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朝會衝突

王君臨一行重新坐下吃了東西,離開雨棚,正準備繼續前往武林公會,沈光帶着一隊護衛匆匆從京城方向追了上來,稟報道:“公爺,皇帝派人到府上招你立刻進宮議事。”

王君臨眉頭一皺,轉身對聶小雨說道:“你帶着他們四個去武林公會吧!我先回京城了。嗯!我看蟲妖前輩可以擔當武林公會的二長老。”

說完,他不顧蟲妖抗議的目光,在沈光一行人的簇擁之下,匆匆回了京城。

……

……

第二天,皇宮紫薇殿內,冗長的朝會已經進行了半個時辰,王君臨今天也來參加朝會,只是他一直沒有吭聲,他今天的出現就是按照楊廣的命令,爲其遷都之事搖旗吶喊的。

該說的事情都已經說完,朝會終於到了尾聲,如蘇威、獨孤長蘇這樣的不少年齡大的老臣已經感覺到吃力,分明都快要站不住了,心想終於散朝了。

然而,這個時候,楊廣突然說道:“各位愛卿,朕還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議一下。”楊廣本想說通報給大家,但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如此霸道的方式,因爲他現在還沒有牢牢將朝廷控制在手中,霸道的方式不會有霸道的效果,只會讓自己陷入難堪。

說着話,楊廣目光掃過大殿,從每個人臉上掃了一圈,然後才一臉肅然的說道:“朕自登基爲帝以來,每日都在想如何才能讓我大隋恢復昔年漢武盛世。朕曾經在江南待了十年,深知江淮與江南之地的富庶,特別是糧食產量是北方數倍乃至十倍都有。而北方包括關中京城所在,一直缺糧。朕就想着,若是能夠將江淮和江南的糧食,以及豐富的物資運送到北方,特別是關中京城,必可創我大隋盛世。”

頓了一下,楊廣嘆了一口氣,說道:“然而,從江南、江淮之地往關中之地,隔着秦嶺山脈,道路不便,物資運輸頗爲困難。而且也不利於朝廷對富庶的江南和江淮的治理、控制。此外,還有幷州此次謀反叛亂,讓朕深切的感受到原北齊之地還存有很多隱患,若北齊之地再發生叛亂,京城對河北、河東鞭長莫及,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朕有意遷都洛陽,以解決剛纔所說幾個事關我大隋興盛的問題,從而以加強朝廷對河北、河南和江淮、江南的控制,各位愛卿以爲如何?”

楊廣一口氣將早就準備好的話說完,大殿內卻已經變得一片寂靜,不少人一臉震驚,更有很多人臉色變得很難看,猶如有人說要挖了他們家祖墳般難看。

他們有些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皇帝想要遷都洛陽的事情,但先帝楊堅當年剛將遷都的事情提出來,便遭受到了朝臣和關隴門閥世家強烈反彈,至死都沒有再第二次提出此事。所以,他們都沒有想到,新皇登基不到一年,便竟然考慮遷都洛陽。當年不少門閥世家不想讓楊廣爲帝,就是因爲他們發現楊廣是個不安分的主,而且異常強硬,如今看來,楊廣比起先皇文帝,做事果然激進。

但畢竟是皇帝提出來的,雖然很多人都會死死抵制反對,但是誰先站出來第一個表示反對,必然會被皇帝記恨在心,所以一時沒有人率先站出來說話。

宇文述看了一眼王君臨,見後者眼觀鼻,鼻觀心,好像已經神遊在外,他嘆了口氣,走出朝班,昂聲道:“陛下英明,陛下剛纔所言乃老成持國之言,遷都之事更是我大隋興盛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臣完全贊成聖上的遷都之議。”

說到這裡,宇文述偷看了一眼楊廣的臉色,發現後者皺着眉頭,分明對他說的話還不夠滿意,只好咬着牙,在一片殺人的目光之下,繼續說道:“衆所周知,關中人口衆多,但糧食卻遠遠不足,更不用說護衛京城大軍加上城衛軍、各朝廷官吏,不下於二十萬人,糧食都要從關中百姓索取,導致京城糧價始終高居不下,這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運輸不便。再看洛陽,乃東周舊京,中原圖大之地,是整個天下中心,再加上有黃河運輸便利,天下萬物可資洛陽,是我大隋王朝中興之地。”

