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特種戰法

亂世英雄

雖然在突擊的時候,遭到了東北軍頑強阻擊,而且沒有找到對付“路邊炸彈”的有效辦法,但是美軍救援部隊並沒停下腳步,在帕特里奇一再催促之下,繼續向廊坊進軍。爲了增強救援部隊的信心,帕特里奇還在八日夜間把僅僅休息了一天的第二機步師派了上去,而且同時增派了三個工兵營。

必須承認,美軍在地面救援上打得異常堅決。

推進的時候,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的官兵還結合實戰經驗,想出了一些用來對付與提防路邊炸彈的辦法。比如將偵察兵放在最前面,並且用坦克與戰車提供支援,只要發現可疑物體,一律用炮火摧毀。這麼做雖然浪費彈藥,但是提高了部隊的安全性。八日夜間,美軍就用這一辦法清除了數十個路邊炸彈,拯救了數百名官兵。只不過,這並不能加快部隊的推進速度,因爲在確定可疑物體是路邊炸彈之後,美軍仍然得停下來,要麼讓工兵去拆除炸彈,要麼用直射火力將其摧毀。因爲東北軍在埋設炸彈的時候也很有講究,比如將幾枚炸彈並聯在一起,就算美軍打掉了其中一枚,也不會影響到另外幾枚。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炸彈直接埋在路基下面,並且用水泥封死。這樣一來,美軍不但無法用工兵拆除,就算用炮火摧毀,也得花上很大的力氣。

正是如此,即便美軍救援部隊日夜兼程,到了九日傍晚,也僅僅推進了七公里。

要知道,從美軍出發地到廊坊,足足有四十三公里。也就是說,美軍花了兩天,才走了不到六分之一的路程。照此計算,還得花上十天才能到達廊坊。毫無疑問,困守廊坊的美日聯軍別說堅持十天,能夠堅持五天就是奇蹟了。原因很簡單,美軍空投的物資,最多就只能讓被圍的美日聯軍堅持到二月十四日。雖然帕特里奇在二月八日就提出,再次空投物資,穩住被圍部隊的士氣,但是美國空軍直接拒絕了這一要求,甚至明確告訴帕特里奇,如果美日聯軍的地面部隊不能打掉東北軍的防空力量,美國空軍就不會讓數億美元一架的運輸機去戰場上送死。

要知道,爲了空投那幾千噸物資,美國空軍的損失超過了一百億美元,還陣亡了上百名飛行員。

戰爭真要打成讓運輸機扮演坦克的角色,美軍也該撤軍了。

帕特里奇並沒有指責空軍不夠道義,因爲他也知道,羅耀武肯定不會給美日聯軍太多的時間,如果東北軍不能在未來幾天裡吃掉那兩萬多美日官兵,羅耀武就可以主動辭去北方戰區司令官的職務了。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並沒想到,羅耀武的胃口比他想像的還要大得多。

wWW⊙тTk Λn⊙¢ O

那兩萬多美日官兵,根本填不飽羅耀武的肚皮。

九日夜間,在第二機步師替換下早已疲憊不堪的第一裝甲師,率領救援部隊繼續向廊坊挺進的時候,東北軍的第二場反擊戰開始了。

這次,率先動手的不是東北軍的戰略預備隊,而是留守武清的第十六集團軍。

在美軍救援部隊沿着一零五國道向廊坊挺進的時候,第十六集團軍在武清的防禦壓力大大降低,因此抽調出了將近一個師的兵力,與陳必時召集來的兩萬多民兵做了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肯定會驚天動地的大事。

九日夜間十一點十五分,發生在後方的猛烈爆炸把正在推進的美軍、以及撤下來休息的美軍都嚇了一跳。隨即,一片赤紅的烈焰在美軍後方升起,照亮了整個夜空,將方圓近兩公里的地區變成了白晝。

等到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他們身後的道路已經被一道長近二十公里的火牆切斷了,而且空氣中瀰漫着石油燃燒時產生的惡臭。

這就是第十六集團軍與民兵在這兩天裡做的大事。

在美軍救援部隊撕開了一零五國道上的防線後,陳必時提出了一個打擊美軍的辦法,並且得到了羅耀武的支持。隨後,第十六集團軍動員了一個步兵師,在兩萬多民兵的配合下將武清西面的數十條地下坑道連在了一起,並且接上了一條從大港油田通往北京的石油輸送管道。雖然大港油田在三個多月前就停產了,但是管道里的石油並沒被抽空。在上百公里長的管道里面,至少還有上萬噸石油。接通地下坑道不是難題,主要就是將管道里的石油全部灌入坑道非常麻煩,所以花了兩天時間才完成這一工程。當時,東北軍沒有多少水泵,幾乎是靠人力完成了這一工程,不然也不需要動員那麼多民兵。

