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結交觀軍使

僅僅三日功夫,神武軍借款合計錢十萬緡,粟米兩萬石。這個數目雖然不多,但足以支應三千神武軍數月,乃至半年之久。

神武軍上下人等何曾見過這種錢糧堆積如山的場面,如裴敬、楊行本等人都圍着“小山”連連轉圈子,又嘖嘖之聲不斷。

其實秦晉在醞釀之初,是打算募集錢糧,但後來一轉念,這麼做無異於從各家手中要錢,其間又不知要因此而生出多少波折。於是借款的主意就正式浮出水面。官員以官印爲擔保向民間借款,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此舉一出自然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但秦晉自來到長安以後做出的驚人之舉不在少數,朝野官員們雖然覺得他斯文掃地,但也不覺得奇怪了。

只是如此一來,秦晉的名聲又多了一重異類的標籤。然而秦晉並不在乎,異類就異類,還不是被楊國忠那廝逼的,只要能籌到錢糧,餵飽神武軍的肚子便是值得的。

“使君,當此時應該擴大範圍,何不將一整年的錢糧問題都解決了。”

“楊二,使君可是拿官印做保,難道還嫌債主不夠多嗎?”

盧杞一向愛擠兌楊行本,這次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

對此秦晉只淡然一笑,如果按照他的本意,自然是借款多多益善,但還要考慮樹大招風的問題,如果借款的規模過大,沒準就會引起天子的猜忌。所以,大張旗鼓的熱鬧了三天之後只能見好就收。

“十萬緡錢到市上全部換成糧食,越快越好。”

秦晉將看向了裴敬交代着。

“離開拔只剩下兩日,只怕時間不夠。”

裴敬有些遲疑,他不明白秦晉爲何要將所有的錢都換成糧食,帶着糧食到馮翊去,民夫在路上人吃馬嚼,消耗不菲,不如帶着錢過去。

“如果時間不夠,你就交代得力之人留下來。”秦晉略一停頓,又補充道:“不,你留下來,親自安排此事。”

“帶着錢到馮翊去豈不更好?”

裴敬試探着問了一句。

“非也,關中糧價數日一變,如果再拖下去,兩三月後,十萬緡錢能否買到當下的五分之一都是未知之數。”

隨着麥子的減產,兩淮的糧食短時間內又運不進來,冬春青黃不接的情況不但未能緩解,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以,就算將十萬緡錢全部換成糧食,運到馮翊去,人吃馬嚼的靡費消耗,也要遠遠少於這其中的差價損失。

裴敬不再勸說秦晉,而是躬身應諾,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那麼將錢都換成糧食也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秦晉熟讀史書,深知戰亂年代最珍貴的就是糧食,黃金再好也不能當飯吃,而且戰亂一旦持續下去,糧價飛速飆漲,區區十萬緡錢砸進去又能換回多少糧食?

……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難道你就不能體諒體諒朕,讓朕省省心嗎?”

大唐天子李隆基激動的鬚髮顫抖,擡手指點着一名紫袍大臣,態度極端惡劣。李隆基被楊國忠氣壞了,他只想秦晉安穩儘快的離開長安,然後纔好放心大膽無所顧忌的清除那些曾經附逆的臣僚。

而楊國忠出於私怨竟又主動去招惹秦晉,萬一再惹出什麼意外事端,節外生枝,豈非將他的一干計劃都打亂了?現在的秦晉在李隆基眼裡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忠直勇武的年輕人,經歷了噩夢一般的兵變之後,他竟然悲哀的發現,自己對這個一手擢拔起來的臣子,深爲忌憚。

這種隱秘的苦衷哪裡能與臣下訴說,他只能獨自默默的隱忍。而秦晉的自請出外則正中了他的下懷,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又豈能放過?因此,在做足了姿態以後,就欣然同意了。

“聖人,秦晉那豎子狼子野心,臣這麼做也是爲了,爲了剪除他的羽翼……”

“剪除羽翼?是以公謀私,泄私憤吧……”

