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出奇制勝

大張莊遭到突然襲擊,把正高興的美軍前線指揮官嚇了一跳。

要知道,大張莊是D集團軍的集結地,也是物資轉運地點。雖然在進入天津之後,依靠四通八達的道路,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一直不成問題,但是在D集團軍到達之前,A集團軍就一直部署在大張莊,並且出於方便與易於守衛等原因,將前線部隊所需的作戰物資全都囤積在這裡。

也就是說,當時大張莊就是美軍的彈藥庫與軍械庫。

大張莊被東北軍攻佔的話,D集團軍的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甚至得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主動放棄進攻。

可惜的是,在這個時候才調集兵力去守衛大張莊,顯然來不及了。

事實上,第二十六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奔襲大張莊,並不是沒有徵兆。

在發起反擊的時候,美軍就發現,總共有三支反擊部隊從北辰區殺了出來,並且很快就判斷出了這三支部隊的反擊方向。

問題是,這一發現並沒引起美軍前線指揮官的重視。

原因也很簡單,第二十六集團軍在白天的戰鬥打得非常精彩,讓美軍充分領略了東北軍主力部隊的實力。在美軍指揮官看來,第二十六集團軍犯再大的錯誤,都不可能在反擊行動上犯錯,也就不可能分散本來就非常有限的反擊兵力。更重要的是,第二十六集團軍只有一個裝甲師,因此在發起反擊行動的時候,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分散美日聯軍的注意力,也就會派出其他部隊,在其他方向上發起佯攻。

事實上,也確實應該這麼做。

不管怎麼說,在第二十六集團軍這邊,並不缺乏兵力。除了第二十六集團軍本身的作戰部隊之外,還有三個新編集團軍,以及十多萬民兵,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出動那些臨時武裝起來的平民。

可以說,發動幾場佯攻,對第二十六集團軍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當時,確實有一路部隊是在佯攻,這就是沿着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上的那路反擊部隊。

這支部隊的主力只有一個摩步營,其餘的全是民兵。當時,該部隊中還有一千多名輕傷員,按照第二十六集團軍司令員的部署,在突破美日聯軍設在北面的防線之後,該路部隊就將前往武清縣,輕傷員將被送往北京的戰地醫院,而摩步營與民兵將留在武清縣,爲接應後面的傷員做好準備。因爲不一定能夠突破美日聯軍的防線,所以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員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在反擊失敗後,該路部隊按原路撤回,在北辰區北面部署防禦,爲主力部隊調整部署爭取時間。

因爲該露部隊沿着高速公路前進,而且在到達美日聯軍的防線之前,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沒有多少高架橋,也沒有河流阻擋,所以該路部隊最先與美日聯軍交火,並且在短暫的戰鬥之後就突破了由日軍二線部隊守衛的防線。

正是這場規模不大的戰鬥,讓美軍前線指揮官做出了最爲錯誤的決定。

雖然日軍沒有能夠守住戰線,但是在戰鬥中,日軍已經發現,反擊的東北軍沒有多少裝甲力量,不但缺少坦克,連步兵戰車都沒有幾輛,主要的裝甲力量是僅僅配備了大口徑機槍的裝甲運兵車。

更重要的是,反擊部隊的戰鬥力不是很強。

一些倖存下來的日軍官兵甚至發現,在反擊部隊中有不少傷員。

這些信息,都讓美軍前線指揮官堅信了之前的判斷,即第二十六集團軍的主力正在殺向美日聯軍的右翼,而在其他兩個方向上,都是擔任佯攻的新編集團軍、甚至是戰鬥力非常弱的民兵。

事實上,這個時候,已經有情報表明,正在殺向大張莊的是一支裝甲部隊。

別忘了,在戰場上空,有十多架美軍的無人偵察機。別說是坦克戰車,就連是分散行動的步兵都逃不過美軍的監視網。

問題是,美軍前線指揮官沒有及時獲得這條情報。

主要就是,向大張莊進發的反擊部隊與向美日聯軍右翼進攻的反擊部隊在離開北辰區之後,沿着同一條公路線前進了大約十公里,在永定河南岸才分開,前者強渡了永定河,後者則繼續在永定河南岸向東挺進。這個時候,京津塘高速公路上的戰鬥已經打響,美軍前線指揮官已經知道,北上的反擊部隊只是一支佯攻部隊。

當然,憑藉完善的戰場監視系統,美軍前線指揮官還是很快掌握了這一信息。

問題是,先入爲主的觀點,讓美軍前線指揮官忽視了這一信息的重要性。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在中國戰場上,甄別中國軍隊的性質,一直是最讓美軍指揮官頭痛的事情。在東北戰場上的時候,美軍就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即很多民兵與新編集團軍僞裝成主力集團軍,讓美軍指揮官無法準確判斷戰場局勢。在很多場會戰中,因爲沒有辦法判斷出中國軍隊主力集團軍的部署情況,美日聯軍吃了不少苦頭。

正是如此,美軍前線指揮官仍然堅信,那只是一支僞裝成了主力部隊的民兵。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爲。

要知道,大張莊是美軍的進攻出發地,重要性不言而寓。更重要的是,A集團軍在這邊呆了幾天,因此對東北軍來說,大張莊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如果東北軍打算通過反擊擊潰美日聯軍的話,除了要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外,還得打下大張莊,讓美日聯軍沒有能力繼續發起進攻。

