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

“御史大夫就別打啞謎了,潼關軍報究竟是吉是兇啊?”

崔光遠急的有些失態,如果潼關方向傳來的也是噩耗,那麼連日來好轉的局面只會比以往變的更壞。與之相反,郭子儀雖然也面露關心之色,可也僅僅是關心而已,似乎對潼關的處境並不十分憂慮。

“潼關局面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難道軍報的消息再敗壞還能甚於此嗎?大尹何以如此沉不住氣?”

一連兩問,把崔光遠說的滿面通紅,這個郭子儀總是話裡話外,有意無意的嘲諷於他,以前每每都忍下了,今日卻不知爲何勃然而怒。

“郭子儀,難道潼關的安危,你就沒有半分關心嗎?萬一有變,我大唐社稷便岌岌可危了呀!”

他本來想質問郭子儀一番,可話一出口,卻又成了哀嘆連連。

秦晉見狀,趕緊出面打圓場。

“也許是郭將軍已經猜到了這軍報中的內容也未可知呢?”

崔光遠不服氣,氣鼓鼓道:

“某便不信,他能猜得出來,讓他說說,究竟是好,是壞?”

郭子儀淡然笑道:

“自然是好消息!否則御史大夫又何以如此氣定神閒?”

如此倒提醒了崔光遠,他這才覺得有幾分懊惱,也是關心則亂,竟然連最基本的察言觀色都給忘了。

意識到這一點,崔光遠立即收斂了怒容,如果繼續與郭子儀糾纏下去,丟人的只會是他自己。於是乎,安坐於座榻之上,不再說話。

帥堂中的氣氛經過崔郭二人如此一番攪合,反而不如先前那般緊張了,衆人的心情也跟着放鬆下來,都眼巴巴的等着秦晉將軍報宣之於衆。

“不要懷疑和擔心,的確是好消息。原潼關守將田承嗣率殘部向裴敬投降了!”

田承嗣投降了?

人人都以爲軍報不論是好是壞,潼關一定發生了惡戰,萬料不到竟是田承嗣投降了。

“那廝如何就投降了?”

有人奇怪問道,秦晉卻沒有說起具體因由,只詢問着,該如何處置田承嗣和他的殘部。

崔光遠立即說道:

“自然是收編厚賞,昭告天下,以收叛賊人心!”

秦晉聞言點了點頭,又轉向郭子儀以目光徵詢他的意見。

和這位御史大夫接觸了近兩月時間,郭子儀早就把秦晉的脾性摸的一清二楚,所謂詢問也好,羣策羣力也罷,都是做做樣子,切實核心的決定,必然在問話出口之前就已經有了。

只見郭子儀笑着反問:

“大夫已經有了決斷,末將還是藏拙的好!”

崔光遠暗自在肚子裡低估了一句,郭子儀這廝看似忠直,實際上真是個老滑頭。

秦晉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收斂,忽而用一種極爲嚴肅的口吻說道:

“田承嗣此人斷不可恕,必然取其項上首級,其部下**整編,化入神武軍各營……”

衆人立時打了個寒顫,想不到秦晉對叛賊的恨意竟如此之深,這麼做是否不夠理智呢?

崔光遠正琢磨着是否應該勸解一番,讓秦晉三思後在謹慎行事,不料郭子儀卻搶他之先,說話了。

“大夫三思,當此之時唐.軍勢弱,須得收攬人心,一旦殺了田承嗣,叛軍若之中再有變故,只會與朝廷死戰,而不敢投降。”

秦晉卻依舊堅持己見。

“旁人可恕,唯有田某人必死!”

衆人面面相覷,甚至有人在暗暗揣測,莫非御史大夫和這個姓田的有私仇?否則何以對這麼明顯的問題置之不顧,一意孤行呢?

