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殲滅(上)

可是因爲海途艱險、風波難測,幾乎各國的水師都極力避免出海作戰的原因。即使水師出海作戰,也不過是接舷而戰,或者以登岸清剿島陸據點爲主要作戰模式。

總之,在當世幾乎所有的各國各級軍人的想法中,戰船是渡海的乘渡工具,而非戰爭利器,更不是戰場上可以依仗的東西。

但王君臨建立一支強大的海上水師,除了針對下一步楊廣徵伐高句麗原本歷史上慘敗,儘可能的挽回局勢,讓隋人少死一些之外,其實就是想將大隋海域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樣一來下一步大隋分崩離析的時候,他便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因爲後世西方殖民主義盛行的那段歷史早就證明了一個道理:擁有制海權之後,才擁有選擇陸上戰場的主動權。戰爭的時間和地點也牢牢掌握在手中。想打就打,不打就回到海上,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海岸線那麼長,完全可以做到如入無人之境。

這跟沒有千里防賊的道理一樣,被攻擊的目標只有捱打的份,若是再加上強悍的陸軍,王君臨便擁有了爭霸天下的勢力。

而且水師輻射的範圍之廣,遠超這個時代人們想像之外。騎兵已經是這個時代陸上行軍速度最快的兵種,但在保持戰鬥力的前提情況下,日行兩百里已經是極限了,可是兩百里海域對於水師來說,若是順風連一個時辰都用不上。

試想一下,王君臨的水師從蛇島到江都多長時間,而走陸上從洛陽京都到江都又是多長時間。

楊廣徵伐高句麗,聚集軍隊到遼東,再殺入高句麗,沒有三個月準備時間是不可能的,可是王君臨將以水師征伐高句麗,或者水師運送陸軍殺過去,連一天時間都用不上,而且還有水師戰船隨時可以撤退這個後路。

當然,也不是說這個時代的君臣人傑就想不到制海權的重要性,只是受戰船性能和航海技術的影響,水師離開陸地,到了大海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別的不說,光是迷路這一條便嚇退了太多人,哪還敢跑遠路。

還有戰船不夠結實,碰到一場風暴,茫茫大海之上沒有任何逃生的可能。

這也是原本歷史上,直到大航海時代人們才漸漸重視制海權的原因。

所以,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興替、千年戰事頻繁,從來都是以陸地爭霸爲主,傳統的軍事思想裡忽視甚至無視制海權也是必然的。

沒辦法,海洋遠航能力太薄弱,可如今王君臨因爲有聶小雨這非人存在,先是解決了戰船堅固問題,然後又逐一培養出能夠海洋遠航的不少人才,甚至連戰船遠程攻擊的問題也解決了,等等,總之如今王君臨的水師已經初步具有了控制制海權的實力。

……

……

同樣的兵力,一個守牢城,一個攻牢城,可是一個時辰之後,守城的高句麗一方損失了四百多人,而攻城的沒有死傷一人。

造成如此誇張的戰果,卻是因爲王君臨一方能夠打得上城內的高句麗人,可是對方射得最遠的弓箭手也難以射到已方任何一人。

六具遠程強弩已經將牢城並不牢固的門摧毀了,但王君臨並沒有讓人立刻衝進城門。而是又拆卸了六具遠程強弩,共十二具遠程強弩分別放在牢城左右兩側高地上對城牆上的高句麗人進行射殺。

再加上停在海岸港口邊上六艘千石戰船上共有十二架投石車對牢城進行拋射。

而牢城就那麼大,之前又被高句麗人將房屋拆卸了準備守城,導致沒有多少地方能夠藏人,就這樣活活的被弩箭射死和石頭砸死了四百多人。

“大人,牢城兩側高地上土臺已經搭設起來,要不要用棧板搭上,形成能直接進攻牢城的雲橋,然後我們的人從城門和兩側同時殺過去。”