客觀的講,打下大張莊,比擊潰正面強敵重要得多。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由羅耀武來指揮這場還擊,並且在這個時候發起反擊的話,他肯定會把主力放在大張莊,而不是去對付正面的D集團軍。以羅耀武的性格,他甚至會準備十多萬民兵,在打下大張莊之後,把囤積在那裡的物資搶到手。

要知道,在東北戰場上,羅耀武就這麼做過,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對帕特里奇來說,發生在沈北新區的那件事情,絕對能讓他終生難忘。

正是如此,在美軍前線指揮官不以爲意的時候,帕特里奇直接插手前線作戰,讓D集團軍立即向大張莊增派防禦力量。

可惜的是,這個時候,正面戰場上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東北軍的一個缺點反而成了優點。

因爲不知道美日聯軍已經秘密調整了部署,所以在反擊的時候,發起衝擊的裝甲部隊打得非常賣力,讓守在右翼防線上的那個美軍主力師苦不堪言,也讓該師的指揮官一連向集團軍司令部發出增援請求。

這也難怪,美日聯軍調整部署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那個美軍主力師根本來不及在右翼集中全部的裝甲力量。在面對擁有七十多輛坦克、上百輛步兵戰車與近兩千名官兵的反擊部隊的時候,肯定會打得很辛苦。

受此影響,美軍前線指揮官在執行帕特里奇的命令時打了折扣,僅僅從預備隊中抽調了兩個營的兵力前往大張莊。

不得不說,戰場上也有巧合,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巧合。

當時,向大張莊發起進攻的反擊部隊也是兩個營,一個裝甲營與一個步兵營,而美軍的增援部隊也是一個裝甲營與一個步兵營。雖然東北軍與美軍的編制並不一樣,但是在營一級部隊上,主力裝備的編制規模還是比較接近的。比如美軍一個裝甲營有一個坦克連與兩個機步連,擁有三十多輛坦克與五十多輛步兵戰車,而東北軍的一個裝甲營擁有一個坦克連與三個摩步連,也擁有三十多輛坦克與四十多輛步兵戰車。

更重要的是,反擊部隊與美軍增援部隊前進的線路在大張莊南面大約三公里處匯合。

當時,守衛大張莊的美軍國民警衛隊與日軍二線部隊已經接到了消息,知道增援部隊已經上路,即將到達。

可惜的是,首先到達的是東北軍的反擊部隊,而不是美軍的增援部隊。

雖然前後只差了十五分鐘,但是這點差距,足以決定這場戰鬥的勝負。

在守軍將反擊部隊當成了援軍之後,反擊部隊幾乎沒有費任何力氣就突破了守軍設在大張莊外圍的防線,打開突破口之後就迅速展開。對於以步兵爲主的守軍來說,發現衝過來的是中國軍隊的坦克戰車,別說抵抗,連逃命的力氣都沒有了。當時,被東北軍坦克戰車壓死的美日官兵就有數百人之多。

當然,這場戰鬥打得並不輕鬆。

東北軍剛剛殺入大張莊,美日聯軍的增援部隊就到達了。隨後,雙方在大張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平心而論,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反擊部隊肯定無法佔領大張莊,更別說搶奪物資了。

以當時的情況,只要美日聯軍積極增派作戰部隊,這兩個營的反擊部隊能夠從大張莊突圍,回到天津主城區就很不錯了。

也正是如此,在戰鬥中,該部官兵抱着必死的決心,不但打得非常頑強,還大肆毀壞美日聯軍的彈藥物資。爲了增強破壞效果,反擊部隊的步兵還利用裝甲兵的掩護,將上百輛油罐車開到了各個物資倉庫與物資囤積點,然後讓坦克與戰車用炮彈將其引爆,摧毀附近的所有物資設備。

這種肆無忌憚的破壞,給美日聯軍造成了幾乎無盡的災難

第32章 中央突破第71章 出敵不意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96章 新任司令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70章 地面救援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59章 戰略冒險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60章 游擊戰爭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14章 扭轉乾坤第80章 全力投入第97章 一席之談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20章 大舉推進第77章 彈盡糧絕第25章 慶祝方式第80章 全力投入第80章 全力投入第81章 兵不厭詐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51章 騎虎難下第9章 以進爲退第38章 加大投入第4章 好話在前第39章 戰鬥英雄第96章 老將出馬第23章 竭盡全力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52章 日本定策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3章 秘密任務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5章 以六換一第4章 突然襲擊第72章 特種戰法第84章 託人帶信第52章 敵後戰場第3章 秘密任務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35章 坦克大戰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49章 大兵壓境第66章 危機時刻第5章 烈火將軍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24章 決戰前夕第26章 大勢所趨第8章 秘密基地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27章 落刀之處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71章 雪上加霜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59章 戰略冒險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25章 虛張聲勢第64章 空中突擊第68章 自願參加第98章 破釜沉舟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48章 防守反擊第88章 死戰寧波第6章 鬆弛有度第138章 戰略報復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57章 左右挨刀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51章 回國述職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4章 突然襲擊第143章 主動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