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

推薦貧道新書《造化天道》,敬請收藏訂閱。書號1055107。

***********

“大將軍,探馬有消息來了。”臨時搭起來的中軍大帳,王廷臣佩服的望着坐在上首的谷振東。剛開始他奉李無庸之命再次出征關外的時候,原以爲憑藉他在騎兵的才能以及對關外的熟悉程度,唐軍的四萬騎兵精銳肯定以他爲主帥。而令人奇怪的是,李無庸卻把這四萬人的兵馬交給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將軍,一臉的冷漠,俊臉如同寒冰一樣面無表情。

如果說以前還有點怨恨的話,這個時候他不能不佩服李無庸的高瞻遠矚了,論戰爭的經驗以及和對後金人的瞭解程度,谷振東這位主帥拍馬也趕不上王廷臣,但是若是要論對戰爭的認識或者說是對戰法的研究,王廷臣這個在東北戰場上薰陶了多年的將軍離谷振東還是有點距離的,一方面固然是天資的問題,但主要的還是李無庸那腦袋裡存放的幾百年的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谷振東個人的性格問題,俗話說慈不掌兵,不光說的是對自己的軍隊要嚴厲,打仗的時候要狠,要做到運用每個士兵就象運用一個棋子一樣,不要在乎他的死活,而更重要的還是對敵人的狠。深入大草原,取得輝煌戰績的,在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衛青和霍去病了,逐匈奴八百里的輝煌戰績,他們在作戰的時候,一方面靠的是自己國內的後勤,但主要的還是從對方掠取。霍去病更是一個不帶糧草的將軍。

這點跟隨李無庸的王廷臣也見過,但是還是沒有到谷振東這樣的地步,跟隨李無庸的士兵,最起碼還知道紀律,而跟隨谷振東的士兵就不同了,根本沒有紀律可言,這個時候,王廷臣才知道爲什麼臺灣上下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惡魔軍營周圍三裡無人煙的道理了。別看着那些人坐在那裡坐沒一個坐象,站也沒有一個站象,不時的用手摳摳腳丫,或者摳摳牙齒間的碎肉什麼的,手中的鋼刀柄也是漆黑的一片,盔甲歪斜,絲毫沒有唐軍的氣象,活象一羣土匪。然而王廷臣知道這些都是表象,打起仗來,這些人都是一些不要命的傢伙,殺起人,玩起女人,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嘴巴里還嗷嗷直叫,活脫脫的是一羣野獸,剛開始的時候,看的王廷臣心裡都發寒,而同樣在旁邊的谷振東卻是神色淡然,彷彿與自己毫無關係一樣。

這個時候王廷臣才知道爲什麼李無庸要已王廷臣爲主帥了,一方面固然是谷振東比他強,心思比他狠,但更重要的是王廷臣是唐軍中的新人,遠沒有谷振東老,而大軍要想在關外立足,就必須要象谷振東一樣,如果王廷臣也象他一樣的話,那等不到多爾袞派兵來了,那些御使言官們早就把他弄到天牢裡去按渡晚年了。

“王將軍,關內有什麼動靜?”谷振東臉上仍然是沒有一絲表情。

“大將軍,多爾袞命豪格帶領兩藍旗共計六萬人馬,從長城缺口,經過草原朝我們這個方向來了。”王廷臣言語間充滿了仇恨。自己的戰友曹變蛟就是死在他手上的。

“豪格?就是被陛下牽着鼻子的豪格?”谷振東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當年豪格的八萬精銳被李無庸的一萬人馬牽的在草原上瞎跑的事情不光在草原上流傳,而自從李無庸登基稱帝后,通過當年倖存的士卒傳的整個中原大地一片譁然。

“據說他帶來的大將有滿清第一勇士鰲拜、索尼等人,勢力強大。當初他在陛下手中吃了大虧,這一次恐怕不好相與了,將軍還是小心爲好。”儘管王廷臣也瞧不起豪格,但一向穩重的他還是提醒了一下。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久聞後金內部不是鐵板一塊,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矛盾重重,這一次豪格來到大草原,恐怕也是被多爾袞逼的,加上上一次他敗在主公手下如此之慘,對我軍之恨恐怕是想把本將軍碎屍萬段而不可得啊!此一來,豪格可是兩條都犯了。既然這樣,我軍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弄不好本將軍還想給他來一道大餐。”谷振東惡狠狠的說道。“命令全軍朝寧遠進發。”

“寧遠?”王廷臣大吃一驚。

“不錯,本將要到寧遠去晃悠一下,狠狠的在多爾袞的臉上扇上一個耳光,讓他莫要小瞧了我們漢人。”谷振東嘴角一絲猙獰,露出無限的陰森。

“騎兵不善於攻城,更何況寧遠可是關外少有的堅城,將軍如何能攻克?”王廷臣又是一驚。在關外,儘管李唐大軍已經攻克了山海關,但是在總體實力方面,仍然不可以與清軍的勢力相比較,只能處於防守狀態,而清軍在關外也有十幾萬人馬,但是隻能萎縮在大的都市裡,而作爲與山海關正面戰場,寧遠、錦州所佈置的兵馬也有五萬之數,作爲攻城的一方,沒有十萬精銳是不可能攻的下來的。更何況一旦要在寧遠城下被拖住,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我有說過要進攻寧遠的嗎?一方面是我軍沒有攻城的優勢,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那麼充足的時間,豪格剛進草原,離我軍大概還有六天的距離,這六天裡,要不斷的實行焦土之計,把寧遠、錦州兩地的百姓都給本將軍趕到城裡去,城外的一切都給燒了,然後兵鋒直指後金的老巢,盛京。也採取同樣的政策,虛晃一槍,再來搶佔寧遠。本將要將豪格拖疲拖垮,到時候不要我們來取他性命了,多爾袞就會替我們來取他的性命。”

谷振東的話讓旁邊的王廷臣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此計倒沒什麼出奇的地方,但它勝在快、狠。在敵國境內作戰,百姓的姓名也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儘管他們其中也有漢人。但如今他們都已經成了後金的那些貴族們的包衣奴才了。他們組成的漢八旗成了剿滅李自成大軍的利器,他們用手中的大刀長矛,對準自己的同胞,他們用同胞的鮮血染紅了自己頭上的頂子。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呢?”王廷臣的腦海裡好象已經看到了豪格那暴跳如雷的場面。想到這裡不由的嘿嘿的笑了起來。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圍點打援定鄭氏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決戰之糜爛山東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九十二回 吳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國的悲哀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八十四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三)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鷹眼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決戰 (四)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