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繼科的愧疚

獨孤長蘇冷冷道:“虞大人,王君臨帶領大軍來雁門郡勤王,目的可不簡單,他主要是想求大義之名,如果再承認他的功績,那豈不是遂了他的心意。”

裴世矩目光一閃,站出來說道:“國舅大人此言差矣,王君臨來救聖上,是因爲他一直認爲自己是隋臣,隋臣來救駕,是天經地義之事,如果他不來救駕,他便難以向天下人交代?所以他必須要來,他也來了。更何況如果不是他帶領大軍來救援,我等恐怕早已落在突厥人手上,或者已經死在亂兵之手,國舅大人也沒有機會在這裡冷嘲熱諷。”

“裴世矩,你休要強詞奪理。”獨孤長蘇有些惱羞成怒道:“我只是就事論事,你口口聲聲替王君臨說好話,難道是收了王君臨的好處。”

裴世矩瞳孔一縮,冷笑道:“國舅大人反應這般激烈,莫非是想讓陛下不顧一切發兵打王君臨,然後讓我大隋徹底亂了,你獨孤家好渾水摸魚打着什麼心思,你以爲滿朝文武看不出來。”

論口才獨孤長蘇可不是裴世矩的對手,而且獨孤門閥是天下第一世家,若沒有王君臨這等強人的存在,的確是楊廣第一防範對象,畢竟他老子楊堅當年是如何從前朝手中奪的江山,他再清楚不過了。

獨孤長蘇感受到楊廣陰冷的看了他一眼,心中頓時凜然,雖然氣得滿臉鐵青,但卻半晌說不出話來,裴世矩這句話說的太狠毒,此時不管他說什麼,都只會讓皇帝對他越加猜忌。

楊廣冷冷的看了一眼獨孤長蘇,然後又看了一眼虞世基和裴世矩,最後將目光轉到很少說話的楊恭道身上,楊恭道是如今除了楊廣和其幾個孫子之外,已經爲數不多的皇族,他的想法大都是從維護社稷考慮,而且他每次都能說到點子上,所以楊廣走到哪裡,都喜歡將其帶在身邊,不過楊恭道非常聰明,知道自己的身份最是敏感,而楊廣又多疑,所以他很少說話,甚至楊廣不主動問他,他從來不說話。

“楊尚書,你的意見呢?”

楊恭道略一沉思,躬身道:“陛下,臣贊成虞大人的意見,但臣不是因爲懼怕王君臨,而是爲陛下帝王尊嚴考慮。王君臨既然帶領大軍救了駕,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救駕是事實,就應該賞賜,否則有大功不賞,特別是對陛下的救駕大功都不賞賜,而且還刀兵相見,下面將士可不知道王君臨有謀反之意,定會胡思亂想,動搖軍心。”

張繼科也適時說道:“陛下,臣附議,陛下只有表現出天下之主的大度,才能讓大軍歸心,而且給遠東軍賞賜,也會讓遠東軍將士知道他們是陛下的軍隊,可不止是遠東軍,這樣也有利於收買遠東軍將士之心,讓他們覺得,是在爲陛下效忠,而不是在爲王君臨效力,如果陛下不承認王君臨的功績,也就等於是否認了遠東軍的功績,臣認爲這樣會把遠東軍徹底推向王君臨,將來就沒有了挽回的餘地,所以臣的意思是,可繞過王君臨,給遠東軍將士賞賜財物錢糧,對於王君臨可以給一些虛名以堵天下人之口,這樣一主一次,那遠東軍依然是大隋軍隊。”

楊廣想了一下,欣然點頭,楊恭道和張繼科說得很透徹,而且也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事實上他人在雁門城,城外的大軍對他的忠心也是在限的很,這種情況下打王君臨,他一點信心都沒有不說,也總感覺不安全。

而張繼科所言,嘉獎賞賜遠東軍爲主,表彰王君臨爲輔,這的確不失爲一個妙招。

不過楊廣沒有立刻便說出自己的決定,目光掃過衆臣之後,淡淡說道:“張繼科和楊恭道留下,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衆臣神色各異的都恭敬行禮退了下去。

