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

趙佔鵬從王君臨手中接過此書冊,看了這書名卻是吃了一驚,翻開一看裡面分成六卷,分別是治政、算學、策論、格工、時農、海事。

再往後翻看,趙佔鵬發現這六卷題目其實代表着六個要學習的科目,而這六個科目所學內容和達到的標準,以及如何教學,在這上面都有着詳細的描述,而且這種描述方法是他之前從未見過的,邏輯清晰、敘事簡介,再配一些他從未見過的表格圖案,竟然一眼都能夠看明白是什麼意思。

不等趙佔鵬看完,王君臨又讓香水拿出六本書冊,每本書冊上的名字正好對應教學大綱中六卷之名,而裡面的內容正是要范陽書院的學生要學習的內容。

“招收本來就識字讀書之人,且經過篩選考覈,然後由他們自主選擇這六個科目,范陽書院將會以這六個科目爲名,分成六個分院。”王君臨笑着說道。

趙佔鵬將六本教材翻開看了之後,發現除了治政和策論他能夠看懂之外,其他四本教材他竟然看不懂,不由有些擔心的說道:“這學生來源的問題很好解決,貴族子弟大都是讀書人,盧氏這些年將僞善做到了極致,以盧氏書院爲名,也給寒門子弟培養出不少讀書人,有些讀書人年齡大了,但堅持將自己的子孫也培養成了讀書人,所以即使考覈篩選之後,也應該能夠挑選出足夠的學生,只是教授這些學生的先生從何而來?”

王君臨早就知道趙佔鵬的擔心,笑道:“策論就由趙縣子你親自教授,治政的先生由杜如晦兼任,其他四個科目的先生我自有打算,此事趙縣子不用擔心,趙縣子從現在開始籌建學院校舍,並且負責在全郡昭告范陽學院成立,以及開始籌劃招生考試的事情。”

太守大人都這樣說了,趙佔鵬不好再發問,拿着那本《范陽學院教學大綱》下去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

待趙佔鵬走後,香水苦着臉說道:“我可以教授算學,可是格工、時農、海事這三門課誰當先生啊?”

王君臨說道:“上個月皇帝陛下將我師父魚總管從雍州調離,在京都擔任閒散大將軍,師父的女婿李春性格有些自私,且不善與人處好關係,如今我師父失勢,李春在工部被排擠的厲害,但不可否認的是,李春此人能夠將趙州橋造出來,卻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格物工造大師,等他將你師父親自編寫的格工教材吃透之後,足以擔任這門課的老師。我已經安排許敬宗設下圈套,讓李春吃上官司,然後再安排人將他救出,送到范陽郡,算算時間,最多再有半個月,他就要來了。范陽學院校舍和學生到位之後,他也能將格工教材吃透了。”

香水神情一鬆,點了點頭,說道:“那時農和海事又由誰負責?”

“海事的先生當然由鴻臚少卿朱寬擔任。”王君臨笑着說道。

王君臨與朱寬有一面之緣,就在楊廣西巡至雍州天水郡的時候,此人正如歷史上所記載的那樣,擅長航海之術,與兩年前,也就是隋煬帝大業三年,奉楊廣之命,與何蠻同赴流求,大業四年,琉球向大隋帝國稱臣,楊廣又命朱寬前往琉球,瞭解當地情況,促進了華夏帝國和琉球的聯繫。

去年朱寬求人到處幫助他打造大船出海,但是楊廣對於他認知中的海外小島並不是很重視,工部不出人研究打造大船,戶部不給錢。朱寬當時求李春幫助,李春拒絕,朱寬便去求魚俱羅,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被王君臨碰見了。

王君臨當時讓他回京城找聶小雨,神通廣大的聶小雨不但幫助他解決了造船的問題,而且還給他資助了大批金銀,甚至從藍衣衛府和武林公會中挑選了一部分精通水事的人交給了朱寬。

