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朝堂之爭(中)

(非常感謝‘海虎888“和‘王家玉樹’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所有人所表達的意思都是那王君臨無法無天,以下犯上,光天化日之下當着那麼多賤民百姓的面毆打親王,這是大隋開國以來都從沒有過的惡劣行爲,罪魁禍首王君臨,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慰民心,不殺不足以爲正朝綱……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強調了漢王殿下的悽慘,要不是漢王殿下受傷太重,說不得會將他擡過來讓大家看看,說不定還讓一些本無彈劾王君臨的人都忍不住出言彈劾。

王君臨低着頭,做出一副我錯了,我有罪的樣子,但實際上心中滿是嘲諷,這些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只提到自己帶人毆打了漢王,卻沒有一個人提到他爲何毆打漢王,更沒有人提到漢王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有功大將的女人和戰馬之事。

不過,這也在王君臨的預料之中,他雖然有些憤慨,但並無任何痛心之意。

和這些人相反,武將們則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吏部侍郎,聞喜縣公裴世矩從始至終都表情平靜,一言不發。

這時,一位年輕的御史站出來,本來要上去的某位楊素一系官員腳步頓了頓。

這位名爲張文的御史,一臉正氣凜然的說道:“陛下,臣彈劾漢王當街搶強有功大將女眷和戰馬。此等行徑,實在是另人不恥,有失皇族顏面,此乃……,還請陛下定奪。”

張文充滿正氣的話說完,靜靜的立在那裡,朝堂上的聲音忽然間小了很多。

御史臺的幾位上官心裡同時咯噔一下,神色複雜的看着張文,別人不知道,他們怎麼能不知道——這個張文是太子殿下的人。

早在上次秦安侯在京都時,就有傳言太子想要拉攏前者,但因爲越國公楊素的緣故,未能拉攏成功,眼下看來,此言非虛。只是太子殿下不顧楊素的感受,也要旗幟明確的拉攏秦安侯,足以看出太子對其看重,同時相比前太子楊勇面對同樣的權臣高潁時的唯唯諾諾,這位太子殿下做事果然霸道,而且從剛纔那個名叫張文的御史所說之言的犀利,也可看出太子殿下做事足夠囂張。

要知道,剛纔所有人有意避開漢王被毆打的原因,不是因爲他們不知道,或者說一時間忘了,而是因爲他們不敢,因爲誰都知道他是當今陛下最寵愛的兒子。

頓時間,不光是剛纔彈劾王君臨的官員們心中暗罵張文,皇帝楊堅臉色也有些難看,看着張文的眼神有些不善起來。

這個小小御史,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本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被他這麼一鬧,必須得放在臺面上說了。

王君臨目睹此景,想起昨晚上張繼科連夜冒險送出來關於太子殿下的態度和在朝中的人名單,王君臨頓時明白,這個張文就是太子殿下用來犧牲的幸運者,相信此事之後,皇帝陛下肯定會找機會收拾他,這御史是當不成了。但以楊廣的爲人,等他登基爲帝之後,張文自然會得到重用,所以此人感受到楊素等重臣,乃至皇帝陛下不善的目光,臉色雖然有些發白,但是眼神中並無畏懼之意,反正他是御史,皇帝陛下但凡有點理智都不會殺了他,最多就是罷官而已。

“這個人情不小,楊廣果然和歷史上一樣,做事果斷,手筆都很大。”王君臨心中暗忖道。

最先開口彈劾王君臨的禮部於侍郎再次硬着頭皮站出來,說道:“張御史簡直是在說笑,以漢王之尊,什麼樣的女人和戰馬沒有見過,用得着強搶別人的。”

在太子帶領幕僚親自安排之下,年輕御史張文準備極爲充分,從袖中拿出一卷奏摺,再次大聲說道:“陛下,微臣昨天傍晚已經收集了十數名目睹漢王陛下與秦安侯發生衝突的百姓證言,據證人們所說,的確是漢王看上了秦安侯隨行女子和戰馬,秦安侯在不知漢王身份的情況下才與其發生衝突,結果誤傷了漢王,上面有這些百姓畫押。所以,臣以爲秦安侯帶人毆打漢王自然有罪,但是因爲事出有因,且此事錯在漢王,所以應該從輕發落。請陛下明察。”