書房裡只剩下楊廣和楊恭道、張繼科三人,楊廣這才徐徐對他們道:“獨孤長蘇雖是朕的國舅,但卻以獨孤家的利益爲先,如今我大隋搖搖欲墜,獨孤家有異心再正常不過了。裴世矩出自聞喜裴世這樣的巨閥世家,雖然沒有謀反之心,但必然是有私心的。虞世基喜歡弄權,眼下已經沒有能力爲朕分憂,只有楊恭道你是皇族,難得頭腦清醒,而張愛卿你出身貧寒,朕還是太子時便是朕身邊的幕僚,朕也最是信任你,朕覺得你們或許還有話要說,現在可以繼續說了。”

“多謝陛下信任,我必爲陛下效死力。”張繼科暗歎一聲,心中有些愧疚,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好在楊恭道嘆息一聲道:“陛下,臣是有話要說,臣認爲王君臨的確是有謀反之意,而且很可能是我大隋最大的威脅,但現在他只會是割據的藩鎮,即使要謀取天下,也會是我大隋徹底亂了以後,所以只要陛下能夠力挽狂瀾,平定天下反賊,讓我大隋重新回覆安定,便可遏制王君臨的野心,臣以爲即使要徹底剷除他,但絕不是現在,否則只會讓天下各路反賊高興,給了他們壯大的機會,而且如獨孤家這等巨閥世家也會暗中圖謀不軌。”

楊廣點點頭,楊恭道說到了他最大的擔憂,他又轉頭對張繼科問道:“張愛卿,你以爲呢?”

張繼科已經利用剛纔時間想好了如何說,立刻鄭重說道:“臣認爲,王君臨或許有擁隋自立的意思,而且據臣所知,他也得到了范陽郡官員和民衆的支持,但同時對他也是個束縛,使他不敢明目張膽造反,他對河北六郡的擴張就是最好的說明,這樣一來,陛下便可以暫時把他放一放,先籠絡住他,剛好利用他的兇名震懾天下宵小之輩,等陛下把國內的叛賊都一一撲滅,國內局勢安定了,再調過頭一舉剿滅王君臨,臣認爲這是最好的辦法。”

楊廣輕輕一嘆,讚賞的看着張繼科和楊恭道,真誠的說道:“朕是當局者迷,多虧兩位愛卿的提醒,讓朕幡然醒悟,朕知道該怎麼辦了,就依卿言,朕先籠絡住他,等朕滅了其他各路叛軍,天下安定之後,再聚集大軍一舉剿滅他。”

張繼科和楊恭道連忙齊聲恭敬道:“都是陛下英明神武。”

嘴裡面習慣性的歌頌着楊廣,張繼科禁不住暗忖:“這大隋已經徹底爛了,即使陛下恢復到當太子時的英明神武,也難以平定各路反賊,讓天下安定,哪還能等到聚集兵力攻打王爺的時候。”

………

………

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的聖女第四百二十二章 春秋使者的僕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十三族之首第七百四十章 說媒與賜婚第四百五十章 重來京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火爆的尉遲敬德第五百四十二章 層出不窮的殺手鐗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現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一號之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開殺戒(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飛來神箭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府開宴(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同一條船上的兩兄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殺戮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戰(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六合御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奇怪的丫鬟第九百八十章 聶小雨的顧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絕世寶物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種屍體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崔氏滅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個瘋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三面同時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第一百二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借糧行不行?第八百一十五章 搜身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隱殺門第八百零三章 生死拼殺(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羅國宰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誘餌還有作用第一百九十五章 兩邊下注的裴閥第五百四十三章 退敵第九百二十五章 突然翻臉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炸死算了第四十一章 鐘鼎文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臭氣熏天的戰場殺戮第一百六十七章 夢醒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都到碗裡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馬第十三章 獨孤門閥與重任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突厥可汗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宮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好好玩一場遊戲第五百二十一章 事出反常既爲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門閥世家的心思和李淵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搶佔黑風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子無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是人還是機器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楊素投降與京都大變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好好玩一場遊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殲滅(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楊廣登門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八章 波多法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人性的救贖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吉身邊的幕僚第一百四十三章 立府開宴(上)第一百四十章 開隋第一老第八百二十一章 陳朝太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君臨的決定第九百六十五章 水師隱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軍情府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 太原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唐王李淵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成功戰略牽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啓明可汗的反應第五百五十七章 陷入死境第一千零四十章 殲滅(上)第八百七十章 反被羞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要殺一些梟雄才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宇文化及的忐忑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丹嬰的眼淚第四百九十五章 靠山王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百姓之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心急了第七百零七章 王君臨的謀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九百五十四章 打入大牢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倭國人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輸不行贏了也不行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李世民果然不好打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百七十章 國喪(第三更)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神通終於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滿院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