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倒柱行

不能站住只好索性再一個借力,繼續往前縱出。但在連站都站不穩的地方借力縱出肯定會出現偏差,所以第二次躍出雖然依舊是朝前的,落腳點卻已經不在繩子上了,身體直往離兩面水潭連接處不遠的水中落去……

柳兒已經顧不得一切了,手中“飛絮帕”撒出,往那根看着及不穩固的石柱繞去。“飛絮帕”的鏈條掛住了,石柱也沒有倒,它們都承受住了下落的柳兒。拉住鏈條蕩過去變成了唯一可行的一個動作,只是這個動作在到達潭邊時,還有個離水面很近的位置。於是柳兒極力將身體躺倒放平,幾乎是貼着水面掠過。當雙腳已經落在地面上後,她依舊抓緊鏈條,保持這樣躺平的姿勢沒敢亂動。等看清自己上身也離開了水面後,這才把手一鬆,躺在地面上長長舒出口氣。

有水珠濺在臉上,柳兒沒有起來,只是側臉看過去。雁翎瀑飛落濺起的雁翎般的水花有兩片從竟然從鳥、蝶羣中穿出,往柳兒這邊飄落下來,在柳兒躺倒的上方散落成晶瑩珠粒,輕輕撲落。

細密的水珠撲落在柳兒臉上,她除了感覺出怡神的清涼外,還有絲絲癢意,於是柳兒疲憊緊張的臉面笑開了。

兩面水潭連接處的口子真的不大,柳兒一個縱步就能越過。但她連着來回好幾次,都沒有找到意料中也該有的繫着藤繩的樹樁或者其他固定物。小圓潭雖然不大,但是要想越過去到達瀑布的下面,沒有輔助的手段真的沒有可能。

其實柳兒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到那瀑布下去,那裡有什麼?自己去做什麼?她都不知道。只是從那召喚的聲音在她腦海裡響起後,她心中好像只存有這樣一個目標、一個信念!

透過四散飛舞的雁翎狀水花,隱約能瞧出瀑布背後是個沖刷得很光滑的石頭,那石頭很渾圓,就像兩面山體夾住一個圓球。“仙龜靈蛇,吐液育珠”,這是秦先生以前給柳兒講的一個傳說中的風水格局,所有風水典籍上都沒有記載有人見到過這樣的風水局。

“我是要往那裡去!”柳兒在心中這樣告訴自己。“那圓石被山體夾住後,兩邊會有個夾角的空隙,和雙碾對撞留出空隙的道理一樣。也許最終找到寶貝的路就是那裡。”

“可是我現在該怎麼越過這面潭水過去呢?”柳兒在心裡問自己。“這裡水花落下,連濺起漣漪都很勉強,說明水面的繃緊力更大,水面下有更加難以預測的力量存在。”

能過去的方法有好多種,架座橋,設個蕩繩,擺塊擱板,哪怕是在潭面上倒根足夠長的竹篙子也行呀。可是柳兒此時沒有一個條件能夠辦到。無可奈何地看着面前這個不大的水潭,柳兒覺得自己心中塞緊了一團煩躁,難道都已經到這裡了,竟然被一個小水面給擋得前功盡棄?

肯定還有其他辦法,只是自己被煩躁焦慮迷失了自己的靈慧,一時找不到準點兒。

魯天柳在水潭邊躺了下來,就像她剛纔蕩過來時那樣躺着,一動不動。她已經準備放棄所有的得失,在這個天華地靈的地方盡情享受下大自然的撫慰,享受那雁翎水花飛散成的細密水珠對自己臉龐的親暱。

世間有許多種修道的方法,但殊途同歸,最終的結果都是想摒棄雜念和紛擾,讓空靈的思想和心境去領悟玄妙深奧的理義。道家的打坐入定,理學家的冥思入玄,星數推理中的凝視虛升,佛家的吟念忘空,又比如魯一棄在龍門澗道觀中的半躺半臥的姿勢,都是爲了集中思想,全身心地去感知和領悟。但在沒有這些修行派別形成前,人們最原始哲學中的領悟方法大概就是入夢,其實這入夢並不是真正睡着了去做夢,而是把自己放鬆,進入到一個半睡半醒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既不停止大腦的思維,又可以避開眼睛、耳朵等其他知覺器官獲得的信息來擾亂大腦的正確判斷。

