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步步推進

要說,北京的氣候並不讓人愉快,春天時,漫天的風沙吹個不停,冷颼颼的,人的耳朵裡、脖子裡,甚至竈臺上、鐵鍋裡,全部灌滿了沙子,讓人苦不堪言;夏天時,北京奇熱無比,絲毫不亞於悶熱的湖廣;冬天時,北京又奇冷無比,若無要事,甚少見到出門的人。

唯有秋天,風和日麗,不熱也不冷,非常適宜。

然而,崇禎十一年的秋天,顯得有點詭異。先是楊嗣昌一連月餘不曾露頭,也不知他在搗弄什麼事,正當官員們準備就楊嗣昌怠政上彈章時,京師裡忽然增設了四家源豐錢莊的分號。

官員們當然知道源豐錢莊乃晉商範永鬥所開,他們一時議論紛紛:一家分號就夠了,爲何還要開四家?難道京師的錢這麼好掙?

正當他們疑疑惑惑時,朝廷突然發生了鉅變,朱由檢突然同意戶部尚書程國祥的辭呈,馬上任命陳奇瑜爲戶部尚書。

朝官們瞠目結舌,不知朱由檢發了什麼瘋,要讓陳奇瑜代替程國祥掌握帝國財計。

雖然疑惑,但還不至於激烈反對。畢竟,皇上雖沒有直接任命閣臣的權力,但各部尚書的任命權還是緊緊抓在手中的。朝官們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個人拿着陳奇瑜當年招撫失據的往事加以反對,也沒有驚起什麼風浪。

更何況,在他們心目中,陳奇瑜確實是個識趣的人,因爲他一上臺,就馬上宣佈,九月十五按時發放俸祿,而且還補足以前所有的拖欠款項。

此令一經公佈,朝廷中充滿了溢美之辭,甚至送給陳奇瑜“大明財相”的美稱。

到了九月十五,官員們興沖沖地領到了他們的俸祿: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紙張!

官員們一下子傻了眼,一些性急的,開始破口大罵?

??“狗日的陳奇瑜,居然拿着一張張廢紙來糊弄我們?恥辱!恥辱!”

憤怒的官員們差點掀翻了桌子,正鬧得不可開交時,發放俸祿的小吏大聲呼叫:“這不是廢紙,叫銀票,與金票是同樣的玩意兒。若是各位不願意持有銀票,可至源豐錢莊兌換成同等面額的大圓!”

大部分官員根本不信,正待鬧下去,哪想到一些早已聽到風聲的窮官捏着銀票就往外衝,直奔向源豐錢莊。

準備鬧事的官員們轉念一想,覺得先去兌換試試看,若不能兌換,再來尋陳奇瑜的晦氣。

於是,絕大多數官員紛紛涌向源豐錢莊。在路上,他們赫然發現,大街上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馬,手提着銅鑼,正在大聲叫囂:“銀票可用來交稅,可用來購買貨物,任何人不得拒收,否則,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投入大牢……”

當這些官員奔至源豐錢莊時,又發現,門口居然站着幾個夥計,正手持着銀票大聲講解,對銀票進行宣傳。

京城裡的金票已經非常普遍,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非常容易知道銀票是什麼玩意。不過,他們並不在乎銀票是何人弄出,背後蘊含着什麼。

他們唯一在乎的是,銀票能不能在源豐錢莊兌換出大圓!

讓官員們大鬆了一口氣的是,源豐錢莊來者不拒,只要想兌換,皆爽爽快快地兌換成大圓和銅錢。

九月十五的一天,京城就在這樣的喧鬧中度過。到了晚上,源豐錢莊的夥計們經過緊張的核帳,將最終的數據交到了楊嗣昌手中。

楊嗣昌接過數據一看,笑道:“總計發出三萬五千六百二十圓銀票,兌換三萬四千五百一十圓,只有區區一千零一十圓尚未兌換!”

範永鬥撫摸着額頭,長舒了口氣,道:“開局不錯,我還以爲銀票都會全數回收呢!”

楊嗣昌眼睛裡閃耀着光芒,說道:“時間時間還長着呢,卻看明日如何……”

第二日一早,宮門剛打開,通政司送奏章的小吏、出宮採買的太監猶如涇渭分明的兩道洪流,各行各道,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當奏章擺在朱由檢的案臺上,朱由檢一看,全是痛罵楊嗣昌和陳奇瑜的奏章。有的痛斥陳奇瑜多此一舉,勞民傷財,有的痛斥楊嗣昌獨斷專行,如此重要的、涉及國計民生的錢鈔發行,居然不經朝議,讓天下人措手不及……

朱由檢將劾章全部留中,來了個不理不睬。

與此同時,採買的太監手捏着銀票,奔赴早已熟識的店鋪,購買宮內所需之物。他們付款時,無一例外地掏出了銀票。商家們有心拒絕,但在如狼似虎的太監面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接受了銀票。

待採買太監離開,絕大多數商家立即命令夥計至源豐錢莊,將手頭的銀票兌換成大圓。有的甚至將銀票兌換成大圓後,又至邦泰錢莊兌換成金票或者票據。

這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邦泰錢莊的金票和票據已經運行多年,根深蒂固地植入了百姓的心中,其信譽非源豐錢莊的票據或朝廷銀票所能比。

