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

“皚皚白雪醉隆冬玉樹瓊花景如畫啊!好一片白色世界啊!”山坡上,一個書生模樣打扮中年人正在眺望着遠方。三縷長鬚隨風飄舞,青色長衫掛在修長的身軀上,風吹下襬,如同神仙似的人物。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liu人物,還看今朝,”一個清朗而有些虛弱的聲音從後面傳了過來,話剛落音,就見一個修長的身軀從山坡底下走了上來,只見來人白衣飄飄,背上的白色虎皮披風隨風飛揚,只不過臉色顯的有些蒼白,好象是大病未愈的樣子。

“李將軍果然豪情壯志啊!李某佩服。”那中年人轉過身來,拱手笑道。

後來的年輕人臉皮微紅,拱手笑道:“李神醫莫要誇我了,要不是李神醫醫術高明,哪裡有我李無庸的今天,也許這個時候正在地獄裡與閻王爺下棋呢!”

沒想到,此人居然是李無庸,沒想到在茫茫草原上,左肩被利箭射了個穿的李無庸居然沒有被射死,這不得不說李無庸命大,不但在茫茫大草原上逃脫了螯拜的大軍追捕,當然這也不說說曹變蛟,要不是他帶領數千軍隊斷後,臨死不退,李無庸焉能逃回離大淩河不遠的小山溝裡,還有幸遇到了眼前的李神醫,這個神醫可不是個普通的人物,他的祖父就是明末最有名的醫學大師李時珍,醫學鉅著《本草綱目》的撰寫者。而這位李時珍的孫子李健也是個坐不穩的主,不象別的神醫一樣端坐在醫館裡,等待着病人上門,而是象他的祖父李時珍一樣,走遍全國,行醫天下,也同樣是因爲這樣,李健的東北之行碰巧救了李無庸一命。如今雖然沒有痊癒,但是也好的差不多了,只要沒有大的動作,等上一個半月又是一條好漢。

李健又端詳了李無庸半響,方出聲道:“李將軍身體根就是好啊,如此重的傷,只不過兩三個月的療養,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居然好的差不多了。如此之快,真是讓草民佩服啊!”

“哈哈。”李無庸乾笑道:“還是李先生的醫術高明,還有的就是羅振川他們,整日的到山裡去挖上好的人蔘,否則哪裡好的如此之快啊!”

李健聞言點了點頭,如此大病沒有上好的補藥,哪裡能見效的如此之快。

“先生有心事?”李無庸突然出言道。

“河山雖美,但江山卻已經改顏啊!”李健又轉身望向遠方嘆了口氣道:“李某在這裡已經三月有餘,將軍的身體也已經大好,也該是在下告辭之日了。”

“李先生?”李無庸眉頭一皺,不論是公還是私,他都希望李健能夠追隨自己的身邊,須知在戰場上,受傷是很容易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沒有良好的醫療措施,士兵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死亡隨時都能來到自己的身邊。經過一系列的征戰,原來的一萬士兵如今只剩下三千不到,而且各個都帶有傷,三個月來,要不是經過李健的細心治療,在如此嚴寒的天氣下,三千士卒恐怕連兩千都沒有。

“草民與將軍相處三個月,雖然相處較短,但也知道將軍雄才大略,非一般人可比,將軍之心,草民也是知道,草民雖離開將軍,但是卻會關注着將軍的一切,等天下太平之日,將軍若有需要,只要派人至湖北省蘄春縣相召,草民必飛馬而來。”李健望着李無庸嘆息道。

“主公,主公。”李無庸剛剛出聲準備挽留,就聽羅振川在急喊。

“何事如此慌張?”李無庸皺着眉頭望着飛奔而來的羅振川。如今的羅振川已經不是以前的羅振川了,剛毅的臉龐上洋溢的是不屈,冰冷的眼神裡閃爍的是軍人的氣息,近一年的鐵血生涯,讓這位年輕人迅速成長,如今也終於成爲一個合格的鐵血軍人。

