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小邦如牛毛

“我是犍陀羅國王闍那掘多,你們不能對待這樣一位受人崇敬的國王!”

那位看起來迷之自信的土邦酋長終於色厲內荏了,秦晉根本不打算與之對話,這個人現在已經是籠中之鳥,接下來只要讓他見到神武軍是如何摧毀其口中的犍陀羅國,便可達到令其清醒的目的。

兩個吐火羅人將闍那掘多架了出去,關進了王宮後面的大牢裡,那裡曾經是他關押囚犯的地方,可現在自己卻也成了這座牢房裡的囚犯。

“你們不能這麼對待我,偉大的真主會降下世間最殘酷的懲罰……”

呼喊的聲音愈來愈遠,烏護懷忠啐了一口,罵道:

“這鳥貨張口閉口就是真主,卻還用着佛家僧侶的名字,真是滑稽!”

秦晉對這些宗教的情況並不十分了解,他只從闍那掘多的發音中覺得這是個很“天竺”化的名字,實際上,此種風格的名字大多出自於梵語,多爲佛教僧侶所用。

“我曾在禮部存檔的朝拜公文中見過犍陀羅國的名字,難道不遠萬里到長安去的,竟是這蕞爾土邦的使者嗎?”

秦晉忽然想起了後世關於域外番邦到天朝上國騙取賞賜的笑話,甚阿貓阿狗,只要來到天朝國都,便能以朝拜皇帝之名換取一筆不菲的賞賜。

想一想,唐玄宗爲了營造出一種萬國來朝的繁盛景象,未必不會做此粉飾。

烏護懷忠身邊有一位深悉吐火羅故地各種始末典故的部衆,詳細的向秦晉解釋了他所知道的一部分東西。

原來,犍陀羅國確有其國,而且是土地十分廣袤的大國,可惜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衰落,到現在其昔日的國土都已經被迦畢試國所吞併。

也就是說,此時“天竺地區”的大國,其中又一個叫做迦畢試國。

“迦畢試國?”

秦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

“那麼富樓沙和護聞城是否在迦畢試的國境之內呢?”

在秦晉後世的世界裡,富樓沙便是巴基斯坦境內的白沙瓦,而他們即將攻擊的目標,護聞城,就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

這兩處都是興都庫什山的鎖鑰之地,戰略位置極爲重要。

“迦畢試國如今也衰落了,吐火羅南部的諸多土邦名義上還是它的領地,但各土邦都已經成了事實上的獨立王國,迦畢試所控制的領地也僅有迦畢試成附近幾十裡而已。”

顯然,烏護懷忠的部將做過不少的瞭解,說起此地各國的掌故也頭頭是道。

秦晉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怪不得他在安西時都沒有聽過這個曾經取代了犍陀羅國的大國,原來已經成了不被諸侯所重視的東周小朝廷了。

而且,犍陀羅在吐火羅南部立國數百年,因此便有不少小土邦都紛紛自稱是犍陀羅王室後裔,都以犍陀羅嫡系正統自居。包括這個已經皈依了大食教的闍那掘多。

“這個迦畢試國究竟有多少土邦?”

秦晉忍不住問道。

烏護懷忠身邊的部將聳了聳肩,他也不知道,有些比闍那掘多的領地還小的土邦一樣是獨立王國,如果連這個都算上

他之所以瞭解這裡各國的掌故,絕大多數原因在於他在吐火羅已經流散十幾年,給商人做過衛士,也曾經投靠過馬賊,但終究沒有一次能夠長久,直到聽說鐵勒同羅部的勇士在河中招攬鐵勒族人,便毫不猶豫的趕去投靠。

“迦膩色,你倒說說,俺們能不能一戰滅百國呢?”

烏護懷忠還惦記着滅百國的玩笑話,迦膩色摸了摸後腦,說道:

“別說滅百國,就是滅千國也未必不能啊……從這裡向南到天竺國,十里二十里就是一邦之地,天竺國括地數千裡,有國數千上萬也不奇怪……”

這番話倒讓秦晉吸了口涼氣。

如果遇到一城便是一國,遇到一村便是一邦,這可真是天下之怪事。怪不得號稱文明古國的印度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只是個地理概念,幾乎就沒有大一統的王朝。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印度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作爲被征服者的姿態而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想一想,如果都是迦畢試國這等狀況,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同羅部五千鐵騎幾乎可以橫掃整個南亞次大陸了!

