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及時彌補

舊繞着丹東展開的角搖越激烈,戰局就越明們

拼到十一月三十日,美韓聯軍總指揮帕特里奇也看出點端倪。

雖然韓軍已經攻入市區,正在按照計劃向港口推進,但是帕特里奇一點也不輕鬆,因爲打到這個時候,中**隊的主力集團軍還沒有登場呢。

在前面拼的,全是二線部隊與當地民兵。

一羣烏合之衆都能堅持這麼久,中**隊的戰鬥力確實不容覷。

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認,他把進攻中國本土的作戰行動想得太簡單了。

不可否認,在臺灣與朝鮮,中**隊的表現確實乏善可陳,即便打了幾次較爲漂亮的戰役,也沒有佔到多大便宜。

可是打到中國本土,情況就出現了很大改變。中國民衆沒像情報機構所說的那樣,夾道歡迎千里迢迢趕來的美軍。

即便大部分民衆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非常漠然,仍然有不少民衆自發的進行抵抗。

帕特里奇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攤子鋪得太開了。

按照帕特里奇最初的設想,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以東西兩路爲主,只要有一路取得突破就能打開局面。

顯然,這違背了進攻的基本原則,即集中使用兵力。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一部署還沒有多少問題。

不管怎麼說,美軍的突擊能力擺在那裡,半點折扣都沒有,每路大軍後面還有數十萬韓軍,取得突破後就能迅速展開,以野火燎原之勢掃蕩鴨綠江北岸。

問題是,從一開始,這場戰役就不太順利。

二十八日凌晨的空戰,讓帕特里奇出了一身冷汗。

中國空軍的絕地大反擊幾乎在一夜之間撕碎了帕特里奇的美夢,讓他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等到美韓聯軍調整過來的時候,戰鬥損失已經超過了紅色警戒線。如果不是帕特里奇痛陳厲害,加上他在五角大樓的關係,恐怕美國空軍最先撤鏢,讓美韓聯軍的地面部隊在陌生的中國大地上孤軍奮戰。

即便頂住了,也不長久。巨大的損失,讓美國空軍不得不有所收斂,並且調整作戰戰術,使得空中支援的力度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在中**隊防空系統的威脅下,美韓空軍不得不大量使用遠程彈藥。

最多到十二月一日凌晨,儲存在遠東地區的遠程彈藥就將告蔡。

補充的彈藥,最快要到十二月五日才能到達,而且將運往臺灣。運往韓國的則要到十二月十日才能到達。

也就是說,到十二月一日,美韓聯軍的進攻強度就得降下來。

針對這一情況,帕特里奇不得不在開戰的第二天就回頭做前面的工作,加大防空壓制力度,重點打擊中**隊的防空力量。

可惜的是,這一招的效果非常有限。

不是說防空壓制沒有用,攻擊大多獲得成功,只是中**隊的防空系統並沒受到致命打擊,仍然在正常運轉。

原冉只有一個:假目標太多了!

每當美軍的防空壓制戰鬥機到達戰場上空,就會出現成百上千座防空雷達與火控雷達。

白癡都知道,那些“雷達”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目標。可是對於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戰鬥機來說,卻不可能去承擔那百分之一的風險。

在無法甄別目標真假的情況下,只能全部摧毀。

結果是,前面剛剛完成轟炸。後面又出現了更多的防空雷達。根本炸不完!

與中**隊防空部隊的持續戰鬥,加劇了美韓聯軍的彈藥消耗速度。

帕特里奇一度想請求出動凹,去轟炸那些防空陣地。

轟炸機部署在國內,不存在彈藥短缺的問題。在使用小直徑炸彈的時候,飢一次能夠攜帶上百枚炸彈,攻擊上百個目標。只需要十來架出,就能摧毀所有真假目標,達到壓制目的。

只是帕特里奇沒有這麼做,因爲誰也不能保證凹不會被擊落。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美國空軍才損失了好幾架,其中四架就是被中**隊的防空系統擊落的。

唯一讓帕特里奇感到慶幸的是,中國空軍總算無法反撲了。

如果中國空軍有更多的先進戰鬥機,結果恐怕很難設想。

只不過,打到這一步,帕特里奇最初確定的作戰計劃肯定行不通,必須調整部署,把兵力集中到某一方向上。

丹東,成了不二選擇。

實際上,在帕特里奇制訂的戰略計劃中,丹東也排在首位。

原因前面提到過,這裡是美韓聯軍後勤保障的關鍵所在,在向內陸進軍之前,必須打下丹東。

最好還能打下南面的東港。

明確了目的,美軍的調整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四步兵”虹心南下,增援正在丹東度戰的第二騎兵師團軍,鰭一,兵師則原地踏步。

這一部署,充分反映出了帕特里奇的軍事才能。

必須承認,這個之前有點得意滿滿的美軍將領並不缺乏統軍作戰的素質,只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時過錯而已。

也許有人認爲,把第七步兵師留在長甸河口是一大敗筆。

如果這支主力部隊能夠及時到達丹東。就能協助集團軍打下丹東。打下了丹東,整個戰局就被盤活了,根本沒必要讓第四步兵師過來增援。至於守衛長甸河口的渡口,集團軍就能勝任。

再合理利用第四步兵師,說不定還能在打下丹東之後反戈一擊。幹掉盤踞在寬甸的第十五集團軍。實際情況真有這麼理想嗎?

