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
隨着天下人的注意力都看向了北方入侵的金夏身上,兩個多月來,蘆盛清除了徐國忠在京外的殘餘勢力,籠絡了洛南的世家,並開倉放糧一個月,總算是穩固住了洛南的局勢。
現在的洛南,只有一道聲音,那就是蘆盛的聲音。
穩固了內部的局勢後,蘆盛動了向外發展的心思。
蘆盛的野心勃勃,要不然也做不出這等弒父廢帝之舉,區區洛南,偏居一隅,如何能滿足蘆盛。
自從三千年前,這中州大地歸爲一統後,接下來的三千年時間裡,雖然改朝換代無比之多,也不大乏如今這樣的亂世,但最終都還是歸爲一統了。
因此在後世之人的眼中,但凡有點野心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大一統的目標。
而蘆盛打算先取西涼,擴大自己的勢力地盤。
而如今也是好時機。
西涼的羌族雖然與陳墨結盟了,但現在陳墨正在跟金夏對抗,根本幫不了羌族。
其次,西涼羌族也參與了之前的勤王大軍,被徐國忠的“僞朝廷”定義爲了反賊。
所以蘆盛對羌族出手也有藉口。
最後,那就是這次朝廷命天下諸侯出兵抵禦金夏。
羌族雖然響應了,但完全就是作秀,只出兵數百,而且這數百人都沒有到青州去。
總之蘆盛出兵西涼,可謂是名正言順。
皇宮的金鑾殿上。
文武百官分離左右,商議着出兵西涼的事。
雖然如今的朝廷是蘆盛一個人說了算,但表面工作還是要做一下的。
被強行推上帝位的永安帝在龍椅上正襟危坐,是看起來是能彰顯帝王之威的朝會,永安帝是一刻都不想上,畢竟什麼事都不是他所能決定了,這種提線木偶的滋味可不好受。
以前當閒散王爺的時候,那可自由、威風多了。
所以他的心思也完全沒放在朝堂上,目光一直注視下太極殿外的御道,期盼着這朝會快些結束。
被蘆盛提拔爲兵部侍郎的慧成先出班列,朗聲道:“陛下,微臣慧成啓奏。自陛下登基以來,西涼洛南不及三百里,可羌族卻至今沒有派人來朝拜,覲見過陛下,眼裡無君無父,此乃大不敬。
其次,陛下曾下旨號令天下出兵抵抗外敵,可羌族卻陽奉陰違,目無朝廷、目無陛下。
最後,上次淮王起兵謀反,羌族也參與了。這種種罪行,羌族其罪當誅九族,因依臣之見,該出兵討伐羌族,揚陛下、朝廷之威,望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其餘五部也是紛紛上奏,請求出兵討伐西涼。
“微臣附議。”
一時間,文武百官紛紛出班奏事,附議之聲不絕於耳。
永安帝習慣性的看向蘆盛,輕聲詢問道:“此事相國怎麼看。”
聽到永安帝的話,下方坐着的蘆盛站起身來,上前一步,恭聲道:“如今時局動亂,天下諸侯皆是狼子野心,不尊朝廷,未防止社稷動盪,陛下可出兵討伐西涼,藉此以揚陛下之威、朝廷之威,以震天下。”
“那出兵討伐西涼,揚朝廷威名一事,朕.就全權交給相國了。”永安帝道。 “臣領旨。”蘆盛道。
“陛下英明。”
慧成以及文武百官紛紛躬身,就在永安帝要喊諸卿平身的時候,忽而外間傳來一道銅鐘聲,那是大宋皇朝的凱旋鍾,每當有捷報送往京師,便要敲響此鍾。
這是太祖時期就定下來的規矩。
與此同時,洛南城中,一匹黑色戰馬正朝着皇宮疾馳而去,街道上的行人連忙躲避,馬上的神勇衛士卒面頰紅撲撲,鬢角額頭滿是汗水,但仍是以聲嘶力竭的沙啞聲音,大聲吼叫道:“捷報,官山平原得勝,平庭縣侯首戰告捷!”
這一下子就吸引了街道兩旁百姓的注意,紛紛伸長脖子看向馬上的那名甲士。
“官山平原得勝?這官山平原是什麼地方?”
一個酒館裡,一名食客詢問旁邊的人。
旁邊的人搖了搖頭,忙問起了就在記賬的掌櫃。
酒館裡的消息頗爲的流通,作爲掌櫃此刻放下賬本,笑道:“官山平原,那是青州與高州的接壤之地,當初不是有人議論,平庭縣侯若對上那羣蠻子,第一仗會在這官山平原打起來嗎,現在看來,咱們這位侯爺,這是打勝仗了。”
“平庭縣侯?可是那個大敗淮王,奪了淮州,搶了淮王妃的那個的年輕侯爺?”
“就是他。”
“我的個乖乖,怪不得,聽說那衛將軍樑玄都死在這位年輕侯爺的手上,那可是上三品武者,區區金夏蠻夷,如何是這位侯爺的對手。”
洛南與金夏相隔萬里,洛南的百姓不知金夏如今到底是個怎樣的情況,所以對金夏的看法,還停留在四百年前。
“掌櫃的,今日在座的酒水,由我們趙公子買單。”
“謝趙公子。”
此刻,洛南城中也幾乎議論紛紛,歡騰無比。
這打敗的可是外族,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揚的可是大宋的威名,他們做百姓的,也感到臉上有光。
而金鑾殿外的御道上,神勇衛士卒在一名太監的帶領下,徐徐的走進了金鑾殿。
“何處的捷報?”
隨着神勇衛士卒一進來,就有大臣連忙問道。
神勇衛士卒沒有回答,而是在太監的引導下,也是對着蘆盛點頭示意了一下,方纔拜見了上首的天子:“陛下,侯爺領兵在官山平原大破金夏,首戰告捷,斬獲投降於金夏的叛徒,侯爺特命屬下將此叛將胡曙的頭顱獻給陛下,並祝陛下洪福齊天,萬歲萬歲,萬萬歲。”
神勇衛士卒將裝有孫曙的頭顱的匣子雙手舉過頭頂。
一旁的太監接過後,朝着前方走去,但並不是直接就拿給永安帝看,而是先給了蘆盛看。
隨着匣子打開,頓時一股惡臭撲面而來。
雖然進行了防腐處理,但如此炎熱的天氣,頭顱已經開始腐爛,好在面目還有。
蘆盛捂住鼻子看了一眼後,太監才把匣子蓋上,呈了上去。
永安帝連忙擺手,說相國既然看過了,那朕就不用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