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

白居易在一首詩中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這首詩的本意是在告誡人們要看清楚一個人必須長時間觀察,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孔子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指的就是這位大聖人,可是流言之害,連他都不能不恐懼,人言之可畏,可見一斑。春秋時,孔子的學生曾參就遭遇過這種不白之冤,鄰國有一人和他同名而殺了人,於是在不明就理的情況下,有人就徑直去告訴曾參的母親說她兒子殺了人。這位母親倒也坦然,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這樣告知,賢惠的母親也不得不相信了,於是跳牆而去。

雖然有人也說“流言止於智者”。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卻還有另一句話,那就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無論是誰,只要自己或者自己的利益與流言的內容相關,他就已經被陷在局中了,就象曾參的母親一樣。

而流言在軍事官場等等方面,都是那些沉浮於宦海的傢伙對付政敵的一個法寶,當然,那要看你是不是很好的使用這個法寶了,弄不好,目的沒有達到,還會把自己陷進去的可能。

此時的後金的大本營盛京已經是滿城風雨了,數日來,城內的每個角落都在流傳着一個話語,那就是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壯妃之間有曖mei,九阿哥福臨就是他們所生的,並且有的人還把他遍成了一個故事,相傳多爾袞與大玉兒相戀尚在皇太極之前,而皇太極見大玉兒美貌,強行娶了過去。而多爾袞與大玉兒在婚後還是舊情難忘,繼續來往,終於在大玉兒回孃家的時候,兩人做了苟且之事,也就在那個時候,就懷有福臨的。謠言越傳越神,漸漸的後金的上層也是知道了,僅僅蠻過了尚在生病中的皇太極而已。

睿親王府的密室裡,多鐸皺着眉頭走來走去:“大哥,如今外面言語越來越厲害了,那些奴才每次見到弟弟時,我看他們的眼神都不一樣,兄長,你與八嫂到底有沒有什麼關係,那福臨到底是…。”

“十五弟,你說多了。”多爾袞哪裡敢承認他與大玉兒之間的關係。“這肯定是明朝的那些人弄的離間之計,要離間我們君臣,好讓皇兄殺了我,這個時候陛下病重,我再一死,我大清就再也沒有與明朝對抗了。”多爾袞不愧是一代梟雄,居然把事情的始末猜的**不離十。

多鐸聞言點了點頭,自從松山一戰結束後,多爾袞在後金的威望不斷上升,已經僅次於皇太極了,說敵人流言離間也是說的過去。“那依兄長看來,是何人出的如此計謀?”多鐸作爲多爾袞的心腹,當然不會懷疑自己的同父同母的兄長了。

“在大明朝的將領中,本王最看重三個人,一個人就是扼守遼東十餘年,在寧遠城下炸死父汗的袁崇煥了,第二個就是已經投降我們的洪承疇了,這最後一個就是如今尚無蹤跡的李無庸了,袁崇煥以死,洪承疇雖然是個降將,也有一定的智謀,但是如此下三濫的計策,他是不會用的,至於吳三桂他們奸詐還沒有到這種程度,剩下的就是不知所蹤的李無庸了,此人奸詐無比,計謀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或正或奇,端的很難對付,我想這個流言離間必出自此人之手。”

“此計雖然很普通,可是這種事情卻又讓人容易相信,這兩天整個盛京的大街小巷都在傳了,雖說不知道皇兄知道不知道,但豪格那個雜碎肯定是知道了,這個嗜人的狼,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衝出來咬兄長一口呢?”多鐸擔心的說道。

“哎!”多爾袞首次沉重的嘆了口氣。

密室外突然洪承疇的聲音:“睿王爺,急報,急報,錦州被李無庸攻破,祖大壽與吳三鳳被李無庸斬首,首級被掛在北門上。”一連串的消息把這位大清的睿親王震的跌倒在地。錦州城的重要性多爾袞當然知道了,可以說是後金南下的後方基地,糧草、兵馬器械都儲藏在錦州城,如今居然被李無庸攻破,可以想象裡面的一切必然蕩然無存,後金數年的部署也算隨之東流,下一次南下恐怕是兩三年以後的事情了。

好半響纔在多鐸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兩兄弟互望了一眼,從彼此的眼睛看出的是驚駭,沒想到李無庸有如此能耐,在後金的腹地還能如此囂張,簡直是狠狠的扇了後金諸大臣一個耳光。

當打開密室的時候,入眼的是洪承疇那蒼白的臉龐,無神的眼睛裡盡是懼怕的神色,他當然不是在意錦州城的攻破,他所想到的是李無庸對投降了後金人的態度,祖大壽、吳三鳳不但是降將,但他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親人,沒想到如此身份,就是因爲投降了後金,被李無庸拉了出來,毫不猶豫的號令城門,一向多智的洪承疇不由的暗自盤算着自己降清是否正確。李無庸給予的信號很明確,敢投降後金者殺無赦。

“陛下知道嗎?”多爾袞並沒有計較洪承疇再想什麼。

“沒有,陛下病重,臣沒有敢去稟報。”洪承疇回過神來,回答道。想那皇太極雖然說還沒有到病入膏肓的境地,但是突然的送上這份戰報,誰也不能保證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多鐸看了一眼戰報,眼珠微微一轉動,冷冷的說道:“如此大的事情,怎麼瞞着陛下,去召集各王公貝勒,崇政殿議事。”

洪承疇微微一思索,心裡一驚,額上的冷汗頓時流了下來,沉浮宦海數十年,他怎麼會不知道多鐸打的是什麼主意呢?

“王爺?”洪承疇又朝多爾袞望了一眼。

“去吧!這種大事情想瞞也瞞不了的。”多爾袞說完就閉起了眼睛。他也是沒有辦法,有朝一日,皇太極身體大好,一旦聽到外面的傳言,那死的就是多爾袞了。

“是。”洪承疇頓了頓。

《華夏史.後金天聰汗傳》:崇禎十五年,炎黃五年八月十二日,汗聞上陷錦州,焚軍資無數,斬降將祖大壽、吳三鳳,吐血身亡,年僅五十歲

推薦好友千涯:《騙豔竊香之太監傳奇》,書號84760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一百七十五回 大決戰之狼狽爲奸第三十四回 買一贈二 (一)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二)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六十八回 邸報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七十一回 聖人之後孔胤玉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一回 紫氣東來第九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一)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十六回 朝議第一百五十五回 潼關之戰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二百一十六回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三十回 福建任上 (四)第一百二十五回 調虎離山史可法中計 橫掃廣西羅振川出征第八十九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九)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與福陵 (三)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計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七回 籌劃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五十四回 《中倭江戶新約》(八)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八十回 山海夜話第一百七十七回 大決戰之土雞瓦狗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一百七十回 大決戰 (七)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七十二回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