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斷皇甫後路

“出了人命,還是得殺人!”

聞言,秦晉的眉毛挑了兩下,以前他只知道皇甫恪麾下的軍卒都是嚴守軍紀的,如何近來行爲如此反常?

“殺人者償命,其餘人等亦要從重論處!”

秦晉改變了主意,原本只想按律處置,但現在看來事情並不像表面那麼,如此就別怪他辣手無情了。

“這麼做,難保會激怒皇甫恪,萬一,萬一他再投了安賊?據說,皇甫恪對安賊的使者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杜甫憂心忡忡的勸解着秦晉,他認爲在表面上處置一下,對各方都有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就可以了。因爲此刻維持現狀纔是重中之重。秦晉這麼做會不會有些衝動了?

“子美兄太懦弱了,難道你就不覺得,這是皇甫恪在試探我們嗎?”

“試探?”

杜甫一臉懵懂的望着秦晉,不明白皇甫恪要用這種無聊至極的方法,試探他們什麼?

“對,在試探神武軍的底線!皇甫恪不是個省油的燈,他雖然對安賊沒有好感,對神武軍也未必有好感,說到底,威脅着兩軍之間唯一的干係,就是約定好每月一‘送’的糧食。”

眼看着第二次“送糧”的日子就到了,皇甫恪突然間一反常態慫恿部下在同州城鬧事,自然是想激怒秦晉,然後秦晉在憤怒之下了重手懲治,皇甫恪就可以趁機與之翻臉,以作討價還價的資本。

聽了秦晉的分析,杜甫跺腳道:“使君既然知道這是皇甫恪的陰謀詭計,因何還故意上鉤啊?”

秦晉轉而冷笑。

“秦某就是要入皇甫恪彀中,就是要讓他翻臉,看看他這張臉翻過去以後,再如何翻回來!”

杜甫大驚失色,不知道秦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總有種不祥的預感時刻要從腦子裡擠出來。

“難道,難道使君要開戰?”

現在杜甫最怕的就是秦晉不滿於兩軍僵持的現狀而貿然開戰。實際上,在杜甫看來,維持現狀纔是最明智的選擇,皇甫恪戰意不強,又無必反之心,之所以造反還是奸人崔亮詭計所致,只要加以時日不愁此人再次歸降朝廷。可是如果開戰,雙方激戰一起,再想從容談何就難了。

再者,只要打仗,到頭來遭殃的還不是百姓?屆時,馮翊郡這夢幻泡影一樣的繁華景象真就成了曇花一現了。

所以,杜甫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有必要阻止秦晉開戰。

“使君萬不可輕啓戰端啊,戰亂一起,馮翊郡這大好形勢將毀於一旦。”

由於情緒激動,杜甫的聲音便不自覺的提高了,一聲使君驚得左右百姓回頭看向這一老一少兩位。

百姓們看清了奇談怪魚原來出自身穿布衣的一老一少,都不禁嘲笑他們。

“豬肉攤子上要搭臺唱戲嗎?哪裡來的使君,明府……”

“就是,就是,使君明府能來吃豬肉?俺還說天子擺駕親臨呢……”

在衆人充滿鄙夷和嘲諷的目光中,秦晉和杜甫付過賬以後落荒而逃,既然被人當做了怪物,他們自然也就失去了相對平靜的環境來討論軍政問題。

秦晉沒有向杜甫解釋具體原因,只交代他必須重處那些鬧事的軍卒,一個都不能輕饒。

當日,三顆血淋淋的首級就被掛在了同州城東門的旗杆之上,其下張貼布告,三個賊人當街毆打百姓致死,處梟首執行,以儆效尤。至於剩下幾名幫兇在鞭笞之後,全部關入大牢,監禁到死!

