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偃旗息鼓

?如果提前一天、哪怕十二個小時佔領二零九高地,美軍的四個陸戰營都能咬住從桃園縣城撤退的十五軍,一路殺向楊梅鎮,讓十五軍無法在楊梅鎮站穩腳跟,使陳必時在桃園縣建立防線的計劃落空。?

雖然在無以爲繼的情況下,渡過社子溪之後,美軍肯定得停下來。處於安全考慮,美軍應該在楊梅鎮建立防線,再考慮進軍新竹縣,也就是說美軍很難一口氣打到臺中,但是能不能及時拿下楊梅鎮,關係到能不能控制整個大臺北地區,以及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控制整個大臺北地區。?

圍繞着二零九高地的戰鬥,悄然改變了戰場局勢。?

十九日天亮的時候,美軍搞清楚了兩件事情:一是二零九高地上的電臺被埋在地下幾十米處,即便挖出來,也很難修復;二是大陸空軍沒有再次襲擊美軍航母的計劃,更沒有這個能力,十八日夜間的警報只是空穴來風。?

如果說美軍打下二零九高地有什麼收穫的話,那就是保住了面子。?

日軍動用三個營的兵力,在折損了兩個半營之後,仍然沒有能夠佔領二零九高地,美軍則用不到一百人的傷亡佔領了這座高地。?

當然,美軍還必須承認,爲了打下二零九高地,他們錯過了進軍楊梅鎮的最佳機會。?

十九日天亮前,不但十五軍的軍部到了楊梅鎮、四十四師沿着社子溪部署好了防線,羅耀武還及時聯繫了薛華毅,讓原先前往寶山鄉的那個營留在了石門水庫西岸,並且在龍溪鎮佈防,與楊梅鎮互爲犄角。?

雖然這道防線不算牢固,但是足夠擋住勞師遠征的美軍第一陸戰師。?

擺在美軍面前的選擇很簡單,要麼冒着巨大的風險繼續推進,要麼收住腳步、與十五軍井水不犯河水。?

實際上美軍沒有第二種選擇,因爲後撤的不僅僅是十五軍。?

隨着十五軍退守楊梅鎮,沿着社子溪部署防線,在臺北縣林口鄉的五十四軍與兩棲部隊也加快了突圍步伐。美軍無法撕開十五軍的防線,卻能拿五十四軍與兩棲部隊開刀。爲了保存有生力量,陳必時也下了命令,即各部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分散突圍,只是得儘量向楊梅鎮前進。?

面對一萬多名分散突圍的官兵,沒有多少兵力優勢的美軍肯定會手忙腳亂。?

受此影響,在十九日天亮的時候,臺島北部地面戰場上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

這個時候,美國當局最關心的肯定不是臺島上的地面戰鬥。?

就在大約二十四小時前,斷掉腦袋的“華盛頓”號被美軍攻擊核潛艇發射的兩條重型魚雷送入了數千米深的琉球海溝。?

經過數日忙碌,美軍初步統計出了傷亡數據。在十六日夜間與十七日凌晨的戰鬥中,美國海軍總共有一千七百四十八名官兵陣亡、三千六百七十二名官兵負傷,還有一千一百九十五名官兵失蹤。因爲失蹤官兵多爲戰沉戰艦上的水手,其中“華盛頓”號上就有大約七百名官兵失蹤,所以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一傷亡結果,足以排到美國海軍歷史上的前三位!?

因爲所處時區比戰區晚了十三個小時,所以美國東部時間十八日下午、即戰場時間大約十九日凌晨,美國總統奧康納親自在國會做“戰爭諮文”的時候提出了“一攬子軍備採購計劃”與“國家動員計劃”。?

前者要求國會撥款三千六百億美元,爲軍隊採購包括F-22A戰鬥機、“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帕拉丁”自行火炮、M4卡賓槍在內的各種武器裝備,以便將空軍的戰鬥力提高五成、以及組建兩到三個陸軍師。?

後者要求按照戰時計劃從各州國民警衛隊徵兆作戰人員,延長各軍兵種現役官兵的服役時間,將戰場部署時間由正常情況下的六個月延長到一年,並且提高戰地津貼與軍人傷亡補償標準。?

雖然有議員在辯論階段指出,美國的義務只是確保臺灣不受到侵犯,而奧康納提交的兩項計劃實際上在爲大規模戰爭做準備,但是受“華盛頓”號戰沉、數千官兵傷亡影響,在表決階段,仍然有大部分議員投了贊成票。?

這兩項法案獲得通過,意味着美軍肯定會大舉參加地面戰爭。?

僅僅數個小時之後,也就是臺島的天空即將放亮的時候,日本內閣首相進藤加一也前往衆議院,向議會提交了一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案。?

這份打印出來有一千多頁,充滿了晦澀的政治詞彙的法案只說明瞭一個問題,即只有在成立正規軍的情況下,日本才能向臺島派遣第二個師團。?

毫無疑問,這是進藤加一在向奧康納示威。?

美國不是要打地面戰爭嗎?美軍那麼厲害,想必不需要日軍插手,反正臺島就那麼大個地盤,容不下幾支部隊。只不過,大陸軍隊不好欺負,這幾天的戰鬥已經說明了問題。美軍要想找個同伴,那就得拿出點誠意來。?

僅僅在外交上做努力,肯定解決不了問題。?

