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另類戰鬥

在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規模最大的地區戰爭中,喀喇沁旗戰役顯得最爲特殊。

因爲早在十一月底,羅耀武指揮的游擊隊就襲擊過駐紮在喀喇沁旗的美軍,所以很多人戰役的起始時間爲十一月底。事實上,直到十二月二十七日,羅耀武才正式下達了圍攻喀喇沁旗的命令。嚴格說來,這場戰役在這天才正式打響。

與之前其他大規模作戰相比,喀喇沁旗戰役有兩個主要特點。

一是美軍基本依靠空運向被中國軍隊包圍的喀喇沁旗運送兵力物資,僅在戰役開始前與收尾階段進行了地面突擊。

二是中國軍隊的主力是長期活躍在敵後戰場的游擊隊,僅在戰役即將結束的時候,羅耀武才動用了正規軍。

這兩個特點決定了喀喇沁旗戰役的基本性質。

不可否認,美軍擁有極爲強大的空運能力。臺海戰爭爆發前,美軍就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運輸機隊,以及世界上半數以上的直升機。

按照美軍的建軍規劃,美國空軍的運輸機羣能夠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將一個步兵師的全部作戰人員與武器裝備送到五千公里之外。因爲美軍長期奉行全球部署,在世界各地擁有上百座軍事基地,所以這相當於在一天之內將一個師的兵力空運到任何一處地點。

正是如此,臺海戰爭期間,美軍才能迅速做出反應,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將第三機步師送上戰場。

與強大的戰略空運能力相比,美軍的戰術空運能力絲毫不差。

事實上,隨着C-17大規模服役,美軍的戰略空運與戰術空運趨於統一,兩級空運體制也逐漸轉變爲一級空運體制,包括M1主戰坦克在內的所有主戰裝備,均能由C-17直接送往前線。

臺海戰爭爆發後,美國陸續擴大了動員規模,加大了採購力度。雖然在整個戰爭期間發揮關鍵作用的是海運,而不是空運,但是在某些關鍵戰場上,空運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與地位。

比如在進軍中國腹地的時候,美軍就不得不通過空運向前線運送主要作戰物資。在攻打安慶的時候,美軍就動用了上百架C-17與C-,以每天上萬噸的速度,將作戰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部隊手中。如果沒有這些運輸機,美軍別說進軍安慶,能不能在池州與銅陵站穩腳跟都是問題。

在福建戰場上,因爲交通線集中在沿海地區,極易遭到敵後游擊隊襲擊,所以美軍對空運的依賴程度更高。在攻佔福州的戰役中,美軍超過六成的作戰物資依靠空運,還有將近四成的兵力由空運投送。

即便在地勢較爲平坦的東北戰場上,空運仍然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比如在阜錦會戰期間,美軍就通過空運向前線運送了兩個師的兵力,從而有效彌補了日軍作戰不利對後勤保障產生的影響。

空運如此重要,使得美國當局花大價錢訂購了一大批運輸機,特別是具有戰略運載能力與戰術起降能力的C-17C型運輸機。

到二零一三年底,在美軍中服役的C-17已經超過四百架,而且仍然在以每月二十多架的速度增加。照此下去,到二零一四年第一季度末,C-17機羣的規模將超過五百架,從而使美軍的空運能力比戰前提升三倍。

可惜的是,喀喇沁旗沒有可以供C-17起降的機場。

因爲地處山區,所以美軍無法臨時開闢野戰機場。

在這場戰役中,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即數以千計的直升機。

臺海戰爭爆發時,美國擁有相當於全世界各國軍隊總量半數以上的直升機,其中僅美國陸軍航空兵就擁有各類直升機兩千多架,其中CH-47、UH-6等通用直升機佔了大部分,反而是武裝直升機不佔多數。

戰爭期間,美國陸軍主要採購的也是通用直升機,而不是武裝直升機。

雖然一直以來,美國都宣傳武裝直升機是“坦克殺手”,具有無可比擬的反坦克作戰能力,是抵抗鋼鐵洪流的中堅力量,但是實戰證明,在大規模戰爭中,如果面對的是具有較爲完善防空能力的對手,武裝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非常糟糕。

在臺海戰爭期間,美軍武裝直升機的表現就非常糟糕,遠不如空軍的攻擊機。

打上大陸之後,特別是在朝鮮戰場上,美軍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效率繼續降低,而且在面對中國軍隊的防空系統時,很難生存下來。打到中國本土時,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結果是美軍不得不一再限制武裝直升機的行動。

事實上,別說在正面戰場上,即便在反游擊戰場上,武裝直升機的表現也不盡人意。

比如在七月份,美軍深入醫巫閭山,掃蕩盤踞在該地的游擊隊,在攻擊一處游擊隊的活動據點時,參與行動的四架直升機被擊落三架,逃走的那一架也遭到重創,返回基地後就報廢了。而在這次戰鬥中,爲地面部隊提供支持的攻擊機沒有任何損失,不但完成了規定的作戰任務,還完成了武裝直升機羣沒有完成的任務。

