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成功戰略牽制

“你即刻去準備,昨日繳獲的馬你多帶幾匹運豆子,平時多走路,保持馬力,算算時間淵蓋蘇文應該已經將援軍派出來了,你們很可能會在路上遇到,你提前派出去的偵騎很重要。”

“卑職明白。”張天岡抱拳行禮,轉身離開了。

“傳令讓管小童和陸寒部回大營休息,羅春來五千水師進城控制整個大羅城。”

……

……

“王君臨這是打定主意要死死的釘在安南郡……”安南郡府中,淵蓋蘇文揪出深深的皺紋,面對從南邊源源不斷傳回的壞消息,唯有做出這樣的判斷。

此時他蹙着眉頭,臉色極爲陰沉,當王君臨水軍縱橫他們高句麗海域,而他們高句麗水師不能相制之時,高句麗就已經陷入被動了。

王君臨在大彌島和白翎島上的水師多達萬人,如今又調集來一萬陸軍,此外趙晨和黃少秋又率領三萬水師在成陽郡海域襲擾個不停,大隋從海上來的人馬已經多達五萬人,高句麗要在安南和成陽兩郡部署近六萬人的水步軍,才能勉強保證防線的穩定。

爲了在南邊兩郡集結六萬水步軍,差不多已經將高句麗南邊兩郡的所有戰兵和輔兵抽空還明顯不夠。

眼下的情況,對王君臨來說,根本就不需要再行什麼險計,再用什麼奇謀詭策,只需要牢牢守住大羅城,然後再讓趙晨和黃少秋的三萬水師繼續在成陽郡襲擾,牽制大量高句麗兵力,無論是成陽郡的官員和將士,還是淵蓋蘇文帶領的安南郡諸人都感到極大的壓力。

“我們高句麗總共才三十萬人馬,要保證將王君臨的人馬壓制在大羅城裡出來,少說要三四萬人,宰相大人和隋帝的主力大軍之戰已經十分吃力了,眼下只能強行將兩郡貴族的私兵和護衛召集在一起了。”一名身穿鱗甲的老將站在淵蓋蘇文身側甕聲說道。

“先不說讓各家將私兵和護衛讓出來有多難,”淵蓋蘇文說道,“即使我們將兩郡貴族的私兵和護衛強行聚集起來,多出兩萬軍隊出來,只夠將成陽郡三萬水師擋住,依靠他們去打王君臨的軍隊,簡直就是送死……而且成陽郡在眼下更不能丟失。”

成陽郡是高句麗最重要的產糧區,有水旱田三百餘萬畝。前些年受東海寇襲擾極爲嚴重,近年來農耕恢復很快。雖說不能跟大隋江南的魚米之鄉相比,但在“七分山、一分水、兩分田”的高句麗,卻是極其的珍貴,特別是眼下和大隋全面戰爭時期,前線大軍每日消耗糧草都是海量,以高句麗這麼小的國家,養着三十萬大軍本來就已經是極限,更何況在百濟國和新羅國方向還各有五萬人馬防守。

對淵蓋蘇文來說,要想在安南郡重新獲得主動,必需將兵馬壓到大羅城下,甚至將大羅城直接奪回來。要做到這一步,就要保持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才行,但是談何容易,或者說眼下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而且還要防備王君臨大軍繼續北上攻打安南郡北邊的三個縣城。

淵蓋蘇文心裡哀嘆:“王君臨控制着海路,能夠以飛快的速度集結、轉移兵力以及各種物資,他們甚至摸不清楚王君臨到底在大羅城集結了多少兵力。”

對淵蓋蘇文來說,唯有將形勢拖延下去,等待東邊父親帶領主力和大隋皇帝的主戰場取得勝利,然後調派大軍東來南下支援,他纔可能重新在安南郡獲取主動。

王君臨水軍主力都壓在海上,又有趙晨和黃少秋帶領的三萬水師,高句麗沒有任何可能從王君臨手裡再奪回對大海的控制權。

開戰十天過去,趙晨和黃少來率領的三萬水師在越加活躍起來,高句麗在成陽郡的駐軍已經全面收縮,成陽郡海邊部分村鎮及幾乎所有島嶼,其控制權全部落到趙晨和黃少秋的掌握之中。

