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以攻對攻

美日聯軍的a集團軍提前向天津進軍,讓羅耀武也倍感驚訝。

當然,驚訝之後,羅耀武立即命令第十六集團軍從薊縣出,以急行軍的度趕往遵化南面的玉田縣,在該地建立起一條戰略防線。

對第十六集團軍來說,這顯然是輕車熟路的任務。

最初的時候,部署在玉田縣的是第三十九集團軍,後來在羅耀武調整部署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撤回到了天津的寶坻,由第十六集團軍的一個師與一個新編集團軍守衛于田。到了第三次南京會戰的時候,羅耀武用另外一個戰鬥力接近主力集團軍的新編集團軍把第十六集團軍的那個步兵師換了下來,以此讓第十六集團軍在第一道防線後方構築第二道防線,以此彌補第四十集團軍在遵化的防禦漏洞。也就是說,第十六集團軍參與過玉田縣的防禦建設工作,對玉田縣的防禦部署情況非常清楚。

當然,對第十六集團軍來說,打陣地防禦戰,正是其最拿手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與其他幾個主力集團軍一樣,第十六集團軍也得到適當加強,編下有一個摩步師,其他步兵師也分到了不少反裝甲武器。

只不過,在這場裝甲會戰中,第十六集團軍肯定是配角。

按照羅耀武的部署,第十六集團軍進駐玉田縣,主要就是防止正在圍攻遵化的美日聯軍B集團軍突然南下。只要第十六集團軍守住了玉田縣,就算B集團軍南下增援,也只能經豐潤與唐山進入戰場,從正面參與戰鬥,無法對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側翼構成威脅。而在正面戰線長度有限的情況下,美日聯軍投入再多的兵力也無法展開,真正投入前線戰鬥的部隊就那麼多。

毫無疑問,這就是羅耀武要達到的目的。

與第十六集團軍一起出動的,還有駐紮在寶坻的第三十九集團軍,以及駐紮在寧河的第六十五集團軍。

當然,這兩個主力集團軍說不上出動,只是按照計劃在戰場上展開,進入進攻陣地。

與東北軍一樣,美日聯軍a集團軍在接到進攻命令之後,也先在唐山西面展開。

這也可以理解,從唐山到天津,也就幾十公里而已,裝甲集羣一個衝擊就過去了。因爲戰場過於狹窄,沒有太大的縱深,所以交戰雙方都先展開,再起衝擊,而不像通常情況下那樣,先集中兵力突擊,再展開擴大突破口。

事實上,在天津東面,因爲地勢過於平坦,所以東北軍沒有設置明顯的戰略防線。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戰鬥打得最激烈的地點仍然是遵化。

在增強了三個主力師團之後,美日聯軍B集團軍在遵化的進攻近乎瘋狂。

當時,帕特里奇給指揮B集團軍作戰的日軍將領下達的命令很直接,那就是無比在二十日天亮之前突破第四十集團軍的防線,攻入遵化縣城。

雖然帕特里奇已經降低了戰役要求,在此之前是要B集團軍佔領遵化,擊潰第四十集團軍,但是對B集團軍來說,這仍然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要知道,第四十集團軍的防禦部署比戰前估計的堅固得多,B集團軍花了兩天多都沒能打開突破口,反而在進攻中損失了不少兵力,要想在接下來的十多個時內取得重大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除於保存美軍戰鬥力,以及爲接下來的戰鬥着想,帕特里奇並沒有讓美軍在遵化揮多少作用,主要作戰任務均由日軍承擔。受此影響,在帕特里奇給前線指揮官下了死命令之後,引起了日軍官兵的嚴重不滿,甚至有部分日軍高級軍官認爲,帕特里奇在藉此打擊日軍。

問題是,帕特里奇才是聯軍最高司令官。

再說了,攻打遵化只是一場意義有限的次要戰鬥,如果日軍連這樣的戰鬥都打不好,還有什麼好指望的呢?

天黑之後,日軍的進攻變得更加瘋狂。

因爲在前兩天的戰鬥中損失了太多的裝甲力量,美軍又主要部署在側翼,提防第四十集團軍起反擊,所以在正面進攻中,日軍不得不用增強兵力的方式來增強攻擊力,而徒步進攻的日軍步兵甚至上好了刺刀。

問題是,第四十集團軍並沒有拼刺刀的傳統。

當然,這不是說第四十集團軍害怕拼刺刀。從東北戰場上下來的東北軍將士,幾乎每人都準備了一把大砍刀,而且都是用炮鋼打造的,非常鋒利,砍劈的威力非常驚人,但是在有機槍可用,而且子彈不成問題的情況下,白癡纔會與日軍拼刺刀。

事實上,現在的日軍,也早就沒有了拼刺刀的傳統。

用步兵攻打設置完善的防禦陣地,幾乎等於讓步兵去送死。即便日軍集結起了較爲可觀的裝甲力量,爲步兵提供了掩護與支援,但是在第四十集團軍的縱深防禦陣地面前,日軍的進攻根本沒有多少威力。

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美軍的空中力量正在南面支援a集團軍,根本不可能爲日軍提供多少支持,而日軍的空中力量又非常有限,沒有像c那種適合爲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的攻擊機,也就難以揮作用。

