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兩種聲音

氣鮮會戰敗,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朝鮮會敗得如此迅強戶※

九月三十日下午。..韓軍突破開城防線後。還沒有全面展開。朝軍就全面潰退,結果是向北逃跑的朝軍衝到了韓軍前面,直到當天傍晚,韓軍的先頭部隊纔在開城北面五十公里的平山追上了朝軍。

這裡到平壤只有一百五十公里。

雖然平山守軍拼命抵抗,指揮作戰的朝軍前線指揮官臨陣處決了一名逃跑的少將,用機槍逼着那些逃跑的開城守軍南下衝擊韓軍,最終用兩萬多條人命擋住了韓軍,迫使韓軍先頭部隊不得不先清掃戰場,再發起進攻。但是沒人相信朝軍能夠守住平山,甚至沒人相信朝軍能夠守住平壤。

戰敗,只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來得非常快!這個時候,葉振邦已經帶着三營官兵搭上南下的火車。按照計劃。他們將在十月一日凌晨到達長甸。

雖然是距離中朝邊境最近的野戰部隊,但是葉振邦沒有接到進入朝鮮的命令,甚至沒有接到靠近鴨綠江的命令。

情況與石磊磊預料的並不完全一樣,發展過快的戰場局勢超出了所有人的估計。

陳必時也不例外,朝軍在平山奮力抵抗北上的韓軍時,他得在高層會議上竭力說服那些在出兵問題上遲疑不決的國家領導人。

不是沒有預案,而是沒有完全合適的預案。

雖然戰爭爆發前就有人想到,朝鮮外強中乾,在半數民衆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別說“給予邪惡國家刻骨銘心的教毛”能在風雨中穩住陣腳就很不錯了,但是即便按照最保守估計,朝鮮也能利用構築了幾十年的防線堅持幾天,一週有把握,如果美韓聯軍表現不夠有力的話,還有可能堅持十天。

實際情況是,朝鮮連一天都沒有堅持到。

這個速度,不是韓軍推進是速度、而是朝軍戰敗的速度,確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更重要的是。實際情況遠比韓軍逼近平壤嚴峻得多。

三十日下午,地震臺發現了朝鮮半島上的第一次小規模地震,都是淺源地震,震級都非常低,不到三級。雖然分析數據已經出來了,是人造地震,而且不是炸藥引發的。而是由核武器或者核裝置引發的,但是沒有辦法證明到底是美國投下的戰術核彈頭,還是朝鮮的核裝置,

在陳必時前去參加會議的時候,由發生了兩次性質相似的地震。

與第一次人造地震一樣,只能確定是核爆炸裝置引發的地震但是無法斷定是不是核彈頭。

顯然,誰也無法證明美軍有沒有參戰、有沒有向朝鮮的地下設施投擲核彈頭。

至少這個時候無法證明。

受此影響,會議進行得非常壓抑,在是否出兵的問題上,別說軍人與政客,就連高層領導的分歧都很嚴重。

支持的有支持的理由,反對的有反對的理由。

與以往的任何一次高層會議一樣,前面近半議程都是代表不同利益團體、持不同見解的雙方在扯皮。

參加這種會議的次數越多。陳必時就越發相信,即便哪一天兵臨城下了,也會爲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

很多時候,甚至不得不相信,爭吵已經成了某種必不可少的儀式。

如果哪一天沒有爲了利益進行的爭吵,那纔不正常。

秋幼康用力拍了幾下桌子後,爭吵聲才漸漸散去。已經被搞得焦頭爛額的國家元首朝坐在斜對面的劉誠志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可惜的是。總參謀長似乎不想出頭,並不積極,只是朝坐在旁邊的陳必時看了看。

雖然正式任命還沒有想來,但是大家都知道。早就心生退意的劉誠志已經將大權交給了陳必時。除了一些必耍的文件與手續之外,陳必時已經是中隊的最高指揮官小不但親自負責本土東南防禦,還負責整體戰略部署。

“現在的情況,與我們之前預料的完全不一樣,所以要不要出兵,得從長計議。”陳必時一邊說着,一邊朝管遠山看了一眼。沒等委員會副主席反應過來,陸軍上將又說道:“只是我們必須搞清楚,韓軍會不會在鴨綠江與圖們江南岸停止前進,即便韓軍停了下來,美軍會不會與我們隔江相對。”

“那得看他們有沒有膽量與我們打一場人民戰爭。”

管遠山這句話立即引起了共鳴,當然,只是部分人的共鳴。

陳必時笑着搖了搖頭,並沒反駁,因爲他不覺得反駁。

像管遠山這樣的政客,時時刻刻都把“人民戰爭”掛在嘴上,可是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嗎?就陳必時所知,管遠山四個已經到了服役年齡的孫子全都沒有參軍,就連他的遠房親戚都沾了光。

即便不考慮個人問題,人民戰爭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在沒有辦法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甚至沒有辦法威脅到日本本土的情況下,打爛的全是中國的家當,打得越狠,輸得越慘!

