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獻俘盛典

羅士信帶領的五千騎兵被限制進入洛陽城內,城外安排好了駐紮大營,王君臨只帶着四百多特戰隊高手走在最前面,在他們身後是由府兵接手押送的一萬多高句麗俘虜,走在這些俘虜前面的是高高鎖在一個囚車裡面的淵太祚,爲了防止他自殺,四肢乃至牙齒都已經失去了行動的能力。

按照楊廣的要求,獻俘隊伍要繞行整個洛陽城一大圈,最後纔到達皇城前,面見皇帝陛下楊廣。

王君臨將兩邊觀摩的高句麗俘虜的百姓驚懼、興奮、漠然、厭惡、仇恨等各種情緒直接忽略,坐在血鬃馬上晃晃悠悠的前行,按照楊廣的意思,自然是不能太快的結束這種遊行。

騎着血鬃馬走了半條街後,王君臨將剛纔經歷的刺殺漸漸拋擲腦後,開始欣賞新都洛陽,畢竟這也是新都建成之後他第一次來。

道旁均滿植樹木,樹蔭環護,走過幾條街,王君臨漸漸發現,洛陽城修建的很高大上,一看就知道是周密規劃、順應地勢、精心佈局而建成的。

特別是洛陽城橫街里巷,無論走到何處,街巷縱橫,都是方格整齊,猶如棋盤。而民居則平均分佈在棋格之中,秩序井然。

沿着全城主幹街道繞行一圈之後,王君臨帶着獻俘隊伍朝北面的宮城馳去。

沿途盡是甲冑鮮明的兵士,越是接近皇城,百姓越少,多了一些清冷,彰顯着裡面那位皇帝高高在上的同時,也彷彿在皇帝與百姓之間設下了一種厚厚的隔膜,這是一種民心盡喪的感覺。

皇城周圍九里,四面開有宮門。

天門位於南牆正中,南對端門,北對武門,與中央各殿的正門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

蹄音轟鳴下,整個皇城也似在晃動起來。

王君臨在太子楊暕左方,兩人前方由五百宮騎開道,後面跟了押送隊伍和高句麗俘虜兩三萬人,可謂是聲勢浩蕩。

很快,王君臨就看見了皇城天門,門分兩重,深達二十許步,左右連闕,被寬約十八步的城牆相接,城關高達十二丈,氣象莊肅,令人望之生畏。

此時則天門中門大開,遠遠看去一大羣人,各種盛大的佈置,花團錦簇且又盛大莊嚴。

楊暕一直陰沉着臉,獨孤長蘇則神態從容,一邊策騎,一邊對王君臨道:“天門內尚有永泰門,接着就是主殿甘露殿,乃爲舉行大典和接待外國使節專設。陛下在那裡等待秦安公。”

王君臨放眼望去,洛水之端,外郭城西北處,坐落着氣魄宏大的東皇宮。

皇宮分爲皇城與宮城兩部分。

皇城圍護在宮城的東、南、西三面,呈“凹”形,北面與宮城有城牆分隔。

皇城城牆都是夾城,有兩重城牆。北面則有三重,更增其防禦能力。

皇城內東西有四條橫街,與南北三直道交錯,中央大道居中軸線,甚麼省、府、寺、尉等官署分別排列在大道兩側的橫衝,衆星拱月般,不離皇宮左右。

Www▪ тTk ān▪ ¢O

宮城則是皇帝楊廣的居處和接見羣臣的地方。

宮城之北,再有曜儀和圓壁兩城,使宮城處於重重包圍之中,防範嚴密之處,更勝原大興城的皇城。

獻俘隊伍繞行入內城,再進入皇城,帶起一路亂七八糟的歡呼,王君臨一行最終到達皇城南面的天門停步,這裡就是獻俘宣捷的地點。按照大隋的會典典制是隻有獻俘纔到天門,宣捷就直接在朝會,但楊廣又希望把動靜弄大,所以禮部和兵部商議後按最盛大的獻俘闕下的規格進行,全部安排在天門外。

天門前的御道上,宮衛禁軍已沿東西兩側設好儀仗,御道南面是教坊司的大樂樂隊,天門門樓前分設鴻臚寺贊禮和承製官,東側是文武大員和楊廣特意讓人找來的藩國使臣。一般的文武官員則由引禮帶至御道南偏東位置東西對面而立。