秦晉當然有他的理由,可是卻不能宣之於衆。

在他所熟知的歷史中,田承嗣乃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赫赫有名又臭名昭著的人物,安史餘孽覆滅以後,他與多數安史舊部一樣,非但沒有被追究,反而做了魏博節度使。中晚唐藩鎮割據所倚重的牙兵,正是出自此人之手。

屢次挫敗唐朝對魏博軍的削藩後,一舉成爲各地藩鎮的領軍人物,開了節度使父死子繼的先河,致使唐朝天子詔命再也難處關中,煌煌盛唐再也沒有復起的機會。

正是出於對此人的警惕和厭惡,秦晉纔不理智了一把,決定一意孤行將田承嗣處死,一了百了。

奈何,秦晉的這個命令遭到了空前一致的反對,崔光遠在郭子儀之後也力勸秦晉三思而後行,田承嗣作爲投降朝廷的第一個安史叛軍中的重要軍將,是萬萬殺不得的,否則將會帶來極壞的影響。

而後,衆將也紛紛勸說,請秦晉三思而後行。

見到衆人的反對之聲如此強烈,秦晉也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決定,是不是真的有些一意孤行了呢?

“田承嗣的處置容後再議,對其舊部的置措卻是迫在眉睫的。”

郭子儀道:

“末將以爲,田承嗣舊部不宜留在潼關,一旦遭到叛軍猛烈攻擊,難保這些人不會生變,再度倒戈?”

“不如遷往長安,也好補充兵員缺口!”

一名軍中長史接着郭子儀的話頭建議,不過卻又遭到了崔光遠的反對。

“田承嗣殘部留在潼關不妥,遷來長安就更不妥了,眼下正是你死我亡的關鍵時刻,又怎麼能禍水內引呢?”

“大尹之見,當遷往何處?”

“這……”

崔光遠猶豫了,雖然他明白將田承嗣殘部留在潼關或者調往長安都是很不妥當的,但真要找個合適的地方卻一時間也沒有主意。

忽而,郭子儀卻有了主意。

“大夫,昨日觀邸報,陳長史仍舊在風陵關堅守,不若就讓田承嗣所部移駐此地,一來可以協助陳長史守城,而來可試探其究竟還有沒有反意。”

崔光遠眼睛一亮,覺得這的確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但又隱隱覺得哪裡有一些不妥之處,細細思量一番,終於省悟。

如此一來,豈非將風險轉嫁給了不顧生死堅持守住風陵關的陳千里嗎?陳千里雖然領着神武軍長史的差事,但軍中又有哪個不知道陳千里和秦晉之間那複雜的關係呢?陳千里曾是秦晉最爲倚重的部下,後來又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雖然秦晉最終在平安無事以後原諒了陳千里,但傷痕癒合以後怎麼可能沒有疤痕?兩個人之間的隔閡自然也就越來越甚,關係看似複合,卻早就貌合神離。

否則,御史大夫怎麼可能將親信部下放在風陵關這種棄子之地呢?

一念及此,崔光遠又有些鄙視郭子儀,這廝一定也深悉御史大夫與陳千里之間的複雜矛盾,否則也不會出這種主意。

然則,崔光遠敢篤定,御史大夫一定不會拒絕這個建議,因爲這麼做的確是對目下局勢最有利的選擇。換做是誰,做在秦晉的位置上,恐怕都難以用任何理由拒絕。

果不其然,秦晉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

潼關,一支人馬駐紮於關牆之外,關門緩緩敞開,幾個衣衫襤褸的軍將帶着數十名隨從魚貫入城。再一次進入潼關關城,田承嗣心緒複雜,眼見着隨處可見的火燒痕跡,不禁感慨萬分。

那一夜,田承嗣爲了儘可能脫身,下令在城中放起了大火,本以爲這座關城定然已經被燒燬大半,豈料竟然只是淺淺的過了一層火而已。

與之同行的神武軍校尉見他如此神色,便道:

“這可都是田將軍的傑作。”

雖然說話的口氣好似在玩笑,但田承嗣還是有些尷尬的苦笑了一陣。

“無奈之舉,無奈之舉,所幸沒有釀成大禍!”