真正明智的領袖,絕對不會在一開始就想到人民戰爭。

恰恰相反,只有在其他辦法都不足以捍衛國家主權與民族利益的情況下,才能寄希望於人民戰爭。

“遠山同志說得沒錯,只是還不到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秋劫康輕描淡寫的支開了話題,對陳必時點了點頭,說道,“必時同志,你繼續。我們需要你的意見

“韓國在這咋。時候以邊境衝突爲由進攻朝鮮,顯然不是孤立事件。之前的事情,在坐的各位都很清楚,內參上有詳細介紹,我就不浪費口水了得到秋劫康的支持,陳必時也不再給管遠山面子。說道。“就在今天上午。美軍兩棲艦隊在海空力量掩護下進入東海,在臺灣海峽北口集結。到目前爲止,進入前沿部署狀態的美軍兩棲艦隊已經多達五支,還有四支兩棲艦隊將在一週之內到達。”

“將軍,你的意思是,美軍打算登陸我國本土?”

見到有人提問。陳必時貞了點頭。順着話題說道:“這就是我們最需要擔心的地方,以美軍的兵力投送能力,特別是此時部署在臺島上的作戰部隊,還有正在動員的部隊。有理由相信,在具備一次投送三個師、在一咋小月內投送五咋小師,並且動員商船運送二十萬臺軍與日軍的情況下。美軍確實有可能登陸我國本土,而且登陸地點就在海峽西岸,或者是鄰近的某一地區。”

會議室裡一下就熱鬧了起來。

在臺灣打不算什麼,在朝鮮打也不算什麼,可是美國有進攻中國大陸的膽量嗎?

“這不可能!”管遠山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我們在臺灣打敗了。也許我們會在朝鮮戰敗,可是我們絕對不會在本土戰敗,也沒有任何人敢於懷疑十四億人的力量。美國絕對不會冒這個險!”

秋劫康暗自苦笑了一下,朝陳必時投去了鼓勵的目光。

“我們不說美國敢不敢,只說事實,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現在美軍部署在臺島的地面部隊仍然是三個師,但是第一陸戰師換成了第一騎兵師,加上已經在沖繩島完成了集結與動員的第二陸戰師,僅在向上,美軍就有五咋。師的兵力。作爲協助力量,還有日軍的三咋,師團與臺軍的六十的個旅。也許美軍的投送能力不足以一次性投送這麼多部隊,但是我們絕對不要懷疑美軍的後勤保證能力。別忘了,我們不久前才超過日本與韓國、成爲世界第一大造船國。

隨着這兩咋。國家捲入戰爭。只要有合適的港口,就能向前線運送足夠多的部隊與作戰物資!”

“關鍵是美國沒有這個決心!”

“什麼才叫決心?難道要等到美軍打過來,將我們的城市變成廢墟,佔領半壁江山才叫決心?。陳必時也有點來火了,“真要到這一步。恐怕耍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如何打贏衛國戰爭了!”

“陳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懷疑我們的正義性?”

“有必要說這些嗎?”秋動康及時出頭。說道,“這是會議,大家都能發表意見。我也相信,在坐的都在爲國家着想。”

管遠山咬了咬牙,說道:“不管怎麼說。朝鮮不是不可逾越的海峽。如果美國敢打上我國本土。我們就能打過去,消滅韓國。”

“那得先保住朝鮮。”陳必時不輕不重的說了一句。

管元山微微皺起眉頭。“朝鮮不是我國本土,我們沒有義務保護朝鮮,除非朝鮮當局發出請求。再說了,即便我們要攻打韓國朝鮮也只是跳板與前進基地,而不是一定要守衛的領土,所以我認爲沒有必要急着出兵朝鮮。”

陳必時沒有開口。這是政治決定。

秋幼康長出口氣。對陳必時說道:“如果你的判斷沒有錯,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肯定不多。”陳必時稍微停頓了一下,好讓人覺得他是經過慎重考慮纔開口的。“按照我的經驗,美軍會在一個比較恰當的時候攻打我國本土。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最恰當的時候就是韓軍攻佔平壤。朝鮮當局不得不向我們求援

“遠,”

秋幼康壓了壓住了管遠山的話,讓陳必時說下去。“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常駐韓國的第二步兵師已經得到加強,不但獲得了之前補充給第三步兵師的全部重裝備。還增添了一個炮兵旅與一個航空旅。很明顯,美國料到我們會在朝鮮半島上發起進攻,所以留了一手。”

“這麼說來,還有時間讓我們討論了。小

聽到秋幼康的這句話,陳必時立即露出了驚訝神色。

“不管怎麼說,這是重大決策,不能草率。”秋劫康首下合上了面前的文件夾,“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吧,下次會議再接着討論。”

起身的時候,陳必時注意到了元首秘書遞來的眼神,也就放慢了步伐。

第47章 三個小時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69章 一地得失第73章 驚慌失措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1章 完美伏擊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55章 大動筋骨第46章 炮火打擊第30章 將功補過第46章 炮火打擊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32章 全旅壓上第53章 大戰將即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66章 遍地主力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67章 血戰到底第29章 權利宣言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28章 一氣呵成第6章 重大發現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78章 關鍵戰役第71章 出敵不意第18章 以少勝多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39章 迂迴得逞第30章 將功補過第55章 戰爭決策第2章 士氣鬥志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34章 進軍錦州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2章 積極準備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59章 秘密進駐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74章 穩操勝券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33章 不得不撤第193章 北上準備第88章 強勢干預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21章 決戰南京第63章 全盤部署第95章 棟樑之危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35章 爲戰爭活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35章 還沒結束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19章 死纏濫打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29章 箭在弦上第53章 大戰將即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89章 兄弟歸隊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章 從天而降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21章 強強對抗第50章 再遇貴人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39章 火速增兵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37章 全面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