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天下時局

(求收藏)

天色大亮,溫度一下子又躥升的老高,癲狂了一夜的李從嘉和王珏兩雙身體還纏在一起,汗津津油膩膩的。

睡着的時候就覺得天氣熱的全身都不舒坦,這會兒睜開眼睛李從嘉就見懷裡的美人似乎不怕熱,將自己的身體都貼在他的身上,一對飽滿的乳丘也給壓得扁扁的。

雖然滿身的汗,可他捨不得從王珏的懷裡爬起,看着她還在沉睡,想着昨晚兩人的瘋狂,讓他萬般舒爽但也是異常的疲憊。

微微一笑忽然還想再來一次,就聽見門外似是柳絮和妅文的對話,想起今日他還要進宮,就無奈的爬起。

披着衣衫走出內室就見妅文紅着臉低頭在偷偷的看着自己。

李從嘉自然知道什麼原因,淡淡一笑道:“妅文去準備香湯,本王要沐浴。”

“諾!”妅文應聲回道。

李從嘉怕妅文再不好意思,便將她打發出去一個人洗過身子穿好衣袍才坐在銅鏡前要她給自己梳頭。

妅文看着李從嘉俊朗的臉頰,想着昨晚那羞人的聲音臉上一紅,心裡卻是嘆了一聲:若是當初不拒絕殿下,今日我也是殿下的女人了呢。

李從嘉不知她在想着什麼,梳了好多次纔將頭髮盤好,然後就呆呆的站在一邊看着自己。但不管她在想什麼,李從嘉卻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

皇后寢宮之內,李從嘉、周憲、符靜嫺以及一對兒女都端坐在榻上,瑾兒和仲寓也是有模有樣的學着大人的模樣。

鍾氏見兒子帶着妻兒來見自己心裡異常高興,再見兩個兒媳都是這般知書達理,孫女和孫子又是萬般乖巧更是開心,再想到六郎主動放棄,不與兄長爭奪儲君之位她的心裡更是異常的欣慰,臉上的笑容從幾人見來時就沒停過。

李從嘉從進來之後一直給母后晾在一邊,見母后一直與周憲和符靜嫺聊着生兒育女之道,他也認真聽着。瑾兒和仲寓人小雖然坐不住,時不時的看看這又時不時的看看那,卻是不走動一下。

鍾氏與兩個兒媳聊完,纔看着李從嘉慈愛的說道:“六郎出征大半年纔回京一次,可要在京中多留些時日。”

“母后,兒臣正有事想說。”李從嘉見母后提起這事便順坡下驢的說道。

“六郎說吧。”鍾氏笑着將仲寓和瑾兒抱進懷裡。

“母后,兒臣想將憲兒一起接去杭州。”李從嘉淡淡的笑道。

雖然自古就有大將鎮守邊疆妻兒留京的習慣,但鍾氏卻是點頭笑道:“那六郎可不能讓靜嫺再來回奔波,她如今有了身孕,可不能再長途跋涉、奔波勞累。”

其實她這般說也是有意要符靜嫺和她未出生的孩兒留在京中,以免朝中有人以此爲藉口說些閒話。

“兒臣知道。”李從嘉見母后同意,便笑着說道。“兒臣會時常回京的。”

“回來可以,但你不能丟下手中事物不管。”鍾氏說道。

“母后放心就事,兒臣有分寸。”李從嘉笑道。

“六郎可比七郎懂事多。”鍾氏嘆了一聲,想起七郎腿腳殘疾也不消停就嘆了一聲。

李從嘉不在江寧府自然不知道李從善在江寧府的惡行,雖然他瘸了,但他仗着自己是皇子的身份欺男霸女,可謂是壞事做盡。

李從嘉纔不管李從善如何,接着說道:“母后,兒臣還想求您一件事,想請母后替兒臣與父皇說說情。”

“六郎是爲何事?”鍾氏微微一笑,她說話李璟還是能聽得進去的。

李從嘉說道:“母后,父皇封兒臣爲蘇杭大都督,但是兒臣治理杭州和湖州兩地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如今再將蘇州和秀州都給兒臣治理,兒臣實在很難再脫出身來,一旦耽誤父皇的大事,兒臣可是難逃罪責了。再說兒臣將湖州和杭州戰後的所得金銀都已經投入到了兩地,現在又要養四萬精兵,實在沒有多餘的銀兩再來/經營蘇州和秀州……。就算是父皇聽不進這些,母后也要幫兒臣說情讓父皇將兒臣任免官員的權利去掉,兒臣無意成爲皇兄的對手,更不想因此給皇兄當成對手。”

鍾氏見兒子這般說,微微沉思片刻,鍾氏從此看出李從嘉真心無意爭奪儲君之位,自然力挺兒子,不禁一笑,說道:“這事本宮就給你說說,不過能不能成還要看你父皇的意思。”

李從嘉倒是不怕手中權力太大,就怕權利過大被李弘冀嫉妒,他在背後使壞,還有一點就是李璟的真正的意圖,若是他沒有試探自己的意思,他也可以接受這職務與其相關的權力。

從宮中出來,馬車上週憲和符靜嫺都在問着李從嘉是否能如願,李從嘉也不能確定,便搖頭說道:“走一步看一步吧,本王還能在京中留半月時間,只能儘量爭取,甩掉這個包袱也能有更多時間留在杭州。”

