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

秦晉以弘農郡長史的身份發號司令,先允諾可以免去這些人的逃軍之罪,但從此刻起必須服從他的一切調度指揮。現場雖有五六千人,但應者聲音寥寥。

烏護懷忠怒喝一聲:“都聾了嗎?哪個沒聽見割了腦袋!”

那些旅率、校尉屍身上的血還未凝固,淌的滿地暗紅,觸目驚心。再加上這壯碩的胡兒一聲暴喝,逃卒們一個個只恐人後,紛紛表示,“俺們願聽長史君號令!”

很快,稀稀拉拉的喊聲逐漸演變爲五六千人的齊呼。

秦晉冷着臉,完全沒把這些人言不由衷的話當真。若是這等刀架在脖子上所發出的承諾可靠,天下事也就簡單的多了。

“回去,回陝郡去,本長史帶你們回去!”稍一停頓,秦晉還是鼓舞了一下人心,“天子已經拜哥舒翰爲宰相,老相公現在提兵出了潼關,本長史剛剛燒了崔乾佑的糧草,弘農叛軍就快山窮水盡了!”

“唐軍威武!”

“長史君威武!”

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句,衆人便也跟着齊齊大喊,落在秦晉的耳朵裡直覺滑稽可笑。他不再繼續廢話,該說的都已經說透了,現在該儘快往陝州去,如果能追上高仙芝,說不定還能說服他回防陝州。

崔乾佑部失了糧草,必然急於離開四面都是唐朝屬地的弘農,返回澠池去。自然,最近的一條路就是經由陝郡的驛道。如果高仙芝能夠趁機將他擋在陝郡與潼關之間,唐廷再派兵與之兩面夾擊,就算用的都是市井之兵,也未必不能一戰。

只是時間還來得及嗎?

這一日,秦晉的心總是在希望與失望間反覆搖擺。在剛剛得知高仙芝已經如歷史上一般燒掉了太原倉的所有物資後,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曾在瞬間攏上了他的心頭,但轉念間又重新振作,即便燒掉了太原倉,事情也未必一定會朝着不可收拾的局面發展。

不經意間,秦晉的眼光掃過了西南邊,卻倏地發現,遠山天際間竟瀰漫着滾滾煙塵,正在以一種肉眼能看得見的速度吞噬者灰白色的天空。

秦晉的動作萬衆矚目,在場的數千人也隨之一同忘了過去,逃卒中有人駭然喊了一聲:“山,山火!”

山火常在春夏之際爆發,山林間雪水化盡,裸露在密林地面上的乾燥枯葉,一星半點火星都能引燃,再借着春天的大風,半日功夫就可以點燃整片林地。不過,這等規模的山火在冬季卻極爲罕見。

河南府不少百姓還記得數年前熊耳山的那場大山火,燒的慘烈至極,熊熊大火着了整整七天七夜,最終是一場姍姍來遲的大雨才澆滅了漫山遍野的烈焰。

提及熊耳山的那場大山火,親歷者至今仍心有餘悸,多少百姓來不及逃出林間鄉里被大火瞬間吞噬,房屋和畢生的繼續也隨之付諸一炬,最後剩下的除了整片整片焦黑光禿的土地,就什麼都沒剩下。

此時此刻,西南方天際的那滾滾黑色煙團,正與那熊耳山大火初起時的勢頭一般無二。

這些逃卒們絕大多數都是在河南府所徵發,對熊耳山大火有着此生難以磨滅的記憶,知道大火一旦蔓延過來,人的兩條腿是絕對逃不過烈火魔爪的。

“山火來了,山神火神發怒,要燒死崔乾佑……”

“快跑,山火燒過來,誰都跑不掉……”

被聚在一處的逃卒們開始蠢蠢欲動,若這些人失去了理智而崩潰,幾百個騎兵未必能控制住局面。秦晉也暗暗心驚,他心驚的不是山火之恐怖,而是昨夜燒糧引發的山火竟然已經蔓延到如此規模,在數十里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隱隱間,秦晉忽然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麼,但一時又想不通透。看着蠢蠢欲動的數千逃卒,他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必須立即趕往陝州城。

