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

“那枉死的五千兄弟,將軍又如何去面對他們?難道就不怕冤魂索命麼?”

裴嗣歇斯底里的咆哮着,在清醒之後,他便蓬頭垢面的跑來與楊行本理論。

楊行本依舊是那副不鹹不淡的模樣,只淡淡的反問道:

“五千將士爲國捐軀,死得其所,何來枉死之說?”

裴嗣赤着腳,身上的傷口以爲動作過激而迸裂,包紮的麻布條上又滲出了殷紅的血液,但他根本不在乎,依舊怒視着楊行本。

“好一個爲國捐軀!以爲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能安撫五千枉死將士的在天之靈了嗎?”

“他們雖然犧牲了,卻因此而全殲叛軍三萬精銳,還不是死得其所嗎?”

今日的楊行本也是有些反常,竟耐心的回答着裴嗣的質疑,若是往常有人敢如此挑戰於他,早就被冠以對上官不敬的罪名,拖出去挨軍棍了。

只是裴嗣依舊不依不饒,他實在難以跨過心中這道坎,接受不了自己被楊行本當做了棄子這個事實。

擡起頭來,裴嗣看到的楊行本仍然是一片冷酷模樣,心頭怒氣更勝。

“將軍以末將換下楊贄,難道是捨不得把族侄當做棄子嗎?”

終於,這句話把楊行本激怒了,一掌重重的拍在案頭。

“把這個胡言亂語的瘋狗拖出去,拖出去,若再發瘋就捆起來!總之別讓本將再見到他!”

裴嗣豈肯輕易就範,不過身上有傷,又怎麼是軍中勁卒的對手,被人扯着拖了出去。

奮力掙扎不果之下,他只聲嘶力竭的吼着:

“楊行本,你這個人面獸心,豬狗不如的東西,裴某在此立誓,不爲那五千枉死的冤魂討回公道,便……嗚……”

……

新安,秦晉一早就得到了大捷的戰報,老馬坡一戰火燒叛軍,竟將三萬賊兵精銳一舉全殲。

只是,秦晉除了驚喜以外,還有些許的訝然。因爲在此之前,他對老馬坡的計劃竟毫不知情。

正思忖間,房琯快步進入中堂,落座之後又抹了一把腦門上的汗水。

秦晉擡起頭望過去,見房琯黑了,也瘦了,可目光中卻比此前多了許多堅定和從容。全然沒了敗軍宰相的憂愁。

“老相公風塵僕僕,別累壞了身子!”

房琯呵呵笑道:

“老夫寧願累壞,也不願歇下來,大夫日夜領軍,又安知牧民之樂?”

秦晉又看了他一眼,不覺莞爾。這老傢伙自從研究透了民營的規矩之後,就像上了癮一樣,恨不得把一切可以動員起來的百姓召入民營。

“新安百姓不多,民營早該沒什麼大事了,相公何以又忙的馬不停蹄似的?”

房琯端起僕從呈上的涼茶唐,連灌了幾大口,才舒服至極的長出一口氣。

“大夫有所不知,從兩日前,由伊闕、穎陽等地開始陸續有流民趕來投奔,老夫正是爲了這些流民才忙的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呢!”

“哦?還有這等事?”

秦晉初聽之下,登時緊張起來,但凡有大災禍纔會伴有流民四處流竄。江南一向穩定,何以竟產生大批流民呢?難道江陵一帶也遭受了戰火?

這個想法剛從腦子裡冒出來,他就被驚起了一陣冷汗。

去見房琯笑呵呵的說道:

“大夫無須多慮,如果幹系重大,有司早就行文稟報。老夫這幾日查訪下來,逃難的多是當初依附永王之餘黨的親族子弟,江陵還好好的呢。”

這時,秦晉才放下心來,不過他還是提醒房琯。

“雖然都是些阿附永王的餘黨,但多是受族人連累,現在又是非常之時,相公不要苛之過甚。”

房琯大笑,又灌了幾口茶湯。

“與老夫想一塊去了,都說大夫殺伐冷酷,今日方知是不仁之大仁!”

