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份問題

六月十七日,羅耀武以戰區總司令的身份,召集上百名敵後游擊隊指揮官,在鄰近前線的興隆縣召開了一次戰前大會。

讓羅耀武召開這次大會的主要原因,就是中隊的備戰速度比美日聯軍慢得多。

數日前,羅耀武將部署在唐山的第四十集團軍與幾個新編集團軍撤了下來,主動放棄了守衛唐山的想法,然後用第四十集團軍加強了遵化的防禦部署,第二十七集團軍則撤回後方充當預備隊。

這個時候,羅耀武就知道,美日聯軍正在爲攻打京津地區做準備。

六月十四日,羅耀武收到了軍事情報局提供的確切消息,已經完成重建工作的美軍第二騎兵師到達瀋陽,最遲將在十日之內開赴前線。雖然第十山地師的重建工作遙遙無期,但是美軍正在擴充幾個參戰半年以上的國民警衛隊師,比如第六十七步兵師、第七十三步兵師與第八十四步兵師。這些都是美軍國民警衛隊中的精銳部隊,又獲得了實戰經驗,整編後的戰鬥力不比主力師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美日聯軍正在大力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

雖然秦皇島港還沒有修復,美日聯軍的運輸船隻最多隻能到達葫蘆島市,然後從山海關運入華北。因爲第十五集團軍在從山海關撤退的時候,撤底炸燬了幾座高架鐵路橋與鐵路隧道,第四十集團軍也炸掉平泉縣境內的所有鐵路橋樑與鐵路隧道,使得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鐵路幹線全面癱瘓,美日聯軍至少得花三個月才能使鐵路通車,所以美日聯軍的後勤保障主要還得依靠公路。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難倒美日聯軍,憑藉十多萬臺重型卡車,美日聯軍每天能向前線運送數十萬噸作戰物資。照此速度,只需要一個月,美日聯軍就能在前線囤積足夠發動一場戰略進攻的彈藥物資。

所有跡象都表明,美日聯軍肯定會在七月份再次發動進攻。

當然,從美日聯軍的兵力部署來看,最有可能在七月中旬與下旬發起進攻,在七月上旬發起進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即便如此,局勢仍然很不樂觀。

原因很簡單,不管羅耀武盡多大的努力,東北軍最快也只能在七月底恢復戰鬥力。因爲美日聯軍在停止地面進攻之後,並沒有終止空中打擊,反而因爲不再支援地面作戰,增強了縱深遮斷打擊的力度,使得中隊的後勤保障很成問題,所以按照羅耀武的估計,也許要到八月份,東北軍才能再次獲得作戰能力。

也就是說,中隊的備戰工作幾乎比美日聯軍慢了一個月。

毫無疑問,這個差距,足以決定勝負。

即便到七月份,中國空軍的戰鬥力將大大增強。因爲狄劭康給予了羅耀武全力支持,所以僅在七月上旬,北方戰場就能增添上百架j-20戰鬥機與幾架大型預警機,地面防空雷達的組網工作也將在六月底完成,到時候北方戰場上的防空力量將大幅度提升。問題是,這不能改變雙方空中力量的優劣對比,美日聯軍仍然擁有較爲明顯的空中優勢,中國空軍只是削弱了對方的優勢,並沒有取得優勢。

一個月,足夠美日聯軍殺入北京了。

要在北京城內打一場保衛戰,就算打勝了,北京也會變成廢墟。

受此影響,羅耀武必須想方設法的拖住美日聯軍的備戰步伐,讓美日聯軍無法在七月份發起進攻。

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只能儘可能的動員游擊隊。

事實上,羅耀武能夠動用的,也只有游擊隊了。

東北軍的主力部隊正在進行整編,主力集團軍還得花時間適應新式裝備,新編集團軍則在加強日常訓練。羅耀武在華北地區動員的民兵全部用在京津防禦部署上,即幫助主力部隊修建防禦陣地。

當時,能到敵後活動的只有游擊隊。

不管怎麼說,羅耀武在東北游擊隊裡的威望非常高。接到消息後,各游擊隊不是派一把手回來,就是派二把手回來,而且都在兩天內趕了回來。

只不過,這次會議並不輕鬆。

第一天上午,主要討論的就是各游擊區的支援保障問題。

雖然在東北軍撤入關內之後,東北地區的各游擊隊基本上不再依靠中央提供的支持,大多自生自滅,所需的物資裝備都是從敵人那裡繳獲來的。這一點也體現在了游擊隊的基本裝備上,即游擊隊的主要武器都是美日聯軍的標準口徑,即便是一些中隊留下的武器,也都做了改進,以便使用美日聯軍的彈藥。但是在某些方面,游擊隊仍然需要後方支援,比如大多數游擊隊都缺乏醫療物資,特別是用來治療創傷的藥品,而這些物資大多通過僞裝成平民的民兵送往游擊區。

當然,游擊隊最需要的,還是可靠的戰術情報。

在敵後游擊戰中,一條及時準確的情報,比任何資源都要寶貴。甚至可以說,游擊隊絕大部分勝利都與及時可靠的情報有關,而所有失敗的襲擊行動,都在情報上出了問題,有的時候還因爲錯誤的情報葬送了游擊隊員。

對於游擊隊提出的要求,羅耀武給出了明確答覆,即中央將盡力支持游擊隊。

到了下午,會議才進入主題,即游擊隊從六月下旬開始,必須增強出動力度,擴大敵後游擊戰的範圍與規模。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部分游擊隊指揮官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即敵後游擊隊在國家武裝力量中的地位。

游擊隊到底是一支什麼性質的軍隊?