一聲令下之後,擋在驛道上同羅部的胡兵閃開了開來,逃卒們不約而同向陝州城方向發足狂奔。這種情形遠遠超出了秦晉的預料,他沒見過山火,也不知道山火的可怕,但從這些逃卒們空洞而麻木的目光中,他卻敏銳的發現了其中流露出的恐懼和心悸。

如此正好,也省了他們的力氣,數百騎兵們就像驅趕羊羣的牧民,幾十成羣的在逃卒外圍遊弋,遇到有脫離人羣者便強力驅趕回去。

一路走,又一路收攏着陸續由陝州方向逃出來的唐軍士卒。當這些人聽說峴山方向起了大山火,也都不約而同的轉向,隨之往東北方的陝州城狂奔而去。也顧不得是剛剛從那裡逃出來的。

大約日暮時分,陝州城的城頭已經遙遙在望,至此,秦晉所部聚集驅趕的逃卒已超過萬人。鄭顯禮驅馬來到秦晉身側,疑惑道:“若高大夫放棄陝州,因何沒有焚城?”

秦晉也是心下疑惑,這的確有些不符合常理,既然連太原倉都燒了,陝州城還有留着的必要嗎?難不成還完好無損的留給叛軍?但不論如何,陝州城還未及燒掉是件好事,一座大城建起來不知要經過多少年,就這麼白白燒掉豈不可惜?

“走!到了城下便知因由!”

烏護懷忠領着同羅部還在驅趕逃卒,疏導他們往城西曠闊的空地方向而去,那裡是一大片農田,正好可以暫且安頓這些人。

不過,想法是好的,僅以數百人引導這上萬逃卒前進的方向已經很不容易,若想讓他們停下來,卻是休想。烏護懷忠只能率部繼續遊弋在逃卒外圍,一路又轉向陝州城北的黃河。

逃卒們顯然是想北上渡江,斷後的秦晉很快發現了這個苗頭,便立即命人揮旗示意烏護懷忠不必理會逃卒去向,只要他們不投叛軍,到哪裡去已經無所謂,想過黃河就讓他們過。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每每出人意料,就在秦晉打算放棄控制這些逃卒的時候,這支毫無秩序的逃卒大軍竟然堪堪停在了陝州城北的黃河岸邊。

直到秦晉也來到黃河邊時,才頓時恍然。原來,封凍的黃河早已被鑿開,渾濁的湯湯水面上漂浮着一塊塊巨大的浮冰,很是駭人。最前面的逃卒因爲後面的人還在向前擁擠,便如下餃子一般紛紛落入水中。

寬闊的黃河河面上只有一條窄窄的浮橋橫跨南北,極少數幸運的逃卒擠上了浮橋,沒命的向黃河北岸奔逃,彷彿過了黃河就會逃出生天一樣。秦晉鄙夷的一嘆,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當了逃卒往西南而去?

陝州城外到處都是秋收後空出來的農田,既沒了密林也沒有成片的蒿草,就算大山火再兇狠也燒不過來,真不知這些人究竟在害怕些什麼!

忽然間,烏護懷忠縱馬而來,手中還提着一個青袍官員,到了近前後又將他一把仍在地上。

“爾自說去!”

那青袍官從雪地上爬了起來,已是狼狽至極,頭頂的官帽丟了,身上的袍子也被扯出了口子,但他的臉上卻擠滿了僵硬而又諂媚的笑意。

“下官奉杜將軍之命,特來迎候天兵使者!”

