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

早在林純鴻下達平叛令後,阮福瀾就惶惶不可終日,與羣臣商議如何應對林純鴻的野心。

議來議去,唯一所能認定的是:軍事對抗絕無前途。

交趾人遠比呂宋島和爪哇島上的猴子聰明,對林純鴻和朝廷之間的尷尬關係瞭如指掌,知道想吞併交趾的,絕非大明朝廷,而是林純鴻。一些大臣琢磨着從此入手,最終達到避禍的目的。

於是,阮福瀾派出使臣,攜帶海量的禮物,準備至京師入貢。

使臣打着貿易的旗號,坐船至廣州,正準備繼續北上時,卻被烏天海堵住:欲交易,需前往定點貿易處,否則以走私論處。

使臣萬般無奈下,只好在定點貿易處出售全部的禮物,然後僅率着貢團北上。哪知還未出廣州,又被弓兵堵住:外籍人士行走大明,需攜帶官府發放的路引。

使臣哪裡有路引?只好聲明自己欲上京入貢。弓兵將使臣帶至外聯司在廣州的辦事處。

外聯司拒絕發放路引,原因非常簡單:大明目前只承認黎朝,沒有黎朝的印,就不承認貢團的合法性。

使臣欲哭無淚,只好在廣州出海,一路乘坐海舟至天津,在天津上岸後,一路暢通無阻,抵達京師,表明了入貢的願望。

大明朝廷禮部官員當然知道使臣的目的,以今年非貢年、貢表上無黎朝印章加以拒絕,令使臣限期離開大明境內。

阮福瀾欲通過朝廷阻止林純鴻野心的計劃遭到了徹底失敗。

阮福瀾無法,又派人至廣州求見張兆,欲以每年上貢二十萬石大米爲條件,換取荊州的保護。

這理所當然地被張兆拒絕,張兆的回話只有一句:無條件投降,方可保全富貴及性命。

阮福瀾哪能輕易投降?他見北方的戰爭如火如荼,誰是最後的勝利者還不清晰,遂定下了以靜制動之策。

以靜制動,說穿了就是坐着等死,待到龍虎軍團第三軍南下,在順化以北安營紮寨後,阮福瀾又開始着急上火。

好在第三軍並未繼續南下,只是謹守營寨。

阮福瀾再次確定了以靜制動之策,並期待散入山林的百萬交趾人讓荊州軍疲於奔命,最終無法堅持而退出交趾。

阮福瀾等來等去,卻等到了交趾布政使司宣佈:凡是迴歸故土者,每人都可以分配六畝土地。此策促使百萬餘交趾人走出山林,開始安心地操弄手頭的土地,併成爲忠心的大明子民。

而且,驍衛軍完成擴編,組建驍衛軍團,下轄包括背嵬軍在內的四個軍。背嵬軍擴編後,縱橫於北部、西部山林,一邊練兵,一邊打擊鄭梉的殘餘勢力。

最爲致命的是,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從交趾腹內撤退至海安港,擺出一副隨時上船的架勢。

阮福瀾的實力本就弱過鄭梉,地理環境也不太適合防守,一旦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在廣南登陸,與第三軍協同進犯,阮福瀾的大限也就不遠了。

阮福瀾大急,以靜制動這一套,無論如何也玩不下去了。

湄公河三角洲並非只有阮福瀾建立的政權,還有占城和真臘。占城信仰印度教,頗有點逆來順受,這幾年被阮福瀾已經逼到了滅國的邊緣;真臘的核心在柬埔寨平原,這幾年也被阮福瀾驅逐出湄公河三角洲。

廣南大部都是平原,向西越過山區密林之後,就是真臘,阮福瀾並不像鄭梉一般有足夠的迴旋空間。一旦荊州軍登陸,阮福瀾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占城和真臘對他會是什麼態度。

怎麼辦?是死亦爲鬼雄,還是泥馬過長江?

時間就在阮福瀾的猶豫不決中慢慢溜走,直到廣州海事都督府的最後通牒抵達順化。

最後通牒令阮福瀾一個月內投降,投降後,除了土地外,任何人可攜帶財產至大明廣東、廣西居住。

決定不是那麼好下的,直到一個月後,樑楓率領西洋艦隊抵達順化外圍沿海,巨型戰艦嚇壞了阮福瀾。

阮福瀾不再猶豫,獻上了降表,任龍虎軍團第三軍越過長德堡、柴堡,進入順化城。

與此同時,西洋艦隊運送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在金蘭灣登陸,第二軍北上,將歸仁、芽莊納入控制中。第一軍南下,佔據了占城所有領土,並把西貢納入控制中。

僅僅十多天後,朝廷下旨,成立廣南布政使司,治所金蘭,下轄金甌、西貢、金蘭、歸仁、綏和、順化、昆嵩七府,並任命錢祚徵爲布政使。

錢祚徵即日從汝州起程,前往廣南赴任。與錢祚徵一起抵達廣南的,自然包括廣南弓兵署、廣南監察署等機構。

就此,廣南被納入大明統治序列中,成爲大明第十五個省。

阮福瀾等一批廣南王國的達官貴人,被送至荊州面見林純鴻。這幫人從廣州一路北上,最終經嶽州抵達荊州。廣州、荊州的盛況,徹底征服了他們的心。尤其在看到荊州周邊龐大的軍火生產工坊後,阮福瀾等人暗自慶幸:幸虧及時投降,沒有燃起戰火,否則會死得非常難看。