……

……

王君臨佔領了大羅城之後,立刻便安排人在大羅城和南陽寨之間修建中轉軍寨。

而尉遲敬德帶領三千騎兵在將從大羅城逃走的高句麗軍隊殺死大半後也退回大羅城,只有張天岡麾下五百特戰隊分成兩組輪流活動在大羅城北邊與安南郡城之間,始終給高句麗人極大的壓力。

待大羅城的情況全部理順之後,王君臨召集尉遲敬德、羅春來、陸寒、管小童召開形勢分析會,進一步的擬定作戰計劃。

“按照沈果兒傳來的情報來看,淵蓋蘇文雖然有一些動作,但因爲兵力欠缺,除了從當地招募更多的民勇,以及強行讓貴族將私兵和護衛交出來聚集一起外,並沒有從其他地方調兵進入的跡象。在兵力上,我們加上趙晨的三萬水師,仍然處於優勢地位,而且敵軍守多城,我們能集中兵力在大羅城和南陽寨兩處,優勢將更明顯。”王君臨先給大家通報了整體形勢情況。

“按照計劃,我會吩咐黃少秋那邊,讓三萬水師做出進擊成陽郡的勢態,將高句麗在南邊兩郡的兵馬往成陽郡一線吸引……”

所謂的謀略,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盡一切可能形成壓制敵人的兵力優勢,戰略上如此,戰術也是如此。

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用險計,也是旨在避開敵人的優勢兵力,在敵人薄弱處形成局部兵力優勢進行打擊。

開闢安南郡和成陽郡的戰場,即使不能成功的攻破這兩郡,也要迫使高句麗在這兩郡投入更多的兵力。

如今在浙東已經迫使高句麗動員了所有能夠動員的人馬;高句麗要在大隋水軍的襲掠下,保證成陽郡這個產糧大郡不給奪去,勢必要在成陽郡調動不少於三萬的兵馬,只要在安南郡再迫使高句麗投入三到四萬的兵力,高句麗在西邊與楊廣帶領的主力大軍拼命的兵力整體便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掌握制海權的優勢,王君臨以不到兩萬兵力,至少能將高句麗三四倍還多的兵力牽制在南邊。

在總戰略上,王君臨即使知道楊廣多半和原本歷史上一樣,還會慘敗於高句麗人之手,但是他依然要儘可能的改變歷史結局,至少也要讓大隋人少死一些在高句麗。

……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入大營第一千四九十八章 徐世績和李密的陰謀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名妓白靈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單雄信的古怪決定第七百二十八章 漢王府宴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張金稱逃走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出海第九百三十章 大開殺戒(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五百五十五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八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五百四十七章 恐怖的鐵片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八百一十五章 搜身第一百零八章 老太監墨九寒(第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的手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騎戰(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君臨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千古牛人魏徵第四百八十七章 楊廣的怒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女人的武器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四百五十章 重來京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王君臨的佈局第四百零八章 踢到鐵板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見李世民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可憐的自尊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朝會衝突第六百八十一章 瘋狂殺戮第三百二十五章 神秘道姑第一百一十一章 覲見天子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隋官場第一千二百章 王氏的五十萬石糧食第四百五十四章 帝王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驍果禁軍與宇文家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的楊廣第二百二十七章 摧枯拉朽(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契丹日連部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四郡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迴歸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營嘯與來護兒的反應第九百零四章 情報頭子黃書仁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怪物第七百五十章 楊暕的表演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的未卜先知第六百三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七百三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一十三章 心理暗示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撤退和夜襲第七百七十九章 強搶民女第九百七十九章 等待時機第八百零七章 三國使臣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子無情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天下財富都集中在門閥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一張大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螻蟻之命第八百二十三章 背黑鍋的齊王第八百章 刺殺與埋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營嘯與來護兒的反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動了誰的蛋糕第三十章 搶攻水泉關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有着該死的理由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借嶲蠻族兩萬帶甲武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回援大彌島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噴火器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理所當然的楊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聶小雨親臨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聶小雨中原兵工廠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隱田與試點第九百二十章 是個人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楊廣的怒火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蛇島上特殊集訓第九百七十一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三百一十九章 亂戰與雪災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悍將魏刀兒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你介紹一位貴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坦克戰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夜戰(下)第九百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悲憤的十二位大將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的聖女第二百八十一章 乙失鉢的陰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視察第八百七十一章 悲劇的齊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九百三十章 大開殺戒(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水戰(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攻打太原府之渡汾河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來自北方的威脅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王家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