受此影響,從二零一三年初開始,美國陸軍就削減了武裝直升機的採購量,把重點放在了通用直升機上。

雖然當時CV-與MV-的批量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專門爲陸軍開發的UV-也具備了批量生產的能力。但是這種傾斜旋轉翼運輸機首先得滿足空軍與海軍的需求,然後纔會考慮陸軍。

受此影響,整個二零一三年,美國陸軍主要採購的還是CH-47與UH-6。

按照計劃,要到二零一四年的第三個季度,美國陸軍才能獲得UV-。

所幸的是,在中國大陸戰場上,因爲中國軍隊頑強抵抗,美軍一直沒有能夠發起大縱深進攻,戰場縱深一般在兩百公里之內,大部分時候甚至不到一百公里,而這點距離完全在直升機的支援範圍之內,不需要航程更遠、速度更快的傾斜旋轉翼飛機。

也正是如此,美國陸軍才大批量採購了數千架直升機。

到二零一三年底,美國陸軍裝備的直升機總量已經超過五千架,爲所有主力師都配備了一個獨立航空旅。平均算下來,美軍每個主力師裝備的直升機超過了三百架。即便把主要的國民警衛隊師算上,每個師也有兩百來架直升機。

如此強大的垂直空運能力,使得美軍在作戰行動中有了更多的選擇。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剛剛結束的突出部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美軍能在一天之內從通遼殺到敖漢旗,挺進兩百多公里,主要就歸功於美軍的垂直突擊。地面部隊進攻之前,美軍就依靠強大的垂直突擊能力,控制了沿途的主要制高點與村鎮,將交通線兩側的防禦範圍擴大到五公里之上,從而使在該地區活動的游擊隊無法有效阻擊美軍。

可以說,如果無法火速進軍,美軍就不可能順利打下敖漢旗,戰役結果將截然不同。

當然,垂直突擊也不是萬能的。

因爲直升機的運載能力非常有限,即便像CH-47這樣的大型直升機,也最多隻能運送裝甲車輛,無法運送主戰裝備。在較爲開闊的戰場上,美軍很難依靠輕型部隊擋住中國軍隊的裝甲部隊,也就使垂直突擊喪失了意義。所以在絕大部分時候,美國陸軍的垂直空運都用在了運送作戰物資上,而不是用來運送作戰部隊。

只不過,到了喀喇沁旗,這一情況就不一樣了。

佔領這一戰略要地之後,美軍沒有繼續推進,而是着手組建防禦陣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主力部隊跟不上來的情況下,美軍無法繼續進攻,只能以守代攻。

也就是說,等到羅耀武在十一月底組織起游擊隊發起反擊,在十二月底做出攻打喀喇沁旗的決定時,美軍已經在該地構築起了較爲完善的防禦工事。因爲美軍在防禦作戰中主要依靠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裝甲力量,只要能夠爲前線部隊提供補給,就能讓部隊守住陣地。

更重要的是,在喀喇沁旗,美軍不用擔心遭到中國軍隊裝甲部隊的攻擊。

原因很簡單,當地的複雜地形讓裝甲部隊毫無用武之地。

用步兵攻打構築完善的美軍陣地,顯然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的垂直空運能力就成爲了至關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說,只要美軍的空運沒有被切斷,守在喀喇沁旗的美軍就不會被擊敗。

羅耀武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主力部隊還在後方休整,並且在等待補充的主戰裝備,爲開春後的決戰做準備。能夠派上去的只有游擊隊,以及少量新編集團軍的作戰部隊。更重要的是,喀喇沁旗距離赤峰也就百來公里,根本沒有穿插空間,也就很難切斷美軍的空運通道,甚至很難對往返與赤峰與喀喇沁旗的直升機羣構成重大威脅。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攻打喀喇沁旗必然是一場代價慘重的戰鬥!

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45章 艱難突圍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55章 戰爭決策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98章 危牆欲倒第50章 再遇貴人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38章 額外獎賞第80章 沒有重點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20章 大舉推進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69章 生死之外第59章 度外之慮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66章 遍地主力第95章 棟樑之危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60章 鹿死誰手第71章 積極自救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3章 發動羣衆第76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77章 推心置腹第80章 爲將之道第21章 決戰南京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47章 強力增援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59章 戰略冒險第79章 出其不意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89章 兄弟歸隊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8章 蓄勢待發第83章 查漏補缺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7章 自投羅網第77章 打得解氣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29章 箭在弦上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1章 戰略契機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83章 查漏補缺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16章 祿口惡戰第23章 發動羣衆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75章 自我犧牲第92章 首尾兼顧第58章 水到渠成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48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