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

王君臨離開小雨劇院,又來到了旁邊的武林公會。

有聶小雨親自經營管理,武林公會已經不是秩序井然能夠形容的,最科學有效的機構,最合理的制度,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又有充足的經費支持,歷時兩年時間,打造出來的武林公會,已經成爲一個堪稱是最嚴密、最神秘、最有效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所呈現出來的辦事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根本不是這個時代任何組織乃至朝廷官府所能想像,甚至所能比擬的。

武林公會總部是一個佔地一百多畝的院子,情報堂、執法堂、懸賞堂、長老會各佔一個區域,所以武林公會大體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又根據下屬不同的職司分成更多的小區域,其中佔地最大的要屬情報堂,但最熱鬧的則是懸賞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這裡發佈任務、領取任務和交任務領賞。

王君臨參觀了一圈,最後來到了懸賞堂,被正門口那個長足有五十米,寬兩米的黑板牆吸引了,此時在這面牆前圍了足足兩百多人,大多都是江湖武者,因爲這黑板牆上面寫着各種任務。

不過,這黑板牆上面只是簡單稱述了任務,在這裡不會暴露任務具體涉及到的人,只有想要接任務的人進入到懸賞堂中,經懸賞堂具體鑑定擁有完成這個任務的條件之後,纔會將具體任務情況告訴對方,併發放一個獨有的令牌憑證,算是證明此人接了這個任務,而有關這個任務的一些情報則是要到情報堂裡面花費銀錢去買,當然也有不想花這個錢,自己去打探與任務有關的情報。

而武林公會會對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每一個人身份進行保密,目前爲止從未有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人身份泄露的事情發生,這讓武林公會的信譽不光是在江湖上達到了極高的地步,即使在民間,乃至一些貴族門閥之中也有極大的市場,而通過這些任務,武林公會自然也可能會出現監守自盜的情況,知道發佈任務和接任務的人隱私和秘密,當然爲防止武林公會內部將這些隱私和秘密泄露,對於這方面的管理極爲嚴格。

……

……

這一日藍衣衛府很平靜,但朝堂上卻炸開了鍋。

太子遇刺一案在皇帝和皇后的共同壓制下,沒有哪個不長眼的臣子再敢多提,逐漸淡出了百官的視線,但另一件事情卻被他們擺上了案頭,提到了朝會上。

坐在高高在上的龍塌上,楊廣掃了一眼厚厚一沓彈劾秦安公王君臨的奏章,始終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的說道:“關於此事,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都說說吧。”

“陛下,高句麗國乃我大隋屬國,淵太祚是高句麗國宰相,又是高句麗國的使臣,如今被秦安公王君臨無辜關押在藍衣衛府之中,此等行爲直接影響兩國邦交,敗壞陛下天威,實在是太過惡劣,若是不嚴加懲處,陛下顏面何在啊!”一箇中年官員站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

此人乃是御史臺一名御史,他所說的事情倒也是他的職責之內的事情。

當然,這位御史站出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他姓元,與關隴巨閥元氏關係密切,有機會彈劾王君臨這個仇人,自然不會放過。

“元大人言之有理,秦安公肆意妄爲,破壞兩國邦交,很可能引起兩國兵伐,必須嚴加懲處!”又有一官員站出來說道。

“元大人和於大人說得對!”

“秦安公之罪大惡極,居心叵測,必須重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

接連站出來十五人表示贊同附議,而且在十五人語言加工之下,王君臨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將皇帝放在眼中,有預謀的破壞兩國邦交,想要挑起兩國大戰的大奸臣。總之,罪魁禍首王君臨,不殺不足以安定兩國邦交,不殺不足以慰臣心,不殺不足以爲臣道……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強調了大隋與高句麗國邦交的重要性,以及王君臨做事跋扈、歹毒等等。

和這些人相反,武將們則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長孫晟、裴世矩、房喬等與王君臨交好的大臣從始至終都表情平靜,一言不發或者面露譏諷,搖頭不語。

這時,一位年輕的御史站出來,本來要上去的某位關隴一系官員腳步頓了頓。

這位御史是御史臺裡面官職最小的一個,名叫劉志豐,此時朝會上他也站在最後一排,包括楊廣在內,在場很多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沒有人知道他是通過誰的關係,從外州調到京城,成爲一名御史。

“陛下,臣懷疑御史臺於成岡、吏部外侍郎元徒……十五人收受高句麗國使臣淵太祚屬官賄賂,所以纔在朝堂之上爲高句麗國使臣淵太祚說話,此乃賣國之罪,還請陛下下旨嚴查。”

劉志豐的話說完,靜靜的立在那裡,朝堂上卻已經寂靜一片。

剛纔被點到名的十二人,頓時心裡同時咯噔一下,他們是收了高麗國使團的財物,但是對方做得很隱秘,都是喬裝打扮之後,從側門或者後門進入,本不該被人知道的,可是這個小小御史竟然懷疑他們,這是已經知道了什麼,還是真的只是懷疑,還有這個劉志豐只是一名小小御史,爲何敢說出這些話,同時得罪十五名官員和他們身後的勢力。

“劉大人言之有理,臣也認爲剛纔彈劾秦安公之人名爲彈劾秦安公,實爲救淵太祚,所以臣也懷疑他們十五人收受了高句麗人的財物。”

“臣附義,臣聽說……”

“臣也附義,臣以爲……”

……

……

接下來,又有十來個官員附和劉志豐的話,這些人遍佈三省六部,重臣不多,唯有最後才說話的內史侍郎虞世基算是有分量的人。

不過這些人官品雖然都不超過四品,但卻都在朝廷緊要位置任職,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三個月前提出遷都洛陽時被楊廣新近提拔上來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虎石的懼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朝會衝突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林公會的懸賞第八百五十三章 淵太祚的試探第九百一十一章 蛇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四章 恐怖之夜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你敢打我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帝王之術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六百四十一章 內奸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暴亂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昭病逝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螻蟻之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一門閥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韓相國的依仗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白翎島失陷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考之日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遼河血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就這樣消失不見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七號密探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二百一十章 會審王君臨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七十九章 輿論大戰(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監察御史之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暗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香水有毒第二百二十章 被包圍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開殺戒(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四百四十六章 逆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八百四十二章 武林大會(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惹不起的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面目全非的古墓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萬伏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非要留下死磕的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試探與媒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的信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就這樣消失不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商隊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獨孤氏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靜看廢太子裝逼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楊廣最後的自尊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百姓的絕望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戰法和算計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昭病逝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火燎原之勢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聶小雨講的神奇故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幽怨的楊麗華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絕世寶物第二百四十章 與田襄子的交易第一百七十章 國喪(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刺殺與練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瘋狂殺戮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裴府中的驚天巨響第七百三十八章 與長公主在大牀上好好玩耍第五百二十三章 終變鴻門宴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一百四十二章 河東士族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閃電戰與黑色鑰匙第一百三十三章 王君臨的謀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素心中的邪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毫無防備的龍宮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知易行難第十七章 湖中密道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王君臨送來的破城秘寶第一千章零三章 范陽學院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力竭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特戰小隊第三章 低估了古人的無恥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七百六十五章 爆怒的楊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成功戰略牽制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是門閥世家驕傲?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