“老相公過譽,某萬不敢當!”

秦晉哪會一口應承下,只汗顏謙辭,但心中還是有些感慨,殺人不難,最難的是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房琯從前敵視自己過甚,當初又何曾想到過會有今日這種情形呢?這一切可以說是機緣巧合,然則細細思量之下,好像又是必然一般。

“這民營之法,老夫連日來細細咀嚼揣摩,才發現這真真是富國強兵之法啊,倘若人人都是朝廷的一份子,人人敢死效命,大唐重複舊觀就指日可待了!”

秦晉發現房琯這個人想事情看問題總喜歡一條道走到黑,認準了就什麼都好,認不準便怎麼都不好。

“其實,民營制度也有着明顯的缺陷,束縛百姓,過多的剝奪了自由,因此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雖然短時間內被強行灌輸的道德觀念所壓制,可長此以往積攢下來,一旦爆發便是榻天的禍事。”

見秦晉如此刻薄的指責自己一手創建的制度,房琯愣了一下,又問道:

“大夫這是自謙,還是?”

秦晉見他霎時間緊張起來,便只好擺擺手,覺得自己有必要向西解釋一番。

“這絕非危言聳聽,不過潛在的問題顯現,卻要等上五六十年。所以,秦某隻將這民營之法用作戰時之法,一旦天下安定成平,便另有法度取代。”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又感慨道:

“世上萬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萬世不移的制度,如春秋戰國時大行分封,秦漢以後則實行郡縣制,再過數百上千年,天下就是沒了皇帝,也未必不能!”

這話就扯的遠了,秦晉直言千年以後就不會再有皇帝,房琯一時間難以接受,內心大受震動。如果換個人如此說,他只當對方口出狂言,付之一笑就是。但這是秦晉說出來的,分量自然就又不一樣了。滿朝文武哪個不知道,秦大夫從無虛言,向來都是言必信,行必果的。

“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這,這,若沒了皇帝,天下豈非亂套了?”

秦晉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但看到房琯竟一本正經的研究起來,便覺得這場面十分有趣,索性就和這老相公神侃一番,又有何妨呢。

“一國之元首若不能世襲,相公可曾想過?”

房琯聞言更是一臉的懵懂駭然,既然仍舊有一國元首,就算換了名字,不稱作皇帝,可如果不能世襲,那不就是誰都可以坐天下了,一旦爭起來很難想象會有什麼好結果。

“大夫這不是戲言吧?若如此,天下必將大亂!”

秦晉正侃的興起,中堂外卻忽有嘈雜混亂之聲傳了進來。

“堂外何人無狀?”

“稟大夫,裴郎將未奉將令,又強闖帥堂。”

“哪個裴郎將?”

“楊將軍麾下裴嗣!”

頓時,秦晉就沒了與房琯神侃的心思,命人將裴嗣帶上來。

直覺告訴他,裴嗣如此無狀,無令返回新安,又強闖帥堂,一定與昨夜的大捷有關。

楊行本的行文軍報各處細節都交代的十分詳盡,但他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可一時又說不上來,而後房琯來訪,便又暫時放下此事。

裴嗣步入中堂,卻見此人衣衫不整又渾身帶傷,滿臉都是激動憤懣之色,幾處傷口包紮處甚至連滲出的血跡都是新鮮的。

“大夫,大夫……”

未曾說及重點,堂堂七尺之軀的裴嗣竟嗚嗚的哭了起來。

如此一來,反而把秦晉和房琯弄的糊塗了。

“有甚便說甚,爲何而哭啊?”

