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

“李巖兄弟,我劉體純來也!”

“李眼兄弟,高一功前來相助!”

“小闖王李來亨在此。”

就在虎牢關即將告破的時候,先是一人大呼,然後是兩人大呼,最後是千萬人大呼,聲音驚天動地,響徹雲霄。

李巖等人朝遠處望去,只見煙塵滾滾,象是無數人馬呼嘯而來,直殺入清軍背後,清軍一陣大亂,再看那旗子上分別繡着“李”、“高”、“賀”、“劉”等字樣,爲首的是一位巾幗女英雄,手揮兩柄鴛鴦刀,片片飛舞,刀刀奪命。

這支軍隊赫然是李自成留下來的軍隊,由高桂英率領,一路從江西趕過來,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行進,終於在虎牢關失陷前趕了過來,並且趁着雙方都已經是筋疲力盡的時候,殺了多鐸一個措手不及。

“大哥,是闖王的軍隊,是高夫人親自來救我們了。”李仲支撐着疲憊的身軀,一臉的喜色,儘管他的背上還流着鮮血。

“知道。”李巖神情異樣,雖然他如今在唐帝國已經貴爲國公,但是畢竟以前曾是李自成的部下,如今要見自己昔日的主母和兄弟,在心裡仍然有些疙瘩,儘管當年是李自成對不起他。而顧君恩更是臉紅了,李自成並沒有虧待他,一直以來對他信任有加,而自己卻在他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離他而去。羞愧二字用在他的身上是最合適了。

不過,戰場中地情景已經不能讓二人有多想了,如今大軍來援,正是解除虎牢關之圍,內外夾擊清軍的大好時機,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奇妙,剛纔還是抱着必死的決心。這個時候突然從天上掉下了一個餡餅,一塊好大的餡餅啊!

“命令全軍出擊。”李巖神色激動。

“弟兄們。報仇的時候到了,只要是能站起來的,都給爺站起來,能騎馬地都給爺上馬,打開關門,隨我殺敵。”全身完好的趙鏡波神情激動,他知道這就是他要等地機會。一個立大功的機會。近衛軍雖然火銃已經用完,但是手中的雪楓刀卻還沒有出鞘。全身的盔甲還沒有粘上敵人的鮮血。整個虎牢關也只有他這隻五千人的騎兵簡直沒有任何的損傷,仍然精神抖擻。隨着虎牢關地鐵門緩緩開啓,趙鏡波、陳王廷率領着八千人的騎兵朝對面已經驚慌失措的清兵砍去。

多鐸此時臉上一臉的呆滯,手中的棒槌掉在了地上,大鼓也忘了敲都不知道,他的心情彷彿從天堂掉到了地獄一樣,沒想到在關鍵的時候。居然有一隻軍隊從自己的背後殺來,更爲奇怪地是這隻軍隊明顯不是唐朝的建制,看他們的裝備,好象是一羣農民軍一樣。但又是一羣經過沙場訓練的精銳農民軍,普天之下,大概只有李自成留下的那一支的農民軍纔有一些戰鬥力吧!

要是在平時這些農民軍也只有被自己打地跑的份。但是今天就不同了,自己的十萬大軍已經和唐軍打的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就象兩個武功高強的人,比拼內力,到了最後,都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小孩也能把你給殺死,更何況如今是一隻十萬大軍。

“該死的漢人,就知道趁人之危。”多鐸狠狠的罵道。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他罵孃的時候,驚慌失措的清兵如同一盤散沙一樣在戰場上亂跑,不是的被呼嘯而來地李闖大軍圍而殺之。

李過從來就沒有這樣爽快過。就是當初攻入鳳陽。燒了崇禎地祖墳一樣,一直以來。李自成被清兵殺敗的事情,他一直藏在心裡,永遠地是個心病,但是清軍的戰鬥力也不得不讓他佩服,在此以前他從來沒有想過,他會有這樣的一天,手中的長槍刺入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清兵,他也從來沒有想過以前如狼似虎的清兵居然這麼沒用。儘管他也知道這是因爲不遠的昔日兄弟李巖的傑作,他自己只是撿了個便宜而已,但是殺起清兵來很爽啊!這一刻,他好象覺的李巖也變的可愛起來。

