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

“使君若有吩咐,但說就是,崔煥雖然能力微薄,力所能及也絕不會推辭!”

秦晉鬆了一口氣,他如此耐心的與崔煥牽扯,等的就是這個態度。他深知高仙芝對自己和神武軍有着極深的偏見,以目下的形勢,任何辯解都是徒勞的,因而也只能從高仙芝身邊的人下手。

這個崔煥出身自博陵崔氏,又是爲數不多的深得高仙芝信任的官員,如果能讓此人爲自己和神武軍與高仙芝溝通,想必也一定會容易的多。

“高相公對秦某一直存着諸多誤會,秦某雖然不屑辯解,但影響了兩軍之間的合作就不是私事,便不能再置之不理了。”

“使君有意與高相公盡釋前嫌?如此崔某不自量力,願爲使君做說客!”

秦晉苦笑道:

“盡釋前嫌自是秦某所願,然則難比登天,只要不影響兩軍的溝通配合就好。倒不用崔兄特地說些甚,只要將在河東城看到的如實相告高相公就足夠了。”

秦晉忽然不以官職與崔煥相論,這讓崔煥大是動容,連忙稱不敢當。秦晉卻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苦笑道:

“秦某做這個郡太守,在世人眼中何曾名正言順了?不是當秦某以倖進惑言巧得,就是狼子野心……若不論官職品秩,秦某倒覺得崔兄誠懇直率,是個值得相交的人。”

秦晉這番話絕非做作,崔煥雖然有耿介之處,爲人棱角分明,但卻絕不是那種頑固偏激之人,一旦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便會毫不顧忌的加以承認並改正。如此正顯出了他的待人以誠和直率。而且,崔煥出身世家大族,有着良好的教育,在這種加成之下,他的個人氣質於旁人的感官也就愈發的好。

只是崔煥卻臉色一紅。

他本人比秦晉大不了幾歲,通過短短一天的接觸,已經可以肯定,此人的能力絕對在自己之上,如果傳聞中那些功勞是真的,做這個馮翊郡太守除了年資淺薄一點外,絕對是綽綽有餘的。既然對方肯誠心相交,自己若一再謙辭,也就過於做作了。

“崔煥虛長使君幾歲,至今卻一事無成,汗顏,汗顏。”

“崔兄何必妄自菲薄,非崔兄不能也,而是時也運也。”

秦晉只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時勢和運氣誠然有些過,但這種開脫,也在無形中拉近了與崔煥之間的距離。

閒扯了一陣,崔煥和秦晉又就當前的形勢,從河東道一直說到了整個天下大勢。而秦晉無論在提及地方抑或是朝廷的方略,總能有其獨到的見解。

就眼前形勢判斷,唐.軍也許還會遭到重創,但總體而言,局面一定會越來越好,朝廷所需要的只有時間,隨着時間的推移,安賊叛軍必然會走下坡路。

“.…..所以,朝廷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要做好在三五年內長期作戰的準備,切不可急於求成,否則一旦失利,只怕平亂之日又要推遲三五年……”

原本崔煥以爲一定會從秦晉的口中聽到一些激進的看法,因爲從秦晉用兵中表現出的自信,根本就看不到一絲一毫的不利情緒。可秦晉的這番話出口之後,他才驚覺,這個年輕的郡守居然與高仙芝的判斷如出一轍。他一度還以爲高仙芝過於悲觀了呢,現在看來,也許是他過度的盲目樂觀了。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崔煥忽然心中一動,緊接着就是冷汗直流。他想到了另一點,朝廷上下一定有許多人都和自己一樣盲目的樂觀,如果不能清醒的認知局面,那麼做出的決斷也就一定會出現偏差,萬一……

這種想法讓崔煥心驚還只是開始,秦晉接下來要說的對他而言,已經不能單單用心驚形容了。

“安賊叛亂造成的影響之深,恐怕今後百年也未必能夠消除,各地藩鎮都會有樣學樣的與朝廷分庭抗禮,安祿山和史思明即便身死伏法,其身後仍舊會有人前仆後繼,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

崔煥的年紀與秦晉相仿,而且其本人也頗爲開通,秦晉覺得自己這番話就算不能得到他的認同,也必然會引其深思。

秦晉猜測的沒錯,他雖然說的很是簡單,但崔煥沉思了一陣,此前臉上的笑容已經徹底消失不見了。

藩鎮自重與朝廷分庭抗禮這種事情況未必是危言聳聽,各地節度使身兼軍政財權,除了掌兵以外,既可以干涉地方政事,又對地方錢糧有着優先處置的權力,自從安祿山開了這個以邊將造反並一舉攻佔東洛陽的惡劣先例之後,恐怕“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想法又會在大唐死灰復燃。一旦這種想法蔓延開去,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其本當擁有的威嚴,成了兵強馬壯者共逐之的鹿。

想到這些,崔煥直覺身體如墮冰窟,一身的冷汗居然浸透了衣衫。

“難道,難道就沒得救了?”

他覺得秦晉所說的並非危言聳聽,而現在朝廷的遠慮近憂也不全然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瞭,換言之,就算在年內幹掉了安祿山和史思明,平定都畿道與河北道地方,惡劣的影響已經造成,若想輕易消除,豈能是旦夕可成的?

尤其天子老邁,不知有幾年可活,一旦駕崩,對唐朝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秦晉搖了搖頭,他雖然有着比時人多了千年的見識,但也不認爲自己有逆天改命的能力,唐朝目前的危局誠然有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危機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各種複雜因素的合力之下,絕不是開一道方子就能治好一種病那麼簡單。

“唉,秦某也只有四個字。”

崔煥忙追問道:

“是哪四個字?”