杜甫本想關一陣子就可以放了,但秦晉卻認爲,饒了這些人的性命已經是手下留情了,絕再不能再手軟,於是便提出了這個監禁到死的建議。總而言之,就是這些人即便不死,也要在大獄裡度過餘生了。

次日一早,盧杞攜裴敬求見秦晉。秦晉一反常態,接見了被投閒置散的裴敬。

裴敬在郡守府中佐吏的引導下往後堂而去的路上,心中不免砰然興奮,原本只是想碰碰運氣,想不到使君居然肯見他了。這是個好兆頭,沒準今日見面之後,就可以重返軍中了。

寒暄落座之後,秦晉直接提起了皇甫恪得寸進尺的問題。盧杞憤憤然道:“皇甫恪不知進退,大不了和他決死一戰,徹底打敗朔方叛軍,擒了皇甫老賊,看他還猖狂不猖狂!”

盧杞說的當然是氣話,秦晉的策略他再瞭解不過,保持現狀纔是根本。但總這麼示好就等於示弱,皇甫恪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覺得吃定了神武軍,因此才這麼肆無忌憚的行事。

“使君,末將以爲,此時不宜與皇甫恪開戰,應該在開戰之外另尋辦法,讓皇甫恪受到教訓!”

秦晉點了點頭。

“這也是秦某今日見你的原因!”

聞言,裴敬喜出望外,激動的心臟幾乎要從胸膛裡蹦了出來。他兩次連累神武軍險些跌入絕境,恨不得立即就有一次能夠一雪前恥的機會,就算刀山火海也願意去。

“皇甫恪不足爲懼,斷了他的後路,自然就無法猖狂!裴敬,你敢代秦某去一趟蒲津嗎?”

裴敬稍一愣怔,繼而又決然道:“使君有命,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秦晉又道:“蒲津現在算得龍潭虎穴,但也不至於赴湯蹈火,這個艱鉅的重任,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使君之意,讓裴二以密使之名去刺殺皇甫恪?”

如果是這樣,且不說在重重護衛下,燒掉皇甫恪的機率有多大,即便裴敬成功刺殺了皇甫恪,也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縱使盧杞再冷血,他和裴敬畢竟有着多年的情份,不免有幾分惻然。

裴敬卻哈哈大笑,笑的流出了眼淚。

“只要能一雪前恥,死亦無憾!”

“你們兩個都想歪了,我從來都沒打算刺殺皇甫恪。裴敬去蒲津乃是以朝廷使節身份與皇甫恪談招安條件的,不過須得順便教訓一下安賊的密使……”

裴敬與盧杞俱是一驚,繼而又喜形於色,如果能夠成功殺掉安祿山的密使,皇甫恪以之爲籌碼的後路自然也就斷了,到那時只有乖乖與神武軍合作一條路可走。

“皇甫家與裴家累世交好,皇甫恪素來以重情信義聞名,裴敬此去當無大礙!”

盧杞數着皇甫家與裴家交好的往事,覺得讓裴敬去蒲津的確是個好主意,只要不是對皇甫恪人身造成威脅,皇甫恪勢必不會殺掉世交家中的後生小子。秦晉自然也是出於此種考慮,才重新啓用了裴敬。

這段時間以來,秦晉之所以一直將裴敬投閒置散,並非是要放棄裴敬,而是要讓他痛定思痛,意識到自己的弱點究竟在哪裡,往後纔不會重蹈前車之鑑。

……

長安京兆府,韋濟正了正衣冠,大踏步進入正堂,一衆佐雜官吏早已躬身候着,等待長吏訓話。然則,韋濟卻只淡淡說了一句:“自今日始,諸位就要在韋某麾下做事了,都下去吧,各歸各位!”

