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上的欠缺,迫使帕特里奇在選擇進攻方向上慎之又慎。
進行作戰規劃的時候,帕特里奇就發現,如果按照最初的設想,即在山海關方向上佯攻牽制中國軍隊,把主力放在北面,爭取從赤峰取得突破,最終打下承德,繞到山海關防線後方,迫使中國軍隊主動從山海關退防,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即美日聯軍必須在承德北面的山區裡挺進兩百多公里。
因爲山區本來就適合防禦、而不是適合進攻,所以就算美日聯軍能夠打到承德,也會因後勤保障不濟,而無法繼續進軍。
事實上,因爲承德也在山區裡面,不管是向南攻打唐山,還是向西進軍北京,都得繼續在山區內作戰,進攻難度絲毫不會降低。更要命的是,在這條進攻線路上,只有一條運力非常有限的單線鐵路,以及三條省級公路。加上中國軍隊肯定會破壞鐵路線與公路線,所以美日聯軍在承德方向上的後勤補給很難得到保證。
從戰場空間來看,承德距離與山海關防線連成一體的平泉縣不到一百公里,直線距離只有大約六十公里。如此一來,就算美日聯軍能夠打下承德,並且從承德出發攻打北京,也得在這裡留下足夠多的防禦兵力。
這些因素都足以證明,從北路進攻的難度太大了。
事實上,這也正好體現在了中國軍隊的防禦部署上。
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裡,羅耀武一直將重點放在山海關方向上,幾乎把所有調動起來的民力都用來加強山海關防線,甚至沒有在承德北面部署主力部隊。不是羅耀武不重視承德北面的防禦工作,而是相信美日聯軍難以在該方向上取得突破。或者說,羅耀武有信心利用承德北面縱深超過兩百公里的山區,將美日聯軍擋在北京的大門之外。
問題是,帕特里奇並沒就此罷休。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放棄以北線爲主的進攻戰術,集中兵力攻打山海關,不但進攻難度更大,而且在取得突破之前,美日聯軍必然會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如果傷亡過大,就算打過了山海關,也難以立即攻打北京。
受此影響,就算不以北路爲主攻方向,也應該有相當的收穫。
也就是說,帕特里奇並沒完全放棄北線,也沒有將北線當成簡單的佯攻方向,而是打算利用北線做文章,爲正面突破提供幫助。
如此一來,就得在承德取得突破,對中國軍隊的側後方構成威脅。
擬定這一作戰草案之後,帕特里奇就開始尋求合適的突破方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從赤峰出發攻打承德的主要問題是後勤保障,只要能夠解決好後勤保障的問題,就能依靠第十山地師與第四步兵師,加上適時投入的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取得重大突破。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帕特里奇將第二騎兵師與第二機步師留在了北面。
雖然按照他的作戰計劃,第二騎兵師與第二機步師有更加重大的任務。比如在打下承德之後,這兩個具有強大突擊能力的重裝師將擔負起威脅與攻擊中國軍隊側翼的任務。如果中國軍隊提前從山海關撤退,這兩個師則將向西進攻北京。但是在進軍承德的時候,擁有大量主戰裝備,以及強大炮兵旅的兩個重裝師更適合守衛山區內的交通要道,至少能夠爲後勤保障部隊提供掩護與支援。
別忘了,美軍的重裝師都有一支規模不小的獨立航空旅。
第二騎兵師的獨立航空旅擁有兩百多架直升機,第二機步師獨立航空旅的編制規模還要稍微大一點。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這幾百架直升機,就能對盤踞在山區裡的中國軍隊與游擊隊產生巨大威脅,從而確保交通線的安全。
問題是,拿兩個主力師去守衛後勤保障線,也未免過於奢侈了一點。
要知道,帕特里奇手裡的主力部隊本來就不多,不然他也不會再三抱怨,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異常的小心謹慎。
被帕特里奇放在後勤保障線上的,正是前來協助作戰的日軍。
當時,在北方戰線上,日軍有四個主力師團與十六個二線師團,總兵力二十萬。這還沒有包括部署在通遼的大約二十萬日軍。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雖然受美軍主力師不足影響,四個日軍主力師團必須伴隨進攻部隊作戰。按照帕特里奇的設想,在遇到攻堅戰的時候,就得讓這四個日軍主力師團衝鋒陷陣,從而有效降低美軍的傷亡率。但是十六個日軍二線師團仍然有十多萬人馬,足以守住幾條主要補給通道,至少能夠對付小股活動的中國軍隊與游擊隊。
