,要不然柳兒真會懷疑他是不是正宗的龍虎山天師。一個龍虎山的廚工都瞧出鎮物所在,那麼道行高深的閱微堂主管天師又豈能看不出。

眼見着酉時到了,周天師反倒變得異常的冷靜,柳兒剛纔還窺到的焦慮和無奈已經蕩然無存,完全恢復成仙風道骨的尊長。他小心卻不慵緩地從背囊中,腰包、懷中掏出一系列的東西,有黃裱符、硃砂粉、斷魂印、陰陽筆,還有桃木小劍、無煙燭、塊兒香。轉載自我看書齋就地攤開一張三清像八卦綢布,將這些東西依次排開。

做的過程也很有規律,點燭、燃香、寫符、壓印、唸咒。所有過程都有條不紊,用好的東西便隨手收入囊中。很快,拿出來的東西收得只剩下兩張符,和一塊燃着的塊兒香了。

柳兒悄聲問水油爆:“伊做得對勿?”

“是的!這是要以竹替燭,定魂排竹能圍住養屍地,是因爲它本身的確具備定魂妙用,再加上長久吸收地下屍氣變成黑色,以它爲符燭**屍地的氣流兩口,在竹未燃盡之前,能定得養屍無法出土。”

“鎮物就是這定魂排竹呀!”柳兒說。

周天師做完了一切,朗聲說道:“我馬上會盡鬆金線,鬆完後,請五小哥往回奔走,砍兩根笛竹回來。其他人鬆線後全都往嶺下奔,動作要快!”

說完後,他沒等別人再提出問題和異議,就已經將金線鬆發出幾尺,然後線往嘴中一送,“嘎嘣”咬斷。

纏住大家的線扣一下子全鬆散了,從線扣中拔出指頭,還沒等指頭的麻木稍有恢復,甚至連那金線還沒有完全飄落在地,除了周天師,所有人都往自己的目標方向狂奔起來。

這邊才一動,嶺坡面兒也開始翻騰起來。不過反應的速度明顯比昨天夜裡要慢許多,等五侯已經跑到排竹那裡時,這纔有三三兩兩的屍手從土中伸出。

周天師很鎮定,他對塊兒香吹了兩口氣,讓它燃得更足。然後口中也開始唸唸有詞,煙霧所到之處,那些屍手竟然像是被定住了一樣。

柳兒奔跑中回頭看了一眼,她見識過這樣的做法,這在龍虎山的各種技法中應該算是個常識。就是以煙霧和符咒的力量擬作“土伏”,讓已經出土的兇屍惡魂誤以爲還蟄伏在土中。

當塊兒香燃完之事,五侯和周天師已經將兩根笛竹削尖尾部**地下,將寫好的黃符一抖燃着,貼在竹幹頭上,兩根笛竹認同兩根蠟燭一樣燃燒起來,讓養屍的山坡多了些光明。

已經站在嶺子下的餘小刺瞧見周天師做完一切,禁不住嘟囔道:“就這麼簡單,昨天夜裡爲什麼不做,害得我們擔驚受怕地,還淋了一天一夜的雨。”

柳兒馬上糾正了餘小刺的說法:“其實並不簡單格,而且呢還必須等到這個時辰哉。”

“不一定,搞得清所要菜式,又有兩三個好手幫廚,卻遲遲不出菜,必定另有說法。”水油爆的話很含蓄,有人聽得懂,有人聽不懂。聽得懂的當他是暗示的玄語,聽不懂的只當是老廚工的信口胡言。

兩根代替燭火的竹子燃燒得很快,這和種在養屍地邊,根莖吸收了大量屍油有關。等周天師和五候也快跑到嶺下時,那兩根笛竹已經燃得差不多了,基本已經失去鎮壓的作用。坡面上的那些出土的手又開始活泛起來,而其他地方也開始不斷有屍手伸出來。

在笛竹上最後一絲火苗消受後,坡面上探出的屍手如同一卷毯子,直往嶺下滾鋪過來,根本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停止。

“快跑!繼續往下跑!”周天師邊往下奔跑便喊道。

已經在嶺下歇住腳的人怎麼都不會想到養屍地的範圍會這樣大,馬上轉身繼續往下狂奔。

“入林子,養屍地不會延入林中!”周天師還在喊。

嶺底果然是片樹林,很矮的樹林。林子也很密,這樣的樹林根根相糾,就算有養屍也是無法出土的。而且活樹爲生,吸天地氣,受日月光,多少都帶些靈氣,所以兇屍再厲,都是無法拱樹而出的。