阮福瀾等人最終歸心,並且將攜帶的部分財富投入分子交易所,每日玩那種心跳的感覺,倒也過得舒心暢快。後來,阮福瀾厭倦了玩這種遊戲,開始關注行知書堂及工程院。他偶然得知,行知書堂和工程院有大量的專利並未在實際中應用,遂從中購買了一批,開始投資建設工坊。

阮福瀾曾管理過一個國家,管理工坊自然沒什麼難的,這一下,還真讓他率先在荊州建立了給水系統,從而發了大財,成爲荊州豪富之一。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談。

樑楓率領西洋艦隊,陣勢鬧得挺大,卻未發一炮,覺得索然無味。完成任務後,樑楓率領艦隊南下,往淡馬錫航行。

艦隊參軍司總管宋書陶也在旗艦上,兩人閒來無事,正在艙中品茶。

宋書陶雖然行伍出身,卻對品茶有着極高的造詣。他細細地品了一口,不無遺憾地說道:“君山銀針,本應該香氣清高,味醇甘爽,但海上條件有限,渾不是這種味,倒讓提督失望了。”

“給本提督喝名茶,擺明了就是浪費!”樑楓笑着說了一句,陡然話鋒一轉,說道:“交趾、廣南的制度一如廣東廣西,就如本提督喝名茶一般,純粹飲牛嘛。本提督看來,還不如仿照呂宋、爪哇,設一總督,大肆販賣奴隸即可!”

宋書陶笑了一聲,問道:“還請問提督,交趾人是否如大明人一樣勤勞?”

樑楓想了想,點頭道:“算得上勤勞。農田中,能看到交趾人辛勤勞作。”

“交趾人是不是比呂宋、爪哇島上猴子聰明多了?交趾人是不是也如大明人一般,習孔孟之道,明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習孔孟之道?交趾人可做得不怎麼樣!”

宋書陶笑着辯道:“不管做得怎麼樣,交趾人心裡總有這份願望。這點比呂宋人、爪哇人強多了。我估摸着,江陵侯心目中應該有一個判斷標準,只要心裡有願望守華夏禮,就有資格成爲大明人。”

樑楓問道:“莫非朝鮮人、滿清韃子也有資格成爲大明人?”

宋書陶點頭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江陵侯就有這個打算。至於呂宋、爪哇,估計得等數十年。”

樑楓思索片刻,道:“這麼說來,如印度、大食、奧斯曼突厥、東非等地,目前最多也就設立貿易據點,不會直接派遣軍隊佔據大片領土?”

“應該是這樣,不過還應該包括美洲、孫蘭洲的據點。東洋艦隊新入列八艘一級戰艦,應該有遠征墨西哥的打算。”

這個樑楓知道得比宋書陶多,他說道:“遠征墨西哥已有計劃,目前正與鄭芝龍商談組成聯合艦隊一事。鄭芝龍麾下已有六艘一級戰艦,如果把鄭芝龍與東洋艦隊算在一起,實力已經與西洋艦隊相差不遠。”

宋書陶笑道:“到美洲,都快繞過半個地球了,而且那裡人口也不多,哪裡比得上西洋艦隊的廣闊前景?我估摸着,江陵侯力主組成聯合艦隊,在美洲建立據點是次,主要還是爲了將鄭芝龍艦隊融入荊州體系。”

樑楓道:“多一個據點,總是好事。”

“這個是當然。我平日經常琢磨江陵侯的計劃,發現江陵侯目標非常明確:如交趾、朝鮮、滿清韃子、蒙古人,一定要納入華夏;其次是呂宋、爪哇、婆羅洲、蘇門答臘,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減少土著,增加漢人移民,期望能在數十年內納入華夏;至於印度、東非、美洲、孫蘭洲,江陵侯主要還是想建立據點,獲取貿易利潤,爲大明的大宗貨物找到市場,若百餘年、數百年後,這些地方堅持守華夏的禮,那我們自然笑納。”

樑楓大笑,道:“建立據點,我們的活就多了。江陵侯對荷蘭、葡萄牙越來越不耐煩,準備釜底抽薪,我看,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在西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宋書陶亦大笑道:“對,就是釜底抽薪!這幫鬼佬,總是不明白,他們能賺取利潤,是大明對他們的恩賜。是時候讓他們明白了!”

……

兩人正聊着,忽然接到海事都督府命令:西洋艦隊歸航廣州,護送江陵侯南下。

江陵侯要出海?

兩人大喜,不約而同地想到:征戰印度,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562章 戰馬(六)第551章 工程院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36章 誓言報復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414章 算計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73章 打算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37章 清港第41章 算計縣尊第55章 紅顏“禍水”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484章 喚醒第12章 土人陰影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81章 溫周之爭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55章 紅顏“禍水”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520章 試探第477章 單幹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16章 衝動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437章 清港第570章 半邊天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4章 家門之變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28章 報仇雪恨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51章 水上逞威第64章 東林黨人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28章 報仇雪恨第412章 兩難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8章 先利其器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457章 盛京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595章 串聯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35章 罌粟花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22章 定計除匪第507章 阻擊第421章 局眼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468章 互動第68章 大展宏第76章 先期偵察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438章 登陸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498章 賭性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