房琯對秦晉麾下的這些世家子弟是很有好感的,覺得這些人才是大唐將來的棟樑之才。

裴嗣抹了一把眼淚,哽咽道:

“末將此來就算拼了性命不要,也,也要爲那枉死的五千將士討回一個公道!”

裴嗣話音方落,秦晉登時就明白了,之前何以覺得楊行本的行文軍報有些不對勁,原來問題就在這裡。如此也解釋了,楊行本爲什麼進行如此周密的計劃和佈置,卻有意瞞着他,因爲這種計劃就算呈遞上來,自己也絕不會答應的。

只是雖然想明白了,秦晉卻又不能說破,看裴嗣這沖天的怨氣,想必他就是楊行本選中的棄子了。細細思量,楊行本看人還是很準的,裴嗣的能力和脾氣秉性確是十分合適的人選。

然則,秦晉卻認爲,楊行本還有更好的選擇,神武軍中人才濟濟,除了裴嗣適合的人物也絕非沒有……

裴嗣哽咽着把他所知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直指楊行本以戕害軍中同僚爲代價,不擇手段,只爲謀取軍功。

秦晉暗道:看來裴嗣也是個不肯吃啞巴虧的主,雖然身爲部將,卻如此指責上官,這已經是撕破臉的節奏。

現在擺在秦晉面前的最大難題並非追究某個人的責任,而是如何彌補因爲這次事件而生生割開的裂痕。這種裂痕在軍中絕對不容小視,而且又牽扯進了各家族的利益,如果處置不好,神武軍登時就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今日之事也使秦晉頓生警惕之心,世人全都以家族利益爲先,就算神武軍中的世家子弟怕也不例外。若要防患於未然,就必須拉出一支全心全意聽憑自己的人馬,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秦晉思忖之際,房琯先開口了。

“楊二此舉的確有失於公道。”

第九十章:波瀾又再起第二十七章:不知絆人心第六百零四章:兄弟鬩於牆第四百四十四章:千里有雄心第七百九十一章:得意之宰相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花開路轉時第九百三十二章:曙光已初現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第八百六十三章:公主抵洛陽第五百九十七章:胡將終成奴第六十八章:胡兒不知禍第五百一十五章:語驚朔望朝第三百九十一章:夜半又心驚第三百九十八章:民心不如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一帽收軍心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第九百八十三章:驚聞噩耗聲第二百五十五章:東市慘行刑第六十八章:胡兒不知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死志存心矣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二百三十章:相殘自有時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將計就計也第八百二十九章:心腹皆反之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瘋狂第四百零五章:老少有深談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兩軍初遭遇第三百四十五章:大使生暗心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難測第六百六十七章:跨海下揚都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兵鋒指南方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卡扎爾之亂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快哉神威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行商惹驚奇第七百六十三章:睚眥必有報第八百七十二章:大夫突遇刺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三百五十八章:過河見胡將第一千零三章:清丈土地也第一千六十二章:仲春遲改元第一千一十五章:相公力平亂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四百七十八章:法場救名將第一千零五章:故人再相見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四百三十八章:垣縣有急報第二百九十三章:死戰永不退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生機在此間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七百零二章:神威火牛陣第六百七十七章:永王傳死訊第五百七十五章:架在火上烤第五百一十章:夜半劫軍糧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二百九十六章:使君心不同第一百零八章:崔氏受折辱第五百零二章:大夫欲獻計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一百一十章:相公欲離間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五百二十章:危機陡然來第五百三十三章:城內有奸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薩出英雄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一百四十章:山雨欲來前第三百一十三章:彈指論朝局第三百五十三章:河北起波瀾第七百九十三章:民營發神威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七百八十章:河水低處流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可薩之盟約第六十七章:綿羊亦虎狼第一千七十章:意外之所得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濃煙滾滾來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十七章:兔絲附蓬麻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三百六十八章:烹殺劣胡兒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八百九十一章:陰雲正凝聚第九百九十二章:飛來橫禍也第五百三十一章:駭然竟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