柳兒雖然不是跑在最前面,但她天生對樹木有親近感,所以是最早感覺出那片矮樹林不對勁地。

首先,她從外形上看出那些樹是針葉型冷杉,這樹按道理應該生長在海拔較高,空氣稀薄較寒冷的地方。然後,柳兒在那些樹木中感覺出與它整體不協調的部分,也就是說,樹木上有些東西是不屬於樹本身的。

“不要入林!”柳兒尖叫一聲。

按說柳兒這聲喊不算晚,跑在最前面的是餘小刺的徒弟,他離着那樹林還有十多步遠的路,正常情況完全能停住身形。

可是不同的是,他正全力撲向那樹林,把那樹林當作唯一的保護傘,而且在靠近樹林的邊緣,嶺子出現了個很陡的坡度,全力地奔行造成的衝勁讓他的身體像衝落的滑車,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了。

餘小刺的徒弟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勢躍起身體,讓身體在空中平走一段距離,這樣可以消除最後的衝勁,避免直接撞在樹上對身體造成傷害。落下的位置他也看好了,應該是在第二排樹的一個樹冠上,這樣可以利用它消去下落的力道。

跟在他後面的就是餘小刺,雖然只比自己徒弟緩兩步,但他對柳兒的叫聲顯得特別敏感,一聽到柳兒的叫聲,馬上頓足收步。常年水上的生計讓他足下的穩勁非同一般,所以他只趔趄了兩小步雙足就完全保持成一種狀態。雙足雖然狀態不變了,可身上挾帶的衝勁和陡坡的作用卻依然推動着他的腳底在朝前滑行,這種滑行在後面篾匠和魯承宗撞上他後變得更快。

柳兒也趕到了,這幸虧是餘小刺將前面人阻擋了一下,她才堪堪抓住自己老爹的挎箱把子。

挎箱對於魯家人來說,就好像監護人手中的兵刃,怎麼都不會隨意脫手的。所以當柳兒抓住挎箱把子時,魯承宗下意識地一回手抓住了跨把的另一側豎杆。

柳兒與此同時飛絮帕朝身後拋出,正好纏繞在周天師的手臂上,奔跑得並不快速的周天師被前面衝勁一帶,差點沒順山坡滾跌下去,多虧有五候在背後一把拽住他的腰帶。

五候的身體基本是側躺在坡上滑行,爲阻止這樣的趨勢,他迅速將朴刀**了坡面的碎石泥土之中。刀身部分已經差不多全部**其中,在碎石中劃過帶起了串串火花。五候左手緊抓住刀杆不放,指甲間都捏出了絲絲鮮血。

朴刀終於停住,後面追着出土的屍手也剛好在離朴刀不到兩尺的地方停止了,養屍地終於到了邊。

最下面抱拉在一起的魯承宗、祝篾匠和餘小刺也停住了,距離最近的冷杉樹還不到一尺遠。不過他們現在的容貌卻發生了些改變,因爲在下滑的過程中,他們渾身上下都被密集的血雨給染紅了。

鮮血是餘小刺的徒弟的,現在躺在樹冠上的已經不是個年輕的身體,而是一塊破碎的肉。將身體破壞成如此地步的是無數的鐵鱗片。

柳兒的發現沒錯,冷杉的自然生長環境一般都是高海拔低氣壓的地域,在這裡生長只可能是人爲培植。因爲環境的差異,這種人工培植的冷杉是很難結出鱗果的。柳兒的感覺也沒錯,這樹上確實是有不屬於樹木本身的東西,那就是鱗果,這些樹上所有的鱗果都是用鐵鱗片連接而成,其中暗藏崩簧機括,觸動後就會鐵鱗飛射,無人能避。

魯承宗仔細辨別了這些鐵鱗果,他發現它們竟然都是嵌扣而成,不用線弦串接,手法的精緻巧妙難以想象。

餘小刺雖然是個匪家出身,卻是極重感情,到現在這境地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將徒弟屍身取出入土。對於餘小刺這樣的要求魯承宗無論如何都沒法拒絕,餘小刺爲了自家事情,散了匪衆,毀了島巢,**來的徒弟死的死傷的傷,結拜兄弟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於是魯承宗讓大家走遠,然後脫掉長大衣服,從挎箱中掏出皮筒線盒。皮筒裡都是解線扣用的針、鉤、剪、鑷,線盒裡裝的是馬鬃胡弦,他這是要用馬鬃胡弦穿鐵鱗片裡面的崩簧竅眼,摘下鐵鱗果。

所有的過程大家都屏住了呼吸,餘小刺甚至後悔了自己的要求,讓魯承宗住手別弄了。誰知魯承宗竟然不肯住手,他說要試試對家到底有多大能耐。

雨已經變得很小,幾乎都感覺不出來了,好像只是因爲空氣溼漉漉地。汗珠的顆粒卻很多很大,不知道是頭髮間的雨水還是細密的雨絲增加了它們的流量和體積。

一個個被胡弦固定住不會再崩炸的鐵鱗果放到了魯承宗的挎箱裡,終於,大家聽到魯承宗說了句:“得了!釦子全解。”