跟着美國學了幾十年,準確的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在向美國學習,所以已經跟着美國學了一百多年,日本人也學狡猾了,那就是什麼都要立法。?

確立一項法案並不難,要推翻一項法案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管怎麼說,美國人也得講道理。法案確立下來了,要是不想費神費力的推翻它,那就滿足法案中規定的條件。?

受此影響,進藤加一還沒有離開衆議院,美國副總統拜倫就再次上了空軍二號。?

給日本鬆綁不是問題,問題是美國也立了法,要給日本鬆綁就得推翻美國的立法,不比推翻日本的立法難多少。?

萬事總得商量,慪氣解決不了問題。?

拜倫緊急訪問日本只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讓日本當局通融通融,先把第二個師團派過去,美國可以給點“補助”,至於鬆綁的事情,還得從長計議。這又不是買件衣服,總不能說要就要吧。?

進藤加一也是個明白人,推動立法只是爲談判增添砝碼。?

在出兵的問題上,進藤加一比誰都明白。如果日本不出兵,除了讓美軍承受更大的傷亡之外,損失最大的還是日本。對兩個國家來說,日本出更大的力氣是雙贏,如果爲了鬆綁的事情而鬧得不可開交,那就是雙輸。?

大道理雙方都明白,只是在小問題上,雙方都得盤算一番。?

日本再派遣一個師團不是問題,如果進行動員,徵召退役軍人,再出動兩到三個師團都沒問題。關鍵有兩個,一是日本缺乏足夠的武器裝備,很難迅速武裝擴充部隊。二是日軍缺乏攻擊能力,需要進攻性武器,不然沒辦法打。?

前一個問題早就存在,後一個問題才暴露出來。?

第七師在臺島上的作戰行動已經表明,日軍嚴重缺乏進攻手段,即便把第7航空隊派了過去,也只能解決部分問題。拿火力支援來說,第七師的炮兵只佔了三成,主要都是美軍航空兵提供,而日軍沒有合適的攻擊機。?

這些問題都需要得到解決,而解決問題需要時間。?

同樣的道理,大陸軍隊在戰鬥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即便幹掉“華盛頓”號、重創“里根”號極大的鼓舞了軍民士氣,可是這種壯士斷臂般的攻擊不可重複,即便能夠重複也收不到同樣的效果。?

擊沉“華盛頓”號的宣傳意義,明顯大過軍事意義。?

要知道,美國是一個在炮火中建立起來的國家,也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戰火中向敵人屈服過的國家。在第二次獨立戰爭中,英軍攻入華盛頓,燒掉了總統官邸(重建的時候,美國人用白色石灰將燒得焦黑的總統官邸重新粉刷了一遍,纔有了“白宮”這個名字),美國都沒有屈服。?

損失一艘航母,美國不但不會退卻,反而會全力撲上來。?

這就好比搏鬥中的猛獸,一條小小的傷口不會使其退卻,只會使其更加瘋狂。?

歷史上,美國也是這麼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擊沉了幾艘美國船隻,美國就以德國鼓動墨西哥參戰爲由,把幾十萬軍隊派上歐洲戰場,打敗了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的德**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炸沉了幾條戰艦,美國就把上千萬噸的燃燒彈投向日本本土,最後還丟了兩顆原子彈。二十一世紀初,恐怖份子撞倒兩棟大樓,美國硬是把兩個國家投入戰爭,用十多年的血與火徹底改變了數千萬穆斯林的命運,也把整個世界帶上了新的軌道。?

要讓美國退卻不是不可能,只是這點教訓還不夠。?

雖然陳必時非常理智的認識到,只有主動退卻、保存有生力量,纔有可能在下一道方向上擋住美日聯軍,但是在某些人看來,這不是退卻,而是逃跑。?

美日聯軍忙着策劃下一輪進攻的時候,陳必時卻在應付各種各樣的詢問。?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至少前線部隊的官兵獲得了喘息機會。?

葉振邦等六名空降兵在八月二十一日到達了楊梅鎮,見到了僥倖撤下來的甘應明與甄志明等人。任俠歌等人都在,那些半路增援上來的新兵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大部分在突圍的時候被美軍追上,只有十多人跟着撤了下來。?

九連的官兵沒有時間爲陣亡的兄弟哀痛,因爲他們得抓緊時間重建部隊。?

做同樣工作的,還有返回前線司令部的羅耀武。(!)

第5章 大局爲重第29章 箭在弦上第9章 兩線作戰第41章 大敵將至第92章 秘密協議第85章 靠前部署第61章 打破僵局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170章 此消彼漲第27章 空軍發威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83章 量力而爲第64章 一席之談第9章 以進爲退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1章 千鈞一髮第43章 何爲希望第39章 迂迴得逞第94章 未雨綢繆第73章 政治木偶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30章 將功補過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52章 致命伏擊第20章 痛失戰友第58章 環形防線第5章 兩種聲音第12章 戰略反擊第75章 制信息權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89章 戰略勝利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8章 一席之談第23章 發動羣衆第56章 時機未到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4章 好話在前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58章 環形防線第63章 正面猛攻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8章 蓄勢待發第69章 燃眉之急第87章 鋪開了打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2章 積極準備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77章 彈盡糧絕第66章 危機時刻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2章 積極準備第43章 瘋狂進攻第61章 美軍參戰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0章 斬首行動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9章 大敵當前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36章 平行推進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82章 戰地少尉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3章 假戲真做第55章 戰爭決策第33章 陰差陽錯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30章 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