李來亨沒有想那麼多,手中的鋼槍飛舞,跟隨在他身後的親兵都是一色的朴刀,乃是上等的緬鐵所制,共有十八騎,被人稱爲旋風十八騎,十八騎跟在他的身後,一行人活生生的從成堆的清兵中劈開了一條大道。朝多鐸的帥旗殺了過去。

賀珍乃是獵戶出身,擅長的是射箭,他的手下也基本上獵戶組成的,當年李自成就特地的命賀珍單獨的組成一營,叫做“射字營”。手下的一萬多人組成的射箭高手,在戰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看那烏雲過處,那些自認爲是玩箭高手的滿州人也成了篩子,而這些都是因爲多鐸在慌忙之下沒有來得及組成有效的防禦有關。

“殺。”劉體純提着大錘,率領着一隊士兵當先看道,一錘下去,必然有名清兵被砸的兵刃橫飛,或者嚴重的就是腦漿迸裂了。一錘之下,基本上沒有一合之將。“兀那漢人,休的猖狂。”一聽砰的一聲巨響,是大刀與大錘碰撞的聲音。劉體純一驚,沒想到對方的陣營中居然有能擋自己大錘的人。

而擋住對方大錘的人正是烏蘭泰,沒想到皮糙肉厚的他,跳下虎牢關居然沒事,休息一下後,居然又能活蹦亂跳的,一點事情都沒有。不過多鐸爲了照顧他,仍然讓他到後營休息,而烏蘭泰見對方已經沒有多少的還手之力了,也就答應了下來,沒想到碰到大順軍從背後衝陣,他連忙衝了上去,抵住了囂張的劉體純。

“你以爲你能擋的住本將軍嗎?”劉體純也不是傻子,在當初李來亨制定這個計劃地時候。就看出了這個計劃的優點和缺點,那就是時間的把握,如今李來亨在時間上把握的十分準確,剛好在雙方都殺的差不多的時候衝了出來,多鐸大軍在前,在其後方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兵力可以阻擋,而等他前沿陣地地士兵趕回來的時候。也已經是疲憊地不能在疲憊的軍隊了,對於這樣的軍隊。李自成的大軍就算沒有唐軍的精銳,但是也是足足有餘的了,而到了那個時候,是兵無戰力,將無戰心,對面的這個傢伙是有力量,但是卻不如自己以逸待勞來地有耐力。拖也能把對方給拖死。

“果然是卑鄙的漢人。”烏蘭泰雖然大腦簡單,但是也知道,自己上午在城頭上打的太久了,如今身體還沒有恢復過來,要是和對方硬拼的話,肯定會吃大虧,但是不拼能行嗎?“看刀。”烏蘭泰咬了咬牙齒,大喝道。

“你也接我一錘。”劉體純也猛的提起自己全身的力量大喝道。一陣驚天巨響從兩人之間傳了開來。而兩員猛將也震的跳了開來。

劉體純看了看護衛在自己周圍的親兵,大喝道:“還楞着幹什麼,還不去殺敵去。”少了烏蘭泰這樣地猛將,疲憊的清軍還不是由自己的屬下隨便屠殺了。而烏蘭泰看着劉體純的親兵呼嘯而去,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隨我衝過去。”在衆人護衛下的高桂英見清軍已經被殺地一邊倒,也耐不住心中的高興。招呼手下的女兵營,在高一功的護衛下,也衝了上去,而剩下的大順軍見自己的主母都衝了上去,也紛紛呼嘯而上,手中的大刀、長毛等兵器,亂七八糟的朝清兵頭上砍去,有的是一對一,有的是兩個殺一個。殺地是不亦樂乎。

“王爺,我們還是趕快撤退吧!”吳三桂好不容易纔衝到多鐸身邊。催促道。

看着渾身都是鮮血地吳三桂。多鐸也不知道是哪裡來得氣。當下一馬鞭狠狠的抽在他地臉上,那滿臉漆黑的吳三桂差點叫了起來。那多鐸心裡氣啊!當初要是聽本王的。全軍拉回去休整,待到明日再攻,哪有今天被人分割屠殺的局面。

其實這一切也不能怪罪吳三桂,想那吳三桂的推測也確實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清軍再加把勁,虎牢關失守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有想到,遠在江西的高桂英會率領着大軍前來支援呢?而且時機把握的那麼好。當然多鐸的等待明天再來進攻的結果還是一樣,有小闖王之稱的李來亨也必然會在兩軍打的差不多的時候纔會出現。多鐸的一番話也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看着自己的大軍被衝出來的唐軍和大順軍分割包圍,又殘忍的屠殺,多鐸欲哭無淚,自己與兄長數十年苦心經營的兩白旗就要在自己的手中葬送掉了。自己如何向兄長交代,如何向滿州的子民交代。