對這個問題,美日聯軍給出了極爲明確的答覆:游擊隊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

也就是說,美日聯軍並沒有把敵後游擊隊當成中國的正規軍事力量,而是將其當成了非政府組織的武裝力量。

如此一來,游擊隊的基本權利就沒有任何保證可言了。

反映在現實中,那就是游擊隊員在戰鬥中被俘之後,要麼被敵人就地處決,要麼被關進美日聯軍設在沖繩羣島上的集中營。

當然,這不是戰俘集中營,而是戰犯集中營。

事實上,絕大部分被俘游擊隊員都被就地處決了。主要是,在戰線後方活動的主要是日軍,而在之前的戰鬥中,中隊一直對日軍不客氣,比如第十六集團軍在彰武會戰中將數萬具日軍屍體釘在了木樁上,而且中隊一直在暗中處決日軍戰俘。受此影響,日軍對游擊隊也很不客氣,基本上不收俘虜。

相對而言,美軍對待游擊隊員的方式還比較溫和。

這種你死我活的局面,使得游擊戰變成了有去無回的決死戰。

不可否認,幾乎所有游擊隊員都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事實上,當時幾乎所有游擊隊員都有親人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問題是,擴大敵後游擊戰的規模與範圍,肯定會犧牲更多的游擊隊員。

如果不能給游擊隊一個正當的名分,游擊隊員憑什麼做出犧牲?

對羅耀武來說,這卻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雖然從個人原則上出發,羅耀武一直將游擊隊當成正規軍事力量,而且在最初的幾個月裡,羅耀武還派遣了不少正規軍的軍官去指揮游擊隊,甚至出動特種部隊,配合游擊隊進行敵後游擊戰。可以說,現在絕大部分游擊隊的指揮官都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與特種部隊的配合中成長起來的。但是羅耀武只是戰區司令,即便獲得了部分政治權力,卻不能代表整個國家。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非只是游擊隊性質這麼簡單。

想得深入一些就能發現,“游擊隊性質”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主要問題,還是游擊隊的利益,特別是游擊隊在國家軍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以及游擊隊員在浴血奮戰之後,到底能夠得到哪些好處。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考慮個人問題,未免太低級了一些。

可現實就是如此,游擊隊員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獻出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總不能什麼追求也沒有吧?

個人追求也是追求,而且在某些時候,個人追求與民族大義並不矛盾。

比如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有幾名游擊隊的指揮官提出,在經歷了這場浴火重生般的戰爭之後,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或者一種什麼樣的基本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每一箇中國人的利益,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

事實上,這就是游擊隊抗爭的根本所在。

游擊隊員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也希望在擊敗敵人之後,建立一個更加開明的政權。

毫無疑問,羅耀武不能回答這些問題,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受此影響,這次原本計劃只進行一天的會議,在當天結束之後並沒散會。

下午的會議結束後,羅耀武就與推選出來的幾個游擊隊代表返回北京,其他游擊隊的指揮官則帶着新式電臺回到了游擊區。當時,羅耀武希望所有指揮官都留下來,但是最後他沒有挽留那些打算離開的指揮官。

箇中緣由,羅耀武心裡也很清楚。

游擊隊指揮官在這一天提出的要求,實際上是在向中央政府發難。出於自身安全,游擊隊指揮官肯定不願意留下來。

最大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才真正暴露出來。

(八度吧

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6章 祿口惡戰第72章 心理較量第9章 大敵當前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6章 祿口惡戰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59章 戰略冒險第30章 一石千浪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32章 全旅壓上第28章 集體造反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59章 戰略冒險第85章 又是一道第75章 自我犧牲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51章 騎虎難下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6章 兌現承諾第56章 城市鏖戰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70章 全面戰爭第108章 心繫戰場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73章 驚慌失措第36章 巨大漏洞第42章 誘敵深入第40章 壞的開始第29章 再遇少校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1章 完美伏擊第38章 額外獎賞第40章 以退爲進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6章 重大發現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30章 一石千浪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53章 雖敗猶勝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49章 精確火力第30章 客串演出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148章 以退爲進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68章 自願參加第92章 秘密協議第90章 找對領導第90章 兵力緊缺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80章 全力投入第61章 後繼乏力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16章 主動退卻第89章 兄弟歸隊第18章 圍點打援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73章 進軍大連第106章 帶話回去第18章 老虎吃天第55章 穩重踏實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89章 兄弟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