就在兩個月前,朱寬再次出海,回來之後結果被人誣告,欲在海外立國爲主,遂被楊廣下旨打入大牢,這不是王君臨安排人所爲,而且這與歷史上的記載只不過差了幾個月。

王君臨同樣讓許敬宗和沈光等人想辦法將朱寬救出來,並且送到范陽郡,由其擔任海事一課的老師再是合適不過了。

事實上,朱寬可不止是擔任海事一課的老師,按照王君臨的計劃,下一步他在海上打造商業帝國,甚至他打算在范陽郡暗中成立海事司,統管海事,將全部由朱寬負責。

至於農事,意指耕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比如除草、病蟲害防治、防寒、防凍、防旱、澆水、防澇、排灌、收割、收穫﹑貯藏,以及六畜管理等農業生產活動。

在華夏封建王朝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統治者非常重視農耕,可即使是後世工業社會之後,各國都會有類似農業部的單位,各省還有農業廳的存在,可是在這個時代朝廷的三省六部中竟然都沒有專司農事的衙門存在,而是由統管財物的戶部順帶着管理,好像在統治天下的皇帝和官員心中,農業就是百姓種地,朝廷收糧。很少有哪個官員想着去研究如何提升產量,提高農民耕作效率,發明一些農業器具,至於大規模的養殖業更別提了。

按照王君臨的計劃,范陽郡農業將會在很短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這個時代人們從未聽說過的新事物將會誕生,將會極大的提升農業產量。

比如教着農民建立化糞池,將人畜的糞便變成能夠增肥土地肥料,還有農具的發明更新。

犁、耙、耱這些東西這個時代已經有了,但秧馬、礪礋、筒車等農具還沒有出現,這些本來在唐、宋、明纔出現的農具將會提前出現,而且在聶小雨親自設計下,會將這個時代人畜之力最大效率的發揮和提升。

當然,在這之前,王君臨還要進行一場“農業革命”,杜如晦這些天便在忙這件事情,盧氏的田地將會逐步被王君臨剝奪,然後被王君臨分給范陽郡最貧窮的那一部分人,他們得到和田地,將會成爲王君臨最堅定的擁護者,王君臨也有信心讓范陽郡的田地產出遠超過這個時代平均產量,這樣一來他給朝廷上的糧稅即使比其他郡多一些,但實際上他剩餘的糧食依然遠超其他郡。

第五百零三章 長樂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府開宴(下)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溫柔背後的殺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憤怒的軍神第六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在何處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距離亡國已經不遠了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戰與李密的狠辣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聶小雨閉關半年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攻打太原府之渡汾河第一百零五章 王君臨的滔天殺機第九十五章 樂平公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血虎幫的豔虎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大戰才真正的開始第八百八十四章 杜如晦的顧慮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靖的計劃第五百六十九章 楊廣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李世民的敬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第一門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這是陰謀也是陽謀第七百零七章 王君臨的謀劃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楊素的一箭三雕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不能殺我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的佩服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感覺委屈的李世民第一千零五章 鬱悶的宇文述第七百七十三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突厥人新的打法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李靖的手段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大護法第一千零五章 鬱悶的宇文述第六十五章 混戰殺人夜第七百八十章 毒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嚇了一身冷汗第六十九章 馬賊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理所當然的楊廣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禮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憤怒的軍神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歡聽牆角的聶小雨第六十六章 王君臨死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酒館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虎詔族與聖獸毛毛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陽山關破第九百九十章 狠人盧辯第七百七十七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驚變第五章 天水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鬱悶的血鬃馬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驚喜連連第九百八十三章 盧氏死士第六百一十六章 雨中拼殺(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橋頭稅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舉三得第八百零六章 帝后之間的對話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長槍如林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隱田與試點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張金稱逃走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聶小雨回來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摧枯拉朽(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兩個絕佳人選第五百零八章 長壽的誘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零九章 奇兵尉遲敬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遠東軍的威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悲催的水師中郎將第六百二十八章 力挽狂瀾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與無首一號的拼死(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武林大會(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各種小紙條第二百一十三章 心理暗示第六百零二章 獨孤明月上門第二百八十一章 乙失鉢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陽山關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景教再現第七百九十章 打擂臺第四百零八章 踢到鐵板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宗鳳的盤算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千死士重裝騎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軍情府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反咬一口的徐世績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李淵父子的殺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李玄霸手撕活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噴火器第七百八十二章 精彩的證詞第一千零五十章 一場鬼怪大戲(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聶小雨的孿生姐姐?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第六百九十章 神算之術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洛陽城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