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老虎吃天

一營在安州的戰鬥,不但打響了中隊入朝的第槍瓦了第一次戰術勝利。..

更重要的是,七日夜間的這場極爲短促的反擊戰,讓安州成爲了新的焦點。

如同萬有引力一樣,當交戰雙方在某個地點發生碰撞、形成核心之後,周圍的其他部隊也會被吸引過來。

安州到底有多大意義?

不可否認,安州確實有很大的意義,因爲這是清”江防線的前沿。問題是,比起當時交戰雙方的主要目的來說,安州連個屁都算不上。

問題就在這裡,交戰雙方的指揮官能夠忽視這個“屁”嗎?答案是否定的,誰都不能忽視!

收到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在安州南面遭到中隊反擊,被迫放棄前線陣地,向南撤退了十多公里的消息後,黃真尹先是不相信。要參謀調查清楚。等到參謀查清楚,韓軍上將才意識到,問題絕對不是一個獨立裝甲旅被擊潰那麼簡單!

要知道,這是開戰以來,韓軍遭到的最慘痛失敗。

當然,這絕對不是在這場戰爭中,韓軍遭到的最慘痛失敗。

一個旅打不過一個營,而且只是一個得到加強的步兵營,會對韓軍士氣產生多麼嚴重的打擊?

黃真尹根本不敢想這個問題,因爲包括他在內,所有韓軍官兵都把中隊當成大敵。

即便不考慮士氣問題,也得考慮順”的安全。一個營能在兩個小小時內擊潰一個旅,而且是韓軍最精銳的獨立裝甲旅,那麼再來幾個營,中隊就有能力攻打順”甚至佔領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

此時,集團軍已經在向東運動,即前去包抄元山。

如果順”失守,即便集團軍不用回頭,所有的後勤保障壓力都將集中在南面的那條鐵路線上。

非常可惜的是,這條鐵路的最多隻能支撐集團軍,絕對無法支撐兩個集團軍。

也就是說,在奪取元山、打通了海上運輸線之前,必須守住順”而守住順川的目的就是順利打下元山。

雖然黃真尹有理由相信,只耍第九機械化步兵師到達,別說幾個營。就算第十五集團軍全部壓上來,也不見得能夠打下順”要知道。早在六十年前,第九師就在那場將朝鮮半島割裂成兩個國家的戰爭中擊敗過中隊最強大的部隊一三十八軍,並且因此成爲韓軍的絕對主力。但是黃真尹更有理由相信,如果讓中隊掌握了主動權,把戰線從安州推進到順川,韓軍失去的將不是一座城市與一條補給線。而是對這場戰爭、對實現國家與民族統一的信心!

黃真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停止撤退,整頓好隊列之後重新向安州進發。所的乞一虧長一智,黃真尹明確告訴前線指揮官,絕對不要小瞧中隊,要把步兵營當成步兵旅看待!

爲了增強前線部隊的信心,黃真尹還保證,在大部隊到達之前會爲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持續提供空中掩護,並且讓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炮兵提前到達,用火力阻止中隊再次發起反擊。

關鍵還是“大部隊”即滯留在平壤的第九機械化步兵師。

把第九機械化步兵師派上去,算得上是黃真尹在這場戰卓中做的第一個重大決策,也是韓軍加在安州的第一塊籌碼。

原因很簡單:在此之前,黃真尹根本沒有想過用第九機械化步兵師去攻打安州!

攻佔僅僅只有一個滿員編制不到六十人、實際編制不到三千人、而且只有不到五百名精壯戰鬥人員的朝鮮人民軍二線步兵師,就算把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派上去,也有大材小用的嫌疑。即便加上中隊的一個加強步兵營,在任何人眼裡,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也有能力取勝。

更重要的是,第九機械化步兵師不在狀態!

雖然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平壤,沒有在這座朝鮮最大的城市上耗費戰鬥力,但是在此之前的戰鬥中,特別是在平山與沙裡院的戰鬥中,韓軍還是費了不少勁。特別是在沙裡院,擔任主攻的第九機械化步兵師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最嚴重的,莫過於口主戰坦克與短步兵戰車水土不服。

口的問題還好說,主要就是超重,渡河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麻煩,以及在進攻的時候必須避開一些土質鬆軟的地區,即便在質量較差的公路上行進,也得靠變,不然會對路面造成嚴重破壞,對車輛通行造成影響。

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被韓軍抱以厚望的口步兵戰車上。

要知道,這可是韓國自行開發的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步兵戰車,嘉韓軍大批量採購與裝備的步兵戰車六“匯※

雖然在性能上,口遠沒有口那麼搶眼。只算得上是一型中規中矩的步兵戰車。一定要說什麼優點的話,由韓國奸重工引進專利生產的博福斯旭型四十毫米機關炮算得上一大亮點,這也讓口,成爲了東北亞地區除了舊3那種變態設計之外,火力最兇猛的步兵戰車。但是在具體性能上,短,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防護水準沒有達到設計標準,行進能力欠缺,戰術機動性能存在嚴重缺陷等等。