新任京兆尹態度不明,心不可測,一衆佐吏官員都心有戰戰,忐忑不安。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京兆府內也一如朝堂,前任長吏去職,府中格局自然也要有所改變了。

其實,韋濟早有打算,京兆府的差事不好做,頭上各方勢力角逐,若是深陷其中必然免不了焦頭爛額,因此攬權不如放權。再者,這個差事是秦晉花了數十萬貫錢爭取到的,自然就要受人之惠,忠人之事。

韋濟從不認爲自己是秦晉的親信,在他看來兩個人是可平視而論的。既然自己領了秦晉的好處,接下京兆尹的差事,就必須達成秦晉所願,全力爲疏浚鄭白渠奔走。

而疏浚鄭白渠,頭一個繞不過的就是政事堂。只是,他入主京兆府使得楊國忠計劃落空,又必然會橫加阻擋,這就需要想一個萬全的法子,使楊國忠的阻力降到最低。

這也是連日來一直使他鬱悶不堪的問題所在,思來想去也只能從一方面入手。首先,楊國忠是個可以收買的人,他本身而言並沒有無法反覆的底線,只要得利的誘惑足夠,此人必然會乖乖入彀。

可是,要想從疏浚鄭白渠這件事裡,給楊國忠尋一個無法拒絕的好處,又實在讓韋濟傷透了腦筋。

韋濟從不認爲自己是秦晉的親信,在他看來兩個人是可平視而論的。既然自己領了秦晉的好處,接下京兆尹的差事,就必須達成秦晉所願,全力爲疏浚鄭白渠奔走。

而疏浚鄭白渠,頭一個繞不過的就是政事堂。只是,他入主京兆府使得楊國忠計劃落空,又必然會橫加阻擋,這就需要想一個萬全的法子,使楊國忠的阻力降到最低。

這也是連日來一直使他鬱悶不堪的問題所在,思來想去也只能從一方面入手。首先,楊國忠是個可以收買的人,他本身而言並沒有無法反覆的底線,只要得利的誘惑足夠,此人必然會乖乖入彀。

可是,要想從疏浚鄭白渠這件事裡,給楊國忠尋一個無法拒絕的好處,又實在讓韋濟傷透了腦筋。

第四百八十章:波瀾平又起第一千二十三章:事起突然間第八百一十七章:火燒豺胡營第八百八十七章:太子岌可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第四百四十一章:老將欲求戰第四百七十三章:善惡終有報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戰解危機第六百八十章:炎涼冷暖哉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第八百六十五章:範長明現身第四百零六章:家奴入軍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六百三十章:宰相自領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隱伏如深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蘇撒定長策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第四百六十九章:利器顯神威第八百一十二章:昏昏僞朝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敗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四百零七章:私度使君意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一百八十七章:郎將出糗時第四百二十九章:胡將生退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監國心意亂第六百四十一章:公主欲質問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一百零七章:心生玲瓏計第一千一百二十章:俘虜抵京師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子傷舊誼第一千八十七章:輕信於斯人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三百五十九章:雙管齊下也第四百四十九章:忠奸難分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決戰一念間第四百零二章:韋濟生野心第五百四十一章:殺盡譁變卒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自作孽難活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一千一十章:終以怨報德第八百三十章:生懼欲遷都第四百三十四章:危機隱然現第八百九十一章:陰雲正凝聚第八百六十八章:太白再現身第二百七十三章:報仇終有期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丞相審犯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隊正有謀劃第八百四十八章:將往何處去第五百七十五章:架在火上烤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秋風亦蕭瑟第七百一十七章:步步皆爲營第四百三十一章:大破蔡希德第七百章:忽聞捷報至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三十萬流水第八百一十三章:醜態千百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戰場無生死第二百三十二章:蠢貨不自知第三百五十五章:**欲出擊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八十八章:老謀藏機深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還長安第六百五十六章:宰相的忌憚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九百六十九章:路上有麻煩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來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嘆第三百四十四章:血染灞河水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良將膽氣壯第十五章:風雪將欲來第一千五十五章:廢太子現身第八百八十七章:太子岌可危第六百四十六章:亂起突然間第八百七十三章:活捉範長明第九十五章:父子不相愛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禍根已深植第七百九十一章:得意之宰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六十六章:胡兒非良馬第九百六十一章:因緣巧從軍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將轉移第三百三十九章:燕相傳訊息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須嘗第二百三十六章:使君不止禍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襲第六百七十六章:義士欲求死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兩軍有博弈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七百九十二章:水火相生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攻略昭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