在打通地下坑道的時候,第十六集團軍的官兵沒有忘記在坑道里面裝設遙控炸彈。

猛烈的爆炸,不但將坑道變成了戰壕,還將坑道的寬度由一米半擴大到了五米以上,而且引燃了灌注在坑道里的石油。

可惜的是,當時美軍的前線指揮官並不明白東北軍爲什麼要這麼做。

這也很好理解,如果東北軍想以此阻擊美軍的救援部隊,就應該將這道無法逾越的火牆設在美軍前面,而不是身後。

當然,東北軍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即不是爲了阻擊美軍,而是爲了包圍美軍。

別忘了,第十六集團軍還得在武清戰場上面對D集團軍的三個美軍主力師,不大可能分兵守衛一零五國道。

更重要的是,在反擊行動開始後,美軍很有可能抽調D集團軍的部隊去增援遭到攻擊的救援部隊。也就是說,如果第十六集團軍採用老套的防禦戰術,就得在一條防線上同時面對兩個方向上的美軍。

別說是第十六集團軍,就算派第十五集團軍來,也不可能守住防線。

只有用特種戰術,才能達到包圍與分割美軍的目的。

毫無疑問,美軍根本別想在戰場上撲滅由石油產生的大火,也不大可能繞過火牆,因爲這得橫着穿過東北軍設在該地區的防區,還得在野外行軍,作戰難度太大,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關鍵還是反擊力量,即羅耀武一直當寶貝留着第二十七集團軍。

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與沖天而起的烈焰,就是下達給第二十七集團軍的反擊命令。

當時,在數十公里外的香河都能看到南面被烈焰烤紅了的夜空,因此埋伏在美軍救援部隊前方大約十公里的第二十七集團軍也肯定看得到。

在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的率領下,第二十七集團軍在爆炸後五分鐘就發起了反擊。

十二點不到,雙方的裝甲部隊正面遭遇。

直到受到來自正面的攻擊,趕在最前面的那個偵察營與裝甲營在不到十分鐘之內就被擊潰,美軍前線指揮官才意識到,東北軍打響了第二場反擊戰,而且投入了一支擁有裝甲突擊力量的主力部隊。

因爲不清楚東北軍到底還有哪支主力集團軍擁有可觀的裝甲突擊力量,所以在彙報戰鬥情況的時候,美軍前線指揮官把迎面殺來的東北軍說成了第三十九集團軍。

這也難怪,當時指揮美軍救援部隊的就是第一裝甲師的少將師長,在坦克大戰中,第一裝甲師的對手就是第三十九集團軍,而且還差點被第三十九集團軍殲滅,所以在想到東北軍的裝甲部隊時,美軍前線指揮官首先就想到了東北虎王。

接到前線戰報,帕特里奇也嚇了一跳。

要知道,他一直認爲第三十九集團軍在廊坊,正在圍攻被困的美日聯軍,而且廊坊那邊發來的戰報也證明了他的判斷。

雖然直覺告訴帕特里奇,第三十九集團軍不可能出現在距離武清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但是理智很快就戰勝了直覺,羅耀武在用兵上一直讓人摸不透,而且東北軍在部署與轉移主力部隊的時候,很少被美軍察覺。更重要的是,已經有足夠多的情報證明,中國當局正在想方設法的爲東北軍補充主戰裝備,而羅耀武肯定會優先讓第三十九集團軍恢復戰鬥力。如果第三十九集團軍獲得了足夠多的主戰裝備,就很有可能出現在這裡,成爲圍殲美軍救援部隊的絕對主力。

當然,帕特里奇肯定不會忘記,在建制完整、裝備齊全的情況下,第一裝甲師與兩個日軍主力師都沒能拼過第三十九集團軍。即便此時的第三十九集團軍也不完整,也應該有足夠的能力擊潰、甚至殲滅組成救援部隊的三個美軍主力師。要知道,A集團軍的這三個美軍主力師在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線上消耗了將近一半的戰鬥力,而且不可能集中行動,所以實際戰鬥力最多隻相當於完整狀態下的第一裝甲師。再說了,東北軍搶先發起進攻,而美軍剛剛調整了作戰部署,因此主動權在東北軍手裡,美軍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進攻行動,也就不可能在對攻戰中取勝。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立即斷定,硬拼的話,救援部隊肯定打不過東北軍。

做出這一判斷之後,帕特里奇立即下達了一道命令。

這道命令,最終決定了北方戰場上數十萬美軍與上百萬日軍的命運,也最終決定了帕特里奇的命運。

可以說,這是帕特里奇在這兩年多裡,下達的最有影響力的一道戰術命令。

這道命令就是,讓救援部隊就地組織防禦,等待援軍到達。

第6章 重大發現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83章 查漏補缺第74章 穩操勝券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53章 關鍵一炮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95章 日軍上臺第20章 大舉推進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33章 野外決戰第59章 戰略冒險第46章 步兵防線第33章 野外決戰第8章 蓄勢待發第32章 全旅壓上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52章 敵後戰場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83章 量力而爲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173章 交戰原則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37章 觸及底線第39章 迂迴得逞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9章 先南後北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57章 人情關係第30章 一石千浪第57章 不得不攻第98章 破釜沉舟第41章 背靠本土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56章 城市鏖戰第30章 客串演出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41章 背靠本土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7章 漏網之魚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章 戰略契機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54章 當局者迷第40章 壞的開始第12章 根源問題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35章 坦克大戰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67章 獵捕海豹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79章 再接再厲第21章 決戰南京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危機時刻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29章 權利宣言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7章 攔路奪命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31章 萬事俱備第48章 防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