如此一來,美軍的兩個主力師實際上只是起到了防禦支撐作用。
也就是說,只有在日軍作戰不力,遇到了困難的時候,第二騎兵師與第二機步師纔會出手。
當然,這絕不是完全之策。
赤峰南面的山區並不是敵後游擊區,而是中國軍隊的防區。只要美日聯軍的戰略意圖暴露出來,羅耀武就會在該方向上發動針對美軍後勤補給線的大規模作戰行動。即便羅耀武沒有辦法集中兵力發動反擊,畢竟山區的環境也對防禦部隊的反擊行動有所限制,但是羅耀武有足夠的辦法在多個地點發起反擊,即以全面出擊的方式,同時打響多場戰鬥,來切斷美軍的後勤補給線。
受此影響,就算美軍能夠再次打通後勤補給線,也會對前線作戰產生影響。
要知道,在山區內進攻,前線部隊根本無法攜帶太多的作戰物資,也沒有合適的地點讓美軍囤積作戰物資。可以說,在打下承德之前,前線部隊都需要及時獲得補給,不然就無法前進。
針對這個問題,帕特里奇選擇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以空運代替陸運。
不管怎麼說,美軍在空運方面有足夠的資本。
依靠四個主力師航空旅配備的近千架通用直升機,以及東北地區的戰術運輸機,美軍能夠每天向前線投送將近兩萬噸作戰物資。當然,前提是這些物資都得集中運到赤峰,再由直升機與戰術運輸機送往前線。如果戰術空運力量無法滿足前線作戰部隊的需求,或者受到中國軍隊的威脅,無法投入使用的話,帕特里奇還能動用美國空軍的數百架戰略運輸機,直接向前線部隊空投作戰物資。
當然,如果美軍能夠順利打下承德,控制承德那座小型機場,就能讓C-17這類具有戰術起降能力的戰略運輸機向前線空運作戰物資,使空運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毫無疑問,空運是美軍後勤補給的最後保障,也是最關鍵的保障。
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計,只要空運線路不被切斷,至少能夠讓美軍打下與守住承德。而對於北線進攻來說,打下與守住承德是最低任務要求。
有了這個把握之後,帕特里奇才着手策劃正面進攻。
事實上,正面進攻沒有多少戰術可以選擇。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中國軍隊不但加強了山海關的防禦部署,甚至將防線從山海關延伸到了平泉,在兩百多公里的戰線上,構築起了一道縱深達數十公里的戰略防區,並且依靠有利地形,設置了多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美軍要進攻,只能選擇南北兩條線路。
南面就是從沿海平原向秦皇島進軍,北線則是沿着一零一國道向平泉進軍。
毫無疑問,這兩條線路的進軍難度都非常大,能否取得突破,關鍵還是得看能不能迫使中國軍隊主動撤退。
問題是,帕特里奇並沒想得這麼簡單。
雖然在新的作戰規劃中,山海關是主攻方向,不然他也不會把戰鬥力最強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放在這邊,再加強一個第七步兵師。就連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也擺在這條進攻路線的後方。但是在帕特里奇看來,要想在該方向上取得突破,就得把主動當成佯攻,從而使中國軍隊做出錯誤判斷。
如此一來,帕特里奇就得在這條防線上選擇一處較爲合適的突破口。
結合中國軍隊的防禦部署,位於山海關與平泉之間的大青山無疑是最理想的突破口。
這裡不但有一條連接着河北境內好幾條省級公路的二零六省道,還是中國軍隊防線的結合部。守在南面的是在東北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第十五集團軍,而守在北面的則是戰鬥力稍差一點的第二十六集團軍。
如果要從正面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這裡無疑是最佳地點。
當然,這並不表示這裡的防禦薄弱。
第十五集團軍與第二十六集團軍都得到了加強,各有三個新編集團軍協同作戰,另外還各有半支民兵縱隊可供調遣。在青龍滿族自治縣境內還駐紮在第四十集團軍,以及負責後勤保障的幾支部隊。
可以說,如果沒有策應,美軍仍然難以在該方向上取得突破。
不管怎麼說,帕特里奇在三月底就訂下了作戰計劃,並且按照計劃部署作戰部隊。到了四月初,就算他想調整作戰行動,也沒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