秦晉愕然,不知這青袍官員是何意,但見烏護懷忠眼裡露出了揶揄的笑意,便又定住了心神,等着青袍官員道明來意。

“杜將軍仰慕安大夫多年,而今燕兵解民倒懸,棄暗投明,正當其時……”

聞言,秦晉一陣苦笑,怪不得烏護懷忠會有那種揶揄的笑容,原來竟又被當成了崔乾佑的叛軍。

……

明威將軍杜乾運被高仙芝留下來斷後,只等一切完畢之後,放火焚城,然後北上渡河,燒掉浮橋以斷掉崔乾佑叛軍的北上通路。

然而,杜乾運卻另有打算,眼看着東都陷落,名將紛紛敗北,這不正是敗亡前兆嗎?反觀安祿山的北地蕃胡大軍,勢如破竹,一月取東都,就算兩月下長安,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諺雲大難臨頭各自飛,如果這時還死死抱着唐朝的大腿,早晚有一天連命都得搭進去。

由此種種,留下來斷後這個倒黴差事,在杜乾運前來卻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正苦於沒有因由投效,而今不正可以獻城,獻橋了嗎?

杜乾運沒想到弘農郡的叛軍竟來的如此之快,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召集部下摸一摸底,對方便已經兵臨城下了。站在城頭上,杜乾運僅僅向新安方向看了一眼,便險些被嚇得腿肚子抽筋,上萬人的大軍山呼海嘯一樣席捲而來。很快,這些“逆胡叛軍”又直奔黃河上的浮橋而去。身在城頭上的杜乾運看的真真切切,暗道領兵的胡將果真不一般,竟直奔要害處而去,他現在被斷了後路,就算想跑也來不及了。

杜乾運不敢耽擱,趕忙安排了隨軍的親信書吏出城,去尋領兵的叛軍主將商談投降事宜。就算投降也得先談好了價碼,否則稀裡糊塗的便獻了城,萬一對方反悔又找誰說理去?

親信書吏奉令之後,出城便遇見了凶神惡煞一般的烏護懷忠,剛表明了自家主將有意投效安祿山,誰知對方竟不由分說將他提了便走。

從雪地上起身之後,那親信書吏才明白,戰馬上這個有幾分書卷氣的年輕人才是領兵主將!

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內受阻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神鬼臨護聞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兼容且幷包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暗流涌動中第一百四十八章:天子有昏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兵臨范陽城第七百零七章:重樓宮闕深第八百八十二章:紅菱在何處第四百八十九章:大夫驚失態第一百三十七章:敬酒變罰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計謀難識破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三十六章:誤救邊監門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丞相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終將有決戰第五百八十四章:立功且心切第七百九十章:洛陽有變故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戈爾幹決戰第二百六十九章:大使兩頭騎第一百零七章:心生玲瓏計第五百五十五章:勝利隱危機第六百七十一章:忽聞江南事第七百七十七章:內應會是誰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一千四十七:過家門不入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墮幻夢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亂臣賊子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敲山欲震虎第七百九十九章:俘獲尹子琦第六百三十八章:父子有矛盾第四百八十三章:天子慘吐血第七百六十二章:賊首成齏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兵鋒指南方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馬赫迪之計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第八百一十八章:輕敵終入險第七百七十一章:叛臣做使者第七百三十章:令狐做俘虜第六百四十九章:虛驚又一場第一百六十一章:初嘗失敗苦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返程遇馬匪第一百二十四章:殿上有危言第八百七十八章:攀咬出大魚第一百八十二章:反助楊相公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二百八十三章:再無龍武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背水一戰也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二百零八章: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五十九章:怪招馴烈馬第一百四十二章:此間有巧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移民實西域第一千一十二章:清丈土地難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四百二十九章:胡將生退意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心中有盤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危險層層疊第二百八十三章:再無龍武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風雲突然起第五百零八章:叛軍劫掠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風雲突然起第六百一十章:太上皇求封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木鹿城慘劇第六百九十一章:隱隱欲廢立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機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綢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意外遭遇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四百八十一章:感同顯真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釋放郭八郎第八百七十九章:在劫難逃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暗流涌動中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七百六十八章:石砲再顯威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六百六十四章:小吏難遮掩第一千五十六章:重振千牛衛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七百二十五章:初戰竟失利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四百三十一章:大破蔡希德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蔥嶺的巧遇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鋒指長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四百八十二章:大夫亦妄爲第二百五十七章:飛鳥出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