劉一東見形勢大好,便想速戰速決,體現自己的能耐。

王君臨卻搖了搖頭,這個時候發起強攻,有遠程強弩和戰船上的投石車掩護,最終拿下牢城沒問題,但是等近戰廝殺之後,他們的遠程攻擊優勢便不復存在。

王君臨早就發現這兩千高句麗人戰力不弱,最主要的是悍不畏死,在沒有將對方殺傷到一定程度,或者將對方士氣摧毀之前,與敵近戰廝殺肯定傷亡不會少。

“我看這牢城的牆雖然堅固,但畢竟遠不能跟厚達三四丈的砌磚夯土城牆相比,高度也只有丈餘。讓六艘戰船上的投石車集中射擊牢城的牆壁,過不了多久便會崩塌,到時候敵人在牢城牆上和牆下藏不了人,而沒有了城牆掩護,我們的遠程強弩可以隨意射殺他們。所以,傳令下去,讓大夥多一些耐心,我們的目的其實不是奪回牢城,而是爲了殺光所有敵人,同時不能讓我們的損失過多。”

“卑職明白。”劉一東恭敬一禮之後,便去準備。

殲滅據牢城而死守的二千高句麗人實在沒有什麼懸念,說實話光是他身邊一百名護衛在張天岡、蟲妖和春秋奴帶領下,正面廝殺也能夠將這兩千人殺死。

所以若是爲了殺這兩千人,讓自己損失幾百人那實在是得不償失。而且王君臨要有意識的讓官兵熟悉利用自己的優勢,學會新的武器裝備帶來的新作戰模式,畢竟以後類似於這種海戰或者島戰還會很多。

王君臨費盡心思,好不容易纔有了六千水師,因爲蛇島的事情是瞞着朝廷和楊廣做的,他沒有地方補充兵員,所以每一名官兵都是極爲珍貴的,留在後面還有大用,可不能在剛開始便被損失,前面留守白翎島的一百名人被這些人殺了,已經讓王君臨心疼好一會兒了。

六艘海船上十二具投石車持續不斷的攻擊牢城南側牆壁,半個時辰之後,終於牢城的南邊城牆中間有一段牆支撐不住,轟然倒塌,破開一個寬足足有四五丈的大口子。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使者程咬金第一百二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怨毒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洛陽城的掌控者第七百八十三章 當堂對質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逼迫與報紙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女魔頭沈果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一)第九百一十九章 鹽官第八百一十章 宇文成都的提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閃電戰與黑色鑰匙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一般的男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民圍堵軍營第六十九章 馬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殺戮第九百七十二章 捨不得孩子殺不死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大戰開啓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非去不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刺殺(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錢是萬惡之源第三百九十三章 與李氏宗主的會面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千古牛人魏徵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李淵父子的爭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烏鴉的詛咒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攻伐兩淮四郡之地第五百九十六章 合夥生意第九百一十八章 七號密探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王君臨送來的計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千里無人區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史上最愚蠢的皇子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自我感覺良好的趙晨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翟讓派來的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水戰(中)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此少的鹽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大唐國師的結盟之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新的聖女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兩個絕佳人選第九百零五章 硬骨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淵蓋蘇文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戰法和算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裴府中的驚天巨響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張金稱的秘密巢穴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人性的救贖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力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鎮定的紫面天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野心就好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李建成眼中的聶小雨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五百九十四章 真兇(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距離亡國已經不遠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見李世民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金狼衛的強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五百四十一章 扮豬吃老虎第九百五十九章 盧氏真正的底牌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安南正式立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虎詔族與聖獸毛毛第七百章 被包圍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水鬼第二百七十九章 骷髏軍初現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完勝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關鍵一招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楊廣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與突厥可汗的會面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五百六十八章 回城第六十四章 宗教之戰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離間計之弒帥第四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章 隋文帝與長孫氏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現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蘭王的悲哀發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與長公主在大牀上好好玩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李世民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異變與暗道第一千章零二章 盧氏內亂第八百八十四章 杜如晦的顧慮第十三章 獨孤門閥與重任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酒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恐怖如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現了第一千二百章 王氏的五十萬石糧食第六百九十六章 殺出賭坊第九百四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門閥世家的公敵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福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