李隆基一改往日的氣定神閒,將楊國忠罵了個狗血臨頭。見到天子這種態度,楊國忠哪裡還敢再辯解,只能低着頭承受着天子的怒火。

“從現在起,不管你此前有何等謀劃,一律不得再針對秦晉,否則……”李隆基陡然提高了音調,警告楊國忠:“否則,政事堂也容不下你了。”

重返政事堂,再次成爲宰相之首,是楊國忠的既定目標,現在看到天子大有歇斯底里的態勢,心知觸動了天子的逆鱗,心中已經顧不得暗罵秦晉,只頻頻的叩首稱罪,請求原諒。

而李隆基當然不是真的要廢掉楊國忠,將其趕出政事堂,如此疾言厲色只不過是警告他絕不能於神武軍離開長安之前再招惹秦晉。

楊國忠並不傻,立時就明白了天子的心思,只得暗暗嘆息了一聲。

“臣,臣這就讓政事堂將錢糧撥付給神武軍。”

豈料李隆基卻擺擺手。

“不必了,一切照舊!”

“是……”

楊國忠輕聲應諾,一顆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有這句話在,也足見天子是沒拿他當外人,也就沒真格動了將他再次逐出政事堂的心思。

其實,李隆基也不想秦晉平白得了府庫的糧食,既然楊國忠已經做出了此事,索性就任其發展,看看秦晉如何應對。

一名內侍邁着細碎的步子,快速來到了李隆基的身側,輕聲細語了幾句。

李隆基原本眉頭輕輕擰着,卻猛然間一把將案上的一疊文書推到了地上。不過,他的發作也僅止於此,繼而竟又笑了,似自言自語,又似在向楊國忠發問。

“想不到,想不到,此子想出的主意竟能收到奇效……”

楊國忠被天子驟然變化的情緒弄的一頭霧水,但也揣測得到,一定又發生了什麼讓天子不順心的事。只是天子不說,他也不敢貿然發問,省得再觸了黴頭。

“回去吧,將朕的話都記在心裡,若再捅出漏子,朕饒你不得!”

“臣知罪,臣不敢,臣告退……”

楊國忠謹小慎微的站起身來,一直躬身躬身退到門口,繞過了屏風纔敢轉過身去出門。剛剛下了臺階,只聽一個尖利的聲音再呼喚他,扭頭看去,卻是觀軍容使魚朝恩。

魚朝恩還是那副見人三分笑的模樣,搖搖晃晃的走近了以後,語氣頗爲古怪的問道:

“楊相公可聽說了?”

魚朝恩故意賣起了關子,楊國忠只得問道:“不知大使所指何事?”

“聽說秦晉籌錢十萬緡,粟米數萬石,消息已經從神武軍中傳了出來,難道楊相公還不知道嗎?”

聞言之後,楊國忠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天子剛剛態度變幻,想必那個中途進來內侍,密報之事就是秦晉籌措錢糧……但在魚朝恩面前,楊國忠也不想過於露了底氣,於是笑道:

“適才在殿中,已經與聞。”

這麼說就是暗指,剛剛在天子便殿之中,天子已經與之商議過了此事。

魚朝恩翻了翻眼皮,操着公鴨嗓子說道:

“聖人的心思,恨不得秦晉早一日離開長安,相公又何必急於這一時?只要他離開了天子腳下,搓圓搓扁還不是相公隨意拿捏?”

兩個人先後離開了興慶宮,魚朝恩現在已經不住在興慶宮內,而是常駐神策軍中,楊國忠與之話別後,並沒有返回家中,而是又去了政事堂,那裡還有要事等着他做決斷。

……

“大使,馮翊郡太守秦晉求見。”

回到軍中以後,魚朝恩連屁股還沒坐安穩,便有軍卒上前稟報。自從衛伯玉被調離神策軍到龍武軍中收拾殘局後,神策軍的實際掌權人就是這位頭上掛着觀軍容處置使頭銜的宦官。

乍聞秦晉求見,魚朝恩嚇了一跳,他和秦晉還沒有過多少交集,只是和楊國忠聯手暗中陰了此人幾回,卻從未在臺前與之針鋒相對。這廝今日主動上門究竟是興師問罪,還是另有謀劃?