到此,秦晉放下心來,決定將此次以巡查爲目標的南下變爲直接攻擊護聞城。

庫思老看着身邊的伊普拉辛,心裡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他不明白大唐丞相爲什麼讓這個人做自己的副手。

雖然兵權都在自己的手中,可此人頂着大唐丞相庇護的帽子,還沒人敢輕易動他。

伊普拉辛當然知道自己的尷尬處境,在馬背上也時時刻刻如坐鍼氈,但爲了活下去,而且活的比以往更加燦爛,這種尷尬和莫名的屈辱必須忍下去。

在見識了神武軍的神威之後,伊普拉辛已經接受了投降唐朝的現實,此時所需要做的就是先站穩腳跟,然後再瞅準機會立幾個大功來博取大唐丞相的信任和重用。

因爲大雪封山,唐人沒有向西主動攻擊大食,而是南下氣候溫和適宜的南方,這正中其下懷,不與曾經的同袍作戰,便會少了許多顧忌。

而且,吐火羅南部以及天竺地區都是些螢蟲一樣的小國,幾乎等同於白撿功勞。因此便耐着性子,甚至冒着一定程度的危險催促庫思老加緊行軍速度,爭取敢在秦晉的衛隊之前,這樣纔能有功可立,否則就只剩下喝湯的份了。

庫思老唬着臉,看到伊普拉辛的那張臉就滿肚子的氣,但又無可奈何,因爲伊普拉辛說的對,快速進兵是他們最佳的選擇,如果一直跟在神武軍的後面,別說喝湯,可能連點湯渣都未必能剩下。

“梵衍那國有民衆數十萬,在吐火羅南部是個不小的土邦,將軍可以此爲第一功目標!”

伊普拉辛反覆強調了第一功,這讓庫思老更加難受,他的確也做了此種打算,可偏偏讓身邊的大食蠢驢先說了出來,將來就算大勝,在外人口中也要以其爲首功吧!

第六百二十二章:留都又失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禍福兩相依第九百四十七章:選拔新太子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第二百四十二章:君臣雙淚垂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亂臣與賊子第三百六十五章:求仁得仁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三百九十七章:自當有對策第八十六章:泰山鴻毛哉第一千八十七章:輕信於斯人第一百零七章:心生玲瓏計第一千八十三章:長安與范陽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偷襲埃蘭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軍旗展神武第八十章:煮酒醉論道第一千一十五章:相公力平亂第五百五十二章:意外的深談第一百七十四章:初心自難改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趁熱再打鐵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五百七十五章:架在火上烤第六百九十三章:郎將欲行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無可再挽回第一千五十二章:陳王自飲劍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一千二百十八章:再戲大食人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五十二章:插柳竟成蔭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第八百零七章:百騎繞城走第一百三十八章:誤中奸人計第二百三十七章:先生難食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二百九十章:圍城以打援第一千二百十六章:成功的談判第十章:夜進長石鄉第四百四十三章:潼關終失守第七百六十八章:石砲再顯威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丞相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第三百六十五章:求仁得仁也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七十五章:潼關生變故第六百九十四章:人贓俱獲矣第十二章:沙場碎鐵衣第一千二百十七章:驚魂一夜間第五百二十五章:大火熊熊起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議儲君位第二百五十九章:諸將揣真相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齊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六百九十六章:內監太心虛第八百八十七章:太子岌可危第一百八十七章:郎將出糗時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三百二十七章:長史兼河工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公主爲君媒第八十一章:夜聞走水聲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三百三十二章:天子用此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狂歡終有期第九百四十四章:徹底削羽翼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山壁現絕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六百一十一章:皇后是主謀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五百九十五章:大夫再面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火路即生路第九百六十三章:權貴藏污垢第二百零七章: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二十章:陽關無故人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七百一十八章:敗兵覓無蹤第三百八十六章:使君戲使者第一千一十九章:從軍到西域第二百八十七章:陰雲蔽天日第九百四十二章:權相終伏法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第五百五十八章:行刑儆效尤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崢嶸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賊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