“主公,洪承疇戰敗了,十幾萬大軍只有吳三桂等六總兵率領的兩萬殘餘逃回了山海關,其餘的不是戰死,就是逃亡,或者是踏海自殺而死。錦州的祖大壽也再次投降了滿清。如今關外就只有我軍三千士兵了。”羅振川急忙報道。

“沒想到還是敗了。”雖然李無庸早有準備,這個時候還是深深的嘆了口氣,“振川,你與王廷臣將軍派出小股部隊,換上後金裝束,四處招集逃亡士兵,小心被敵人發現,據本將軍推測,十萬大軍逃亡者還是有許多的。這裡離松山不遠,想來召集也很容易。”停了半響又叮囑道:“注意安全。”自曹變蛟死後,軍中大將除掉羅振川與王廷臣後,再也沒有什麼可用的將軍了,也難怪李無庸小心了。

“是。”羅振川望了李無庸一眼,嘆了口氣轉身而去。

“洪承疇啊,洪承疇,你可不要當了漢奸啊!”李無庸朝遠方的瀋陽望去。

此時的洪承疇也確實象李無庸猜測的那樣,此時的他,也同樣在國賊與忠臣之間選擇,他自己是大明祟禎皇帝的肱股之臣,也深的朱由檢的重用,但是現在卻沒有資格考慮這件事情,自從被俘後,皇太極爲今後逐鹿中原計,一心爭取洪承疇歸順,以“滿漢之人均屬一體”的政策籠絡他,下旨以禮護送洪承疇到盛京;同時,皇太極命斬一同被俘的巡撫邱民仰等人以威嚇。到得盛京,皇太極派滿漢文武官員輪流勸降,均遭拒絕;清將發怒,舉九刀威脅,他“延頸承刃”,始終不屈。洪承疇住大廟而科頭跣足,肆意漫罵。

“先生。”一個聲音突然嬌嗔地說道:“洪將軍,您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後就義嗎?將軍,您還是喝一口吧!”

洪承疇轉眼望去,頓時口瞪目呆,什麼是豔麗,什麼是絕色,什麼是儀態萬方,洪承疇不由的心裡一動,面對如此美麗的女子,死也甘願啊!

“先生,您還是喝一口吧!”麗人紅脣閃着迷人的光芒,洪承疇不由的湊了上去。

後據《炎黃史.後金.天聰汗》載:“汗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洪承疇瞠視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隨即剃髮易服,歸順後金。皇太極大喜,說:“我今獲一導者,安得不樂!”委以洪承疇重任。後來,當得知那天夜裡把壺勸飲的麗人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莊妃博爾濟吉特氏時,洪承疇不勝惶恐。可是皇太極和莊妃待他態度如常,好象根本沒有發生此事一般。洪承疇越發感激,死心踏地爲後金效勞。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九回 被歷史閃了一下腰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一十三回 惡魔將軍首戰克敵 神匠戴蒼試製連珠第三回 劉謙父女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一)第一百八十八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三)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四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三)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一零三回 錦州城怒斬貳臣 李無庸流言後金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一)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一百一十一回 斬賊臣谷振東出征 獻奸計李自成攻城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九十九回 李無庸山谷聚兵 洪承疇失節降清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傳消息 莊烈帝活人作祭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關三虎對峙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會媚香樓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 多爾袞窺視中原地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後的輝煌 (一)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三十二回 兩大臣爭相招攬 大漢奸左右逢緣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兒的第一次說話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衆人齊聚 李無庸藉口興兵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決戰 (八)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十回 成親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回 三千虎賁翻絕壁 一馬平川入中原第七十三回 獻俘太廟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決戰之虎牢關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與福陵 (五)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師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一零七回 旗艦內笑談撫臣心 史可法趁亂歸南京第一百八十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四十四回 土地國有 (一)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一百二十八回 莊烈帝弒殺後宮 周皇后從容赴死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戶新約》(五)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決戰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與福陵 (六)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