大家過去後,小心地將屍身從樹冠上託下來。

“小心了,別碰旁邊的樹,屍身先移後託,防止身下還有未啓的扣子。”魯承宗一邊提醒大家,一邊仔細地查看有沒有其他異常情況。

等屍身取下埋好,魯承宗告訴大家,他在外面的那棵樹上取下了七枚鐵鱗果,本該有八枚,其中一枚被餘小刺的徒弟碰崩了扣。在裡面的那棵樹上取下三枚,本該有六枚,還有三枚的鐵鱗盡數射在屍體上。

“太多太密集了,如果只是一個崩炸開,最多就是受傷。”魯承宗說。

“魯大哥,你不把那些果子丟了,全收箱子裡?”篾匠問。

“那可是少見的好東西,就是學着做還得費些精力,留着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派到用場。”魯承宗說。

一棵樹上就有好幾枚鐵鱗果,這樣的樹林就算是神仙恐怕都過不了。最實際的做法就是繞過去。

冷杉林是可以繞過來了,淡竹林卻怎麼都繞不過去。因爲淡竹林子是在峭壁溝谷之下,而那峭壁又不是這裡的幾個人能攀援而過的。

竹林裡的竹子長得極度雜亂,這可能是走過這段路程看到的唯一一片不曾有人打理的林子。好多竹子歪倒了,彎曲了,折斷了,枯枝綠葉交織在一道,分不清哪棵是活竹哪棵是死竹。而且在竹林中時不時有腥臭味道飄出,聞着有些像是死老鼠。

此時天色已亮,濛濛細雨又下了起來。竹林裡到處可以聽到水滴擊打竹葉竹乾的聲音,不過那決不是霏霏的雨線能做到的,而是枝葉上雨水聚集成大顆水珠落下發出的。

是不是走錯路了?繞了個圈走到野路上來了。這次連篾匠都無法肯定了,不知道剛開始的路有沒有走對,是不是錯過了什麼路口。不過問過大家後,都說在過了冷杉林直到淡竹林之間,誰都沒有看到其他的路。

“別是繞反了,該從冷杉林的另一邊繞過去。趕緊回頭吧,坎子家不是說沒路就是死路嗎?”餘小刺說道。

“誰說這裡沒路了,只是不知道這路能不能走過。”魯承宗說。

“是嗎?這裡有路?”餘小刺瞧着竹林感到奇怪。

第36節 論輸贏第40節 無影殺第11節 柳葉落第4節 雙強闖第8節 海糉子第26節 逆流急第20節 手無措第6節 船影子第18節 踏成道第5節 早已覺第3節 九宮啓第11節 皆狡殺第22節 即興坎第29節 冷熱熬第5節 絃音尋第20節 尋隙逃第5節 早已覺第26節 入龍鼻第28節 殺二道第39節 急過坎第29節 屍王眼第20節 雁字來第19節 破困逃第6節 搏冰樑第28節 坎漸識第4節 雙強闖第33節 鷲雲烏第3節 門扉開第22節 即興坎第21節 了卻事第19節 破困逃第34節 近寶怯第23節 瓦如龜第25節 水留油第20節 手無措第6節 船影子第6節 靜度人第11節 飄磷骨第4節 鬼壁現第11節 鏡中路第18節 踏成道第6節 船影子第2節 殺無途第16節 荷葉轉第28節 衝破雪第12節 碧池紅第31節 破七狸第7節 顛撲道第23節 未盡言第38節 參差竹第11節 飄磷骨第5節 早已覺第21節 葉飄零第19節 破困逃第5節 門泊船第3節 浪峰行第10節 倒海樓第14節 骨形道第13節 寒第15節 漏露形第27節 般門斧第11節 鏡中路第32節 三刀對第22節 高低錯第31節 地火烈第34節 屍地定第13節 重理局第8節 燕歸廊第24節 徹骨寒第10節 疑初起第39節 急過坎第15節 瘈犬鬥第12節 地下天第1節 明我形第3節 九宮啓第34節 近寶怯第7節 炸鬼嚎第3節 九宮啓第9節 探沒舟第8節 燕歸廊第23節 馭龍格第10節 奇解行第32節 飛鼎破第15節 漏露形第9節 情襟斷第20節 尋隙逃第15節 浪衝灘第28節 殿無樑第22節 小人襲第18節 華陰玉第26節 壁空壓第19節 遣枯屍第5節 聲嘹唳第13節 火欲旺第14節 相扶將第2節 殺無途第9節 天將淋第36節 山崩裂第21節 葉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