“積重難返!”

聞言之後,崔煥的身體似乎泄了氣一般。

“真是沒得辦法了,大唐盛世難道真要就此一蹶不振了嗎?”

崔煥突然意識到,自此以後,他可能要接受一個外憂內患,逐漸走下坡路的唐朝,可骨子裡的驕傲,又怎麼能夠容忍這種巨大的落差呢?

中堂內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靜,秦晉輕嘆一聲,打破了幾近凝固的空氣。

“這些都是後話,當務之急該當如何平亂纔是,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當世罕見的勇悍胡將,擊敗他們並不容易。”

秦晉又暗歎一聲,他還沒說已知歷史上的唐朝還曾國都陷落,無數宗室爲之蹂躪慘死呢,不知那時崔煥又該當作何感想。

不過,以目下的情形推測,潼關爲高仙芝駐守,楊國忠也不像前世那般的深受李隆基重用,況且自己和神武軍又在河東開創了新局面,長安陷落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已經降到很低了。

“天一亮,就動身返回潼關,崔煥定向高相公陳明河東道局勢,使之與使君傾力配合,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徹底蕩平逆賊胡寇!”

秦晉看着崔煥,情知他想的過於簡單和理想化了,高仙芝或許可以諒解神武軍的冒險舉動,而與自己做有限的配合,若想通力只怕沒那麼容易,恐怕朝廷上天子和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會坐視不理。

但看着崔煥像在絕望中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般,秦晉猶豫了,索性就不去打碎他最後的希望,畢竟存着希望要比絕望來的好。

只是對於崔煥這等人堪比皇天后土的大唐朝廷,對秦晉而言不過是個故紙堆中的符號而已,自從見識了它的諸多醜惡嘴臉以後,那最後一絲殘存的好感都已經被掃進了垃圾桶裡。秦晉所要做的,並非僅僅爲了唐朝,至少當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或許可以綿薄之力,避免或者阻止這個廣大區域下的國家政權滑向深不見底的深淵,不論這片土地姓李抑或是姓趙……

因而,相比較之下,秦晉並沒有崔煥那種感性的絕望,反而十分務實。這也是支撐秦晉所有作爲的底層因素之一。

“也好,現在高相公當已經收到了秦某的書信,對神武軍的佈局也有了初步的瞭解......”話到此處,秦晉忽然話鋒一轉,“崔兄回去以後,在絳州戰事未見明朗之前,請萬勿提及皇甫恪將計就計之事。”

崔煥驚訝問道:

“何以瞞着高相公?使君可是在擔心?”

秦晉知道崔煥誤會了,擺擺手低聲道:

“高相公一心謀國,秦某不曾有過一刻懷疑,秦某不相信的是高相公身邊之人,消息一旦有所走漏,後果不堪設想。秦某不能拿數萬**將士的性命做賭注!”

崔煥再次默然,難道高仙芝的身邊果然有奸細嗎?

其實奸細到未必,只是高仙芝身邊的人背景複雜,各有後臺,保不準某些人會以私利做出什麼令人瞠目結舌的髮指之事。所以,秦晉才說自己冒不起這個險。

秦晉也不隱瞞,將這些擔憂一五一十的都說了出來。這不但沒讓崔煥心下放鬆,反而更加沉重了,秦晉說的沒錯,有些時候自己人掣肘,反而比敵人造成的危害更甚!

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七百一十五章:夜色涼如水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賢才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五百零一章:君臣雙淚垂第十六章:誅殺賣國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亂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將軍絕命書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八十二章:衣沾不足惜第七百七十四章:清虛說趣事第四百八十四章:蟲娘傷心思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二百二十四章:門下再敢戰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三百二十章:肅反捲風潮第一千七十三章:無意的對話第九百七十五章:一人與天下第一千三十六章:危機露真容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三百九十五章:風雨將欲來第九百七十六章:大將軍之殤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三百二十六章:爲民穿新衣第二百三十八章:從此換門庭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暗流涌動中第七百零八章:毒婦生惡念第九百八十八章:觀摩有感觸第五百二十九章:決戰終開端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阿布的財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優素福之劫第三百四十章:監軍施詭計第七百六十三章:睚眥必有報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機如形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暴雨催憂鬱第七百八十二章:秦琰的不滿第六百六十二章:共商甘露殿第六百四十九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父子決生死第七百八十六章:子琦存死志第一千七十二章:慧眼識英才第六百九十九章:舉薦第五琦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意外來獻城第二百五十七章:飛鳥出囚籠第九百六十八章:意外之驚喜第八百七十九章:在劫難逃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五百六十三章:困獸決死戰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一百三十五章:欲靜風難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遷都避災禍第三百三十八章:乾坤乃倒懸第一千二百十一章:神秘的節奏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骨肉難還鄉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四百八十章:波瀾平又起第一百六十一章:初嘗失敗苦第七十六章:君臣起爭執第三百四十二章:驅虎吞狼計第六百二十一章:一響震四方第一千一百二十章:俘虜抵京師第十四章:唐兵半不歸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親王自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小荷尖尖角第九百六十九章:路上有麻煩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戰解危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七百一十八章:敗兵覓無蹤第一千四百六十章:與王子之談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難分辨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天公偏作美第二十二章:燕兵夜引弓第八十四章:勇闖龍武軍第二百七十八章:觀刑人攘攘第三百二十章:肅反捲風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甘願做鷹犬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甘州之敗北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暗流涌動中第四百九十三章:原來是虛驚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計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四百九十四章:滿城鬧風雨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較量初失利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六百零九章:天子的建議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難再有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