王君臨一路行進,到了前面,一名引禮低聲跟他說着一會的注意事項。

皇城內鐘聲響起,那引禮道:“秦安公,皇上已到天門,你們可準備妥當了。”

王君臨點了點頭,算是答應,看到眼前的肅穆景象,心中連連嘆氣,楊廣搞如此大的排場,就是拿來嚇唬人的。事實上皇城如此常宏偉,衙門也要修得宏偉一點,就是要先在氣勢上鎮住辦事的人再說。

鐘聲一停,教坊司的樂隊就奏起大樂,直到一個身着皇帝常服的人影到了午門的門樓正楹,大樂停止,在場衆官全體跪拜四次。

跪拜完畢後,士兵將一萬多高句麗俘虜按着跪倒在天門御道上,王君臨親自將淵太祚提上來,一腳踹跪在最前面,接着引禮官引王君臨到天門下跪拜,虞世基出列大聲向皇帝上奏捷報,完畢之後兵部尚書請旨敘功,王君臨當場被加封爲秦安郡王,成爲楊廣當皇帝以來,大隋的第一個異姓王,但他的官職沒有變,依然是范陽郡太守。

王君臨早有心理準備,向楊廣跪拜謝恩並高呼:“臣奉陛下之命,帶領水師,萬人一心,有進無退,按照陛下運籌帷幄,不負吾皇大計。”

王君臨說完,偷眼看天門門樓上,楊廣正在微微點頭,王君臨心中暗歎,這句話純粹是用來拍馬屁的,討楊廣開心的,但眼下的楊廣非常需要王君臨這句話,因爲不管有多少人能夠真的相信,至少這是王君臨衆目睽睽之下,再次將他在高句麗所有戰績運籌之功都推到皇帝身上,這對慘敗於高句麗之手的楊廣非常重要,至少楊廣是非常非常看重。

儀式很快結束,王君臨被內侍帶入皇城,進一步的面見楊廣。

……

楊廣在甘露殿接見王君臨,王君臨再次大禮參拜,神色動作和言行舉止都表現得極爲恭敬。

楊廣盯着王君臨看了半響,眸中光芒閃爍,在城外的刺殺之事,他已經知道了,差點沒有被自己的兒子氣死,因爲在楊廣看來,楊暕的愚蠢直接讓此次獻俘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他剛剛將楊暕叫來罵了個狗血噴頭,甚至還扇了一個耳光。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想屈打成招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的算計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毛竹縣的七個豪族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七十二章 放蛇出洞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王君臨來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聰明人李靖第二百九十八章 他是自己人?第三百六十章 時機成熟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尷尬的青樓之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惹惱了皇后第七百八十章 毒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異變突起第九百六十三章 香水殺的第一個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神秘的跟蹤者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與生死爭奪時間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史被打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恐怖的鐵箭第四百一十章 性情大變的陳丹嬰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三面同時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弒君第九百四十章 杜如晦的看法第一千零七章 一步好棋第五百零九章 倔強的韓擒虎第三十一章 火燒萬軍第一千五百章 王君臨與程咬金首次會面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野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素心中的邪火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勝負已分打得過癮第五百五十一章 異常感覺第六百八十章 蕭鳳兒的羨慕第七百四十五章 靠山王的義女第六百六十章 死纏爛打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神通終於來了第七百零九章 猜測與試探第六百六十五章 十招之約第五百六十五章 飢餓的少女第四百五十四章 帝王的心思第一千零四十章 殲滅(上)第十三章 獨孤門閥與重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酒喝多了啊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都之地第五百零八章 長壽的誘惑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李氏父子終反目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瘋狂的追殺第八百七十三章 楊廣登門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殺我之人我先殺之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神秘的跟蹤者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痛苦的程咬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你叫聶小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異變突起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野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腦殘粉單雄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夜會長公主楊麗華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訓練第五百二十一章 事出反常既爲妖第五十一章 長枯子的弟弟第八百五十九章 好演技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小雨和可汗的詭異對話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手之王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演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蓋世梟雄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屠戮第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零五章 中毒第三百二十二章 整個世界都在逼你去死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死戰不退李神通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五百三十七章 發現內奸第七百七十九章 強搶民女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火燒峽谷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五百章 密謀第九百六十三章 香水殺的第一個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一十章 農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絕望的李靖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非是個傻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百人自爆第六百四十九章 三大車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