魯天柳此時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她這種狀態進入得非常快,這大概和她過度緊張疲勞有關係。

進入狀態時是極其愜意舒坦,卻是在惶恐和驚慌中驚醒的。整個過程很短暫,可就是這短暫的一刻之間,她似乎覺得自己脫出了**,飄飄然地往天上升騰,但怎麼飄都飄不高。低頭一看,看到自己正躺在潭水邊,兩道又大又粗的黑槓打成個大叉叉壓在她身上。

睜開眼的柳兒能聽到自己的心在“砰砰”地跳,剛纔幻覺中見到的一切似乎在告訴她,此時還不是她能夠離去的時候。她的命運已經被押在這裡,輸贏未定,牌點未翻。

她等自己的心跳稍稍平緩了下來,然後才慵懶用眼睛的餘光掃視了一下週圍,她這是在找剛纔壓住他的兩根大黑槓。她看到了旁邊那兩根石柱,疊壘得很不規則顯得搖搖欲墜的兩根大柱。

要是這石柱是整根的,倒下的話離對面的距離倒是差得不多。可惜是大石塊疊壘起來的。

“這樣的柱子自己也壘過,小時候搭積木時壘過。”柳兒心裡在自言自語,“好像老爹也陪在旁邊,邊壘邊給自己講什麼來着……”

柳兒猛然坐了起來:“以點貫力!”

“以點貫力”是魯家的技法,但它不屬於六工中任意一工,而是屬於六工之外一個輔助工種——小工。小工是穿插在六工之間遞物傳具、和泥運料打下手的,這一工擁有的技法很少,而且和魯家巧妙技藝都有着很大差異,不是《班經》所傳,完全是後輩人才自己領悟總結出來的。

“以點貫力,力成一線,形似不實,不輸疊面。”這是疊壘時的口訣。其實從力學上來理解就是將重心貫穿成一線,從而保持整體狀態的平衡。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運用“以點貫力”的方法將石頭磚塊壘起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壘起來後還要做到看着搖搖欲墜,其實堅固無比就更是難上加難。疊壘這裡兩根柱子的應該是高手,經歷了這麼多的歲月年輪,它們還可以掛住魯天柳身體蕩過,並且紋絲不動,說明此處運用的“以點貫力”手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第37節 難了步第10節 封沙行第14節 骨形道第36節 山崩裂第41節 諸多變第24節 花熔金第21節 意難悟第38節 壑難過第23節 未盡言第20節 手無措第14節 還其道第34節 屍地定第10節 奇解行第29節 火慘烈第9節 衆援手第10節 亂紅飛第5節 門泊船第7節 盡浮沉第13節 水落砂第32節 飛鼎破第12節 眼兒媚第40節 碩野金第10節 搔白首第27節 淤掩身第5節 絃音尋第8節 三丘土第3節 驀驚覺引子第5節 聲嘹唳第21節 葉飄零第26節 逆流急第6節 眉目間第16節 至靈地第21節 復虞詐第43節 非所料第15節 琵琶射第3節 驀驚覺第4節 雙強闖第3節 門扉開第7節 顛撲道第4節 躍天渦第27節 蒿沒人第13節 循氣牆第16節 荷葉轉第13節 火欲旺第16節 地驚變第14節 入心隙第16節 難識卿第30節 陰世道第11節 難尋規第31節 伏石夢第16節 至靈地第24節 困空石第8節 鬧處襲第2節 鬼操船第8節 戰三重第25節 水留油第22節 陰氣升第9節 情襟斷第28節 衝破雪第28節 坎漸識第3節 憑何恃第21節 了卻事第12節 多重射第23節 未盡言第4節 誰宵獵第4節 雙強闖第19節 開兇脈第17節 火行局第32節 花開石第25節 不容輕第21節 奔洪道第15節 異獸纏第15節 浪衝灘第31節 雪中行第2節 計亦賭第26節 三聖石第12節 碧池紅第22節 淚眼蒙第11節 飄磷骨第32節 三刀對第13節 水落砂第21節 池水驚第11節 柳葉落第12節 碧池紅第9節 蒙目解第22節 淚眼蒙第14節 霍然覺第16節 雀在後第2節 二老訴第13節 循氣牆第28節 坎漸識第22節 陰氣升第25節 院中院第9節 情襟斷第14節 還其道第28節 坎漸識第29節 屍王眼第21節 意難悟第38節 參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