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

“國公大人,今日陛下要御駕親征,您怎麼也不勸阻一番?”萊國公府上,衆大臣倒是消息靈通之輩,在京城之中,不管宮中有個什麼一舉一動,根本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李無庸剛剛在南書房內說的話,不到一刻鐘就傳入了京師的大小官吏的府中。而在京師之中,大唐帝國中三省長官中劉謙、宋獻策、顧炎武深受李無庸器重,只不過三者當中,顧炎武不過才三十左右,宋獻策一向主軍事,而且更是奇怪的是,此人身居一品,平日裡卻是不與他人交往,只有劉謙的萊國公府上,經常是車水馬龍,朝中衆大臣經常到此議論國事。今日李無庸的一番話剛剛說出口來,那些大臣又紛紛趕了過來,也好在明日大殿之上做出反應。

“陛下今日接到李巖將軍的告急信,十分震怒,所以纔會說出那一番話來。想必明日朝中陛下會忘記了此事,陛下乃是千金之軀,哪裡能冒天大之險。我等明日要行人臣之禮,勸諫陛下不可親征。”禮部尚書王吉真大聲說道。

“王大人說的極是。”禮部侍郎袁三甲也說道:“當初陛下在金殿之上,點了危國公的將,領大軍十萬,居然還敵不了一羣盜匪。我大唐的臉面就這樣被他踐踏在李定國之下,真是太損我大唐的臉面了,想我大唐開國第一戰,居然還陛下御駕親征,也不知道御史臺平日裡是幹什麼的。”

“袁大人請慎言。”劉謙掃惡劣衆人一眼,道:“危國公有大功於國。受陛下信任,況且那巴蜀之地,山高水深,易守難攻,李定國更是久經沙場,兵法韜略可是當今少有地,危國公損兵折將也是情有可原。只是陛下…哎!”

“侍中大人說的是。”姚啓聖忽然闖了進來。

“姚大人。你怎麼來了?”劉謙趕忙迎了上去,對於姚啓聖。劉謙可是不敢怠慢,他知道自己、宋獻策都已經是老人了,而顧炎武、姚啓聖卻是不同,正值壯年,如今除掉顧炎武,其他的人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卻在險要部門。大唐不是蜀漢。李無庸對後備力量的培養,早就在籌備之中。象姚啓聖等人日後必然入主三省,成爲李無庸或者後來之君所用。

“下官正在家裡看書,卻聽說陛下要御駕親征,所以就趕了過來,和國公大人商量一番。”姚啓聖拱了拱手說道。

“不知道姚大人有什麼高見?”劉謙連忙問道。

“諸位大人,你們可知道前朝的時候,崇禎年間。有一官員出使後金的時候,皇太極曾問那官員說‘你們的皇帝可能挽上兩石弓?可能上馬射虎否?’而前朝官員無話可說。在山海關附近,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地‘滿金不過萬,過萬不可敵。’說的是後金地軍隊,超過了一萬人就是天下無敵了,陛下說的對。不是他們的弓箭弱過前朝,而是他們是有自己的精神領袖,皇太極經常親自領兵出征,所以纔會有那樣的話來,陛下今日親征,並不是爲了向天下人證明陛下的武功,而是爲了給後世之君有個榜樣而已,讓後世之君不忘今日立國的艱辛,陛下以自己爲榜樣,爲了我朝地長治久安而着想。爲了我大唐日後不會出現懦弱之君。下官以爲,陛下乃是萬世明君啊!諸位大人。你等準備勸諫陛下,難道是想讓我大唐以後的皇帝都如同明末諸皇一樣嗎?”姚啓聖話一說完,就掃了衆人一眼道:“陛下如此大志,我等身爲臣子,難道還想阻攔陛下不成?”

“哈哈!姚大人說的極是啊!我等身爲臣子,哪裡還能阻攔陛下呢!明日上朝,我等一起擁護的陛下的好啊!”劉謙掃了一眼姚啓聖,望着衆人笑道。衆人也都紛紛稱是。

“陛下,姚啓聖已經奉旨進了國丈府中了,一個時辰後,那些大臣都出來了,臉上都是堆着笑臉呢!依奴才看,八成是成了。”南書房內,秦九樂呵呵的對李無庸稟奏道。

“也只有那個做事情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才能說的通啊!要是朕明日在朝堂上說出來,那些人恐怕還要給朕來個以死納諫呢!”李無庸淡笑道。“傳旨着內府送十本海內孤本到姚啓聖府上去,這傢伙最喜歡看地就是書了,聽說他每個月的俸祿,有一大半花到買書那裡去了。”那些讀書人,李無庸經常在史書上看的清楚,跪在午門之外不讓皇帝出門的事情多着呢!

“還是陛下識人的準啊!那姚大人有如此本事,還不是陛下看的準。”秦九不聲響地拍了個“龍”屁。

“明日,你就不要跟着朕上朝了,去把那個金九兩帶到宮裡來,朕要見他。”

“奴才遵旨。”秦九小心翼翼的看了李無庸一眼,又問了一句:“那個如煙該如何安排?”

“如煙?”李無庸皺了皺眉頭,思索了片刻道:“等明日見了金九兩再說吧!下去傳旨。”

“遵旨。”

“老爺,今日陛下讓奴才出征,而讓您安撫東南,而那軍師與顧炎武卻留守中樞,是何道理啊?”萊國公府上,劉啓問道。

“劉啓啊!你與劉墉都是我門下出去的,跟隨陛下是最早的,一個負責的江南的皇家生意,而另一個貴爲當朝的一品大將軍了,而老夫也入了中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難道沒有感覺到我們家的勢力太大了點嗎?你說陛下他能安心嗎?”劉謙嘆了口氣道。

“可是我們都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若不是我們的忠心,恐怕陛下早就不允許我們的存在了。”劉謙笑道:“陛下也不希望自己落了屠殺功臣地名聲,所以纔會一直在我們這些大臣中尋找平衡,讓老夫出京,二皇子監國,軍師與顧炎武輔佐,而你則跟着入川,卻又讓谷振川這個殺星坐鎮京師,施琅坐鎮旅順,哪一樣不在尋找平衡,你這次跟隨陛下出徵,要記住一個字,那就是忠就行了。只要有了這個字,陛下可以保證我等三代富貴。”

“謝老爺指點。”劉啓點了點頭。

“下去吧!明日上朝莫要說話。”劉謙揮了揮手。

晚上還有一章。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二十四回 晉江施琅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九十六回 皇太極十面埋伏 洪承疇無力迴天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計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七回 籌劃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八十三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