那校尉哈哈笑道:

“說起來恐怕田將軍難以相信,那夜你們撤離之後,潼關竟天降大雨,短短小半個時辰就把本該熊熊而起的大火澆滅了。”

田承嗣愕然,他當然不會認爲這是哪校尉在故意說謊,因爲除了大雨之外,人力是萬萬不能熄滅那場大火的。

但他的面色很快就恢復如常,說道:

“朝廷天兵自有上天護佑,田某罪人,罪人!”

校尉也不作色指責,反而寬慰道:

“田將軍識得實務,又能棄暗投明,興許就沒罪了!”

大約半個時辰以後,田承嗣在帥堂內見到了僅靠突襲就打敗了他的人,裴敬。

然則,料想不到的,裴敬竟然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這與想象中大不相同。

“有罪之人田承嗣拜見裴將軍!”

剛一見面,田承嗣大禮參拜,口稱有罪。

裴敬等他拜下去之後就才虛扶了一把,笑道:

“田將軍深明大義,莫要妄自菲薄……”

田承嗣還要再拜,裴敬這回便將虛扶改成了用力扶起,手臂加了勁以後,生生把對方託了起來。

“田某慚愧,慚愧……”

兩個人客氣了一陣,又落座說話,竟像一見如故般。裴敬出身自河東裴氏,自幼有着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溫文有禮,一番刻意態度,更使出身草莽的田承嗣如沐春風,又自慚形愧。

“田將軍所部調往何處,還要等待天子詔命,這幾日不如就先在關城內好好歇息一陣,雖然條件不必從前,但總是酒肉管飽,不會受凍捱餓。”

說起受凍捱餓,田承嗣唏噓不已,他在風陵關下率攻不破,大軍很快斷糧,又得不到足夠的補給,最終吃盡了苦頭。

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亂攀咬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聞風便喪膽第三百八十二章:分進再合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七百二十四章:佈局心思深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動第三百一十八章:巧言與重金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泰西封之殤第四百七十五章:義士皆來投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內受阻礙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背板與新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抵達昏陀多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堅守終有報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清虛子進城第二百零二章:雪上又加霜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四百七十五章:義士皆來投第三百八十三章:矛盾難調和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第一千九十章:曹敦忽遇刺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東流第七百六十七章:虛張聲勢否第四百三十八章:垣縣有急報第一千零九章:獨孤倓求救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對話第三百六十四章:老少話軍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一千五十七章:兩尹俱惶然第十二章:沙場碎鐵衣第四百四十七章:天子逃長安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馬赫迪落網第五百一十四章:巧計下潼關第一百四十五章:構陷遭反坐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阿斯塔離營第五百零二章:大夫欲獻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四百零七章:私度使君意第一百七十四章:初心自難改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大戰已在即第一千五十章:伴君如伴虎第四百四十八章:官民盡投降第九十四章:徒有心事重第三百八十章:鄙視神武軍第八百五十一章:捷報入長安第六百零六章:內監表忠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崢嶸第一百五十二章:負荊戲碼足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將軍入王都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倉促定妙計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八百四十八章:將往何處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色厲內荏哉第二百八十五章:仿長史故事第一百九十二章:心生考校意第一千二百章:義商今西歸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六百九十一章:隱隱欲廢立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八百七十三章:活捉範長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丞相已親臨第一百四十五章:構陷遭反坐第五百一十八章:澄城將不守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三百八十七章:別有巧心思第九百七十五章:一人與天下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火驚天子第一千二十四章:消息動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三百二十七章:長史兼河工第六百六十五章:江南聞刀兵第十一章:胡去又復還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陷窘境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翻越焉支山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一千二百十一章:神秘的節奏第三百四十四章:血染灞河水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二百一十一章:天子慼慼然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一千七十三章:無意的對話第三百三十八章:乾坤乃倒懸第一百六十一章:初嘗失敗苦第四百七十一章:曳落河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此間有巧合第七百三十三章:晉王戲淑妃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氣又吞聲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