一聽李從嘉還有半月就要離京,符靜嫺臉色就暗淡了下去。

李從嘉見此就安慰道:“靜嫺不要難過,本王隔三差五的就會回來一次,雙玉、靜姝和意可都留在府上,你也有說話的人,還有太寧公主也會過來。”

“耶耶,瑾兒也去杭州嗎?”瑾兒記憶力比仲寓好很多,這會兒還沒忘記李從嘉昨天在外邊抱着她玩時說的話。

“當然,我的寶貝女兒自然也跟着去杭州。”李從嘉在瑾兒臉上吻了一下,見仲寓怔怔的看着自己就將仲寓抱起笑道:“還有仲寓,我們一起去杭州。”

李仲寓這才咯咯的笑了起來。

**************

李從嘉還在江寧府過着溫香軟玉、嬌妻美妾身邊、兒女繞膝的幸福生活時,楚國的周行逢已經接到了唐國朝中的詔書,周行逢自然不傻,權衡利弊之後他便向周朝發去了求援信。

就在周行逢收到詔書的第三日後,遠在荊南的李景達已經從荊州出兵與楊守忠和皇甫繼勳在岳陽城下匯合。

天下紛爭在唐朝末年就一直不斷,但子民都是華夏人,百姓之間一直渴望太平,軍士們也都不想再戰渴望天下一統,從此不再有紛爭,不再有死亡。面對強大的唐軍,岳陽守軍沒有任何猶豫便直接下命投降。

就在李景達輕易而舉的拿下岳陽城時,李弘冀也從江都發了兵。

劉晟也早就接到了唐國的詔書,此刻他還在猶豫不覺之中,他明白自己國內無法抵抗唐國大軍,可是也不想這就麼將國家拱手讓給唐國,他不想去江寧府,也想唐軍能不來攻打本國。

正在他還在想着辦法時,就聽說唐國皇太子李弘冀已經親帥五萬大軍前來討伐了。

一時沒有任何辦法,劉晟就想到要將南漢奪下的楚國十六州奉獻給唐國,想到此他就立即修書給唐國意圖作爲交換。他不知此時唐軍已經進入了楚國,且拿下了岳陽,正在向潭州發兵,在打下潭州之後,就會兵發朗州直擊周行逢的老巢。唐國打下楚國,南部除去大理國就只剩下南漢一國。

幾日之後周行逢寫給柴榮的信箋就已經送進了大梁,柴榮看過但他也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周朝此時不可能對唐國有任何動作,一旦有動作兩國就可能引發全面的戰爭,這是他不想看到的。不說周朝大軍剛剛平定蜀國,正是疲憊之時不可能出兵,單從北方的北漢和契丹的威脅來說柴榮就不可能考慮對唐國開戰。

此時柴榮最想做的就是先將北邊的威脅除掉再來考慮南部,因此在收到周行逢的求援書之後,柴榮只將信箋扔去一邊,反而是召集大臣商議對北漢的戰事。

劉晟認爲唐國會將楚國十六州收下從而放過自己,卻是沒想到李璟在收到他的信箋之後只應了他的條件,卻沒有停止發兵。

劉晟對此很是無奈,可是想組織大軍出去抵抗,卻發現此時朝中只剩下無鳥的宦官,劉晟也只能將自己的四個兒子派出去領兵抵抗唐國大軍。

第177章 誰是誰非第132章 和睦與爭吵第46章 農婦的心機第29章 劉繼的心思第38章 夜襲第146章 聯名上書第314章 招降第122章 搶功第212章 戲弄第26章 公平交易第193章 少女情懷第13章 韓熙載夜宴(二)第230章 分贓與手段第153章 暫時之策第23章 沙河幫第155章 誤會第280章 招供第206章 奉命出征第198章 義興民變第114章 覺察第103章 發展第132章 和睦與爭吵第239章 內訌第7章 進宮第155章 誤會第2章 電影還是電視劇?第307章 故友在相見第299章 告密第11章 斷腿第262章 抓捕吳正陽第100章 宋齊丘的請求第155章 誤會第163章 雨夜偷城第238章 再襲營第196章 遲來的洞房第164章 攻城利器第326章 遭遇遼軍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106章 相互算計第240章 請罪第315章 破城第211章 一直藏在身邊第191章 談判與條件(一)第138章 算計第185章 替罪羊第90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章 借銀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327章 談判第189章 戰爭的殘酷第162章 孤注一擲第102章 本性第65章 計謀第124章 輕易的勝利第318章 換思路第277章 兩撥人第235章 拆穿第51章 縱火者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315章 破城第98章 連鍋端第203章 人才與故人第244章 扁爲庶人第52章 銀槍都第42章 黑衣人第171章 羅晟的擴大防守第137章 李從嘉的策略第278章 製造機會第57章 韓熙載升官第92章 受害者第209章 稱臣第181章 矇騙第186章 進攻方向第130章 問責第116章 給你看的表面第14章 江寧府晨景第118章 心有不甘第209章 稱臣第30 章 偶遇奇人第99章 變化第118章 心有不甘第191章 談判與條件(一)第32章 喜鵲鬧枝頭第170章 太聰明的人死得早第87章 何六第129章 一塊肥肉第325章 仇恨第115章 改換門庭第29章 劉繼的心思第147章 簡單世界第291章 李璟的手段第59章 來自相府的騷擾第180章 白文元第203章 人才與故人第222章 血戰杭城(一)第151章 無毒不丈夫第291章 李璟的手段第326章 遭遇遼軍第200章 危情第129章 一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