還有一些陰毒的商家,拿着銀票至競爭對手處採買貨物,準備待競爭對手拒絕後,馬上前往官府舉報,算計對手。

做生意的,哪有不精明的,馬上識破了對手的詭計,爽爽快快地接受銀票,然後馬上至錢莊兌換。

如此幾日,形形色色的人圍繞着銀票,上演着各類故事,雖然有點紛紛亂亂,但京城百姓好歹知曉:市面上出現了朝廷發行的銀票,可以在源豐錢莊兌換成真金實銀的大圓。

楊嗣昌的突然襲擊,打了朝官一個措手不及,避開了繁雜的討論環節,甚至還有可能瞞過了荊州的耳目,強行推動了錢鈔的發行。

而且,楊嗣昌、陳奇瑜的施政水平非同一般,在範永鬥和李多義等行家裡手的幫助下,先在京城試點,幾乎沒有起任何風浪,就讓京城百姓接受了銀票的存在。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算得上初戰告捷!

楊嗣昌徵求範永鬥、李多義的意見後,正準備依託源豐錢莊,將用銀票發放俸祿及宮廷採購推廣至山東、北直隸和山西三省時,範永鬥突然彙報:至源豐錢莊將大圓兌換成銀票的人越來越多,短短三日內,銀票發行量居然超過兩百萬圓,離今年發行量目標二百五十萬圓僅僅只差幾十萬!

楊嗣昌大驚失色,立即將懷疑目標指向了林純鴻;“難道是林純鴻搗鬼?”

陳奇瑜和李多義也是這個看法。李多義本來就有點信心不足,想到此節後,臉色灰敗,嘆息道:“若是林純鴻出手,前景堪憂!”

範永鬥眉頭皺成了川字,沉思半晌,方說道:“若真是林純鴻搗鬼,他兌換這麼多銀票幹什麼?對我們有影響嗎?”

李多義撇嘴道:“這還不簡單?他拼命兌換銀票,是想誘使我們降低本金率,增發銀票,待增發到一定程度,他突然令人擠兌,我們拿不出這麼多真金實銀,銀票豈不是被搞臭了?”

範永鬥舒了口氣,慨然道:“關鍵點就在於誘使我們降低本金率!只要我們守住八成,林純鴻就是兌換再多,又能奈我何?”

範永鬥點透了關鍵點,楊嗣昌和陳奇瑜頻頻點頭,道:“此言有理。只要我們不急於求成,任何人都拿我們沒辦法!”

李多義道:“我們能想得到,林純鴻發行金票多年,如何想不到這點?難道他有別的用意?”

範永鬥緩緩道:“有沒有別的用意,我不知道。還請諸位大人稍安勿躁,容我調查一下兌換者的身份及銀票的流向再說!”

範永鬥老成持重,得到了楊嗣昌和陳奇瑜的贊同。範永鬥遂集中精兵強將,調查銀票的流向,這一調查,方纔發現,兌換銀票者壓根與林純鴻沒有任何關係,純屬民間自發。

之所以兌換者如此多,無他,商人投機耳!

商家的頭腦總是最靈活的,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這幫商家眼睜睜地看着金票流通多年,早已知曉錢鈔發行中的彎彎道道。

當他們看到源豐錢莊對銀票的兌換來者不拒後,判斷朝廷一定有足額的本金,他們立即發現了新的商機:運送大圓!

這個生意他們並不是第一個,楊一仁以前就利用邦泰錢莊做過這號生意,並且因此得到了林純鴻的賞識。

很簡單:北方一直不太安穩,邦泰錢莊的勢力並未滲透至北方,源豐錢莊的票據生意覆蓋面也不是太廣。多方面因素,導致北方的大圓、銅錢運輸是件相當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

現在有了銀票,又可以在任何一家源豐錢莊進行兌換,這幫商家自然學起了楊一仁,做那幾乎穩賺不賠的生意。

瞭解其中的原因後,楊嗣昌等人喜不自勝,一片歡聲笑語。

楊嗣昌又一次強調道:“無論怎麼樣,今年最多隻能發行兩百五十萬,要守住八成本金率的底線!”

這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陳奇瑜見形勢一片大好,若有所思,道:“看來,銀票倒是順應了大明北方的形勢。因勢利導……現在,我終於明白,林純鴻爲何搞出了這麼多新東西,而且還被百姓所認可,原因非常簡單,因勢利導耳!”

第94章 圍魏救趙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98章 利益交換第413章 陽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404章 合謀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442章 攻堅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602章 武衛軍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311章 甲多島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7章 百般刁難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33章 禁衛軍第2章 山林野趣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73章 虎牙之對第673章 下南洋第615章 人心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3章 石子嶺上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601章 張鳳儀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609章 中計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534章 合圍(三)第543章 謀將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72章 猇亭懷古第408章 對策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51章 工程院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595章 串聯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404章 合謀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28章 報仇雪恨第535章 合圍(四)第448章 等待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47章 心向大海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418章 處罰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655章 平叛令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418章 處罰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2章 山林野趣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31章 與虎謀皮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615章 人心第65章 錢鈔之議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94章 圍魏救趙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32章 拓航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15章 禍不單行第35章 風起雲涌第348章 軍與軍團