如果不是缺乏更加合適的步兵戰車,又不想從美國引鵬系列戰車,韓國陸軍也不可能在短短四年之內生產上千輛口”用其取代所有的四0系列戰車。當然,勁最多隻是裝甲輸送車,算不上步兵戰車,甚至無法與朝鮮軍隊的貽2型步兵戰車抗衡,早就該淘汰了。

這些裝備上的問題,讓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可以說,黃真尹讓第三十一獨立裝甲旅衝鋒在前,就與韓軍主戰裝備的性能問題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不是韓軍掌握了絕對制空權,還擁有強大的火力優勢,加上持續兩年的饑荒讓朝鮮軍隊喪失了鬥志,恐怕這些問題早就不是問題,而是弗軍的災難。母庸置疑,韓軍的進攻也不會如此順暢。

這些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只是需要時間。

比如口存在的問題已經反應給了生產商。而早已開發出來的性能增強套件也已開始大批量生產,年底之前就能提供給前線部隊。

因爲只是性能增強套件,不存在大規模改進的問題,所以不會對部隊的作戰行動造成影響,甚至不需要進行額外練。

可惜的是,第九機械化步兵師的“度假旅行”結束了。

真刀實槍上陣的時候,不知道韓軍頭號王牌部隊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做出這一部署的時候,黃真尹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讓集團軍壓了上去,把平壤的治安工作留給了跟在後面的預備隊。最重要的是,黃真尹讓在東面進攻的第二集團軍羣加大了投入,以分擔集團軍與集團軍的壓力。

從這一部署也看得出來,黃真尹的目的仍然非常明確,即以攻打元山爲重。

這一決策,與隨後由帕特里奇通過第八集團軍司令部發來的參考意見完全吻合,即不要因爲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改變戰略目的,能否實現戰爭目的的關鍵不在安州,因此沒有必要在安州投入太多的主力部隊。

當然,戰爭永遠不是單方面的事情。

會不會像黃真尹與帕特里奇預料的那樣,韓軍繼續按照既定目標前進,順利打下至關重要的元山,還得看另外一方的行動。

在黃真尹調兵遣將的時候,遠在瀋陽的羅耀武也從第豐五集團軍發來的戰報中看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雖然受美韓聯軍電子干擾影響,羅耀武沒有能夠與前線部隊取得聯繫,連黎衛東都沒有能夠掌握確切的戰場情報,但是通過一三三旅發回來的戰報,兩位將軍都意識到,三營在安州方向上的反擊戰,已經點亮戰場,對韓軍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影響。在遞交給羅耀武的戰鬥報告中,黎衛東就明確提到,應該以安州爲核心,在西部戰場上打一場小規模會戰,挫敗韓軍的銳氣!

羅耀武想要得到的,顯然不止這麼一點。

與挫敗韓軍銳氣比起來,打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仗,遏制住韓軍的進攻勢頭,迫使美軍參戰纔是真正的重點!

當然,肯定得在安州好好幹上一場,而且要打出點名堂來!

接到黎衛東打來的電話後,羅耀武當即就命令,儘快按照三營的要求,把物資與彈藥送上去,並且詢問三營還有沒有其他要求,做好向安州派遣預備隊的準備。因爲韓軍猛攻安州已成定局,所以黎衛東並沒提出別的看法。

搞定這些後,羅耀武才靜下心來思考作戰行動。

因爲李一帆派了一名高級情報官員過來協助羅耀武,而且把話說得很透徹,除了作戰行動之外,其他的麻煩都可以交給那個叫小李”的情報官員,所以羅耀武基本上不用考慮別的問題,能夠安下心來指揮作戰行動。

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戰局發展得太快,讓羅耀武都有點措手不及。一時之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將軍真有點老虎吃天,不知道從哪下口的感覺!

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26章 大勢所趨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章 戰略契機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7章 漏網之魚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42章 敵後戰場第32章 福大命大第54章 重裝上陣第20章 火力打擊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82章 戰地少尉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5章 東南告急第71章 雪上加霜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76章 不戰自潰第92章 首尾兼顧第86章 自釀苦酒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7章 戰場揚威第31章 絕不能退第89章 兄弟歸隊第55章 穩重踏實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35章 爲戰爭活第53章 大戰將即第82章 戰地少尉第2章 士氣鬥志第46章 步兵防線第95章 日軍上臺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34章 尋求突破第44章 機票作廢第1章 戰略契機第89章 兄弟歸隊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80章 爲將之道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2章 戰略反擊第72章 心理較量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3章 二次會戰第94章 大禍臨頭第4章 好話在前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17章 自投羅網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8章 以少勝多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5章 以退爲進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30章 客串演出第55章 大動筋骨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39章 戰地談判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3章 捷足先登第48章 國境防線第52章 日本定策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7章 戰場揚威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46章 舉步維艱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7章 戰場揚威第79章 誰最受傷第81章 最壞打算第53章 大戰將即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98章 危牆欲倒第56章 時機未到第78章 六雷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