“請!”

片刻之後,一身便服的秦晉已然站在了魚朝恩的面前,然後又施施然行禮。

“馮翊郡太守秦晉見過大使。”

論官品,魚朝恩這個觀軍容使品秩不過五品,但因爲持有天子旌節,縱然是身着朱紫的重臣也不敢輕視,因此秦晉在他面前還是客氣的很。

屋內的氣氛頗爲古怪,魚朝恩在稍一愣怔之後才哈哈大笑,一面起身快步來到秦晉面前,拉着他的手親自將他引到座榻之上,然後才重新返回主位坐下。

“秦使君蒞臨,蓬蓽生輝,不知有何指教?”

秦晉笑道:“指教不敢,秦某俗務纏身,不曾拜見大使,一直引爲憾事,今日終於得償所願。”說罷,一張禮單自懷中掏出,“微薄之禮,請大使笑納。”

魚朝恩身邊的小宦官極是有眼力,還未等秦晉的話說完,便上前畢恭畢敬的接了過來,然後又轉呈與他。

禮單打開,迫不及待的掃了兩眼,魚朝恩縱使見識不淺,也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秦晉好大的手筆,此前還真是小看於他了。

官員交往互贈禮物原也是尋常事,只是像秦晉這般的重禮卻並不多見。

魚朝恩的臉上立時堆滿了笑容,臉上的褶子擠在一起,就像朵綻開的菊花。

第一百四十六章:出爾又反爾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火驚天子第五百五十三章:玉碎與瓦全第七百七十六章:騎虎又難下第七百章:忽聞捷報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攻堅顯神威第二百三十七章:崔亮將入彀第九百五十三章:無辭愈加罪第八百零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軍旗展神武第八百九十一章:陰雲正凝聚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康國戰米國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一百五十九章:演武分高下第二百零九章:一肩挑天下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三十六章:誤救邊監門第九百六十六章:靈武風來襲第一千八十三章:長安與范陽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一千二十章:陽關無故人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七百九十四章:援兵求不到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軍第九十七章:驚聞哥舒事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波斯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一百九十八章:錦瑟五十弦第九百三十章:進退兩難也第一千九十四章:叛軍勢如虹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暴雨幫大忙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子思良臣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鋒指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濃煙滾滾來第一百八十八章:高宜託風塵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二百三十八章:功虧一簣哉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二百零五章:將錯亦就錯第一千八十八章:飛來橫禍也第八百八十二章:紅菱在何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暴雨催憂鬱第八百六十七章:引出叵測事第八百零三章:再用達奚珣第七百八十九章:勝利的代價第八百零一章:勸降胡將也第五百五十五章:勝利隱危機第四百三十三章:使君收郡望第三百五十六章:識破偷天計第四百九十七章:宰相失所望第五百六十一章:夜焚賊軍械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四百三十八章:垣縣有急報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往事難回首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二百一十七章:天道難有常第五百七十四章:逃命或可生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一百六十章:疑慮重重生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厭張韓第八十五章:刑場斷頭飯第十四章:唐兵半不歸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折辱再加身第四百六十五章:後繼豈無人第九百七十九章:巧婦難爲炊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第一百二十四章:殿上有危言第七百八十八章:真正的內心第一千一十五章:相公力平亂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脹第八百一十二章:昏昏僞朝廷第三百二十三章:斷皇甫後路第四百二十三章:絕地大反擊第一百二十九章:金甌不自持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一百四十八章:天子有昏招?第一千二十五章:故人再相逢第四百七十一章:曳落河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心生考校意第四百一十六章:獻上伏火方第四百四十三章:潼關終失守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第二十八章:願借千里足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五十二章:插柳竟成蔭第四百七十章:東宮突失火第九百五十四章:襄王已倒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