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

“魏相公與楊某素無交集,今日何以邀楊某同車而行呢?”

按照朝廷的慣例,宰相們是不得私相結交的,今日魏方進雖然極力淡化這種傾向,以免落人於口實,但楊國忠還是覺察出他的意圖。

魏方進此時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在狹窄的車廂內,揮袖拱手道:

“願與相公做一交換!”

“哦?願聞其詳!”

對於魏方進的直截了當,楊國忠也很是吃驚,想不到這個一向以溫吞水面目示人的老傢伙,居然也有猴急的一面,還是以往錯看了此人呢?魏方進呵呵一笑:

“魏某可助相公重登中書令之位,如何?”

說罷,魏方進眯起了眼睛,不再說話,靜靜的等着楊國忠的反應。

原本楊國忠只以爲魏方進乃是有事相求,卻萬沒想到,竟口出驚人之語,在愣怔了一陣之後,發出一陣大笑。

“魏相公倘若有如此能力,何不自己問鼎宰相之首呢?”

很顯然,楊國忠並不相信魏方進這番話,近日以來此人在天子面前屢屢露臉隱隱有取代自己的勢頭,因而他對其乃是抱着濃濃的防備之意。

魏方進則微笑如常。

“魏某並無半句虛言,宰相之首雖然位高權重,卻是高處不勝寒,魏某尚有自知之明,難以承受如此重壓酷寒!”

這句話讓楊國忠頓時生出了些許共鳴之意,誠如魏方進所說,宰相之首固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卻也是千夫所指的靶子,但有人想要上位,一定會將矛頭對準了他。楊國忠當初在宰相之首的位置上,雖然享受着無上的權威,卻也時時刻刻在防備着心有覬覦之人,並且打擊這種人時也毫不留情,必然取其性命,滅其家族,如此數年下來,得罪的人不勝枚舉。

現在想想都覺得那幾年間,真是時時刻刻都處於危機之中。但人就是這樣,畢竟宰相之首的權力太大了,其所帶來的誘惑,早就遠遠的超出了有可能付出的慘痛代價。所以,百官們就像飛蛾撲火一般,明知前方光亮的地方處處陷阱,但仍舊不管不顧的一頭撲了上去。

“楊相公,楊相公?不知魏某所提之議如何啊?”

魏方進一陣急促的歡呼將楊國忠從失神中拉回了現實。

“甚?”

由於短暫的失神,楊國忠並沒有聽清楚魏方進的提議,便低聲又問了一句。不管有多麼防備,他此時已經相信了三成。

“魏某已然向天子提議在敵前各道設置戰時行轅,還請相公襄助一二。”

楊國忠反問:“戰時行轅?聖人豈能答應?”

他雖然不是什麼治政,治軍之才,但也絕不是庸人蠢貨,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弊端,軍政財權集於一身,比之邊鎮的節度使絲毫不差,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在朝廷腹地設置了節度使,只不過換了個名目而已。

以天子對權力的謹慎,又怎麼可能答應這種建議呢?放眼滿朝的文武,天子又怎麼會對其中任意一人如此信重呢?退一萬步講,就算天子真的有如此信任之人,此人久握重權,長此以往,誰又能保證不會是第二個安祿山呢?

去歲年末,秦晉曾上書天子,尖銳的指出唐朝管制混亂,墨敕斜封比比皆是,反而律令之官卻淪爲毫無實權的花架子。

拋開對秦晉的偏見不說,就連一心專權的楊國忠都對此深以爲然,魏方進現在如此提議,不是自討苦吃嗎?

他雖然對中書令的位置垂涎欲滴,也對高仙芝恨之入骨,但也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凡是會擼天子鬍鬚的事,就算借給他八個膽子也是萬萬不敢的。

然而,魏方進卻胸有成竹的笑了。

“楊相公放心,天子一定會答應的,只要楊相公不從旁掣肘,魏某就感激不盡了!”

這番話倒讓楊國忠徹底愣住了,他還以爲對方是要自己爲其火中取栗,哪想得到人家根本就用不着自己動手幫忙,所謂襄助云云不過是好聽的客氣話而已。

念及此處,楊國忠心中五味雜陳,不用自己火中取栗,誠然是免去了大麻煩,但同樣也預示着,自己的地位在朝廷上或天子那裡,仍在日漸衰落。

以魏方進的口氣,這件事他幾乎可以穩穩的獨自運作而成,楊國忠所需要做的,僅僅是袖手旁觀而已。

不反對就是幫忙,魏方進的提議若隱若無的的刺激了楊國忠脆弱的自尊心,但他又一時間無從發泄,頓時覺得索然無味。

不過掃興歸掃興,楊國忠還沒蠢到徹底被情緒左右了自己的決定,既然如此答應魏方進又有何妨?他既不需要付出什麼,又可以坐享其成。

至於魏方進這老傢伙,將來有機會再將其拉下馬,狠狠的一腳踩得他永不得翻身。

到了興慶宮,兩人下車後整肅衣冠在黃門的引領下,往天子所在的便殿而去。

楊國忠和魏方進都是奉詔入宮,天子如此急招宰相,顯然是有要事相商。直到與天子見面以後,楊國忠才知道,天子如此急急召見,所爲的正是設立戰時行轅一事。

“臣楊國忠……”

“臣魏方進……”

“.…..拜見皇帝陛下無恙!”

兩人異口同聲,鄭重大禮。

李隆基示意二人入座之後,開門見山的就提出了幾日的議題。

“魏卿建言,朕深以爲然,只是另立官署,卻不是小事,不知魏卿可有具體的章程?”

魏方進向李隆基的上書中僅羅列出了大致的方向,真正的細則卻只能詳加商議才能定奪。

對此,魏方進似乎早有準備一般,竟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奏章,恭敬的雙手奉上。

“臣側夜籌劃,所有建議細則全在其中!”