“王爺,此時不走,恐怕晚了就來不及了。”吳三桂雖然十分的氣惱多鐸的那一鞭子,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現在大清做主的仍然是多爾袞兄弟倆人,自己雖然也貴爲王爺,但是仍然沒有辦法與他們這些黃帶子相比較的,只要他不高興,自己就變的什麼都不是了,更何況,如今的關寧鐵騎唯一的保障,也在此戰中損失怠盡了,等補充到了新的兵員,再加以訓練成第四代關寧鐵騎,形成可觀的戰鬥力還不知道到什麼時候呢?

“啊!”

一聲慘叫聲把整個戰場都給驚呆了,多鐸擡首望去,只見軍中僅次於鏊拜的烏蘭泰被對方的一員大將一錘打到了肚子裡,接着龐大的身軀就望後倒去。

“烏蘭泰。”多鐸大聲吼道。沒想到這位跟隨自己十幾年的粗人,沒有死在與明軍的戰鬥上,也沒有死在與李自成的戰鬥上,卻死在了異常本來應該勝利的戰鬥上。

“王爺,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尚可喜也過來勸阻道。

“活捉多鐸。”“活捉多鐸者賞萬金。”…一個個的口號喊的震天響。但同時也把多鐸給驚醒了過來。“尚將軍說的對,先退回洛陽再整頓兵馬,來日再殺過黃河,找李巖算帳。”多鐸惡狠狠的說道。

“王爺,末將斷後。”吳三桂說道。

“有勞長白了。”多鐸當然知道斷後有多危險,如今見吳三桂主動要求斷後,心裡不由的對這位漢人王爺有些內疚。

不過他卻不知道,吳三桂要的就是他的內疚,如今大清朝的王爺,漢人當中也就自己封了王,非我族人,其心必異,這些日子以來,吳三桂徹底的弄清楚了,多爾袞都在防着自己,消耗自己手中的兵力,每次傷亡,補充的兵力要麼不足,要麼就是達不到標準,連他自己都害怕,今日戰敗,多爾袞會不會乘機削了關寧軍,讓自己成了光桿子的王爺,如果這次自己主動斷後,多鐸肯定會感自己的救命之恩,他日補充關寧軍也有人爲自己說話了,至於斷後的安全,吳三桂更是計算好了,現在虎牢關雖然是保住了,但是卻是死傷無數,無論是李巖還是高桂英都要需要時間去休整,對於自己這幾千關寧軍是不可能放在心上的。

事情也確實象吳三桂想象的那樣,多鐸在尚可喜、唐通等人的拼死護衛下,帶領着數千人倉皇而逃,而吳三桂卻冷靜的指揮着自己的剩餘的七千關寧鐵騎,一步一步的朝洛陽退去。而李巖見兩軍都傷亡不少,待衆人追擊十餘里後,也就收兵回關。一面派人飛報李無庸,商討關於大順軍的問題,而另一面也安撫大順軍的將領。好在雙方以前都是在李自成手下幹過的,雖然後來分成兩個陣營,但是畢竟還是老兄弟,待到李巖把一些事情都安排好的時候,已經過了五天了,剩餘的七萬之衆,在李巖、高桂英的帶領下,朝洛陽撲了過去,到了洛陽才知道,早在四天前,多鐸在回合吳三桂後,帶着洛陽府庫中的金銀,經橫水、石井、峪裡、南村,渡過黃河朝山西的古城退去。而李巖也按照李無庸的吩咐,一面派人緊守黃河渡口,一面與羅振川會合,商議進取陝西之事。而高桂英等人也被安排去淮安見駕。等到了淮安的時候,已經是十二份了。

虎牢關一戰共消滅清軍達十八萬之衆,其中包括正牌子的滿人六萬多人,關寧鐵騎的十萬多人只剩下千餘人,大將烏蘭泰被殺。清軍實力一時大損。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一十九回 羅振川奉命奪關 趙鏡波兵阻雞鳴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連擊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十五回 進京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十回 成親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六十一回 定安徽 (一)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