關鍵就在集團軍身上。

雖然從編制上看,集團軍是韓軍靠前部署的四個集團軍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兵力多達二十四萬,但是該集團軍缺乏主力,就連二線部隊也以戰爭爆發後組建的新軍爲主,戰鬥力可想而知。

讓這樣的軍團守衛至關重要的長甸河口,有什麼安全性可言?

要知道,第十五集冉軍是出了名的能打,還是羅耀武的嫡系部隊。

帕特里奇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第七步兵師離開長甸河口,第十五集團軍就會迅速南下,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集團軍,切斷中路大軍的退路。

真要打成這樣,帕特里奇要考慮的就不是如何打下丹東,而是如何把部隊撤回來了。

當然,把第七步兵師留在長甸河口,也不僅僅是爲了守住這裡的渡口。

隨着第四步兵師到達,第十五集團軍將面臨左右爲難的處境。

如果集中兵力應付第四步兵師,帕特里奇就能放心大膽的讓第七步兵師殺往丹東。如果盯住第七步兵師,第四步兵師就能迅速取得突破。

只要有一路軍隊到達丹東,那邊的戰鬥就好說了。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在戰場上,幾乎不可能出現最理想的結果。

在第十五集團軍北再,第三十九集團軍已經枕戈待旦,隨時有可能斜着殺出來。

按照帕特里奇的判斷,第三十九集團軍按兵不動的原因,就是要等到第四步兵師殺到寬甸,再投入戰鬥,與第十五集團軍配合幹掉這個美軍主力師。

針對這種情況,帕特里奇做了新的部署。

主要就是讓集團軍緊緊跟着第四步兵師。掩護側翼。

雖然帕特里奇並不指望集團軍能夠頂住第三十九集團軍的猛攻,實際上韓軍還真沒有在戰場上打敗過中國主力軍團,但是多少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一兩天也好,至少能讓第四步兵師有時間做出調整。

出與保險,帕特里奇還讓正在休整的第二機步師開赴慈江道。

必須承認,美軍的恢復能力非常強大。

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第二機步師遭受重創,差點全軍覆沒,但是僅僅十多天,這個王牌師就基本上恢復了戰鬥力。除了原有的近萬名官兵之外,還補充了數千名國民警衛隊的官兵,戰鬥力恢復了七八成。

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重裝備。

拜拉姚斯菲爾德所賜,大搞輕型化的美軍嚴重缺乏重裝備,就算把封存的重裝備全部送上戰場,也不足以武裝所有軍團,而新生產的重裝備從十月初纔開始下線,還得首先補充部署在臺灣的美軍重裝部隊。

能夠提供給第二機步師的重裝備非常有限。

即便如此,作爲預備隊,第二機步師仍然不可小覷。

可以說,這也是帕特里奇手裡的救命稻草。

如果第四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作戰不利,就得靠第二機步師解圍。

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幾乎沒有秘密可言。

帕特里奇也知道,對方很快就能掌握美軍動態。

讓帕特里奇稍感欣慰的是,羅耀武手裡的牌也不多。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被放在了丹東方向,第十五集團軍與第三十九集團軍擺在寬甸,第六十一集團軍被派往吉林佈防。

剩下的,就只有狀態最差的第四十集團軍了。

雙方手裡的籌碼都不多,使得轉圈餘地非常有限,變數也不是很大。

決定勝負的,還是雙方各主力部隊的實戰表現。

這是一場硬仗!

羅耀武也知道,這是一場沒有折扣的硬仗,而且是決定中國命運的硬仗。

帕特里奇調兵遣將的時候,羅耀武也在派兵佈陣。

隨着雙方主力軍團陸續到達戰場,美韓聯軍入侵中國的第一場戰役即將進入決戰階段。()

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70章 地面救援第62章 圍攻丹東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1章 半夜鬼叫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91章 熱血已冷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97章 前後反差第70章 全面戰爭第77章 打得解氣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74章 最後選擇第33章 陰差陽錯第4章 飢寒交迫第33章 陰差陽錯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63章 峰迴路轉第173章 交戰原則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32章 福大命大第53章 大戰將即第79章 出其不意第48章 防守反擊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94章 未雨綢繆第44章 保衛天津第33章 陰差陽錯第57章 經典突擊第5章 大局爲重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8章 秘密基地第38章 加大投入第45章 艱難突圍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0章 誰主沉浮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51章 回國述職第24章 全面撤退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168章 一拍即合第30章 將功補過第56章 時機未到第82章 空中救援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4章 扭轉乾坤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54章 空降一師第59章 戰略冒險第38章 加大投入第64章 服從命令第74章 柳暗花明第61章 後繼乏力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57章 不得不攻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章 從天而降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38章 關鍵時刻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46章 步兵防線第67章 獵捕海豹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38章 加大投入第80章 沒有重點第74章 最後選擇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70章 騙子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