李隆基當即大喜,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又贊魏方進盡心國事,侍立在側的宦官將魏方進捧着的奏章接了過去,又放在了天子的御案之上。

李隆基滿面笑容,也不急着去看魏方進上書中細則,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楊國忠。

“楊卿可有建議?”

楊國忠和魏方進早有妥協,自然連聲贊同,又免不了對李隆基稱頌聖明。

李隆基年老,精神不濟,具體的事務細節,他不願過問,唯一要掌握在手的,就是戰時行轅的觀察使,必須出自宮中所信任的宦官,否則一切籌謀就都是事與願違的空談。

“此事關乎國命,在觀察使人選上,兩位愛卿可有建議?”

若再以往,李隆基斷不會就人事任免詢問臣下,但此一時彼一時,他卻還要做出虛心聆聽的樣子,以使臣下對自己死心塌地。

魏方進忽而起身,躬身道:“觀察使執掌甚重,請天子聖裁!臣還以爲,當此之時,可在河東、河北、都畿三道分設行轅。”

倘若行轅一旦設立,舊有的地方格局就會被打破,邊鎮節度使都要聽憑行轅觀察使的差遣,如此一來失去了財權的節度使就像是一支被掐住了脖子的老虎,再也翻不起風浪。

而觀察使則一躍而取代了節度使,成爲地方最高的監管軍政的長吏。且戰時行轅乃臨時性設置,一旦平叛完成,便可隨時裁撤,順理成章的避免了尾大不掉的潛在威脅。

李隆基沉思了片刻,便已經有了三行轅最合適的人選。

“草詔……以內監景佑爲河東道戰時行轅觀察使,張輔臣爲河北道戰時行轅觀察使……”

景佑一直在秦晉軍中任監軍,又向來勤勤懇懇,李隆基認爲此人雖然有些傾向於秦晉,但宦官畢竟是天子家奴,親疏遠近自然而然的擺在那裡。至於困在太原的張輔臣,正好可以讓他到河北去節制封常清的人馬。

封常清畏罪而走,一直是李隆基的心病,雖然在河北道立了些功勞,但也必須給他重新套上轡頭。

說到此處,李隆基思忖了一陣,雖然又輕輕點頭,好似下定了決心。

“河洛戰時行轅由魚朝恩爲觀察使,包括潼關人馬,一體節制!”

就在李隆基口述的同時,楊國忠也提起筆來,開始草擬詔書。身爲宰相之一,草擬詔書是他的本職工作,只是在天子面前寫就詔書還是頭一遭i!

但天子有所命,既然讓他草詔,那就必須乖乖遵從,由此也可見天子對此事心急到了何種地步。

草詔完畢,李隆基又在御案上翻出了秦晉的上書,其中有爲軍中上下請功的奏章,也有舉薦地方賢良的奏章。

秦晉所請有功之人,李隆基一概詔準,命魏方進按照朝廷律令從重敘功議賞。而對秦晉保舉的地方賢良,則讓魏方進和楊國忠共同商議。

讓皇甫恪接任絳州太守,這實在大出楊國忠意料之外,一旦外部威脅消失以後,秦晉與皇甫恪之間的結盟也必將隨之瓦解,可秦晉又保舉此人爲絳州太守,實在匪夷所思。至於慈州太守的人選孫安平只是個長史,原本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更與秦晉和神武軍沒有多少瓜葛……

楊國忠猶豫着,該不該附議,魏方進卻再度躬身道:

“臣愚鈍,請天子聖裁!”

第六百零六章:內監表忠心第八百二十章:刑場重說教第一千九十五章:捷報至長安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大斗拔谷也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第七十七章:演練爲獻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葛羅祿之眼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朝廷有使者第六百二十四章:大夫生負疚第一千二百十六章:成功的談判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七百三十二章:回紇難脫身第八百六十九章:蟲孃的爭執第七百零四章:敗訊動長安第九十八章:走馬夜長安第四百零三章:天子心難測第五百九十七章:胡將終成奴第一千四百七十章:連吃閉門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三百八十六章:使君戲使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折辱再加身第一百五十七章:胡馬擒飛將第五百一十一章:輕敵至兩敗第九十章:波瀾又再起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發難也第五百八十七章:敗於野蜂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父子決生死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難洞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禍根已深植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五百一十三章:設計賺城門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東流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戰場生退意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五百九十七章:胡將終成奴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將軍入王都第九百四十章:黑煙滾滾來第九百七十八章:執着第五琦第七百七十章:蠢上再加蠢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二百四十九章:相公有心虛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甘州之敗北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五百六十章:詭計借鼠兵第六百零九章:天子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九章:狼狽再爲奸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意外之機會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九百一十三章:宰相的決心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四百零六章:家奴入軍中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大食有來使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羅王子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第六百四十章:惡意滾滾來第二百三十四章:再有大變故第一百六十二章:抽籤定生死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三百五十二章:世事難料也第四百九十章:宰相又反撲第六百二十七章:身在夢中邪?第一千八十八章:飛來橫禍也第一百一十四章:聲名傳坊間第一千二十一章:風雪行惡事第六百五十五章:相由心生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動終得報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六百七十五章:永王的覆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七百六十八章:石砲再顯威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鋒指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晉王戲淑妃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九百六十章:不平難相助第二百五十七章:飛鳥出囚籠第八百九十六章:胡營遭夜襲第一千一十七章:兔死狐難悲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一千二百十七章:驚魂一夜間第二百二十四章:門下再敢戰第一千五十八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難再有擎天第五百三十三章:城內有奸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功虧一簣哉第四百二十章:兵臨絳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機第七百四十一章:兩軍硬碰硬第六百八十四章:暴雨將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