實戰證明,仍然是最爲有效的戰場支援飛機。

雖然這種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服役的攻擊機已經非常老舊了,但是在執行戰場支援任務的時候,其厚實的裝甲,還有幾乎無堅不摧的七管三十五毫米航炮,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實戰價值。在這場戰爭中,美軍不但將所有升級爲c型,而且還讓國內的生產廠商重新啓動生產線,訂購了上千架這種攻擊機。

與之相比,更加先進的F35系列戰鬥機在執行戰場支援任務的時候,不但自身極爲脆弱,甚至連高射機槍的穿甲彈都抵禦不了,而且缺乏持續作戰能力,往往在投下炸彈後就不得不返航。

要知道,c就算用光了炸彈,也能用航炮支援地面部隊,往往能夠在戰場上空持續巡邏一個多時,接到地面部隊的呼叫之後,能在五分鐘之內提供空中支援。

更重要的是,在低空作戰中,c不但不用畏懼隊的大口徑高射機槍,甚至不用害怕口徑高射炮,就算遭到便攜式防空導彈攻擊,只要還有一臺動機,即便被打掉了半截機翼,也能安全返航。

這種彪悍的生存能力,既是對地支援的保障,也被隊當成眼中釘肉中刺。

實戰中,在遇到c的時候,隊的防空兵往往射數枚便攜式防空導彈,或者用多門高射炮從多個方向上同時開火。即便如此,真正被便攜式防空導彈與口徑高射炮擊落的c都不是很多,大部分戰損的c都是被輕型防空導彈,以及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幹掉的。

毫無疑問,日軍沒有這種攻擊機,也就嚴重缺乏戰場支援能力。

當時,日軍能夠依靠的,只有部署在後方的遠程火炮。

顯然,這也不容樂觀。

要知道,第十六集團軍在當天晚上就進駐玉田縣,而羅耀武並沒有讓該集團軍支援南面的作戰行動。如此一來,第十六集團軍的主要任務還是支援第四十集團軍。隨着該集團軍的炮兵旅到達玉田縣,也就能夠從側面轟擊日軍炮兵。

受此影響,日軍炮兵的主要任務變成壓制第十六集團軍的遠程炮兵,能夠爲前線進攻部隊提供的支援自然非常有限。

可想而知,日軍的進攻不但打得慘烈,而且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收穫。

只不過,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的重點已經不在遵化了。

隨着雙方的主力裝甲部隊在十九日夜間展開,雙方的空中力量率先開始決鬥。

這次,中國空軍毫無保留的投入了全部作戰力量。按照羅耀武的要求,空軍必須在地面決戰期間盡到全部努力與美日聯軍爭奪制空權,並且以此遏制美日聯軍的空中打擊行動,確保地面裝甲部隊在不受威脅、至少是少受威脅的情況下,與美日聯軍決戰。因爲羅耀武認爲能在四十八時之內打完裝甲會戰,所以空軍至少得堅持四十八時。

中國空軍全力爭奪制空權,確實對美日聯軍產生了巨大影響。

僅在十九日夜間,中國空軍就出動了近三百架次的作戰飛機,而且幾乎全部用於爭奪制空權。受此影響,美軍不得不調整空中作戰計劃,將更多的戰鬥機用來執行空戰任務,而能夠用在戰場支援上的作戰飛機大大減少。

與十六日的戰鬥一樣,在指揮系統不堪重負的情況下,美軍航空兵的對地打擊效率大大降低,對東北軍裝甲部隊沒能構成多大威脅。

毫無疑問,帕特里奇不可能等到美軍奪取了制空權之後才起進攻。

東北軍已經嚴陣以待,裝甲部隊在進攻陣地上做好了戰鬥準備,就算美日聯軍a集團軍不主動起進攻,東北軍也會打過來。與東北軍一樣,因爲地勢過於平坦,所以美日聯軍在唐山西面也沒有構築實質性的防禦陣地。如此一來,不管是美日聯軍打過去,還是東北軍打過來,決戰都再所難免。只不過,美日聯軍的目的是攻入天津,而東北軍的目的只是擊潰美日聯軍,所以讓東北軍打過來,對美日聯軍更加不利。

二十日凌晨,在不能繼續等下去的情況下,美日聯軍a集團軍率先起突擊。

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坦克會戰打響了。

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9章 大敵當前第84章 託人帶信第18章 老虎吃天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45章 步步爲營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3章 身份問題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59章 戰略冒險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5章 東南告急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2章 根源問題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65章 及時彌補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31章 絕不能退第24章 全面撤退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9章 以進爲退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瘋狂計劃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73章 政治木偶第48章 只靠自己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52章 致命伏擊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27章 直面難題第38章 加大投入第3章 秘密任務第173章 交戰原則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48章 國境防線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29章 短兵相接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4章 人非聖賢第4章 突然襲擊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87章 鋪開了打第56章 時機未到第8章 蓄勢待發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41章 預備力量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50章 士氣問題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10章 斬首行動第89章 兄弟歸隊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57章 不得不攻第91章 最後通牒第46章 炮火打擊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45章 最後一餐第23章 生死與共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51章 回國述職第20章 痛失戰友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71章 巔峰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