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坦克大戰

五月三十日下午,中國軍隊與美日聯軍在赤山會戰中的第二場坦克大戰在盧龍縣東面打響了。

雖然從純粹的防禦角度來看,將第六十五集團軍加強給第十五集團軍,能夠爭取到更多時間,至少能在防線上堅持更久,但是羅耀武並沒因爲第六十五集團軍無法參加圍殲E集團軍的作戰行動而放寬期限,仍然命令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二十七集團軍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圍殲任務,所以並不需要第十五集團軍堅持更久。

與美軍打對攻戰,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給美軍造成更大的傷亡與損失。

毫無疑問,這就是羅耀武命令第六十五集團軍在兵力不佔優勢,甚至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發起進攻的主要目的。

雖然從理論上講,美日聯軍補充損失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中國軍隊。因爲早就料到進軍北京會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所以帕特里奇不但爲美日聯軍囤積了大批作戰物資,還提前向東北戰場運送了一批主戰裝備,甚至讓部分傷愈官兵返回東北戰場,做好了爲作戰部隊補充兵員的準備。

正是如此,在五月初,帕特里奇就開始着手重建第二騎兵師。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支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美軍王牌部隊最快能在六月下旬完成重建工作,再次踏上戰場。

但是從整體上講,美日聯軍承受傷亡與損失的能力仍然遠不如中國軍隊,特別是美軍承受傷亡的能力。只要能夠給美日聯軍造成足夠大的傷亡,就能削弱美日聯軍的戰鬥力,對美日聯軍的作戰行動造成影響。

仍然拿第二騎兵師來說,雖然重建工作已經展開,裝備也分派到位,但是該師在重建的時候沒有獲得足夠多的優秀官兵,特別是有實戰經驗的官兵,就連少數基層軍官,也是以傷愈的官兵爲主。

受此影響,就算第二騎兵師在六月底完成了重建工作,也算不上真正的主力部隊。

可以說,該師的情況與第四步兵師非常相似,甚至還不如第四步兵師。不管怎麼說,第四步兵師在重建之後,已經參加了多次會戰,原先那些欠缺實戰經驗的官兵在經歷了戰火的磨練之後都成了老兵,不然在這緊要關頭,帕特里奇也不會讓第四步兵師獨擋一面,保住了美日聯軍進攻北京的希望。

讓第六十五集團軍主動出擊,也反映出了羅耀武對這場會戰最終結果的判斷。

雖然在當時,就連葉振邦這樣的高級參謀都認爲,只要能及時殲滅E集團軍,就能瓦解美日聯軍攻打唐山的作戰行動,至少能夠在唐山堅守一個月以上。在此期間,不但中國空軍的戰鬥力將大幅度提升,那些在之前作戰中遭受了重大損失的主力部隊也很恢復元氣,爲守衛北京打下基礎。但是羅耀武卻不這麼認爲,就算他沒有明說,也能看得出來,羅耀武對守住唐山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也就是說,羅耀武不得不考慮丟掉唐山後造成的影響。

丟掉唐山,最大的影響就是失去了拱衛京津的最後一道屏障。因爲中國軍隊仍然不佔優勢,所以羅耀武沒有可能通過反擊打下唐山,至少沒有可能在嚴重挫敗了美日聯軍的戰略企圖之前取得這一重大勝利,所以下一場會戰,必然圍繞京津展開,中國軍隊遲早得退守北京與天津,在首都與敵人做最後的較量。

如此一來,爲京津防禦部署爭取時間,成爲羅耀武首先考慮的問題。

毫無疑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削弱美日聯軍的戰鬥力,使美日聯軍在佔領唐山之後也無法立即攻打北京與天津。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在戰場上與敵人硬拼。

對羅耀武來說,帕特里奇將美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合在一起,等於爲他創造了一個重創美軍的機會。

要知道,在攻打北京與天津的時候,美軍中最有威脅的就是這兩個師。

對帕特里奇來說,這場坦克大決戰也無法避免。

因爲已經過去了大半天,如果再拖下去,E集團軍就將全軍覆沒,所以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只能強攻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甚至無法展開戰役級別的迂迴行動。結果就是,這兩個美軍主力師必須在碰到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之前,與迎面而來的第六十五集團軍決一雌雄。

與其他戰鬥相比,這場坦克大決戰非常短促。

戰鬥在下午打響,僅僅持續了不到八個小時,就在當天晚上結束了。

毫無疑問,第六十五集團軍拼盡了全力,最終因爲實力不如對手,在幾乎流出了最後一滴血的情況下,撤到了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後方。

按照羅耀武的命令,第六十五集團軍在完成了部分集結之後就向西撤退,最終回到了天津市,並且在天津進行整編。

如此一來,第六十五集團軍成爲這場會戰中,第一支撤離戰場的主力集團軍。

雖然這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但是第六十五集團軍的表現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就連與之交戰的美軍指揮官都不得不承認,在盧龍縣的坦克大戰中,第六十五集團軍發揮出了最高水平的戰鬥力。