全場頓時一靜,但緊接着便有另外一名姓馬御史出班行禮,同樣從袖子中拿出一卷奏摺,說道:“陛下,微臣昨晚上也連夜收集了一些目睹秦安侯毆打漢王的百姓證言,據那些百姓所說,是王君臨囂張跋扈,在不知漢王身份的情況下,依仗武功高強欺辱漢王,漢王帶領護衛反抗,奈何秦安侯手段歹毒,漢王一衆護衛不敵,結果釀成慘劇。陛下,臣以爲秦安侯犯有欺君之罪,應該將其立刻斬首以正皇室威嚴和陛下之尊。”

“陛下,馬御史在朝堂之上公然顛倒黑白,所言句句不實,陛下應該將其拖出去斬首,以正視聽。”一名太子殿下一方的官員立刻站出來大聲反駁。

……

……

一番激烈的當庭辯論之後一名楊素派系的人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爲應該讓大理寺去詢問漢王的護衛,調查這件事情的真相。”

這個時候,不等太子殿下的人出來反擊,一名站在最靠後的官員突然站出來,恭敬向皇帝行禮,大聲說道:“陛下,秦安侯爲陛下和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微臣以爲秦安侯毆打漢王必定是事出有因,雖然有罪,但不可重罰。呃……秦安侯對臣等十三名寒門出身官員恩同再造,微臣雖然官小言輕,但冒死想爲秦安侯求情。”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寒門十三子中才能僅次於房喬的竇士才。此人一出口,朝堂上頓時一靜,距離此人不遠的位置,房喬和韋雲起等一衆寒門官員臉色一變,其他朝臣則是神色玩味,而楊堅想到了一事,神色變得有些陰沉起來。

王君臨心中嘆了口氣,面上神色平靜,當日他幫助這十三名寒門出身士子入朝爲官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這些人中必然會有人忘記初心,被權臣和門閥所收買,所以今日的這一幕,他並不意外。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使者在山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怨毒第四百四十五章 逆戰(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李玄霸手撕活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陰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樑國的十萬大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就這麼殺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回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來自李淵的善意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李密的圈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的信第一百零五章 王君臨的滔天殺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日連部小酋長第四百二十二章 春秋使者的僕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攻打多寶島第四百三十四章 赤身相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敵後根據地與特戰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王氏二老爺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演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種私心的臣子第二百八十章 狼來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利益使然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七十章 蘇家小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夜襲與徐世績的猜測第六百八十四章 戰爭之外的一些東西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殺我之人我先殺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王君臨死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如今的武林公會第七百七十三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鹽場練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唐三筆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園第八百四十六章 武林大會(五)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騎黑氅紅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自我感覺良好的趙晨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大唐國師的結盟之策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四百一十八章 怪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零一章 臭不可聞第七百六十七章 鬼衛雛形第九百四十七章 神秘黑衣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的楊廣第三章 低估了古人的無恥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六個彈藥庫爆炸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進宮請罪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這是天神降下的懲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不會吃了哥哥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魅妖女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爲主角的王君臨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李世民的使者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中拼殺(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頭腦清醒的楊堅第五百二十三章 終變鴻門宴第十三章 獨孤門閥與重任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個美女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蠻巫雞卜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五)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千死士重裝騎兵第五百零七章 於家老祖宗的憤怒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王君臨的砌牆戰術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二百三十三章 毛毛出事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史上最愚蠢的皇子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要小覷天下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摧枯拉朽(三)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程咬金的懷疑第八百一十六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與天子密謀第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五)第五百三十章 絕望的於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開殺戒的楊廣第十九章 救出獨孤陌玉第四百三十九章 龍宮覆滅(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四個美女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堂堂正正的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絕境求生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京城的監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攻打多寶島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皇帝的絕望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色少女第五百零二章 長壽天經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瓦崗軍的試探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百姓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