楊廣這才微微點了點頭,宇文述本身也是關隴貴族,被楊廣逼着率先表態,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算不錯了。

楊廣又看向王君臨,王君臨暗歎一聲,立刻出班說道:“臣也聽聞,聖上是木之所屬,而雍京是衝木之地,和聖上相剋,讖語云,‘修治洛陽還晉家’,這就是暗示聖上即位,遷都洛陽乃是天意,天意如此,遷都當可行。”

王君臨說完,楊廣提前打過招呼的虞世基、蘇威也正要說話。

不料,上柱國、司徒獨孤長蘇突然走出朝班,斬釘截鐵的說道:“陛下,臣堅決反對遷都!”

獨孤長蘇是天下第一門閥獨孤門閥宗主,他的妹妹便是開國皇后獨孤伽羅,獨孤長蘇也是楊廣的舅舅,地位崇高,楊廣雖然一直相信獨孤門閥絕不會謀反,但是他卻忘記了,獨孤門閥還是關隴貴族之首。

楊廣臉色立刻沉了下去,但是獨孤長蘇的身份非同小可,他不好呵斥,只能任由其往下繼續說:“陛下,先帝在開皇四年,已下令徵集二十萬勞役,耗時一年半的時間開鑿廣通渠爲解決京師糧食不足,現在京城太倉內糧食滿盈,各地義倉糧食堆積如山,廣通倉內糧食可供京城百年,如果還嫌糧食不足,那可以再開鑿拓寬運河,加強運輸,廣建糧倉,這個問題便可以解決,何用遷都洛陽?”

“陛下,臣也反對遷都洛陽。”

緊接着說話的是大將軍、太府寺卿元壽,元壽是西魏八柱國元欣之孫,而元氏也就是鮮卑拓跋氏改爲漢姓,是鮮卑第一貴族,同時元氏還是關隴貴族首領之一,若不是獨孤家乃皇親國舅之家,元氏的勢力並不比獨孤家弱,而楊廣想遷都洛陽,也就是動搖關隴貴族的根基,元氏怎麼可能同意。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分三六九等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其實都只是想活下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楊廣最後的自尊第五百九十一章 香水有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密諜第八十一章 內外侯官第二百零四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二十九章 靜陽寺第一百三十七章 詭異的醉酒第六百九十三章 參賭第五百二十三章 終變鴻門宴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飛來神箭第六百二十二章 頭腦清醒的楊堅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秘激素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繼科的愧疚第七百八十章 毒殺第六百九十章 神算之術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腦子調教試驗第九百四十三章 京中來人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娶妾的模範帶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該死的裴寂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死王君臨的機會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二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楊廣第六十二章 高昌城第二百零八章 秋雷炸響第四百九十二章 聶小雨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寵臣虞世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金氏之主第八百零九章 比試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步兵大戰第一百零四章 哭泣的魚子默第五百三十七章 發現內奸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吉身邊的幕僚第九百四十九章 你們中毒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抓狂的淵太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火燎原第三十九章 這是去送死第七百三十八章 與長公主在大牀上好好玩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自我感覺良好的趙晨第一百七十二章 絕境求生第九百零九章 史上最難纏的瘋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虎獅相搏第七百七十九章 強搶民女第七百四十三章 試探與媒人第九百零五章 硬骨頭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與赴宴第三百零七章 追殺(三)第二十五章 平蘭縣大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羅國宰相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六百三十二章 與死神搶時間(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連部小酋長第七章 巷口擊殺第六十六章 王君臨死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想殺之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房喬的勸諫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特戰隊發威第三十五章 少女茹雪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想辦法讓百姓少死一些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失態的王君臨第九百六十九章 射殺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朱粲第六百一十四章 你們不覺得奇怪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的來歷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腦子調教試驗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憲不敢賭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來自李淵的善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火槍的威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毫無防備的龍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開科第二百零三章 如此糊名第四十七章 篝火晚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使者程咬金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野戰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潁的謀劃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敵後根據地與特戰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同一條船上的兩兄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亂後宮的獨孤皇后?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楊素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陽來的欽差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寵臣虞世基第五百三十八章 血虎幫的豔虎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連環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瘋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唐王世子李建成失蹤了第八百三十章 兇悍的血鬃馬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的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死士養成之第一步第七百七十七章 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