正是如此,在這場坦克大戰結束之後,美軍沒能立即攻打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

原因很簡單,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的損失也不小。

爲了擊潰第六十五集團軍,這兩個美軍王牌師也使出了全身力氣。

事實上,在很多時候,第六十五集團軍利用相對有利的戰場環境,以及合理戰術,對美軍的進攻部隊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比如在下寨阻擊戰中,第六十五集團軍隱蔽部署在城鎮裡的一個坦克連就在四個小時的阻擊戰中幹掉了美軍的三十多輛坦克與四十多輛戰車,並且依靠建築物的掩護,成功躲避了美軍的數次轟炸。直到這個坦克連打光了全部彈藥,少掉了全部燃料,坦克兵才用炸藥摧毀了坦克,徒步撤出戰場。也就是說,在這裡,中國軍隊取得了將近一比五的戰績,幾乎幹掉了兩個營的美軍裝甲力量。

同樣的戰鬥,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現。

比如在印莊火車站,一輛躲在油料倉庫區的99B型主戰坦克在兩個小時內連續摧毀了近三十輛美軍坦克,支持步兵打退了美軍的五次進攻。因爲美軍想要得到倉庫裡的燃料,所以沒有進行轟炸,甚至沒有進行大規模炮擊。結果是,在用光了彈藥之後,那輛99B的坦克手用重機槍打爆了油料倉庫,讓美軍白忙活了好幾個小時。

只不過,在正規戰鬥中,第六十五集團軍確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比如在雙望鎮西面的戰鬥中,第六十五集團軍的一個坦克旅迎戰美軍第一裝甲師的一個坦克旅與第三機步師的一個機步旅,結果只堅持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在美軍的聯合絞殺下全軍覆沒,而美軍只爲此付出了不到二十輛坦克與大約三十輛戰車被毀的輕微代價,並且以此打通了前往盧龍縣城的地面通道。

這樣的戰鬥結果,也正好反映出了雙方的基本戰術。

可以說,在一年多前,也就是中國軍隊入朝作戰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即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美軍在裝甲會戰中佔了絕對優勢,中國軍隊要想有效利用裝甲力量,就得依託城市、山區等等易於防守的地形。

與美軍打野戰,肯定沒有多少勝算。

萬幸的是,唐山與秦皇島所在的華北平原地區是中國城鎮與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除了有數座人口上百萬的大城市之外,還有很多的中小城鎮。在這些城鎮裡,中國軍隊能夠找到足夠多的防禦地點。

可以說,能夠重創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與該地區的城鎮有直接關係。

受坦克大戰影響,直到五月三十一日下午,帕特里奇才命令混編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繼續西進,攻打由第十五集團軍守衛的盧龍縣城。

可惜的是,這個時候,圍殲E集團軍的戰鬥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在坦克大戰期間,也就是三十日夜間,第三十九集團軍就攻入了豐潤縣城,並且趕在天亮之前完成了對日軍的切割行動,隨後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包圍了日軍。雖然日軍的數量比聚集在古治縣的美軍多得多,但是羅耀武沒有讓第三十九集團軍參與殲滅日軍的戰鬥,而是讓第二十七集團軍支持新編集團軍圍殲日軍,第三十九集團軍則在三十一日凌晨南下,進軍古治縣。

與第三十九集團軍配合行動的,還有駐紮在唐山市區,之前一直在抵抗美軍進攻的幾個新編集團軍。

如此一來,圍殲E集團軍的戰鬥進度大大提前。

當然,中國軍隊也爲此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特別是第三十九集團軍,因爲連續參與了多場戰鬥,由遭到美軍的重點轟炸,所以在打響圍殲第十山地師的戰鬥時,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減員率已經超過了三成,裝備損失率更是接近一半。

正是如此,羅耀武纔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進攻部隊。

當然,比起殲滅E集團軍來說,這點損失就不算什麼了。

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33章 全面開花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42章 時不待人第96章 老將出馬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47章 強力增援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44章 保衛天津第44章 機票作廢第2章 戰場小兵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25章 強行抓人第42章 時不待人第92章 秘密協議第72章 存亡之秋第54章 當局者迷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8章 以少勝多第73章 政治木偶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8章 一席之談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6章 兌現承諾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80章 沒有重點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63章 正面猛攻第60章 鹿死誰手第63章 全盤部署第8章 秘密基地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25章 慶祝方式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4章 好話在前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32章 中央突破第4章 好話在前第15章 以六換一第24章 決戰前夕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89章 兄弟歸隊第20章 火力打擊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40章 壞的開始第40章 以退爲進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40章 壞的開始第9章 以進爲退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90章 兵力緊缺第79章 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